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骆驼山煤矿辅助运输方式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孙露[1](2022)在《骆驼山煤矿辅助运输系统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矿井辅助运输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合矿井的辅助运输系统,是保证矿井高效生产的重要条件。骆驼山煤矿建井周期长,设计审批变更多,导致矿井辅助运输系统较为复杂。根据骆驼山煤矿辅助运输条件及现有施工情况,提出无轨胶轮车+单轨吊运和全无轨胶轮车2种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并通过经济技术分析,将井下辅助运输系统最终确定为无轨胶轮车+单轨吊运输方案。辅助运输系统设计主要受辅助运输巷道和辅助运输设备影响,设计须因地制宜,择优确定,通过对本矿井辅助运输系统的优化设计,可以为其他煤矿提供借鉴。
张胜[2](2021)在《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决矿山建设工程领域内的安全问题,提高矿山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推动矿山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更进一步,本文尝试将BIM技术作为矿山建设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矿山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文本挖掘法、知识图谱以及文献分析法分别从事故报告、文献资料当中提取影响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因素,采用DEMATEL-ISM方法对影响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因素进行相关性与重要性分析,结合BIM的应用点筛选出BIM技术可以解决的一些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并且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推进BIM技术更好的服务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首先,本文借助文本挖掘工具对安全事故报告进行分析,接着又从文献资料中提取安全因素。依据安全管理理论,从“人-物-环境-管理”这四个角度出发,识别出22项影响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最终构建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影响因素体系。其次,采用DEMATEL-ISM方法对影响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因素进行相关性与重要性分析,并且从文献资料和BIM标准规范文件中筛选与BIM有关的应用点,接着分析应用点与安全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厘清BIM技术可以处理的安全因素,最终确定BIM技术能够解决其中重要度排名前20的因素。然后,对矿山建设工程现场信息进行收集,利用BIM软件构建模型;接着在BIM应用点的基础上,形成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疏散模拟、施工方案模拟、地质情况分析与重大危险区域识别五大应用模块;之后从安全管理组织形式、安全制度制定、安全投入这三个方面来加强对预案的保障,最终研制出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最后,以河南省F项目为例进行实例应用分析。通过BIM应用策划与分析,验证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的可行性,并对预案的优势进行总结分析,为辅助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借鉴。该论文共有图62个,表22个,参考文献105篇。
牟林[3](2021)在《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水条件巷道截流技术长期处于经验摸索层面,其内在力学机理与关键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开展该项研究对提高矿井水害灾后治理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室内注浆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现场工程应用等手段,研究了动水巷道骨料灌注及注浆加固机理,分析了阻水墙与围岩的作用规律,探索了阻水墙建造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考虑流速、骨料粒径、断面糙度、坡度、投料速度等因素,研发了动水巷道截流堵水可视化试验模拟系统,为动水条件下截流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2)通过相似模拟试验发现了骨料运移堆积规律,评价了主控因素对骨料灌注效果的影响机制,指出巷壁糙度对增加接顶概率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孔间距和钻孔数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正常灌注时从细到粗,接顶时粗细组合、上游下游搭配的投料原则。采用应力拱和管涌概念解释了堆积段的失稳溃坝机制。(3)建立了骨料中水泥浆液的运移方程,得出骨料粒径、浆液时变性及黏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室内测试发现了浆液运移存在空间分区效应,验证了水灰比0.7:1~1:1的浆液流动性和阻水性兼备适于大量灌注。(4)基于CFD-DEM耦合计算模型,模拟了骨料在水下运移堆积的一般过程,得出速度场和压力场的演化规律。建立了双巷截流模型,得出优先封堵其中一条巷道更具合理性。模拟了倾角对堆积规律的影响,结论与理论预测相符。(5)基于Mindlin模型建立了阻水墙应力状态方程,分析了水压力、围岩与墙体弹性模量比对墙体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结合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得出重点加固范围是上游距来水端较近的堆积区域。(6)基于堆积段水力学稳定性、浆液初凝时间和水流能量判据提出骨料堆积段长度的预测方法。根据截流过程中流量的空间分布,提出巷道未接顶区流速的估算方法。运用单孔灌注能力、预计截流时间与堆积长度相匹配的原理,提出钻孔数量的计算方法。(7)以石坝井煤矿截流堵水工程为例,对截流施工方案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预测,通过现场试验和技术优化验证了阻水墙建造技术体系的有效性。
