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间杂交新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质,小麦,棉蚜,干热风,樱桃,远缘,莜麦。
种间杂交新种论文文献综述
吴延军,武凯翔,袁玥,董梦梦[1](2019)在《甜樱桃新种质种内及与中国樱桃种间杂交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甜樱桃新种质种内及种间杂交育种规律,提高南方甜樱桃杂交育种效率。【方法】以适宜浙江省种植的甜樱桃新种质为母本,以甜樱桃和中国樱桃为父本开展甜樱桃种内及种间杂交试验,调查坐果率、有胚率、胚败育率和F0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杂交效率分析。【结果】授粉7 d后,供试母本的种内及种间坐果率都比较高,随果实发育,至授粉后28 d及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母本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于种间的。供试母本中‘朝阳一号’的种内、种间杂交坐果率均最高;坐果率最低的为‘长丰一号’的种间杂交组合。同一母本种内组合比种间组合有胚率高、败育率低。杂种胚成熟时败育率高,仅有4个组合可以得到未败育胚。杂交果未成熟胚败育率低这为胚培养提供了可能。供试母本‘朝阳一号’未成熟胚最好,坐果率高有胚率高败育率低‘;江南红’有胚率低,败育程度最高‘;长丰一号’及‘先锋’居中,母本优选‘朝阳一号’;供试父本未成熟胚中‘朝阳一号’和‘紫晶’较好。F0果实成熟期推迟,颜色及形状均表现出了母本果实开放授粉的色泽及形状;可溶性固形物种含量间杂交果低于种内的,均低于开放授粉的母本果实。为获得杂交后代,南方甜樱桃杂交育种可以采用3种方法:利用主产区的杂交后代在南方进行筛选;在南方杂交后进行胚挽救或者尝试混合花粉的开放授粉。【结论】甜樱桃种新种质种内及种间组合不同坐果率、杂种胚发育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母本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且败育率低。供试种质中‘朝阳一号’是较好的父母本。(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姚敏[2](2019)在《野鲮亚科一新属一新种的建立及其种间杂交渐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野鲮亚科(Labeonini)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因适应流水环境而进化出多样化的口唇结构,在所有鲤科鱼类中,其口唇结构的形态多样性最为丰富。分类学家常常利用这些口唇结构对野鲮亚科鱼类进行鉴定,近年来,新属不断被建立,现存的野鲮亚科多达54个属。2016年我们从中国广西都安获得7尾鱼类标本,它们具有野鲮亚科鱼类的形态特征,但有些特征与前期描述的野鲮亚科鱼类差异明显,依据其形态特征不能将其归为野鲮亚科的其它属内,因此,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系统生物学等手段,以都安蓝鲮(Lanlabeo duanensis Yao,He&Peng,sp.nov)为模式物种,建立了野鲮亚科的一个新属-蓝鲮属(Lanlabeo Yao,He&Peng,gen.nov)。围绕新属及其模式种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野鲮亚科新属(蓝鲮属)的建立。我们基于传统形态学、骨骼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法对新物种进行鉴定。传统形态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新属能通过以下组合特征与野鲮亚科其他属区分开:1)在口角处存在连接上颌和下唇的系带;2)乳突密集地分散在吻皮和下唇腹面并且有规律地排列;3)上唇退化消失;4)上颌被吻皮覆盖,吻皮后缘呈流苏状;5)下唇分为两个呈半透明状的小肉质侧叶和一个中央区域;6)下唇的中叶较大,乳突有规则地排列成几行,口下位,下咽齿叁行。观察都安蓝鲮、直口鲮(Rectoris posehensis)和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的骨骼特征,我们发现都安蓝鲮的头部骨骼结构与直口鲮和卷口鱼存在明显差异。在都安蓝鲮的下颌骨中,由于前部形成直角转弯而横向分支向前后扩张,因此腹面观呈现自然的横向L形,相比之下,直口鲮下颌骨的侧面观也呈横向L形,但是在直口鲮中具有狭窄的横向分支;而卷口鱼的下颌骨前部向前延伸并且不形成转角,不呈现L形,此外,都安蓝鲮的后匙骨细长,只在腹侧部分骨化,而在直口鲮中正常骨化。基于四个核基因位点联合数据集(RAG1、IRBP、EGR2B、RH)共208条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前人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一致。