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学微腔,悬空型微盘,集成光学,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冉纲林,顾昌林,仲路铭,张福领,武腾飞[1](2019)在《垂直耦合悬空型氮化硅微盘光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垂直耦合型悬空氮化硅微盘谐振型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一个底部非悬空的接入波导和一个顶部悬空的微盘腔组成,并用实验证明了其具有较高的器件灵敏度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对于半径40μm的微盘,在1548. 98 nm谐振波长下可以实现超过104的品质因数以及大小适中、5. 66 nm的自由光谱范围。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可通过覆盖不同的有机液体来测量,实验测得值约为554 nm/RIU。该叁维传感器的制备与传统的光刻工艺相兼容,利于大批量低成本生产,同时凭借器件尺寸小、工艺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响应快、免标记等特点,在国防安全、生物检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计测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徐娅,边捷,张伟华[2](2019)在《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学传感器的原理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纳米结构可将自由空间传播的光场高效地收集并会聚在其近场区域的纳米"热点"内,实现分子的高效激发,反之也可将热点内分子的光谱信息"广播"到远场。这一过程伴随着光吸收、辐射、散射及光力、共振偏移、光热等效应的极大增强,这些丰富的现象一方面为LSP纳米结构在传感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应用,包括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表面拉曼光谱、表面荧光光谱、LSP折射率传感器、纳米光镊与LSP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等;但同时其行为的复杂性也给研究者理解该领域的机理与应用带来困难。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从理论与应用两方面对各类LSP传感器进行回顾和梳理,一方面利用基于准静态近似下的本征模式理论为各类LSP相关的现象提供一个统一的解析理论框架,同时对各类相关的应用,包括拉曼散射、红外吸收、荧光、折射率传感与激光解吸/离子化等领域的进展与挑战进行简要的回顾,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简洁的入门综述。(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张雪[3](2019)在《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新型光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应用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介电限制效应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光学性能,包括稳定性好(无漂白现象)、产量高、导电能力强、催化性能高以及生物相容性好,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以及光热治疗等领域。本论文利用贵金属纳米材料极大的表面积以及荧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等特性,结合DNA放大技术,以尿嘧啶糖基化酶、miRNA、阿尔茨海默症蛋白等具有重要临床检测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下叁种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与DNA纳米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光学生物传感器:(1)基于叁通路结构驱动的链置换反应及DNA walker驱动的G-四联体球形核酸酶的形成用于催化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反应,构建了一种高效、高灵敏性、高信噪比的用于尿嘧啶糖基化酶检测的化学发光传感器。该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叁通路结构和球形核酸结构,其中,叁通路结构包括叁种链:封闭walker功能的DNA发夹、带有U碱基的探针、维持体系稳定的底物链。球形核酸结构(SNA)是以纳米金为核表面DNA为壳所形成的核壳结构,在纳米金的表面修饰有两种链,一种链用于和叁通路结构中的具有walker功能的发夹杂交,另一种链为被封闭的可形成G-四联体DNA酶的发夹。目标物尿嘧啶糖基化酶特异性切除UP探针中的U碱基形成无嘌呤无嘧啶位点(AP位点),在内切酶IV的作用下,使得UP探针断裂并暴露出位于SA链中的toehold端,此时,球形核酸中的链将和SA链杂交,引发toehold介导的链置换反应及后续的DNA walker反应,最终纳米金表面被封闭的可形成G-四联体的DNA全部被释放,在血红素和K~+存在的条件下,形成G-四联体球形核酸酶,其具有非常强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该结构能够在H_2O_2存在的条件下催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信号。与传统的DNA酶催化鲁米诺发生化学发光反应不同的是,将用于形成G-四联体的DNA链修饰到纳米金的表面,因纳米金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起到一种富集的效果,从而显着提高所形成的G-四联体球形核酸酶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使化学发光信号显着增强。