导读:本文包含了塔里木河上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塔里木河,干流,河段,阿拉尔,塔里木,格局,物候。
塔里木河上游论文文献综述
陈瑞[1](2019)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河段造床流量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平原区河段的造床流量是划定岸线临水控制线的基础,塔里木河干流属于典型的平原区河段。采用马卡维也夫法计算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上游两个典型河段的造床流量,并由此建立了上游河段造床流量沿程变化函数关系,最终确定的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河段造床流量介于1300 m3/s~784 m3/s之间。(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10期)
高静[2](2019)在《基于Theil指数的塔里木河上游段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河上游流域内的8个大型农排污口,年污水量超1000万t,通过干渠直排入塔里木河,致使COD、氯离子、硫酸根、钙、镁等污染物污染塔河水体,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还影响流域内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水污染物排放问题已刻不容缓,亟待探查和进行有效治理。通过Theil指数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水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分析,有效分解塔河上游不同区域水污染的排放强度,以此测度每组的贡献度。得出结论:塔里木河上游氨氮和COD的整体排放出现了整体下滑,可是这两者在空间上排放不均匀; 2015~2018年,氨氮排放强度的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和总体差异在不断降低; 2015~2018年,COD排放强度总体差异与区域间差异在不断地缩小,区域内差异没有很大的变化。COD、氨氮的排放强度和它们所对应的Tp有正相关,显示出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氨氮与COD的排放强度不断地降低,与此同时各个地方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导致各个地方水污染物排放强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有4点。(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8期)
刘华利[3](2019)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生态用水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用水是生态水文学中全新的研究领域,是通过系列措施保证流域生态用水、维护天然植被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生态用水量主要包括塔河干流上游生态用水量、年侧向排泄量、河道水面年蒸发量、按5年计算恢复的需水量及河段总恢复需水量等,所得结果分别为8.9921亿m~3、0.6704亿m~3/a、0.1326亿m~3/a、2.601亿m~3/a及1.231亿m~3/a,对于塔河干流上游生态用水调度管理具有指导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06期)
侯晓臣,孙伟,李建贵,李全胜[4](2019)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WaSSI-C生态水文模型的适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碳耦合模型能够为干旱区水碳资源综合管理提供重要的工具支持。以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WaSSI-C模型(Water Supply Stress Index-Carbon model)理论方法和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补充冰川融化计算模块,以增强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时段划分为率定期(2000-2009年)和验证期(2010-2015年),利用实测的径流数据和MODIS数据产品的蒸散(ET)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数据,以相关系数(R~2)和效率系数(NS)为主要统计指标,探讨了不同时期WaSSI-C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流域总径流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72和0.68,NS为0.71和0.67;ET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60和0.64,NS为0.60和0.56;GEP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68和0.61,NS为0.66和0.69;除ET在验证期的NS为0.56以外,模拟结果的2个评价指标均保持在0.6及以上,可见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水碳资源的动态变化。(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余春元,姚娜,马良,宋勇,岳城[5](2019)在《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年龄与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的年龄与生长。【方法】2015~2016年,采样观察对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运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特征。【结果】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的鲤,年龄均值为2.80±0.286~+,年龄结构不符合正太分布,优势年龄个体1~+;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087 2L~(2.506)(R~2=0.878);体长和肠长的关系式为:L_I=3.091 3 L-50.588(R~2=0.795 5);上游水库鲤的渐进体长L∞=69.57 cm,生产系数k=0.12,W∞=3 610.79 g,t_0=-0.65,t_i=1.65~+;种群总体(n=40)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_t=69.58 (1-e~(-0.12 (t+0.65)))和W_t=3 610.79 (1-e~(-0.12 (t+0.65)))~(2.506)。种群总体成熟系数和丰满度:GSI=(12.38±1.69)和K=(72.71±1.62)。【结论】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属于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不稳定,在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远见,董其华,周海鹰[6](2018)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洪水演进规律分析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在过去几十年内发生了深刻变化,源流的年径流总体增加,而干流发生量级洪水的频次与洪峰流量也有显着增长,干流防洪压力不断增长。通过从洪水传播时间、削峰率、耗水率叁个方面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肖夹克—英巴扎)分河段展开系统分析,揭示了干流上游洪水传播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维水沙演进的数学模型,模型通过2010年洪水验证后,模拟了2017年干流洪水演进过程,模拟结果精度较高,显示了该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不但从科学上揭示了中亚代表性内陆多沙河流的洪水特性,对于塔里木河干流的防洪管理与洪水资源化利用也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8年06期)