系统发育关系支持蓝鲮属的有效性和单系性,蓝鲮属和形态差异较大的卷口鱼属聚为一支构成姐妹群关系。基于四个核基因数据计算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新属和其他野鲮亚科鱼类遗传距离(K2P)的范围为0.004-0.021,蓝鲮属和卷口鱼属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6,在野鲮亚科鱼类内部属之间的变异范围内。综上所述,基于形态学和骨骼学特征以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新属的有效性。2、直口鲮、卷口鱼和都安蓝鲮之间的杂交渐渗研究。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对新属进行鉴定时利用了3个标本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在这部分研究中,增加了5个标本用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并分别采用了线粒体基因(COI、CYTB、16SrRNA)和核基因(RAG1、IRBP、EGR2B、RH)联合数据集。结果显示线粒体基因树和核基因树不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都安蓝鲮、直口鲮和卷口鱼之间复杂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探讨都安蓝鲮出现“线-核”不一致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1)我们将直口鲮、卷口鱼和都安蓝鲮作为一个复合体即蓝鲮复合体进行研究,基于66个蓝鲮复合体物种和相关类群分别采用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系统发育树,线粒体基因构树结果显示,都安蓝鲮各有3个个体分别和直口鲮及卷口鱼聚为一支;核基因构树结果发现,都安蓝鲮的6个个体聚在一起位于直口鲮和卷口鱼之间。我们认为都安蓝鲮、直口鲮和卷口鱼之间可能发生了杂交;2)基于蓝鲮复合体的线粒体基因联合数据集和核基因RAG1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的研究结果与系统发育树的结果一致,表明“线-核”不一致现象在蓝鲮复合体中是稳定的;3)利用贝叶斯物种界定(BPP)的方法对蓝鲮复合体进行物种界定,在1.0成种条件下支持这叁个物种的有效性;4)基于后验预测检测(JML)分析“线-核”不一致现象是由不完全谱系分选(ILS)还是杂交引起的,研究结果显示都安蓝鲮和直口鲮,都安蓝鲮和卷口鱼之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在ILS模型条件下95%的模拟值(P=0.0009-0.0071),即JML分析拒绝ILS,支持杂交是产生都安蓝鲮“线-核”不一致的原因;5)分子钟分析的结果显示蓝鲮复合体最近共同祖先分化的时间是上新世早期(约4.72百万年前),本研究推测叁个物种形成后,可能由于地质事件的发生使蓝鲮复合体呈同域分布,杂交介导基因渐渗的现象产生。(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9)
陈丙义,李金凤,陈孟龙,蔡斌华,糜林[3](2013)在《通过种间杂交获得十倍体草莓新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草莓(Fragaria viridis Duch.,2n=2x=14)二倍体具特殊风味,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性;东北草莓(F.mandschrica Staudt,2n=2x=14)果实香味浓,抗寒性强,这两个野生草莓可用于改良八倍体栽培草莓(F×ananassa Duch.,2n=8x=56)品种的品质和抗性。该种质与八倍体栽培草莓杂交后,后代将出现奇数的五倍体(2n=5x=35),育性差,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获得十倍体是提高其育性的可靠途径。以栽培草莓品种(房香Fusanoka、红颊Benihoppe和章姬Akihime)为母本,绿色草莓和东北(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0-20)
蔚富生,黄穗兰,冀丽霞,郭宝德[4](2012)在《棉属种间杂交选育抗蚜虫新种质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陆地棉品种晋棉6号与野生种异常棉(G.anomalum,2n=26)远缘杂交培育出了抗蚜虫新种质系TY23,可作为很好的亲本材料,进一步培育高产、优质抗蚜新品种。(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期刊2012年08期)
