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词重叠问题杂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20)在《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文中提出重叠式以其生动的描写性、鲜明的音乐性和强烈的节奏感而被当代诗歌语言广泛运用。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丰富、灵活多样且极具个性。本文以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描写,旨在客观、全面地反映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其特征。全文共分六章,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重叠式进行了界定,对本文的语料来源与使用符号也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中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的重叠式进行穷尽式的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对各个词类重叠式结构形式、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三个方面的详尽描写,展现当代诗歌语言中各词类重叠式的面貌和特点。第三部分为总结(第六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整体面貌的描述和整体特点的梳理。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庞大,使用频率高,形容词占主导。它们形式多样,共有11种之多,但也排斥一些重叠形式的出现;句法位置灵活,多有易位;功能丰富,常可独立成行,作独立成分句;可以突破一般的语法限制,由此得到更为自由而灵活的运用。这些都是其相较于非韵文语体重叠式的独特之处。第四部分为结语,主要是对全文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张晨阳[2](2020)在《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体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词重叠式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存在。自20世纪60年代起,便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动词重叠式是一种以动词为基式,以重叠为手段,重叠后只附加了语法意义的语法现象。其主要有“VV”、“V1V1V2”、“V了V”、“V一V”、“V了一V”、“V1一V1V2”、“V1了V1V2”七种不同的语表形式。其中,“了”和“一”作为构形成分存在。本文试图从Comrie(1976)、Smith(1991)、Olsen(1997)等的体貌理论出发,认为动词重叠式不仅能够显示出现代汉语的形态变化,同时也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一种半语法化的体貌,能够表现出事件的时间结构。本文主要通过图示的方式来对动词重叠式的体貌进行刻画和解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基式动词情状体体貌特征的分析。通过对语料的检索和归纳得出,只有具备[+动态,+持续,?]体貌特征的动词才能进入动词重叠式。而不具备该特征的动词,常常需要在一定语境下调节自身体貌,才能够重叠。第二个部分是对动词重叠式体貌特征的分析,以及该体貌特征对其语义和句法分布的影响。相对于基式动词而言,动词重叠式的体貌特征为[+动态,+持续,+完整]。其中,动态特征整体增强,在语义上体现为说话者对句子的控制性增强。持续特征整体表现为短时持续,表现为状态体、活动体、实现体的基式动词重叠后持续特征减弱,表现为成就体和瞬时体的基式动词重叠后持续特征增强。在语义上前者体现“持续量的减弱”,后者则为“持续量的增长”。完整特征是通过重叠产生的体貌特征,且这也是在句法分布上,动词重叠式多不能与“正在”、“已经”、“着”、“过”等搭配的原因。通过研究可以确定,动词重叠式是介于视点体和情状体之间的体貌,能够显示出事件完整发生的一个阶段。对动词重叠式体貌的研究,将会在进一步加深对重叠现象认知的同时,也将为现代汉语体貌系统的建立和丰富提供力量。本文主要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以动词重叠式的体貌为研究对象的缘由与价值,说明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论文结构。第二章综述前人有关动词重叠式的研究,介绍体貌相关理论。第三章从基式动词的体貌特征出发,说明重叠背后的情状体分布规律,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分别对动词重叠式的动态特征、持续特征和完整特征进行分析,理清其在汉语体貌系统中的位置。第五章总结全文内容,说明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薛力玮[3](2020)在《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叠”作为一种能产的构词形式和语法手段,普遍应用于汉语方言中。其中,动词重叠式分布广泛、类型多样、语法意义显着,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汉语方言的动词重叠式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南京方言是江淮官话的主要代表,动词重叠现象丰富,其中一些格式不仅在形式上与普通话相异,在意义和用法上也有其特色。本文基于前贤研究和田野调查,以南京方言“VV”“VV的”“VVC”“VVVV”“V倒V倒”“连V是V”“AVAV”等具有特色的动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运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从句法特征、语义表现、语用表达等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结合其相关基式、近义式等进行内部比较,另一方面与其他方言区(片、点)中的类似格式进行外部比较。