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一初级中学121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在建组和运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要为了教学的形式而讨论,也不要每到一个知识点就展开讨论。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时,要总控课堂,又要放手课堂,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讨论定理和定义的时候,以及一题多解的时候,要充分运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聚焦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难点和易错点,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讲义教给学生。
关键词:教师小组合作高效科学思维发展
在讨论数学定义、概念和一题多解的时候,运用小组合作教学,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应千篇一律,应在学生对某个概念模糊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进行讨论。构建和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组时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数学学科需要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特别是几何问题以及函数问题的学习。中学生由于家庭背景、自身素质的不同,表现出兴趣、习惯、能力、智力水平等差异,建组时应考虑性格外向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相结合,学习领先的学生与后进的学生相结合,还应考虑组内男女生的比例。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课堂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外向带动内向,优生带动潜能生,不至于出现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只充当旁观者的角色,甚至有的同学浑水摸鱼。
二、小组合作不要形式主义
在数学课上课的前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引出无理数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举几个整数,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挑出其中的有理数。设问:剩下的数什么特点呢?结合书本,我们能得出什么概念呢?在归纳无理数几种类型的时候,可以举出几个包含所有类型的无理数,然后让小组讨论,最后得出无理数的几种形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随时予以点拔引导,进行画龙点睛,而教学中在规范例题步骤的时候,则不宜运用小组讨论,教师应在黑板上规范地给出解题步骤。
三、教师化身组员,增加小组成员讨论的参与度
再完美的模仿终究还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也是创造,小组合作就是让每名同学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接受新事物。每个班级不乏有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不善言谈的同学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就没有体会到参与的乐趣,这个时候,教师在巡视时,可对寡言的同学提问,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小组合作交流的乐趣。
四、给予充分的时间交流合作
在实际小组合作教学操作中,教师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讨论初期,不能立刻进入状态,容易流于表面形式。而在教师宣布讨论结束的时候,学生们仍在惯性作用下安静不下来,因此课堂时间总把握不好。对此,要让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大家碰撞思想,激发思考的兴趣。如果讨论时间过短,不但没有讨论出有价值的结论,反而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事倍功半。
五、高效率的展讲
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当小组讨论完毕的时候,教师应安排一个小组上来展讲,展讲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小组成员共同上台,也可以一人主讲,其他小组提出问题的时候,该组的其他组员予以解释说明。这样使每个同学都有开口讲话的机会。
六、教师及时指导纠偏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如果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这时应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教师应意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准备了一副五巧板,布置每组也提前自制准备一副五巧板,在操作如何利用五巧板验证勾股定理时,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发现有的小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在活动时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但是也有几个组表现得很好,任务完成得很快,这时教师应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七、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课堂上教师予以适时恰当的评价很重要,数学课更是如此,当同学展讲一道多解题的时候,步骤和结果都正确,教师必须给予肯定,评价的语言要针对小组而评价。因为小组合作交流注重的是组内成员之间的配合,可以这样评价:“该组同学展讲得很好,思路清晰,步骤标准,结果正确。同学们在以后做题的过程中,可以仿照改组同学展讲的格式做题。”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标准的解题步骤,什么是需要改进的解题步骤,这样才达到了讨论与展示的目的以及数学中规范的要求。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在课堂中学会合作,学会依靠小组的力量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