该方法具有信噪比高、灵敏度优良且选择性良好的特点,为检测肿瘤细胞内尿嘧啶糖基化酶的浓度提供简单有效的平台。(2)基于DNA叁通路驱动的链置换技术和light-up的银簇荧光探针结构,构建了一种灵敏、简单的用于miRNA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该方法的分析单元是由封闭G-rich序列的DNA发夹、目标链的互补链、维持体系稳定的底物链以及产生荧光信号的银簇探针这四部分组成。目标物miRNA通过和其互补链的杂交引发叁通路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被封闭的位于发夹中的toehold端被暴露,银簇探针和toehold端进行杂交,引发了toehold介导的链置换反应并使得银簇部分靠近富G碱基部分,银簇荧光被显着增强。该体系借助链置换反应实现链的快速迁移,不借助于酶,既减少了成本又能有效地降低了酶对银簇发光的影响。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信噪比高,荧光响应强等优势,为miRNA的检测提供可靠的依据。(3)基于目标物介导的等离子体耦合所产生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构建了一种简捷、快速、灵敏的能够同时检测两种阿尔茨海默症核心标志物的传感平台。该方法通过设计了两种标记有不同拉曼染料(DTNB和4-AATP)的纳米金,在两种纳米金的表面分别修饰有polyA封闭的目标物的适配体,其中适配体用于捕获目标物,polyA寡核苷酸序列是用来代替巯基锚定AuNPs的表面。在目标物Tau蛋白和β淀粉样肽低聚体分别和各自的适配体特异性地结合后,polyA封闭的寡核苷酸将和AuNPs表面之间的结合发生松动,导致纳米金在体系中发生团聚,产生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增强AuNPs之间染料的SERS信号。这是首次将polyA封闭的AuNPs用于蛋白标志物的检测。该方法具有非常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简单可靠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俞能[4](2019)在《基于适配体的多孔硅光学传感器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血酶是人体内发挥止血功能和与血栓形成相关的核心蛋白酶,是临床上检测体内血栓形成倾向和衡量止血能力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临床检测凝血酶的方法都是只能间接反映出凝血酶生成量,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检测前对于病人要求较高,检测操作复杂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等。所以,临床上亟需一种能够检测凝血酶含量的快捷方法。现在,基于抗原抗体作用的免疫分析法仍然是检测凝血酶含量的主流方法。而在生物传感领域,近年来核酸适配体却越来越多地替代抗体成为了凝血酶检测探针的热门材料。因为适配体不但拥有跟抗体相近的高亲和能力,而且具有尺寸和分子量小、易于制备和修饰、序列可调、具有折迭可逆性以及稳定性高等特性。因此,基于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有望应用于临床样本中的凝血酶检测。而纳米孔分析技术的出现也为蛋白质这类生物大分子的高通量、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当蛋白质分子通过与其尺寸相近的纳米孔时,会引起孔道层内光学性质的改变,这一改变可以反映出蛋白质信息。基于这一原理,本文以适配体修饰的通孔式多孔硅纳米孔道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初步探索了用反射干涉光谱法在检测凝血酶方面的应用。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核酸适配体亲和探针在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着重介绍了适配体传感器在蛋白质检测方面的应用。本章还概述了固态纳米孔分析技术和基于适配体修饰的纳米孔传感技术。其中还介绍了多孔硅作为一种阵列纳米孔材料在生物传感,尤其是作为反射干涉传感器敏感材料的研究现状,同时也介绍了核酸探针在多孔硅传感器中的应用。(2)构建了一种以通孔式多孔硅薄膜作为反射干涉元件,以凝血酶适配体作为捕获探针的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凝血酶的定量检测。利用了多孔硅的纳米孔道特性,将其表面通过一系列化学修饰连接上凝血酶适配体,用于捕获流过孔道的目标凝血酶分子。一旦孔壁截留住凝血酶,多孔硅层的平均折光率大大增加,从而引起反射干涉光谱的红移和其有效光学厚度的变化。基于这一原理,构建了一种检测凝血酶的免标记光学传感器,其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宽的检测范围、低检出限以及可再生能力。和传统的封闭式多孔硅传感器相比,通孔式多孔硅传感器响应速度更快(<2h)且灵敏度也要更高。通过实验还发现,溶液环境(比如pH、盐离子等因素)、孔径以及适配体种类的变化都能够改变纳米孔道内的适配体捕获能力。(3)基于前一章中的传感原理,通过简单的适配体序列设计完成了临床样本中凝血酶含量的检测,其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00 nM,而且检出限可达纳摩尔级别,具有临床意义。研究发现,所构建的多孔硅传感器几乎不受背景干扰,在缓冲液和血清中的校准曲线没有显着差异。而且对于临床样本,该传感器回收率均保持在90-110%之间且准确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10%)。这一检测方法与酶联免疫分析实验对比也没有显着性差异,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通过调节核酸探针上适配体序列数目增加了凝血酶结合位点并且构建了一种双位点传感器,进一步提升了适配体传感器的灵敏度。