力求揭示其特点,探讨其共性与差异,为总结汉语方言重叠规律、推动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南京方言的动词重叠式在句法上主要充当谓语,少数能充当状语和补语;除“VV”式外,均不可直接后接宾语,“VVVV”和“V倒V倒”必须后接小句。语义方面,除“VV”式表动作的小量外,均以动量的增加为基本语义,常见特征是持续性、反复性及动态性。语用方面,“VVC”只用于肯定祈使句,“连V是V”和“AVAV”表达祈使语气仅限于否定句;“VV的”与“连V是V”具有较为显着的感情色彩。通过与其他方言的比较,我们发现使用“VV的”与“连V是V”的方言点主要集中在江淮官话。“VVC”和“VVVV”也见于江淮官话,但在吴语中更为常见。“V倒V倒”多见于西南官话及其周边区域,在江淮官话中只是零星分布。南京方言“AVAV”中的典型格式“紧V紧V”与“直V直V”在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中均分布较广;“紧V紧V”还是赣语和客家方言区普遍使用的一种动词重叠式。
郭树森[4](2018)在《AA式重叠动词“管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管管"不仅具有"表示动作动量小或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AA式重叠动词共有的意义,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或与特定词组搭配之时还具有表示动量大、时量长的意义及加强语气、强调态度的作用。
张丽敏[5](2016)在《蒙古国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式的习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入,中蒙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蒙古人选择学习汉语。而动词重叠式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法教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蒙古国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进而产生大量的语法偏误,但对此研究的比较少。因此,为了提高蒙古国学生习得动词重叠式的效率,我们对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整理分析,进而提出了本文的一些教学策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汉语动词重叠式和蒙古语动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立足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蒙古学习者习得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偏误情况,并予以统计分析。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范围,对本文使用的语料进行说明,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汉语和蒙古语动词重叠式研究现状,本章从本体研究和二语习得两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简单论述了蒙古语动词重叠式研究的现状。第三章介绍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分类、三个平面研究及蒙古语动词重叠式的分类及语法意义,同时对汉语与蒙古语动词重叠式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研究。第四章为蒙古国学生使用汉语动词重叠式时的偏误类型。这里主要探讨了学生在动词重叠式句法功能方面存在的偏误。第五章为分析蒙古国学生偏误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主要观点和不足。
李巧灵[6](2016)在《留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动词重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一大难点。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留学生习得动词熏叠式的静态的偏误的研究,鲜少关注留学生正确使用动词重叠式的情况,动态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基于这一研究现状,本文对留学生运用动词重叠式的情况(包括正确使用情况和偏误两部分)展开了全面的、动态的研究。本文将留学生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采用语料研究和调查问卷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形式、句法、语义、语用四个方面对留学生运用动词重叠式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不仅总结了处于不同阶段的留学生对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运用情况,还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留学生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对动词重叠式各语言点的掌握情况,找出了留学生学习和运用动词重叠式的难点所在。