胡庭浩[4](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认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李英辰[5](2020)在《井工一矿太西采区本溪组-太原组层序地层及含隔水层发育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的消耗量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占比60%以上,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地位长期不会发生改变。煤矿安全生产中,突水事故往往是煤矿安全的心腹大患。但是突水事故向隐蔽性、难以预测性趋势发展,需要从基础地质和探查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开创性的进展。前人在各自的领域开展了底板突水机理与评价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层序地层学在石油勘探中广泛应用,煤炭地质学家利用层序地层学开展富煤规律的研究,预测煤炭资源,本文尝试开展地层层序发育基础上,进行煤矿开采的地质评价。本论文以平朔井工一矿矿区内的本溪-太原组地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的岩性、测井曲线、岩心,并利用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划分方法,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并开展层序发育序列影响开采地质条件的研究:(1)研究区的本溪组-太原组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代表了障壁海岸沉积,MSC2和MSC3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相。(2)地层层序发育与含水层、隔水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基准面下降的初期,河道砂岩发育,厚度大,是储水的有利空间,当基准面逐渐上升,可容纳空间增大,水体变深,开始沉积泥岩和煤层,开始发育隔水层。(3)探讨了层序控制下的煤层发育规律、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等对开采的影响。该论文包括图56幅、表11张、参考文献82个。
陈永红[6](2020)在《矿山测量专业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煤矿水害事故频发,遇难伤亡人数触目惊心,使得煤矿防治水工作日益重要,尤其是华晋焦煤王家岭"3.28"、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3.1"两种典型的特大水害事故发生。针对这些事故,普遍认为是缺乏矿井地质、水文专业人员,忽略了测量工作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作用。结合实践来看,测量专业测绘制的采掘图对于采空积水、老窑积水的空间位置和水量预计有密切关系,是防治这种水害先决条件。据统计由于采空水发生的透水事故远远大于隐伏构造导水造成的事故,而前者水害造成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最大,由此可见测量工作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不重视测量工作,采空区位置不清、老窑测量图纸资料缺失,导致煤矿防治水工作异常艰难。对此,将对测量工作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实际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议。
连会青,杨俊文,韩瑞刚,孟璐,韩永[7](2020)在《基于“情景–应对”的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决策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快速反应、高效决策的现场需求,针对矿井水灾事故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等特点,运用多案例分析法,解析了11起典型矿井水灾事故,提出了判别"情景"和事故"情景"两个关键概念,定义了集合{突水水源,突水通道,采掘方式,出水量,淹没范围,生存空间}为矿井水灾事故的情景,并运用AHP分析法计算了6个情景要素各自的权重。确立了"情景–应对"应用在矿井水灾应急决策领域的实现途径,详细阐述了构建情景库、案例库、对策库的方法以及"情景–应对"型矿井水灾应急决策方案的生成过程,并提出了以"黄金72小时""8天8夜"为时间节点的多阶段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决策机制,案例推演应用表明,该应急决策机制不仅规范了事故应急流程,而且实现了精准、快速、高效的目标。
贾学军[8](2019)在《一种煤矿透水事故两级悬浮快速排水新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的现状,研制出一种煤矿透水事故两级悬浮快速排水新方法,并阐述了一种煤矿透水事故两级悬浮快速排水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在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进行了应用,加快了矿井的排水救援步伐,节约了成本,降低了透水事故的损失,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郭日超[9](2018)在《SJY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其中以水害、瓦斯、顶板、火灾、机电运输等事故最为集中,煤矿企业在矿井各建设阶段与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事故,已成为煤矿建设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风险管理是在矿井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事故预防、预警、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等技术与管理措施的过程。本文通过对SJY煤矿矿井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进行施工阶段划分,采用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与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出矿井建设主体工程存在的固有安全风险和各建设阶段的施工安全风险,并进行无关因素的剔除与整理,最终确定了建设项目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综合运用风险指数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和专家调查评分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计算,确定各项安全风险的风险等级。