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

鲜菊香[1]2003年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拥有全国71.4%的国土,27.4%的人口,有着丰富的资源,而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8.6%,富饶的资源和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8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地区的落后,除了历史积累、区位因素与政策效应等客观因素外,更深层次的现实因素还在于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非常突出,已严重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西部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产业结构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此,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必要认真研究西部产业结构问题。 本文致力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和措施的研究,希望能找到一条适宜的西部结构优化、升级之路。首先,文章介绍了西部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基础设施和经济特点等内容,并将西部产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重点介绍了90年代以来西部产业结构呈现的新趋势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给出了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分析了西部结构调整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而,本文针对西部发展环境和经济现实,并结合倾斜突进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竞争力导向的部分跨越式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并详细论述了选择该模式的依据、涵义、实现条件、实施原则、手段和方式以及调整重点。然后,为保证该模式的成功实施,文章还从环境保障、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局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给出了结构调整的措施。最后,文章还运用该模式对南充市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

周庆文[2]2007年在《西部可持续发展中区域规划与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研究了可持续发展中区域规划的发展理论、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以及区域规划系统的控制与评价决策方法,并将其研究应用到陕西省渭南市的区域规划与控制构建中;目的是为了弄清区域产业的特征、发展规律和运行机理,从而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给区域规划的决策者提供合理化建议;研究内容对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论文将系统学理论应用于区域规划的控制当中,提出区域规划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并着重利用系统论中的博弈论对西部区域公共资源环境、区域资源与环境公平性问题、区域规划中经济发展的重复投资问题进行博弈分析,有效地对区域规划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控制。论文还指出对区域规划控制中还要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调控,并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系统,以达到区域发展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西部区域规划的控制过程中,产业发展联系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投资又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原动力,而产业投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因此,对产业投资结构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整个区域产业及整个区域规划控制意义重大。论文在深入研究投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建立了投资的产出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投资预测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投资预测模型的建立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来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从分析结果中对西部产业进行适当的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以此来指导西部现有的产业投资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提高产业效益的最优化,以促进整个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区域规划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导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观点。这对确定西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模式。(2)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建立了基于博弈论的公共资源消耗模型。从控制公共资源消耗的角度得到使区域整体性最优的控制模式。(3)在深入研究产业规划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投资预测模型,即根据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建立了投资的产出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投资预测方法,解决了区域产业规划的问题。(4)建立了区域规划模糊评价方法和模糊分析方法,并以西部一个区域(陕西省渭南市)为实例进行了方法的验证,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区域规划与控制技术体系。对渭南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曾九利[3]2006年在《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化现象加速,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而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研究工作者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核心。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探讨对于优化城市内部各种物质要素的空间组合、优化城市整体布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比较,吸取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经验,并以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为实证案例,在对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深入地探讨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提出合理的发展模式和成都未来城市空间结构构想,以构造开放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寻找优化成都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途径,以更好地指导成都城市建设。同时为其它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探索城市化加速发展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提供实证基础。

吴勇[4]2012年在《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各种要素在城镇空间的分布关系,其实质是城镇各种要素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镇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城镇正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镇空间扩展以及城镇功能结构重组,正推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变。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促使西南地区地貌形态、交通结构和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外部环境是西南山地城镇生成、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西南山地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地域文化与城镇结构、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约束,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以设计制定合理的空间战略与治理框架;另一方面,现实的空间发展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机遇。鉴于此,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交通结构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并以西南地区的山地城镇为主,归纳总结出山地城镇选址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山地城镇空间选址的空间区位模式。与此同时,本文对山地地貌类型和城镇形态进行抽象简化,并以类型学归纳方法进行总结,在对大量的案例验证的基础上,勾画出山地城镇形式多样的空间结构图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为例,从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及用地功能的演变及作为切入点,对山地城镇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行了较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总结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规律。进而,论文进一步深入探索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演变的内在机制,即开放与非平衡是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前提、涨落与失稳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因、竞争与协同是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渐变与突变时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式、分叉与选择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路径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现实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现实困境梳理,结合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充分开放、生态安全、动态成长与高效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建构和优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山地城镇空间朝稳定持续的方向演化,促使山地城镇空间发展与时间耦合、与经济协调、与环境共生。以期在全球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西部大开发中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建构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邢志广[5]2006年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县域经历过2000多年的演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县域经济东、中、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诸多县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资金、市场、人才、技术、观念、体制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围绕这些矛盾和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层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论文对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地位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县域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4.0%,人口总量的70.41%,GDP的56.31%。县域经济是一种综合型、联结型、开放型、特色型和非平衡型的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柱、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基础、统筹城乡的重要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诸多县域产业层次和农业效率较低、中小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发展不足、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并面临较大困难、县域城镇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 其次,论文提出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在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地区经济的成功经验、总结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目标,提出了以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模式,即立足县域特色,以支柱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线,以组织模式为动力和调控,以运行模式为支持和保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它包括以下叁个具体模式: 1.产业结构模式。论文在综合分析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指出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进而,论文对特色经济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县域特色产业以自然资源差异为基础、以社会资源差异为基础和以综合竞争力差异为基础的形成路径,通过市场化、规模化、创新化、开放化、生态化和品牌化等的发展路径。然后,针对县域特色产业选择构建了特色产业的评估模型,并进行了陕西省某县特色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和分析。 2.组织模式。论文在借鉴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郡县制管理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构建为“服务型政府+民营企业集聚+特色产业园区承载”的新型多重推动模式,即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特