最后,本文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探讨了留学生运用动词重叠式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从教师、教材和学生三个方面对对外汉语领域内汉语动词重叠式的“教”与“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朱翎熙[7](2016)在《动词重叠的类型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动词的重叠形式是普遍存在的,在不同的语言中,呈现出来的形态与意义也不尽相同,是值得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类型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动词重叠做了比较广泛、细致、多角度的考察,希望借此增进对动词重叠的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简要概述了动词重叠的性质,梳理了动词重叠的研究现状,并对文章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语料来源、谱系分类以及文章中的标注作了相关说明。第二章: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动词重叠的形式进行的整理,将动词重叠式分为五种类型:完全重叠、不完全重叠、加叠、对叠和间接重叠。进一步明确了动词重叠在不同语系中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一些重叠规律、分布规律。第三章:从语义层面对动词重叠式进行了考察,重叠形式含有[±短时]、[±少量]义,呈现出“持续”这一核心语法意义,与此同时引申、兼容[±轻微]等义,并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些感情色彩的表达,如“尝试”、“随意”、“悠闲”、“委婉”等主观感情,且.暗含着“己然”或“未然”的时间特征。第四章:关于动词重叠式句法层面的分析,一是动词重叠式充当谓语、主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成分的能力,二是动词重叠式与疑问的表达。第五章结语:对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一些不足之处留待思考,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些许方向。
石敏[8](2014)在《《儿女英雄传》中的语言重叠现象研究》文中提出《儿女英雄传》是文康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却在清代文坛占据了重要地位。其语言生动而富有特色,历来是人们研究清代语言十分重要的语料。本文借鉴前人经验,对《儿女英雄传》一书中丰富的重叠现象加以统计分析,以数据为支撑,旨在客观、全面地呈现该部着作构词、句法、超句法等各层面重叠形式使用情况及其各自的语法、语用特点。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简述语料情况,包括该书的价值,前人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重叠类型、各类重叠用例情况等语料统计的大概结果。第二章是关于语料中出现的构词重叠的详细分析,分为音节重叠和语素重叠两大部分,以AA式重叠的用例最为常见也最为典型。第三章是句法层面的重叠情况分析,首先以重叠程度为标准分为完全重叠和不完全重叠两大类,进而根据重叠类型细分为AA、ABB、ABAB、AABB、ABAC等小类,在各小类下以基式词性为纲细分讨论。第四章为超句法层面的重叠,也就是文学中的反复辞格。这类辞格的部分用例跟句法重叠容易混淆,本文通过用例的对比分析将二者加以区别。第五章总结本文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全面呈现《儿女英雄传》一书的各类重叠情况既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串联,又弥补了前人对该书非典型性重叠情况研究的不足,对促进该书语言价值和清代语言特点的整体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崔慜知[9](2014)在《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谈论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在语言象似性所具有的基本概念基础上,探讨关于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的问题,所讨论的内容包括:第一、动词复数问题及动词重叠基本语义;第二、瞬间动词的重叠问题;第三、动词重叠“看看”和动词“看”的语义关系模式以及之间的语义复杂性;第四、“V一V”是否是重叠形式的问题;第五、动词重叠的词汇化趋向;第六、韩语副词“jom”和动词重叠共有的语义功能。第一章是绪论。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然后简介前人动词重叠研究的概况和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语言象似性理论,最后对创新点、存在的困难予以说明。第二章主要关注的是汉语动词重叠具有的语言象似性现象,我们讨论动词重叠的语义是从数(number)的概念出发的。动词所具有的的数范畴和动词重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动词的数特征,我们可以得出汉语动词重叠所具有的基本语义功能。我们可以把动词重叠的语义分成两类:内部语义;外部语义。第三章着重谈论的是瞬间动词不可重叠的原因。现代汉语中瞬间动词为按时间概念分类而来的一个动词小类,我们再把瞬间动词分成复数瞬间动词和单数瞬间动词,瞬间动词和时间因素有密切关系。我们通过时体的搭配及时间副词的分析挖掘出两个不同的瞬间动词所具有的特征。然后通过事件意义和轻动词的区别得到瞬间动词和动词重叠不相容的原因。第四章考察“看看”所具有的语义变化,首先考察动词“看”的语义特征,正是因为“看看”是动词“看”的重叠形式。虽然“看看”经历了一些嬗变,但是我们还是把它的基本功能视为重叠,即表示动作复数。通过分析“看看”和“看”的语义特征,把“看看”分为四种:看看1;看看2;看看3;看看4。第五章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讨论“V一V”所具有的的特征。我们先通过考察“V一V”和同形动量词组合“V一V”特征比较,得出“V一V”不是动量组合的结论。还有将“V一V”和单音节动词重叠“VV”相比,认为“V一V”也是动词重叠形式之一。第六章探讨的是动词重叠的词汇化现象,通过重新分析,动词重叠词汇化了。动词重叠承担两个词分别都具有的功能,这样动词重叠才能完全表达自己所具有的的语义,同时也具有完整的功能。动词重叠的词汇化导致外部和内部都发生了变化,又引导了象似度的变化。第七章为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其他语言的动词重叠,有的学者认为汉语动词重叠具有非象似性,还有其语义是汉语具有的个性。但是通过其他语言中动词重叠的语义分析,我们挖掘出这不只是在汉语发生的语言现象,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现象。我们还通过不存在动词重叠的韩语分析,更确定汉语动词重叠的基本语义确实是具有象似性的。在韩语当中的副词“jom”可以表示汉语动词重叠语义,而且韩语“jom”蕴含我们所谓的动词重叠的基本语义。第八章为结论。
