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课如何从文史课中学习——兼与尹兆峰老师探讨

谈体育课如何从文史课中学习——兼与尹兆峰老师探讨

一、试谈体育教学大纲如何借鉴文史类教学大纲——兼与尹兆凤老师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黄真金[1](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王波[2](2015)在《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指出本论题主要以罗根泽文学批评史为研究对象,从学术理路、材料蒐罗、叙解方法、文学观念、批评史观、《文心雕龙》、唐古文运动、宋诗话、50年代的调整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并从“文学批评”的自觉、中国文学史的编纂、“整理国故”以及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对于批评史撰着之影响、早期课程与讲义等因素探讨作为一门学科和着作体例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生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问题:首先,回到历史现场,搜寻民国时期的原始文献资料,历史化地展现文学批评史发生的丰富过程以及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的真实面貌,透视陈钟凡、郭绍虞、朱东润、方孝岳、李长之等早期一代学者研治文学批评史的动机与历程,还原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在半个世纪里的存在样态;其次,反思以西方文学批评标准衡量传统诗文评这种“以西格中”的学术模式,以及以现代文学观念与史观整理古代文学批评,以书写系统化的文学批评史的史学研究范式,窥测现代学人在古今中西之间文化选择的曲折心路;再次,重申早期文学批评史撰着者“印证文学史”的研究目的以及批评史和文学史的因缘关系,特别是罗根泽“求历史之真”的学术追求,讨论文学批评史或者古代文论研究的目的、方法等话题。这些问题对于文学批评史的重新书写、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现代学术史的构建等都有参考意义。基于上述三点,通过认识和反思前辈学者研究文学批评史的面貌,论文认为,西方“文学批评”这面镜子和现代“文学”这一后置观念都难以真正认识清楚古代诗文评的“本来面目”。古代批评史研究应以历史主义原则为中心,把求真作为最高标准,而且其研究的目的应多元化,有助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只是其中任务之一,不应成为唯一甚至最高的追求。还原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本身就是研究目的,以助于认识研究文学史、思想史或者文化史也是其中应有之义。

陆继锋[3](2013)在《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民族院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中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办学水平事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院校办学理念是不同时期办学思路、办学过程与办学特色的高度凝练,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选择结果,是民族院校立足自身发展并彰显特色的顶层设计。研究民族院校办学不仅要追溯历史传统,探寻办学规律,更要认清现实,促进其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实现历时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故此,本研究从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变迁切入,以“办学理念源于办学实践又指导办学实践”为逻辑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采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等多种方法,梳理民族院校历史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办学理念,进而得出了民族院校及其理念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内容:首先,历史传统是民族院校发展的根基,它孕育了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变革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提升着民族院校办学理念。民族院校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做出抉择,既不能抛弃历史与传统,也不能固步自封,亦步亦趋。其次,特殊性是民族院校的天然属性。在发展历程中,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实现了自身的“再生产”——源于特殊并促进特殊;特殊性决定了民族院校特色,特色理念是民族院校的“特殊”资本,是其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民族院校固要守住特色,却不能把特殊作为发展的资本。民族院校需要在“特”与“不特”做出权衡,不能失其“特”,亦不能舍其“不特”,而需要进一步利用“不特”来支持“特”的发展。第三,民族院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之“利”,也有影响发展之“不利”。民族院校需要不断提升理念,化“不利”为“利”,以促进民族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就其研究意义而言,本文能为建设高水平民族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最终为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服务我国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乃至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本研究对于拓宽当代大学办学理念研究领域,丰富民族高等教育理论亦有一定的贡献。

刘艺[4](2012)在《改革开放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研究(1977-1988)》文中提出从1977年恢复高考,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获得新生,到1988年新闻学院成立的十一年间,复旦大学新闻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十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段思想最自由,发展最激情的阶段。新闻学专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复旦大学新闻系借助于改革大潮的推动发展极为迅猛,建立起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级的学位体系,专业设置也由一个专业(新闻学)发展到四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国际新闻、书刊编辑),先后成立了新闻研究室、新闻研究所和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机构,并于1988年6月在国内率先升格为新闻学院,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人才。复旦大学新闻教育事业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有三:(一)改革开放促进了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发展,社会变革带来的媒体新发展促进了广播电视新闻学、国际新闻、书刊编辑等新专业的设置。(二)重视科研的特点对复旦大学新闻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术研究在全国处于前列,特别是各种内部刊物多有开风气之论。(三)全系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不仅传承复旦大学重视文史基础和实务培养等老传统,还大胆学习西方先进的新闻教育理念,努力吸收国外新闻教育的最新教学与科研成果,将传播学和公共关系等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在教学方法上,师生在课堂上就学术热点进行讨论。总之,1977至1988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不仅引领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还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精神”。