俞国琴[6]2005年在《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系统优化分析》文中认为这里所讨论的地区产业转移,就是生产力的空间转移,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其基本规律是,某产业由于区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出现,生产成本日益上升,比较效益逐步丧失,这种生产就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向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另一些发展中区域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的过程是综合性的,它在转移时,不仅伴随着大量的资本和技术的转移,也伴随着其它无形要素的进入,同时产业转移在流动和优化时,具有严谨和高效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从而使地区产业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系统,既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也有利于地区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经过几十年发展之后,在政策倾斜和地缘优势的社会发展格局里,经济迅速崛起,与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鉴于东部与中西部发展各自面临的困境,东部经济的进一步变化,其产业升级换代已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构造出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东部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既要实现结构调整,也要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在国内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产业结构看,东部地区的传统制造业仍在参与国内外分工中占主体地位。从产品结构看,虽相当一部分产业在大的产业分类中属于技术密集产业,如电子工业,但所生产的部分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参与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中,所承担的生产环节也主要属于劳动密集产品;即使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其产品层次也比较低。再则,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短缺,市场相对饱和,已成为制约东部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西部产业问题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中西部经济至今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资源分布不均衡。表现为自然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蕴藏量丰富,土地辽阔;但人力资本特别是创新人才和企业家极度缺乏,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二是结构性问题多,矛盾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重型化;上游产业(原材料、能源、采掘、冶金等)比重大,产业链条短;工业部门内部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第一、二、叁产业比例失调,尤其是第叁产业发展很不充分;产业结构同构化,

石鑫岩[7]2010年在《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素质的根本体现,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产业结构。作为后发地区,巴彦淖尔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仅靠市场的作用来培育和发展相关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多年来,巴彦淖尔市的经济总量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较低等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优化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是解决新阶段经济社会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对于实现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将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结合起来,结合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形势,系统地分析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现状,揭示出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巴彦淖尔市的现实情况,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来加快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对促进巴彦淖尔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十二五”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周靖[8]2001年在《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能否凭借其资源、技术、区位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带”,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西部地区能否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带,关键在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显得尤为迫切。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以及美国西南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验,对我国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配置现状、效益现状、结构现状以及国际竞争力现状等方面来看,西部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供求矛盾、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低、政策体制滞后等因素成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制约因素。因此我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必须遵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指导原则,立足于西部各省区的客观现实进行调整,全面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后发优势。同时,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政府倾斜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问题。

李皓[9]2005年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在阐明经济结构基本理论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演进的历史、现状及成因作了分析,对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依据、目标体系、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论文从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对区域经济结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区域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的构成状况及相互关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宏观层次上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制度结构以及微观层次上的市场和经济组织结构。 论文概括了区域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制度结构及市场与经济组织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过程中体现的一般规律性,并从经济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动力上探讨了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的机制问题。从内在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演进是分工发展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展开,而分工与市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经济结构自我演进的进程。经济结构的变迁也受到外部力量的助推,这种外力通过中央和地方关系及区际联系体现出来,外力对结构变迁的效果则取决于它们对内因(分工和市场)变化的影响程度。 论文通过对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变迁的历史和现状的考察,认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刚刚迈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并充分地体现在经济结构的低水平均衡特征上。在产业结构方面,农牧业比重过大而且质量不高,工业部门结构不协调、经济效益低,服务业除旅游业外整体滞后;在空间结构上,经济活动呈现明显的低密度离散性特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制