来永才,李炜,毕远林,李霞辉,林红[5](2008)在《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Ⅲ大豆种间杂交F_1代异黄酮的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的利用具有优异基因的野生大豆资源创造高异黄酮含量的大豆新种质,采用野生大豆作为亲本进行种间杂交,研究种间杂交后代异黄酮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种间杂交F1代异黄酮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且F1代异黄酮含量与双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杂种优势分析得知,在杂交F1代中出现正向优势和负向优势的机率均等;在选育大豆异黄酮专用品种时,应采用双亲异黄酮含量均高,或以异黄酮含量中等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栽培大豆为母本,以异黄酮含量高的野生大豆资源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赵洪朝,杜德志,安凤云[6](2007)在《种间杂交创建甘蓝型多室油菜新种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室油菜就是由2层以上假隔膜分割形成3层以上果室的一类特种油菜,这类多室油菜的果粒数往往比普通型油菜的果粒数多10~20粒。青海省分布着芥菜型多室油菜优异种质资源,其多室角果率均大于90%。通过甘×芥、芥×甘种间有性杂交及后代轮回选择,我们已获得了5份甘蓝型多室油菜新种质资源,其多室角果率达76%~96%,多室株率达83%~98%;果粒数达30~51,单株产量达14~16.5g,比对照品种青油14号(常规种)果粒数30和单株产量14.6g分别增加0%~70%和-4.1%~13%,芥酸含量3.2%~0.1%,硫甙含量35~27.6μmol/g,含油量40.18%~42.59%。(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论文集》期刊2007-03-01)
赵凤梧,李慧敏,刘冬成,张爱民[7](2005)在《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种间杂交培育抗干热风新种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普通小麦(T·aestivum)与硬粒小麦(T·durum)的正反杂交后代进行了连续7a的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小麦、硬粒小麦间具有一定的可杂交性。正交(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结实率为24·35%,反交(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结实率为33·33%,与品种间杂交结实率80·2%相比,差异达极显着水平。F1发芽率分别为19·64%和22·06%,大部分杂交种因种子瘪瘦或败育无发芽力。(2)无论正交及反交,F1表现较大的生长繁茂性和100%不育。小孢子发育可通过四分体阶段,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细胞期,分别占82·37%和88·62%,其余为二核期败育的圆败花粉细胞。(3)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回交F1群体82株,育性全部恢复,后代无不育株出现。硬粒小麦/普通小麦//普通小麦回交BC1群体52株,8株表现不育,继续回交,BC2育性全部恢复。(4)对可育自交后代进行选择,获得株高45~120cm、穗长5~12·5cm、主茎穗粒数60~105粒、千粒重33~61·22g,矮秆、大穗、多小花、高千粒重的优质变异株系370个。(5)对变异后代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在自然干热风条件下进行选择,培育出319个籽粒饱满度1级、千粒重40~61·22g、高抗干热风的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杨才,赵云云,王秀英,李广有,邢向荣[8](2005)在《采用A.magna×A.nuda种间杂交技术育成高蛋白A.nuda新种质S109和S20》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次授粉、注射2. 4- D 激素提高成胚率、结实率, 并通过幼胚拯救的方法获得A.magna×A .nuda的F1代杂交种. 再对F1代用A nuda回交2次, 恢复育性, 从而获得可供选择新资源的可育性后代群体材料BC2F2 从大量的可育群体中筛选出蛋白质含量高达24 .4%和24. 61%的高蛋白A. nuda新种质S109和S20.(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杨才,赵云云,王秀英,李广有,邢向荣[9](2003)在《采用大燕麦×莜麦种间杂交技术育成高蛋白莜麦新种质S109和S20》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次授粉、注射2 .4-D激素提高成胚率、结实率,并通过幼胚拯救的方法获得大燕麦×莜麦的F1代杂交种。再对F1代用莜麦回交2次,恢复育性,从而获得可供选择新资源的可育性后代群体材料BC2F2。从大量的可育群体中筛选出蛋白质含量高达2 4.4%和2 4.61 %的高蛋白莜麦新种质S1 0 9和S2 0。(本文来源于《’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3-11-01)