郭震旦[5](2010)在《“八十年代”史学谱》文中研究说明“八十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一变革为主旋律的年代,革故鼎新也成为历史学最大声的呼号。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断裂与重组,其所引起的冲击与震荡,也完全同步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断裂与重组上来。与共和国的脚步共振,“八十年代”的史学是以一场嫉恶如仇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序幕的。砸碎枷锁,冲破禁锢历史学精神的现代经学牢笼,成为“文革”结束后一个时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劫后余生,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勇闯地雷阵的决绝向着“文革”史学泛滥成灾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突破种种明枪暗箭的阻挡之后,终于廓清了长久笼罩在史学上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的迷雾,使早已被“四人帮”的蒙昧主义折磨得奄奄一息、仅剩下意识形态外壳的史学重新获得生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无疑给已经从灾难中复苏的中国史学提供了最强的推动力,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遂向纵深挺进。一大批史学家开始对“文革”史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算与讨伐,踏上了从学术上重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征程。从此,中国史学展开一个新的篇章,跨入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个学术坚冰被融化,一个个学术禁区被突破。“回到马克思去”逐渐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这一思潮贯通整个八十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中,史学界紧紧扭住流行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史的严重曲解,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从而拆除了流行唯物史观框架的支柱,使史学彻底摆脱了现代经学的控制。正在史学界“拨乱反正”高歌猛进之时,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刚刚从“文革”中复苏过来的史学却不期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把控的失重之中,一场裹挟甚广的“史学危机”开始蔓延史学界。1983至1988年,对“史学危机”的讨论成为史学界最集中、最热烈的话题,也成为整个“八十年代”史学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刚刚获得新生的史学的一次“硬着陆”,也是共和国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在历史学界的反映。不过,正是这场危机影响到其后新时期史学的基本走向,一些与建国后前30年史学完全不同的因素开始在这场危机中破土抽芽。获得“重生”的史学正是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获得了“重构”。这场危机首先肇因于史学与急剧转型的社会之间的错位。面对正在发生转型的社会,史学完全失语,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阐释力,完全成为一场伟大变革的看客,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八十年代”的这场史学危机是全面性的,无论从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还是从史学价值、史学功能、史学范式上来说,“八十年代”的史学严重脱离了转型期的社会。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历史学自身的全面检讨开始了。首先,建国30年来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成为质疑的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形成的知识“范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发展面前,有些过时了,新时代要求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学习。第二,危机来源于方法论的贫困。第三,危机表现于研究领域的极度狭窄和集中。由于受到苏联史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后史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五朵金花”。第四,危机在于史学与现实的疏离。危机孕育着生机。正是因为“史学危机”的逼迫,才促使历史学界调整史学的内部结构,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并在范型转换、理论建设、方法论构筑、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全面实现新的跨越,从整体上刷新了历史学的面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是呈现“井喷”之势的。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史学理论》创刊,其后大批史学概论教材开始出版,如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着的《史学导论》,李振宏着《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着作的出版,推动着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一个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历史认识论上获得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历史认识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代替的窘迫。在方法论上,建立历史学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在唯物史观提供的研究方法之外,探索新的方法论途径也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共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联姻的努力,而在引入历史学的自然科学方法中数系统论声势最为浩大。这一时期,外国史学理论也开始大量涌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引进。外国史学理论为“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引进西方技术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反映。如果说理论建构构成“八十年代”史学重构的一翼的话,那么,在写作实践上回归历史现场则构成另外的一翼。随着80年代之前的史学体系的瓦解,过去完全被排除出历史书写框架的一些历史内容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社会史的复兴,最能代表20世纪后20年史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潮流,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标志性领域。中国社会史的兴起对史学体系的转换居功至伟。它至少在以下几点构建了新的范式:一、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文化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达至其构建总体史的目标。二、大大拓宽了与国际史学对接的通道。大量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中来。三、研究领域的大幅度转换,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八十年代”的史学留下了巨大遗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史学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这是“八十年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在这一时期,史学终于摆脱了现代迷信的禁锢,冲破现代经学的牢笼,解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枷锁,冲破了重重禁区,打破了一系列陈旧史学观念的束缚。二、史学走向多元化,统一的史学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史学观念、史学理论,还是史学方法,都体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三、“八十年代”史学产生了众多的理论贡献。