刘旭鹏[10](2013)在《《平凡的世界》中动词重叠式的考察——基于统计的方法分析作品语言风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分布统计和人工筛选的方法对容量近80万字的语料库进行封闭考察,尝试通过对包括方言词在内的动词重叠式类型和数量的分析,从语言学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语言风格。
二、动词重叠问题杂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词重叠问题杂议(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重叠式的界定 |
五、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形容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四、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章 动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动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单音节动词重叠式 |
二、双音节动词重叠式 |
小结 |
第二节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小结 |
第三节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示“量” |
二、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
三、表示轻松、随意的意味 |
四、表示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名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名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名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四章 副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副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副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副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五章 数词、量词重叠式 |
第一节 数词重叠式 |
一、数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数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数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二节 量词重叠式 |
一、量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量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六章 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特点 |
第一节 总体面貌 |
第二节 总体特点 |
一、结构形式特点 |
二、句法功能特点 |
三、语法意义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体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2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前人研究综述 |
2.1 动词重叠式研究 |
2.1.1 动词重叠式的界定与形式 |
2.1.2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2.1.3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分布 |
2.2 体貌理论 |
2.2.1 体貌的界定、特征与分类 |
2.2.2 体貌视角下的动词重叠式 |
2.2.3 前人研究之不足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式动词的体貌选择条件 |
3.1 基式动词的情状体特征 |
3.1.1 动态特征的选择条件 |
3.1.2 持续特征的选择条件 |
3.1.3 终结特征的选择条件 |
3.2 基式动词的情状体分布情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动词重叠式的体貌特征 |
4.1 动词重叠式的动态特征 |
4.2 动词重叠式的持续特征 |
4.2.1 动词重叠式持续特征分析 |
4.2.2 动词重叠式“量增”与“量减”辨析 |
4.3 动词重叠式的完整特征 |
4.3.1 完整特征的界定 |
4.3.2 动词重叠式完整特征分析 |
4.3.3 完整特征对句法分布的影响 |
4.4 动词重叠式在体貌系统中的位置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各情状体类型基式动词重叠概率统计情况 |
致谢 |
(3)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南京概况 |
一 地理历史概况 |
二 南京方言概述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南京方言语法研究 |