最后利用矿井建设阶段安全风险控制技术进行主要安全风险控制,制定次要风险的安全防范措施,对实际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可作为其他矿井建设或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风险识别、评估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闯[10](2018)在《基于HSE的贵州某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虽然我国煤炭产量及需求量开始呈现递减态势,但煤炭在目前以及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煤炭行业安全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对国家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煤矿生产结构复杂,各系统功能及设施交互繁杂,使煤矿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等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本文以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系统—“一通三防”系统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基于“安全-健康-环境”(HSE)这一先进的管理评估理念,建立了煤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分析总结了论文研究所涉及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危险辨识及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就煤矿一通三防系统中的通风系统、瓦斯防治系统、综合防尘系统及矿井火灾防治系统四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危险源辨识,在此基础上结合HSE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了煤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安全、职业健康及环境三个方面的风险因素所建立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分别包含24个、5个和3个指标,共计32个风险评价指标。2)运用WBS-RBS耦合矩阵风险分析法,构建了煤矿一通三防系统生产作业风险识别模型,分别从作业和风险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层层分解,有效细化作业和风险的初始状态,得到不同施工工作包重要程度;在煤矿一通三防系统生产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中,通过风险识别模型的辨识确定了生产作业的整体风险水平及作业过程中的典型影响因素。3)通过分析和比较煤矿中常用安全评价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最终确定了文章基于IAHP-ECM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评价模型,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利用区间数代替点值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较好地保证评估指标赋权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对ECM进行优化,建立单项指标分段功效函数,经过计算加权合成计算总功效系数,以此减少指标信息的损失量,更好地满足风险评估分级要求。4)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各风险评价指标间的对比矩阵,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综合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情况,运用功效系数法进行各个风险评价指标单指标功效系数的计算,并结合各指标不确定度及权重系数得出系统风险总功效系数。经计算,模型针对风险评价指标的辨识率达到100%,处于“安全”等级的评价指标个数为3个,占总指标的9.375%;处于“较安全”等级的评价指标个数为18个,占总指标的56.25%;处于“一般安全”等级的评价指标个数为5个,占总指标的15.625%;处于“较不安全”等级的评价指标个数为5个,占总指标的15.625%。结合总功效系数和指标权重系数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综合风险评估计算公式的煤矿综合风险计算结果为3.5993,得出煤矿一通三防系统的风险等级处于“一般安全”等级与“较安全”等级之间,更倾向于“较安全”等级。5)根据评估模型应用结果、风险度及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职业健康危害风险方面、安全危害风险方面及环境危害风险方面分别从权重系数和总功效系数相对较高的风险评价指标入手,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模型的构建及在贵州某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估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在煤矿一通三防系统的风险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时可全面、详实地辨识出了系统的风险因素,科学、准确地评估了该系统的风险等级,对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及风险辨识等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骆驼山煤矿辅助运输方式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骆驼山煤矿辅助运输方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骆驼山煤矿辅助运输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原设计辅助运输系统 |
1.1 工程概况 |
1.2 辅助运输系统 |
2 辅助运输系统优化方案 |
2.1 无轨胶轮车+单轨吊运输方案 |
2.2 全无轨胶轮车运输方案 |
2.3 方案比选 |
3 结论 |
(2)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案 |
2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界定 |
2.1 事故致因理论 |
2.2 基于文本挖掘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因素识别 |