刘荣[6](2009)在《面向教育领域的固定短语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是比词更大的重要的建筑材料。但是,语言学界对于语的研究却一向比较薄弱。目前,对于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之外的语的关注越来越多。语言信息处理领域不但需要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这些传统称为“熟语”的固定短语,而且更需要面向实际应用的“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其他固定短语。信息处理领域定义的“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分词单位”既包括词也包括语,但对于“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语却没有办法大量收录。“结合紧密、使用稳定”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定义“分词单位”的基本原则,但是中文信息处理界所定义的“分词单位”没有一个具体标准去实施,判断是否“结合紧密、使用稳定”主要依靠人的语感,在自动分词时具有不可操作性。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对“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固定短语提取方法研究,并基本实现对教育领域的固定短语的自动提取。论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的动态流通语料库中的2006~2008年十五份主流媒体报纸的教育领域文本作为考察对象,对教育领域“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固定短语进行提取研究。教育领域3年语料总计文本数量142,069个,总计字节数量216,154,807字节。本文所处理的候选串3年总计24,116,507个。论文首先提出了“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固定短语的定义,然后利用统计加规则的方法分别从频次、互信息、熵、句法、语义、历时考察角度对固定短语候选串分年度分步筛选,并基本实现了“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固定短语的自动提取,提取出的固定短语是660条。本论文为“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原则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手段,为“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固定短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量化考察途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频领域种子词的选取和固定短语候选串长度确定:高频领域种子词的选取需经过文本预处理、文本领域分类、词语切分过程。文本预处理主要是把网页格式语料转化为纯文本格式语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特定领域的固定短语,首先要对语料进行领域分类,所用语料是基于DCC语料库2006~2008年3年全部语料,语料规模是文本总数2,500,169个,总字节数3,614,364,074字节。利用DCC文本分类软件提取2006~2008年的教育、经济、娱乐、体育四个领域文本,这4类文本语料规模是文本总数921,529个,总字节数1,213,283,890字节。本文所提取的固定短语是以分词软件的切分单位为基础,词语切分是必须的工作。论文用中科院自动化所赵军提供的分词软件对教育、经济、娱乐、体育四个领域文本进行了切分。本文用序比的方法提取高频领域种子词,在教育领域提取了5000词作为高频领域种子词。通过对文本字串长度的考察,确定了固定短语候选串提取长度为2~5个切分单位。利用高频领域种子词提取固定短语候选串,固定短语候选串3年总计24,116,507条。◇基于统计量对固定短语候选串的筛选:通过对频次、互信息值、熵值阈值的研究与设定,对24,116,507条固定短语候选串从统计量的角度筛选得到满足条件的16,896条固定短语候选串。◇基于句法规则对固定短语候选串从句法的角度筛选:利用句法规则确定了汉语的五类类联接模式,分别是“a+n、n+v、n+n、v+n、v+v”。通过这五类模式从句法的角度对固定短语候选串进行筛选。从16,896条候选串中选取了满足类联接模式的固定短语候选串,经过合并去重后得到785条固定短语候选串。◇基于语义的方法对固定短语候选串从语义的角度确认合法性。利用《知网》的语义模式对固定短语候选串从语义的角度确认。确认后的结果是785条。◇通过历时考察方法对固定短语候选串的“使用稳定”性进行考察和筛选。本文对3年的结合紧密的固定短语串进行了历时考察,从中选取了3年都出现的固定短语候选串,作为“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固定短语,数量是660条。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主要贡献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本文界定了“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固定短语。基于DCC语料库,首次对2006-2008年的报纸语料中教育领域语料的2个切分单位进行大规模的统计计算和句法、语义考察,并在历时层面进行了考察,最后提取出教育领域“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固定短语660条。◇首次对“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原则确定了机器可操作的具体办法。在多特征融合的框架内从统计、句法、语义的角度,对“结合紧密”程度进行量度;从历时考察的角度对“使用稳定”进行量度。◇提出了一种短语固定程度的考察方法,为固定短语的考察提供了一种从定量到定性分析的方法。◇提取“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固定短语的研究方法可以由特定领域推广到通用领域。本文的研究方法对于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分词单位”的“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语的补充,对于语言资源监测领域固定短语的监测、对于汉语语言学领域语的研究、词典编纂领域固定短语的收录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既可以推广到这些领域,又可以提取固定短语直接为这些领域服务。