二 汉语动词重叠式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二章 南京方言的动词双叠式 |
第一节 “VV”式 |
一 南京方言“VV”式基本特征 |
二 普通话及方言的“VV”及其近义式 |
第二节 “VV的”式 |
一 南京方言“VV的”基本特征 |
二 汉语方言“VV的”分布及异同比较 |
第三节 “VVC”式 |
一 动词及补语的限制条件 |
二 语义、句法及语用特征 |
三 南京方言的内部差异 |
四 汉语方言“VVC”分布及补语类型比较 |
第三章 南京方言的动词四叠式及其近义式 |
第一节 “VVVV”式 |
一 构成条件 |
二 语义、句法及语用特征 |
三 动词四叠式在方言中的分布及表现 |
第二节 “V倒V倒”式 |
一 对助词“着”与“倒”的讨论 |
二 从基式“V倒”到“V倒V倒” |
三 与近义格式“VVVV”的比较 |
四 “V倒V倒”在方言中的分布及表现 |
第四章 南京方言的其他动词重叠式 |
第一节 “连V是V”式 |
一 构成条件及句法特征 |
二 语义及语用特征 |
三 汉语方言“连VXV”的共性与差异 |
第二节 “AVAV”式 |
一 构成条件及句法特征 |
二 语义及语用特征 |
三 汉语方言“AVAV”的共性与差异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AA式重叠动词“管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管管”与AA式重叠动词的共性 |
(一) AA式重叠动词表示动量小 |
(二) AA式重叠动词表示时量短 |
(三) AA式重叠动词表示尝试、轻松、缓和的意义 |
二、“管管”的特异性研究 |
(一) 消极宾语与“管管” |
(二) “多、好好”等修饰语与“管管” |
(三) 感情色彩对“管管”的影响 |
三、结语 |
(5)蒙古国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式的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 |
1.2 研究的范围 |
1.3 语料来源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语和蒙古语动词重叠式研究现状 |
2.1 汉语动词重叠式本体研究 |
2.1.1 动词重叠的范围 |
2.1.2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源起问题及比较研究 |
2.1.3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和使用条件 |
2.1.4 动词重叠的句法功能 |
2.1.5 动词重叠的语用及主观情态范畴研究 |
2.2 汉语动词重叠式二语习得研究 |
2.3 蒙古语动词重叠式研究 |
2.4 现有成果中存在的不足 |
第3章 对汉语动词重叠形式与蒙古语动词重叠形式的分析 |
3.1 汉语动词重叠式分析 |
3.1.1 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分类 |
3.1.2 动词重叠式的三个平面分析 |
3.1.3 汉语动词重叠的条件 |
3.2 蒙古语动词重叠分析 |
第4章 蒙古国学生习得动词重叠式的偏误类型 |
4.1 句法功能上的偏误 |
4.1.1 动词重叠式充当句法成分偏误 |
4.1.2 动词重叠式与句法成分组合偏误 |
4.1.3 动词重叠式可出现的句式环境偏误 |
4.1.4 动词重叠式时态偏误 |
4.2 语义语用上的偏误 |
4.2.1 语义上的偏误 |
4.2.2 语用上的偏误 |
第5章 蒙古国学生习得动词重叠式的偏误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
5.1 蒙古国学生习得动词重叠式的偏误成因 |
5.1.1 汉语动词重叠内在的复杂性 |
5.1.2 母语负迁移 |
5.1.3 目的语过度干扰 |
5.2 蒙古国学生习得汉语动词重叠式的教学建议 |
5.2.1 教材方面 |
5.2.2 教师方面 |
5.2.3 学生方面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留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动词重叠式研究现状 |
0.2.1 动词重叠的本体研究 |
0.2.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动词重叠式研究 |
0.2.3 研究成果与不足 |
0.3 理论基础 |
0.3.1 中介语理论 |
0.3.2 偏误分析理论 |
0.3.3 运用分析理论 |
0.4 研究对象 |
0.5 研究范围 |
0.6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6.1 研究目标 |
0.6.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运用情况的综合考察 |
1.1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考察 |
1.1.1 语料的来源及说明 |
1.1.2 语料的分级情况及相关说明 |
1.1.3 语料的检索 |
1.1.4 语料的统计结果及初步分析 |
1.2 基于调查问卷的考察 |
1.2.1 问卷设计 |
1.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1.2.3 问卷结果及初步分析 |
1.3 小结 |
第二章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的运用情况分析 |
2.1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
2.1.1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形式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
2.1.2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句法方面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
2.1.3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语义、语用方面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