(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孙玉蝶[5](2019)在《基于DNA放大的光学传感器在检测心梗相关核酸标志物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心脏细胞长时间的缺血可能会引起心肌组织死亡,甚至导致心脏衰竭。由于缺乏快速的即时诊断技术,死亡率却居高不下,因此,精确的分析AM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miRNA(miRNA-499、miRNA-133a等),构建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识别并且检测microRNA(miRNA)的核酸传感平台,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此外,由于miRNA易于降解并且在人体血液中含量较低,如何建立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为了提高检测miRNA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我们将核酸放大技术与多种现代光谱技术结合,利用化学发光方法(CL),电致化学发光技术(ECL)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进行病人血清中心梗疾病相关miRNA的检测。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球形核酸酶促进的化学发光miRNA手机成像目前AMI已发展为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健康及死亡的疾病之一,且有可能突然发生在家中或室外。虽然目前已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但缺乏先进的诊断设备,因此开发简便易行的即时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构建了以智能手机为便携式探测器的化学发光miRNA成像传感平台,首次实现了在病人血清中可视化检测急性心梗相关miRNA。首先,我们构建了一种球形核酸酶(称为SNAzyme),该酶由在金纳米颗粒核上形成的致密DNAzyme层衍生而来,与G4-DNAzyme本身相比,其在真实血液样本中催化活性提升了约100倍,并具有更好的抗核酸酶降解能力。这些独特的特性使得球形核酸酶促进的化学发光平台在分析与急性心梗相关的miRNA时具有优越的成像性能。该目标miRNA被用于催化发夹环DNA组装,以产生具有粘性末端的双链DNA,将SNAzyme纳米标签捕获到底物上。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成功地检测到了miRNA-133a,其可成像检测限为1 nM,并且对患者血液中其他miRNA类似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鉴于其在生理环境中的独特特点,我们的SNAzyme促进的成像平台在AMI的即时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目标诱导的放大负载球形核酸酶纳米催化剂用于超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双重放大检测miRNA目前已建立了多种检测心梗疾病相关miRNA的方法,但很多方法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或者检测灵敏度有待提高,因此仍急需开发简便易行且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根据上一部分工作,我们构建了以球形核酸酶为探针的电致化学发光miRNA检测平台,并借助杂化链式扩增反应来实现信号放大。球形核酸酶因其独特的抗干扰能力及较强的催化活性在分析与急性心梗相关的miRNA时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性。首先,目标miRNA被用于打开修饰在电极上的探针发夹环DNA,以打开发夹环上的触发端从而引发杂化链式扩增反应,通过产物结构上的互补双链将球形核酸酶捕获到电极基底上。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成功地检测到了心梗疾病相关的两条miRNA。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较宽,灵敏度高且仪器设备简单,因而该平台在AM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更为理想的应用前景。3)组分可控的金/银空腔SERS纳米探针结合目标物催化的发夹环组装用于叁重放大检测miRNA在这个工作中,我们合成了组分可控的金/银空腔球形SERS探针,并将这一探针应用到目标物催化的发夹环组装策略中建立了一个超灵敏的SERS生物传感器用来检测急性心梗疾病相关的miRNA(miRNA-133a)。通过电置换的方法可以精确控制金银组分的比例,这种双金属探针具有很强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及较高的稳定性。随后,通过目标物催化的发夹环组装产生的连接双链将空腔探针抓捕到等离子体共振芯片上,可以实现叁重信号放大。该传感器对目标miRNA-133a线性检测范围较宽,其检测限可低至0.306 fM,并且对人心脏中同时表达的其他miRNA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在人体血液样本中的应用表明,我们开发的传感平台在生理环境下具有强健的抗干扰能力和理想的灵敏度,具有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4)核酸外切酶Ⅲ促进的级联反应用于超灵敏SERS检测疾病相关核酸标志物得益于目前所取得的一些核酸检测技术的启示,我们将酶切放大方法用来促进等温核酸放大,将这一两步放大技术与SERS技术结合从而建立了一个信号增强的核酸传感平台。由于外切酶Ⅲ高效的剪切效率及较强的识别能力,可以生成大量的促发链从而启动多个杂化链式扩增反应。探针分子标记的发夹环DNA被串联在一起,随后该产物结构被固定并富集在等离子体共振基底上实现超灵敏SERS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平台对心肌梗死相关核酸标志物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限可低至lfM,能较好地鉴别出单个碱基错配的核酸。