郑亚琼,赵正帅,李志军,韩占江[7](2018)在《塔里木河上游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数量格局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偏离指数的t检验和Morisita指数的F检验,分析林缘、林内克隆分株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林缘、林内,克隆分株种群密度均呈现4~6月上旬迅速增大,随后保持不变。克隆分株种群分布格局在整个生长季呈聚集分布,集聚强度由4~6月的逐渐减弱至7~10月的基本保持不变,集聚强度受克隆分株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与土壤水分含量、田间持水量、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及土壤孔隙度呈极显着/显着正相关,与土壤全盐含量、p H值以及土壤容重呈显着负相关。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数量格局的变化与生境土壤理化因子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新,贡璐,李红林,罗艳,安申群[8](2018)在《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中棉花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棉田连作年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讨论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连作年限的关系,选取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5、10、15、20和30年连作的棉田作为研究样地,分析棉花不同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C质量分数、N∶P的平均值±标准差在叶片中最高((422.3±20.6)g/kg;11.4±4.6),N和P质量分数在棉籽中最高((38.1±11.8)g/kg;(14.4±5.0)g/kg),C与N、C与P质量比在纤维中最高(193.0±44.2;1 008.4±305.4);棉花各器官C、N和P随连作年限延长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C与N、C与P、N与P质量比无统一变化规律。2)棉花各器官C、N和P及计量比的变异性表现为N∶P>P>C∶P>C∶N>N>C;整体变异来源分析表明不同器官间对棉花C、N和P质量分数,C与N、C与P和N与P质量比变化的贡献大于连作年限间差异。3)棉花产量随连作年限延长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在20年时最高,5年时最低;棉田土壤C和N质量分数,C∶N、C:P和棉花C均与棉花产量具有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棉花各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连坐年限中存在差异性,受N、P元素共同限制,同时与产量具有一定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李华林[9](2018)在《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把握胡杨林动态变化特征,保护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为典型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对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丝绸经济带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1990-2015年Landsat TM/OLI、2002-2014年GLASS LAI和2016年MODIS LAI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利用面向对象分类算法和动态阈值法分别提取胡杨林面积分布和关键物候期,并结合GIS技术,分析塔里木河上游区域胡杨林特征及物候时空格局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引起胡杨林时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胡杨林分布面积,以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指数、转移矩阵、景观指数以及野外调查结果,对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得出:1990-2015年胡杨林面积减少了2260.45 km~2,呈持续减少的趋势,且分别向其它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转移了1803.04km~2、1855.60 km~2、1380.40km~2;时间序列上胡杨林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胡杨林呈现出衰败的趋势,胡杨林生态系统逐渐退化;空间上沿着远离河道主轴线方向,胡杨林个体长势逐渐下降,但总体上胡杨林空间分布逐渐集中、空间连接性逐渐增高,分离度逐渐降低。2、利用Savizky-Golay滤波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并利用动态阈值方法提取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典型样点物候期得出:2002-2016年间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林生长季始期呈推迟的趋势,年均推迟约1.3天,呈两端早中间晚的空间格局;胡杨林生长季末期呈提前的趋势,年均提前约0.6天,呈两端晚中间早的空间格局;杨林生长季长度呈缩减的趋势,年均缩短约1.9天,呈现两端长中间短的空间格局。3、基于提取的胡杨林面积分布和物候,对胡杨林和物候时空格局变化进行驱动力分析,可知:塔里木河上游区域小气候呈现出“冷湿—暖干”的变化趋势,且气象因子与胡杨林面积减少有直接的关系,而人口和GDP快速增加间接的破坏了胡杨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安全;气温是影响胡杨林物候期的关键因素,2-4月平均气温对胡杨林物候生长季始期呈显着负相关;而7-9月平均气温对胡杨林生长季末期和生长季长度呈显着正相关,气温升高是胡杨林生长季始期提前,而生长期和生长结束期推迟。