梁理民,王增信,刘有良,党银侠,王远[10](2003)在《棉花种间杂交新品系及新种质的育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对杂交铃喷施GA3和NAA、杂种胚离体培养、试管内同步进行染色体加倍叁者相结合的棉花种间杂交新技术,快速获得可育杂种。本研究从陆地棉×索马里棉,陆地棉×比克棉,(陆地棉×中棉)×(陆地棉×瑟伯棉)杂种后代中,成功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系秦远4149、秦远1505和秦远93089,其2.5%跨长分别为28.3,29.0和29.7mm,整齐度分别为50.0%,47.7%和46.3%,比强度分别为23.4,21.2和21.2g/tex,伸长率分别为7.5%,5.4%和7.2%,各特征匹配合理,优于对照中19;枯萎病指分别为2.2,6.5和4.4,黄萎病指分别为11.3,23.6和19.5,抗病性达到或超过对照品种;同时还创造出优质特强抗枯黄萎病特异新种质5份,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均符合国家"九五"棉花育种攻关指标标准。(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5期)
种间杂交新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野鲮亚科(Labeonini)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因适应流水环境而进化出多样化的口唇结构,在所有鲤科鱼类中,其口唇结构的形态多样性最为丰富。分类学家常常利用这些口唇结构对野鲮亚科鱼类进行鉴定,近年来,新属不断被建立,现存的野鲮亚科多达54个属。2016年我们从中国广西都安获得7尾鱼类标本,它们具有野鲮亚科鱼类的形态特征,但有些特征与前期描述的野鲮亚科鱼类差异明显,依据其形态特征不能将其归为野鲮亚科的其它属内,因此,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系统生物学等手段,以都安蓝鲮(Lanlabeo duanensis Yao,He&Peng,sp.nov)为模式物种,建立了野鲮亚科的一个新属-蓝鲮属(Lanlabeo Yao,He&Peng,gen.nov)。围绕新属及其模式种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野鲮亚科新属(蓝鲮属)的建立。我们基于传统形态学、骨骼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法对新物种进行鉴定。传统形态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新属能通过以下组合特征与野鲮亚科其他属区分开:1)在口角处存在连接上颌和下唇的系带;2)乳突密集地分散在吻皮和下唇腹面并且有规律地排列;3)上唇退化消失;4)上颌被吻皮覆盖,吻皮后缘呈流苏状;5)下唇分为两个呈半透明状的小肉质侧叶和一个中央区域;6)下唇的中叶较大,乳突有规则地排列成几行,口下位,下咽齿叁行。观察都安蓝鲮、直口鲮(Rectoris posehensis)和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的骨骼特征,我们发现都安蓝鲮的头部骨骼结构与直口鲮和卷口鱼存在明显差异。在都安蓝鲮的下颌骨中,由于前部形成直角转弯而横向分支向前后扩张,因此腹面观呈现自然的横向L形,相比之下,直口鲮下颌骨的侧面观也呈横向L形,但是在直口鲮中具有狭窄的横向分支;而卷口鱼的下颌骨前部向前延伸并且不形成转角,不呈现L形,此外,都安蓝鲮的后匙骨细长,只在腹侧部分骨化,而在直口鲮中正常骨化。基于四个核基因位点联合数据集(RAG1、IRBP、EGR2B、RH)共208条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前人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一致。系统发育关系支持蓝鲮属的有效性和单系性,蓝鲮属和形态差异较大的卷口鱼属聚为一支构成姐妹群关系。基于四个核基因数据计算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新属和其他野鲮亚科鱼类遗传距离(K2P)的范围为0.004-0.021,蓝鲮属和卷口鱼属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6,在野鲮亚科鱼类内部属之间的变异范围内。