2.3 基于知识图谱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因素识别 |
2.4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3.1 集成DEMATEL-ISM方法介绍与专家访谈 |
3.2 集成DEMATEL-ISM法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
3.3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研究 |
4.1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总体框架 |
4.2 基于BIM的矿山数字化安全信息模型构建 |
4.3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应用模块 |
4.4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其他保障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BIM应用保障措施 |
5.3 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预案实施 |
5.4 基于BIM的矿山工程安全管理预案优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影响矿山工程安全建设的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截流堵水技术 |
1.2.2 泥沙运动与物料输送 |
1.2.3 颗粒介质力学 |
1.2.4 砂土渗流理论 |
1.2.5 岩土注浆理论 |
1.2.6 固液两相流模拟 |
1.3 动水截流堵巷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动水巷道截流堵水可视化试验模拟系统 |
2.1 相似准则研究 |
2.1.1 相似条件分析 |
2.1.2 相似准则分析 |
2.1.3 相似参数分析 |
2.2 平台研究对象 |
2.3 平台参数设定 |
2.4 试验系统设计 |
2.4.1 主要功能 |
2.4.2 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动水环境骨料运移堆积理论与试验研究 |
3.1 骨料颗粒的受力状态分析 |
3.1.1 泥沙运动学相关概念 |
3.1.2 起动流速 |
3.1.3 动水休止角 |
3.1.4 沉降速度 |
3.2 骨料运移堆积的一般过程与规律 |
3.2.1 单孔灌注堆积体形态演化规律 |
3.2.2 多孔灌注堆积体形态演化规律 |
3.2.3 骨料灌注期间的几种典型现象 |
3.2.4 动水中骨料颗粒起动流速分析 |
3.3 动水中骨料灌注截流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正交试验原理 |
3.3.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3.3.3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3.3.4 初始流速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5 投料速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6 巷道坡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7 巷道糙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8 骨料粒径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4 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
3.4.1 孔间距及钻孔数量 |
3.4.2 投料次序 |
3.5 动水截流接顶-溃坝机制分析 |
3.5.1 截流各阶段的水力学状态 |
3.5.2 接顶溃坝过程的力学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动水环境骨料注浆加固理论与试验研究 |
4.1 浆液在骨料中运动的模型研究 |
4.1.1 骨料堆积形态及空间分区 |
4.1.2 水泥浆的颗粒性与流动性 |
4.1.3 堆积疏松区浆液运移特征 |
4.1.4 堆积密实区浆液运移特征 |
4.1.5 骨料中浆液的运移扩散方程 |
4.1.6 主要注浆阶段的灌浆量分布 |
4.2 水泥浆液性能测定 |
4.2.1 测试方法 |
4.2.2 测试结果 |
4.3 骨料中浆液可注性测试 |
4.3.1 静态测试 |
4.3.2 动态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骨料灌注截流过程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5.1 固-液两相流耦合方法原理 |
5.1.1 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 |
5.1.2 离散单元法原理 |
5.1.3 固-液两相流耦合原理 |
5.2 固-液两相流耦合模型的适应性验证 |
5.2.1 颗粒沉降特性的模拟验证 |
5.2.2 颗粒起动速度的模拟验证 |
5.2.3 堆积形态与流场的模拟验证 |
5.2.4 灌注速度与动水携砂能力模拟 |
5.2.5 阻水消压作用与流量分布规律模拟 |
5.3 骨料堆积一般过程模拟 |
5.3.1 骨料堆积的几个阶段 |
5.3.2 灌注过程中流速及压力演化 |
5.4 倾斜巷道中骨料堆积过程模拟 |
5.4.1 静水条件下的堆积 |
5.4.2 动水条件下的堆积 |
5.4.3 倾角对起动速度的影响 |
5.5 双巷条件下骨料堆积过程模拟 |
5.5.1 工况1 下双巷截流过程模拟 |
5.5.2 工况2 下双巷截流过程模拟 |
5.6 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
5.6.1 关于接顶过程 |
5.6.2 关于堆积长度 |
5.6.3 关于钻孔数量 |
5.7 本章小结 |
6 阻水墙与巷道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6.1 阻水墙与围岩相互作用的解析模型 |
6.1.1 Mindlin位移解简介 |
6.1.2 阻水墙应力分布的解析解 |
6.2 阻水墙的受状态分析及破坏判据 |
6.2.1 阻水墙轴向应力及剪力分布 |
6.2.2 阻水墙受力和来水压力的关系 |
6.2.3 弹性模量比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6.2.4 水压载荷对阻水墙的应力影响范围 |
6.2.5 阻水墙的强度破坏判据 |
6.3 阻水墙与围岩受力状态数值模拟 |
6.3.1 Flac3D软件简介及数值模型 |
6.3.2 堵水之前过水巷道的受力状态 |
6.3.3 注浆之后阻水墙的受力状态 |
6.4 本章小结 |
7 动水截流堵巷工程参数估算与技术优化 |
7.1 典型工程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阻水墙工程量预测方法研究 |
7.2.1 阻水墙堆积段长度的控制因素 |