2.1.4 小结 |
2.2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偏误用例分析 |
2.2.1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形式偏误分析 |
2.2.2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句法方面偏误分析 |
2.2.3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语义方面偏误分析 |
2.2.4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语用方面偏误分析 |
2.2.5 小结 |
第三章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运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 |
3.1 留学生动词重叠式运用的影响因素 |
3.1.1 外部因素 |
3.1.2 内部因素 |
3.2 相关建议 |
3.2.1 教材方面 |
3.2.2 教师方面 |
3.2.3 学生方面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动词重叠的类型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动词重叠的实质与纵向相关问题 |
(一) 动词重叠的界定 |
(二) 动词重叠形式 |
(三) 动词重叠形式的语义分析 |
(四) 动词重叠的来源、产生动因 |
(五) 动词重叠的功能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
二、动词重叠的横向对比研究 |
(一) 动词的不同形式的对比 |
(二) 动词的跨语言对比 |
三、动词重叠的应用分析 |
(一) 专书动词重叠 |
(二) 汉语方言动词重叠 |
(三) 民族语言动词重叠 |
四、语言类型学的应用 |
五、相关研究说明 |
(一) 研究范围及方法 |
(二)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动词重叠式的类型 |
一、完全重叠 |
(一) 单音节AA式及其分布 |
(二) 关于单音节的三次或三次以上重叠形式 |
(三) 双音节ABAB式、AABB式及其分布 |
(四) 完全重叠形式的特点 |
二、不完全重叠 |
(一) 变形重叠 |
(二) 部分重叠 |
(三) 反复重叠 |
(四) 复杂重叠 |
三、加叠 |
(一) 加叠及其分布 |
(二) 加叠形式的特点 |
四、对叠 |
(一) 对叠及其分布 |
(二) 对叠形式的特点 |
五、间接重叠 |
(一) 前嵌式 |
(二) 中嵌式 |
(三) 后嵌式 |
(四) 间接重叠中“X”、“Y”的性质 |
六、小结 |
(一) 关于动词重叠式的音节数量及类型 |
(二) 关于动词重叠式的语系分布 |
(三) 关于各大语系的动词重叠式 |
第三章 动词重叠式的语义分析 |
一、关于重叠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 |
二、关于动词重叠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
(一) 关于动作量“指多”和动作量“指少” |
(二) 动作和时间 |
(三) 重叠式语法意义的兼容、突显、引申和感情色彩 |
三、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 动作量“指多” |
(二) 动作量“指少” |
四、动词重叠式的时间特征 |
(一) 已然 |
(二) 未然 |
(三) 小结 |
五、动作量与疑问 |
六、动作量与互动范畴 |
(一) 单音节 |
(二) 双音节 |
(三) 小结 |
七、总结 |
(一) 动词重叠式核心意义与引申义 |
(二) 动词重叠式的形式与语法意义 |
(三) 关于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与句式关系 |
第四章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特点 |
一、动词重叠式与句法成分 |
(一) 动词重叠式作谓语 |
(二) 动词重叠式作主语 |
(三) 动词重叠式作定语和状语 |
(四) 动词重叠式作补语 |
(五) 小结 |
二、动词重叠式与疑问 |
(一) 单音节 |
(二) 双音节 |
(三) 三音节 |
(四)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一、动词重叠式的类型 |
(一) 重叠式的分布 |
(二) 总结 |
二、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三、动词重叠式的句法特点 |
四、关于动词重叠的一些思考 |
(一) 关于“动词”概念的有无与界定 |
(二) 关于语言的谱系划分 |
(三) 关于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与句式关系 |
(四) 关于语言的迁移与融合 |
(五) 关于语料的搜集整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动词重叠形式与语言分布对应表 |
附录二 动词重叠形式表疑问的语言分布与动词性质对应表 |
后记 |
(8)《儿女英雄传》中的语言重叠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儿女英雄传》文学及语言价值 |
1.1.2 重叠现象在汉语中的地位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书中出现的重叠情况概述 |
第二章 构词层面的重叠 |
2.1 音节重叠 |
2.1.1 音节重叠的界定 |
2.1.2 音节重叠的分类 |
2.2 语素重叠 |
2.2.1 语素重叠的界定 |
2.2.2 语素重叠的类型 |
第三章 句法重叠 |
3.1 完全重叠 |
3.1.1 单音节词的重叠式 |
3.1.2 双音节词的重叠式 |
3.2 不完全重叠 |
3.2.1 ABB 式不完全重叠 |
3.2.2 ABAC 式不完全重叠 |
3.2.3 A 里 AB 式不完全重叠 |
第四章 超句法重叠 |
4.1 反复辞格 |
4.1.1 连续反复 |
4.1.2 间接反复 |
4.2 反复与重叠 |
4.2.1 反复与重叠容易混淆的情况 |
4.2.2 反复与重叠的区别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能重叠动词的范围 |