周云,卢立新[7](2002)在《试谈体育教学大纲如何借鉴文史类教学大纲——兼与尹兆凤老师商榷》文中提出拜读了周云、卢立新两位同志与尹兆凤同志的商榷文章后,感到十分欣慰,这样的问题讨论会把体育课程的问题探讨引向深入。二位同志的文章已经涉及到了学科特性、体育课程设置基本原理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并且和体育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的讨论和教材实用性问题的讨论都有密切关系。这个讨论对于更好地贯彻过渡性大纲和迎接新的课程标准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很希望将这个问题深入讨论下去,希望有关的老师都能思考这些问题,并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来。——编者

二、试谈体育教学大纲如何借鉴文史类教学大纲——兼与尹兆凤老师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体育教学大纲如何借鉴文史类教学大纲——兼与尹兆凤老师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考试学研究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2)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中国文学批评史发生研究
    2.1 诗文评与文学批评
        2.1.1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2.1.2 什么是文学批评
        2.1.3 中西文学批评之短长
        2.1.4 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史
    2.2 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
        2.2.1 从文学史到文学批评史
        2.2.2 文学批评史是文学史之一支
        2.2.3 互助与互用
    2.3“整理国故”
        2.3.1 缘起
        2.3.2 科学方法
        2.3.3 历史的观念
    2.4《支那诗论史》
        2.4.1 翻译与传播
        2.4.2 编纂体例与批评结合创作的研究方法
        2.4.3“文学自觉”说与“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
    2.5 课程与讲义
        2.5.1 课程与讲义
        2.5.2 批评与回响
第3章 史学家的文学批评史
    3.1 从诸子学到文学批评史
        3.1.1 何以研究诸子学
        3.1.2“中国文学史类编”
        3.1.3 文学批评史成书考
        3.1.4 余论
    3.2 材料与着作
        3.2.1“开山采铜”
        3.2.2“蒐览务全”
        3.2.3 西学
    3.3 述要、述创与释义、释因、释果
        3.3.1 述要与述创
        3.3.2 释义、释因与释果
        3.3.3 现代性反思
第4章 文学观念与批评史观
    4.1“文学”与“文学批评”
        4.1.1“文学”的广义、狭义与折中义
        4.1.2“文学批评”的分类
    4.2“载道”与“缘情”
        4.2.1 在批评史中之线索
        4.2.2 与周作人载道、言志说之关系
        4.2.3 二分法的局限
    4.3 文学批评随时空、批评家、文类而异
        4.3.1 文学批评随时空而异
        4.3.2 文学批评随批评家、文体而异
第5章 专题研究
    5.1《文心雕龙》研究
        5.1.1 确立其批评史地位与原道文学观
        5.1.2 对文体论、创作论、文学史观、批评论的研究
    5.2 唐古文运动研究
        5.2.1 对早期古文论的研究
        5.2.2 对韩柳古文论的研究
        5.2.3 对韩柳以后古文论的研究
    5.3 宋诗话研究
        5.3.1 诗话理论
        5.3.2 整理与辑校
        5.3.3 对几种代表诗话的研究
第6章 1950年代学科“规训”与文学批评史的修改
    6.1 政治话语下的“以论代史”
    6.2 学科调整与文学批评史的命运
    6.3 1957年版文学批评史的修改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罗根泽先生学术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院校萌芽与理念孕育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的最初形态
        一、三种主要形式
        二、元代民族高等教育
        三、清代民族高等教育
        四、贡献和启示
    第二节 满蒙文高等学堂
        一、诞生背景
        二、办学特点
        三、贡献和启示
    第三节 蒙藏学校
        一、北洋政府时期办学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办学
        三、解放初期的蒙藏学校
        四、贡献和启示
    第四节 边疆院校
        一、兴办与办学背景
        二、边疆院校的兴办
        三、办学特点与理念
        四、贡献和启示
    小结
第二章 延安首创与理念萌生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背景
        二、诞生与实践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理念
    小结
第三章 重建探索与理念初显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筹建诞生(1950-1951)
        二、初建探索(1951-1966)
        三、曲折动荡(1966-1976)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四章 调整改革与理念成型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恢复调整(1976-1985)
        二、前期改革(1985-1989)
        三、深化改革(1989-1993)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五章 加快发展与理念提升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平稳发展(1993-2000)
        二、规模扩张(2000-2005)
        三、内涵提升(2005-)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六章 理念变迁与发展审视
    一、“变”与“不变”:核心理念之熔铸
    二、“特”与“不特”:特色理念之彰显
    三、“利”与“不利”:未来发展之思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改革开放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研究(1977-198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发展概述
    一、改革开放前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从新闻系到新闻学院
第二章 科研先行:王中与复旦大学新闻系对新闻学重要问题的探索
    一、老骥重行千里路:王中在改革开放后的理论创建
    二、复旦大学新闻系师生有关新闻理论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章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理念与实践
    一、从“好学力行”到“两典一笔”
    二、逐渐完善的机构建制与学分制改革
    三、课程设置的三大模块与教材建设
    四、大胆学习西方:传播学、公共关系课程的设立
    五、校内校外的学生新闻实践活动
结语
注释
附录
    附录1:新闻系教学计划草案
    附录2: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附录3 复旦大学关于建立国际新闻专业的请示报告
    附录4:关于设置广播电视专业的报告
    附录5:复旦大学新闻系书刊编辑专业教学计划(草案)
    附录6:《新闻学研究》各期目录
参考文献