综上所述,基于形态学和骨骼学特征以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新属的有效性。2、直口鲮、卷口鱼和都安蓝鲮之间的杂交渐渗研究。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对新属进行鉴定时利用了3个标本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在这部分研究中,增加了5个标本用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并分别采用了线粒体基因(COI、CYTB、16SrRNA)和核基因(RAG1、IRBP、EGR2B、RH)联合数据集。结果显示线粒体基因树和核基因树不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都安蓝鲮、直口鲮和卷口鱼之间复杂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探讨都安蓝鲮出现“线-核”不一致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1)我们将直口鲮、卷口鱼和都安蓝鲮作为一个复合体即蓝鲮复合体进行研究,基于66个蓝鲮复合体物种和相关类群分别采用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系统发育树,线粒体基因构树结果显示,都安蓝鲮各有3个个体分别和直口鲮及卷口鱼聚为一支;核基因构树结果发现,都安蓝鲮的6个个体聚在一起位于直口鲮和卷口鱼之间。我们认为都安蓝鲮、直口鲮和卷口鱼之间可能发生了杂交;2)基于蓝鲮复合体的线粒体基因联合数据集和核基因RAG1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的研究结果与系统发育树的结果一致,表明“线-核”不一致现象在蓝鲮复合体中是稳定的;3)利用贝叶斯物种界定(BPP)的方法对蓝鲮复合体进行物种界定,在1.0成种条件下支持这叁个物种的有效性;4)基于后验预测检测(JML)分析“线-核”不一致现象是由不完全谱系分选(ILS)还是杂交引起的,研究结果显示都安蓝鲮和直口鲮,都安蓝鲮和卷口鱼之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在ILS模型条件下95%的模拟值(P=0.0009-0.0071),即JML分析拒绝ILS,支持杂交是产生都安蓝鲮“线-核”不一致的原因;5)分子钟分析的结果显示蓝鲮复合体最近共同祖先分化的时间是上新世早期(约4.72百万年前),本研究推测叁个物种形成后,可能由于地质事件的发生使蓝鲮复合体呈同域分布,杂交介导基因渐渗的现象产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间杂交新种论文参考文献
[1].吴延军,武凯翔,袁玥,董梦梦.甜樱桃新种质种内及与中国樱桃种间杂交效率分析[J].果树学报.2019
[2].姚敏.野鲮亚科一新属一新种的建立及其种间杂交渐渗研究[D].西南大学.2019
[3].陈丙义,李金凤,陈孟龙,蔡斌华,糜林.通过种间杂交获得十倍体草莓新种质[C].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4].蔚富生,黄穗兰,冀丽霞,郭宝德.棉属种间杂交选育抗蚜虫新种质系[J].中国棉花.2012
[5].来永才,李炜,毕远林,李霞辉,林红.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Ⅲ大豆种间杂交F_1代异黄酮的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8
[6].赵洪朝,杜德志,安凤云.种间杂交创建甘蓝型多室油菜新种质(英文)[C].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论文集.2007
[7].赵凤梧,李慧敏,刘冬成,张爱民.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种间杂交培育抗干热风新种质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5
[8].杨才,赵云云,王秀英,李广有,邢向荣.采用A.magna×A.nuda种间杂交技术育成高蛋白A.nuda新种质S109和S20[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杨才,赵云云,王秀英,李广有,邢向荣.采用大燕麦×莜麦种间杂交技术育成高蛋白莜麦新种质S109和S20[C].’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2003
[10].梁理民,王增信,刘有良,党银侠,王远.棉花种间杂交新品系及新种质的育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