1.2.2 动词重叠的形式 |
1.2.3 动词重叠的语义特点 |
1.2.4 动词重叠句法功能 |
1.2.5 动词重叠“VV”的产生 |
1.3 理论介绍 |
1.3.1 语言象似性的基本概念 |
1.3.2 语言象似性分类 |
1.3.3 重叠和语言象似性 |
1.4 采用的理论框架及语料来源 |
1.4.1 采用的理论框架 |
1.4.2 语料来源 |
1.5 研究对象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存在的困难 |
第二章 “VV”式的基本语义 |
2.1 动词的复数表达 |
2.1.1 关于动词复数的研究 |
2.1.2 语言的动词复数表达 |
2.1.3 汉语动词的复数标记 |
2.1.4 从象似性基本概念看“VV” |
2.2 时间延续性表达 |
2.3 心理距离的表达 |
2.4 外部语义 |
2.4.1 减少义 |
2.4.2 尝试义 |
2.5 小结 |
第三章 瞬间动词的重叠 |
3.1 从动词分类看的瞬间动词 |
3.2 瞬间动词的分类 |
3.2.1 单数瞬间动词 |
3.2.2 复数瞬间动词 |
3.3 从轻动词看的瞬间动词 |
3.3.1 事件意义 |
3.3.2 轻动词 |
3.3.3 轻动词与瞬间动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看看”的语义特征 |
4.1 “看”的语义变化 |
4.1.1 动词“看”的义项及其特征 |
4.1.2 助词“看”的特点 |
4.1.3 “看”的语义网络 |
4.2 “看看”的语义变化 |
4.2.1 “看看”的语义分类 |
4.2.2 “看看”的行、知、言域 |
4.2.3 “看看”的语用象似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动词重叠“V 一 V” |
5.1 关于动量词的理解 |
5.2 与动词重叠有关的动量组合研究 |
5.3 “V 一 V”与动量组合的矛盾 |
5.3.1 V 一 V 与 V 一趟 |
5.3.2 V 一 V 与 V 一量 |
5.3.3 V 一 V 与 VnV |
5.3.4 动词重叠 V(一)V 与量词重叠 V(一)V |
5.3.5 V(一)V 与“动+数+量”的语义差别 |
5.4 “VV”与“V 一 V” |
5.4.1 句法特征 |
5.4.2 语义功能 |
5.4.3 动词重叠的祈使义功能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词汇化 |
6.1 汉语动词重叠的词汇化现象 |
6.1.1 形容词化 |
6.1.2 副词化 |
6.1.3 动词化 |
6.1.4 名词化 |
6.2 动词重叠重新分析的途径 |
6.2.1 “VV”的重新分析 |
6.2.2 “V1”和“V2”的边界 |
6.2.3 “V1V2”边界的消弱 |
6.2.4 “V1v2”的词化 |
6.3 动词重叠词汇化与语言象似度 |
6.4 小结 |
第七章 汉语动词重叠与韩语“jom”比较 |
7.1 动词重叠的普遍语义 |
7.2 韩语的重叠现象 |
7.3 韩语“jogeum”和“jom” |
7.4 韩语“jom”的语义功能 |
7.5 汉语动词重叠基本语义与韩语“jom”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动词重叠表示“动作复数”的其它语言 |
附录2:《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重叠单音节动词 |
附录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重叠双音节动词 |
附录4:《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不可重叠单音节动词 |
附录5:《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不可重叠双音节动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平凡的世界》中动词重叠式的考察——基于统计的方法分析作品语言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平凡的世界》中动词重叠的类型和数量 |
(一) 单音节动词重叠类型 |
(二) 双音节动词重叠类型 |
1. AABB式动词重叠 |
2. ABAB式动词重叠 |
(三) 方言动词重叠 |
三、基于对动词重叠式的统计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
(一) 单、双音节动词重叠式所反映的作品语言风格 |
(二) 方言词重叠式所反映的作品语言风格 |
四、结语 |
四、动词重叠问题杂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D]. 刘欣. 青岛大学, 2020(02)
- [2]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体貌研究[D]. 张晨阳. 南京大学, 2020(02)
- [3]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D]. 薛力玮. 南京大学, 2020(02)
- [4]AA式重叠动词“管管”研究[J]. 郭树森. 现代交际, 2018(03)
- [5]蒙古国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式的习得研究[D]. 张丽敏. 吉林大学, 2016(10)
- [6]留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运用研究[D]. 李巧灵.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7]动词重叠的类型学考察[D]. 朱翎熙.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8]《儿女英雄传》中的语言重叠现象研究[D]. 石敏. 天津大学, 2014(05)
- [9]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D]. 崔慜知.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2)
- [10]《平凡的世界》中动词重叠式的考察——基于统计的方法分析作品语言风格[J]. 刘旭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