(5)“八十年代”史学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重生与重构:"八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前言
    一、重生:冲破现代经学牢笼
    二、社会转型下的失重:“史学危机”
    三、史学理论的繁荣
    四、回归历史现场
    五、结语:“八+年代”的史学遗产
"八十年代"史学年谱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面向教育领域的固定短语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动因
    1.2 本文对固定短语的界定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1.5 本研究的意义
        1.5.1 本研究方法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意义
        1.5.2 本研究方法在语言资源监测领域的意义
        1.5.3 本研究方法在汉语语言学领域的意义
        1.5.4 本研究方法在词典编纂领域的意义
        1.5.5 本研究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意义
        1.5.6 本研究方法在舆情分析领域的意义
    1.6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短语提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语言学界对固定短语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1.1 国内语言学界对固定短语的定义
        2.1.2 语言学界对固定短语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2 信息处理界对短语的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关于短语识别的基本方法
        2.2.2 术语提取基本方法和技术
        2.2.3 国内对于短语研究所做的重要的工作
        2.2.4 搭配的度量指标——搭配强度、搭配离散度、搭配尖峰
    2.3 国外短语提取的最新进展
        2.3.1 多字词表达的定义
        2.3.2 多字词表达一般概述
        2.3.3 多字词表达的复杂特性
        2.3.4 多字词表达的提取
        2.3.5 多字词表达研究的代表性工作
第三章 固定短语提取的基础平台
    3.1 基础数据资源——DCC语料库
        3.1.1 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
        3.1.2 动态知识更新理论与动态流通语料库
        3.1.3 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主要研究
    3.2 本文研究所用工具简介
    3.3 基础数据资源加工——语料的准备和预处理
        3.3.1 语料的选择标准
        3.3.2 语料库的存储模式
        3.3.3 语料库的语料量
        3.3.4 原始语料格式转换
        3.3.5 文本分类
        3.3.6 文本分词
第四章 利用特定领域的高频种子词提取固定短语候选串
    4.1 教育领域高频种子词提取
    4.2 面向特定领域的固定短语提取长度的确定
        4.2.1 已有的研究成果
        4.2.2 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4 结论
    4.3 固定短语候选串提取
第五章 固定短语候选串的定量考察与分析
    5.1 “结合紧密”和搭配的关系
    5.2 搭配研究综述
        5.2.1 国外搭配研究综述
        5.2.2 国内语言学界对搭配的研究
        5.2.3 国内外语界对搭配的研究
        5.2.4 国内计算语言学界对搭配的研究
    5.3 本文对“结合紧密”的搭配从统计量角度的分析
        5.3.1 互信息和熵简介
        5.3.2 互信息和熵的计算
        5.3.3 互信息和熵的计算结果
    5.4 按照频次、互信息结合的方法提取两个切分单位固定短语候选串