廖晓衡[10]2013年在《互动与联动: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都有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首选战略。在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里,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国家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在政府重要文件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多次提出“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重庆作为国家批准的首个省级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其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更为凸显,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推动城乡统筹改革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因此,通过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来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己成为重庆城乡统筹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就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尤其是重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然状态而言,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地位却未真正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模式和质量都存在与城乡统筹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内生问题,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城乡统筹之间的互动不足、联动不够,这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功能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认真研究中职教育的城乡统筹战略发展问题,实现职业教育城乡联动发展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协调,这不仅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战略发展,也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本研究站在中国职业教育战略发展与城乡统筹改革的契合点上,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运用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模型构建等多种研究方法,遵循由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再到战略对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指导下和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互动协调关系理论假设;然后根据这一理论假设,结合反映职业教育的有关文献,对重庆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重庆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中互动不足联动不够的实然状态和成因:最后是根据互动联动关系理论,针对互动不足联动不够的现实问题,探索了具有重庆特色的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内涵互动发展战略和外部联动保障体系,为重庆乃至全国中职教育城乡统筹的互动协调发展探明了道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有:一是阐明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地位。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主要同答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职业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明确职业教育本体价值,从经济社会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和人的自身全面发展叁个角度阐明了城乡统筹下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地位,深化了人们对教育城乡统筹战略发展、互动协调发展的认识,在认识层面促进了观念更新。二是梳理了中职教育与城乡统筹互动协调的战略发展关系。本研究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中职教育与城乡统筹互动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出了中职教育内涵发展“四要素”的互动协调和外部保障机制“四统筹”的联动发展,为探究中职教育城乡统筹战略发展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理论层面上的探索创新。叁是剖析了影响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互动不足联动不够的问题归因。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思想与观念、体制与机制、资源与配置、结构与布局、定位与模式、质量与导向六个方面,详尽分析了重庆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互动不足联动不够的实然状态和问题归因,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提出重庆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对策奠定了实践基础,促进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四是探究了重庆中职教育城乡统筹的内涵互动发展战略对策及其战略保障体系。本研究采用理论模型建构、分析推理、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和统计研究等方法,在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了实施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内涵互动发展战略和外部联动保障体系的战略设计及其具体对策。主要阐释了“适度规模化发展战略”、“均衡化结构调整战略”、“集团化统筹发展战略”、“标准化质量管理战略”四大战略对策的互动协调和“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发展政策”、“统筹管理体制”、“统筹资源配置”等四个统筹的联动发展。这其中既有整体战略思维的创新,在具体内容上也包含大量的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研究结果与应用层面上的创新。比如,在“适度规模化发展战略”研究中,我们用SPSS统计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构了中职教育规模预测模型;在“均衡化结构调整战略”研究中,提出了“一圈两翼叁联动”结构调整思路;在“集团化统筹发展战略”研究中,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拓展和制度创新;在“标准化质量管理战略”研究中,完善了中职教育标准化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在“四个统筹”的外部联动保障体系中,突破了原来把职业教育保障仅仅理解为人、财、物保证的局限性认识,从思想体系、制度体系、服务体系、资源体系等四个层面构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动态联动保障体系,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保障体系进行内涵分析和功能定义,等等。中职教育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协调发展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因素众多,且许多问题尚无定论,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地研究才能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把握其本质。本论文主要对中职教育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协调发展基本理论、相互作用机理、内涵互动式发展战略与外部联动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许多方面只是浅尝辄止,许多理论问题有待深入探讨与挖掘,也有相当多的现实难题等待破解,本研究仅是—点粗浅的研究,权当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D]. 鲜菊香. 西南石油学院. 2003

[2]. 西部可持续发展中区域规划与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D]. 周庆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3]. 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 曾九利. 重庆大学. 2006

[4].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吴勇. 重庆大学. 2012

[5].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邢志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6]. 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系统优化分析[D]. 俞国琴.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5

[7]. 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石鑫岩. 西安石油大学. 2010

[8].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周靖. 湘潭大学. 2001

[9]. 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研究[D]. 李皓. 四川大学. 2005

[10]. 互动与联动: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D]. 廖晓衡. 西南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