7.2.2 基于施工过程的堆积段长度预测 |
7.2.3 基于数据分析的堆积段长度预测 |
7.3 灌注期间骨料粒径选择判据 |
7.4 钻孔数量与间距分析预测 |
7.5 阻水墙建造施工过程优化 |
7.5.1 技术体系建立 |
7.5.2 施工过程优化 |
7.6 本章小结 |
8 动水截流堵巷技术现场工程应用 |
8.1 项目背景 |
8.2 技术模型分析 |
8.3 截流方案设计 |
8.3.1 总体技术方案 |
8.3.2 骨料用量估计 |
8.3.3 钻孔数量预计 |
8.3.4 骨料粒径选取 |
8.3.5 钻探工程设计 |
8.4 截流堵水过程 |
8.4.1 骨料灌注 |
8.4.2 注浆加固 |
8.4.3 效果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似模拟、室内试验及现场工程应用照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井工一矿太西采区本溪组-太原组层序地层及含隔水层发育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2 矿井基本概况与矿井地质 |
2.1 矿井基本概况 |
2.2 矿井地质 |
2.3 井田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
3 沉积相类型 |
3.1 沉积相标志 |
3.2 沉积相特征 |
4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4.1 层序界面 |
4.2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
4.3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综合分析 |
4.4 沉积相分布规律 |
4.5 沉积演化与模式 |
5 层序发育与含水层-隔水层的关系 |
5.1 层序与含水层的关系 |
5.2 层序与隔水层的关系 |
5.3 层序发育序列与煤层厚度稳定性关系 |
5.4 层序发育对煤层顶板与底板稳定性的影响 |
5.5 构造演化对地层发育的影响 |
5.6 煤矿开采灾害治理实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矿山测量专业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测量专业在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的表现 |
2地质、水文专业对隐伏构造导水造成的水害无能为力 |
3片面强调会造成地测人员队伍不稳定性 |
4结束语 |
(7)基于“情景–应对”的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决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情景–应对”分析法概述 |
1.1分析机理 |
1.2应用意义 |
1.2.1适应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决策的紧迫性需求 |
1.2.2适应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决策的复杂性需求 |
2 矿井水灾事故的“情景”定义及组成因素 |
2.1“情景”定义 |
2.2“情景”要素的权重分析 |
2.2.1构造判断矩阵 |
2.2.2一致性检验 |
3“情景–应对”型应急决策机制 |
3.1 情景库、案例库、对策库的构建 |
3.1.1 情景库 |
3.1.2 案例库 |
3.1.3 对策库 |
3.2“情景–应对”实现流程 |
4 结论 |
(8)一种煤矿透水事故两级悬浮快速排水新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排水方法 |
2 提出问题 |
3 分析问题 |
4 新方法的优势 |
5 工作原理 |
6 应用案例 |
7 结语 |
(9)SJY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2 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1 风险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风险的构成要素 |
2.1.3 风险的分类 |
2.1.4 风险与危险源 |
2.2 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
2.2.1 风险管理的定义 |
2.2.2 风险管理的目标 |
2.2.3 安全风险管理 |
2.3 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内容 |
2.3.1 矿井建设项目的特点 |
2.3.2 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
2.3.3 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3 SJY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
3.1 矿井建设项目概况与建设技术条件 |
3.1.1 矿井建设项目概况 |
3.1.2 矿井建设技术条件 |
3.2 矿井建设综合进度安排与关键阶段划分 |
3.2.1 综合进度安排 |
3.2.2 矿井建设关键阶段划分 |
3.3 矿井建设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3.1 安全风险的分类 |
3.3.2 矿井建设固有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3.3 井筒开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3.4 主要巷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3.5 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3.6 采区工作面布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3.7 安全风险识别清单 |
4 SJY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评估 |
4.1 定性评估 |
4.1.1 风险指数评估矩阵的编制 |
4.1.2 矿井建设固有安全风险的定性评估 |
4.1.3 矿井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的定性评估 |
4.2 定量评估 |
4.2.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修正 |
4.2.2 矿井建设固有安全风险的定量评估 |
4.2.3 矿井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的定量评估 |
4.3 评估结果的比较与安全风险优先级排序 |
4.3.1 评估结果的比较 |
4.3.2 安全风险优先级排序 |
5 SJY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控制 |
5.1 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