        5.4.1 实验方法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3 对“v+n”的考察
    5.5 利用频次、互信息、熵值结合的方法提取固定短语候选串
        5.5.1 实验方法
        5.5.2 实验结果
        5.5.3 数据分析
第六章 固定短语候选串的句法角度考察及分析
    6.1 固定短语候选串从定量到定性分析
    6.2 句法角度考察
        6.2.1 类联接简介
        6.2.2 本文对类联接的定义
        6.2.3 本文的类联接类型
    6.3 类联接模式对固定短语候选串的提取
        6.3.1 实验方法
        6.3.2 实验结果
    6.4 数据分析
        6.4.1 类联接“a+n”候选串分析
        6.4.2 类联接“n+n”候选串分析
        6.4.3 类联接“v+n”候选串分析
        6.4.4 类联接“n+v”候选串分析
        6.4.5 类联接“v+v”候选串分析
第七章 基于语义的方法对固定短语候选串的考察
    7.1 搭配与语义的相互关系
        7.1.1 语义对搭配的制约
        7.1.2 搭配的语义基础
        7.1.3 搭配决定语义
        7.1.4 国内研究综述
    7.2 知网简介
        7.2.1 知网的结构
        7.2.2 知网对词的描述
        7.2.3 知网的信息结构规则
    7.3 基于知网的考察和过滤
    7.4 基于知网的考察实验
        7.4.1 实验方法
        7.4.2 实验数据
        7.4.3 实验分析过程
第八章 固定短语候选串的历时考察
    8.1 历时中包含有共时和共时中包含有历时的相对时间观
        8.1.1 索绪尔的时间观
        8.1.2 历时中包含有共时和共时中包含有历时的相对时间观
    8.2 时点和时段的相对性
    8.3 历时考察相关研究工作
        8.4.1 语料数据
        8.4.2 历时考察对象
        8.4.3 历时考察方法
        8.4.4 数据分析
第九章 结语
    9.1 全文总结
    9.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专着类
    论文类
    其他资料
附录
    附表1. 位序比法提取的教育领域高频词(按频次降序排序前一百)
    附表2. 左熵排序(按左熵降序排序前一百)
    附表3. 右熵排序(按右熵降序排序前一百)
    附表4. “v+n”互信息排序前100(按互信息降序排序前一百)
科研成果
致谢

(7)试谈体育教学大纲如何借鉴文史类教学大纲——兼与尹兆凤老师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科教学大纲与体育教学大纲的联系
二、正确认识体育学科的内容与其它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
三、正确领悟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四、试谈体育教学大纲如何借鉴文史类教学大纲——兼与尹兆凤老师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
  • [2]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D]. 王波. 清华大学, 2015(07)
  • [3]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 陆继锋.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4]改革开放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研究(1977-1988)[D]. 刘艺. 复旦大学, 2012(03)
  • [5]“八十年代”史学谱[D]. 郭震旦. 山东大学, 2010(09)
  • [6]面向教育领域的固定短语提取方法研究[D]. 刘荣. 北京语言大学, 2009(10)
  • [7]试谈体育教学大纲如何借鉴文史类教学大纲——兼与尹兆凤老师商榷[J]. 周云,卢立新. 体育教学, 2002(01)

标签:;  ;  ;  ;  ;  

谈体育课如何从文史课中学习——兼与尹兆峰老师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