(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倩[10](2018)在《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地上生物量动态遥感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河流域是新疆地区环境改变的脆弱地区,胡杨林作为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唯一的建群树种,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变化和生态环境衍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分析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胡杨林生长状况,本文根据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2000-2015年4期TM秋季遥感数据,利用eCognition分类平台对研究区胡杨林空间分布进行提取,通过转移矩阵对胡杨林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NDVI数据、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对近15年来胡杨林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探究;另外,根据土地利用分析指标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进行分析,利用频率直方图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胡杨林进行气象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胡杨林主要分布在沿河流两岸区域,近15年研究区胡杨林分布面积逐渐减少,2000年面积约为8196.28km~2,2015年仅存面积约为6020.68km~2,减少了约2175.6km~2,主要减少区域为叁河交汇区和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同时呈现沿河道缩减的趋势,并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2)近15年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地上生物量呈线性递增的趋势。2000年,研究区胡杨林地上生物量为20.405×10~4t,到2005年增加到35.730×10~4t,到2010年为44.091×10~4t,截止到2015年,地上生物量为48.472×10~4t。说明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自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输水以来,2005年初见成效,地上生物量出现小高峰,2010年以后地上生物量增长相对变慢。(3)近15年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主要支流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及塔里木河上游流域地上生物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的是叶尔羌河流域,2015年单位面积生物量为3.125t/hm~(-2);其次是塔里木河上游流域,2015年单位面积生物量3.062t/hm~(-2);喀什噶尔河流域2015年单位面积生物量为2.601t/hm~(-2);最少的是和田河流域,2015年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504t/hm~(-2);说明研究区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林生长最好,其次是塔里木河上游流域、喀什噶尔河流域,生长相对稍差的是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和田河流域。(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塔里木河上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塔里木河上游流域内的8个大型农排污口,年污水量超1000万t,通过干渠直排入塔里木河,致使COD、氯离子、硫酸根、钙、镁等污染物污染塔河水体,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还影响流域内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水污染物排放问题已刻不容缓,亟待探查和进行有效治理。通过Theil指数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水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分析,有效分解塔河上游不同区域水污染的排放强度,以此测度每组的贡献度。得出结论:塔里木河上游氨氮和COD的整体排放出现了整体下滑,可是这两者在空间上排放不均匀; 2015~2018年,氨氮排放强度的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和总体差异在不断降低; 2015~2018年,COD排放强度总体差异与区域间差异在不断地缩小,区域内差异没有很大的变化。COD、氨氮的排放强度和它们所对应的Tp有正相关,显示出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氨氮与COD的排放强度不断地降低,与此同时各个地方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导致各个地方水污染物排放强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有4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塔里木河上游论文参考文献
[1].陈瑞.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河段造床流量计算分析[J].陕西水利.2019
[2].高静.基于Theil指数的塔里木河上游段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3].刘华利.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生态用水计算分析[J].陕西水利.2019
[4].侯晓臣,孙伟,李建贵,李全胜.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WaSSI-C生态水文模型的适用性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5].余春元,姚娜,马良,宋勇,岳城.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年龄与生长[J].新疆农业科学.2019
[6].王远见,董其华,周海鹰.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洪水演进规律分析与数值模拟[J].干旱区地理.2018
[7].郑亚琼,赵正帅,李志军,韩占江.塔里木河上游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数量格局动态及其影响因素[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8
[8].陈新,贡璐,李红林,罗艳,安申群.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中棉花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棉田连作年限的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
[9].李华林.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D].贵州大学.2018
[10].张倩.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地上生物量动态遥感监测[D].贵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