5.1.1 工业广场平面布置的设计 |
5.1.2 矿井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 |
5.2 建设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
5.2.1 特别重大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
5.2.2 重大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
5.2.3 中等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
5.3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评价 |
5.3.1 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成果 |
5.3.2 安全风险控制的效果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HSE的贵州某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煤矿风险评估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煤矿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煤矿安全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危险源辨识研究 |
2.1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简况 |
2.1.1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及其划分 |
2.1.2 煤矿一通三防各子系统特点 |
2.2 危险源辨识理论基础及要点 |
2.2.1 危险源辨识相关理论及常见危害类型 |
2.2.2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危险源辨识的难点及要点 |
2.3 HSE风险管理体系 |
2.3.1 HSE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与发展 |
2.3.2 HSE风险管理体系理论背景 |
2.3.3 HSE应用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HSE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
3.1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工作分解及风险分析 |
3.1.1 通风系统 |
3.1.2 瓦斯防治系统 |
3.1.3 矿井火灾防治系统 |
3.1.4 综合防尘系统 |
3.1.5 煤矿风险因素分析 |
3.2 煤矿安全生产安全评价模型 |
3.2.1 煤矿常用安全评价模型 |
3.2.2 安全评价一般程序 |
3.2.3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
3.3 基于HSE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IAHP-ECM评估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HSE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评估模型应用 |
4.1 工程实例 |
4.1.1 煤矿概况 |
4.1.2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介绍 |
4.2 基于WBS-RBS的HSE风险识别 |
4.2.1 构建作业分解结构 |
4.2.2 构建风险分解结构 |
4.2.3 风险识别及衡量 |
4.3 评价指标体系风险度计算 |
4.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
4.4.1 区间层次分析矩阵构建 |
4.4.2 权重系数及不确定度计算 |
4.5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估 |
4.5.1 单指标功效系数计算 |
4.5.2 综合风险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HSE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评估结果 |
5.1 评估结果分析 |
5.1.1 风险度分析 |
5.1.2 综合风险评估分析 |
5.2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
5.2.1 职业健康危害风险控制 |
5.2.2 安全危害风险控制 |
5.2.3 环境危害风险控制 |
5.3 指标风险识别结果分析及建议 |
5.3.1 指标风险识别结果分析 |
5.3.2 指标风险识别结果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骆驼山煤矿辅助运输方式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骆驼山煤矿辅助运输系统优化设计[J]. 孙露. 陕西煤炭, 2022(01)
- [2]基于BIM的矿山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 张胜.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D]. 牟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4]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井工一矿太西采区本溪组-太原组层序地层及含隔水层发育特征[D]. 李英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矿山测量专业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作用[J]. 陈永红. 西部探矿工程, 2020(01)
- [7]基于“情景–应对”的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决策机制[J]. 连会青,杨俊文,韩瑞刚,孟璐,韩永.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01)
- [8]一种煤矿透水事故两级悬浮快速排水新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J]. 贾学军.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9(04)
- [9]SJY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郭日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10]基于HSE的贵州某矿一通三防系统风险评估研究[D]. 李闯. 贵州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