该策略为核酸标志物检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信号放大工具,甚至可以在血液样本中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建[6](2019)在《基于光学传感器的永磁球形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形电机作为新型的多自由度电动机,其转子被设计成球形结构,可以在叁维空间进行特定形式的多自由度运动。相对于常规的多自由度运动机械装置,球形电机具有较小的质量与体积,以及较简单的机械结构,在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现有球形电机闭环控制研究过程中,转子位置检测是实现其精确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仍制约着球形电机的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针对球形电机转子的位置检测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永磁球形电机的基本结构。建立了定转子以及球坐标系,并基于转子位置表述实现了定转子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2、首先,介绍了ADNS-9800型光学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外部设备的通讯方式。然后,在球形电机转子输出轴上安装半球形罩壳,通过光学传感器直接检测半球形罩壳的运动信息从而间接获得球形转子的位置。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并与基于MEMS传感器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及准确性。3、针对上述半球形罩壳质量影响球形电机转子转矩输出及其体积较大影响检测装置实用性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叁光学传感器的永磁球形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硬件检测模块并搭建实验平台,同时,与基于MEMS传感器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该方案的实用性及精确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沈洋,胡继文,刘婷婷,郜洪文,胡张军[7](2019)在《纳米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汞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汞离子是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对环境和人体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开发能够快速检测环境中汞离子的分析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被广泛用于环境中汞离子的检测。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一些代表性的基于纳米材料的汞离子荧光、比色传感器。根据纳米材料的不同,将这些传感器分为基于金、银、碳和硅基材料,以及量子点、有机纳米颗粒和其他纳米基材料的荧光、比色传感器,并分别从设计原理、识别性能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这些传感器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8](2019)在《AS7026小型光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艾迈斯半导体推出一款用于持续监控心血管健康状况的光学传感器AS7026,可对血压进行医疗级精确测量。结合艾迈斯半导体的VivaVita?配件设计,可为需要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客户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为iOS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创建功能丰富的移动应用程序。将AS7026嵌入健康监测腕带或智能手表等消费设备,可持续进行心率、心率变异性、血压和心电图(ECG)测量。AS7026先进的光学半导体技术与复杂的算法相结合,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测量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IEEE 1708-2014行业标准,AS7026(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张英[9](2019)在《基于聚乙烯亚胺和核酸适配体构建免标记光学传感器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标志物的准确、快速、低成本检测能够为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可靠的基础,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可以协助医生监控病程和疗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治疗。近年来,基于核酸适配体、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光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测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课题以构建灵敏、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的免标记光学传感器为主线,研究儿茶酚胺、多巴胺-β-羟化酶和凝血酶等生物标志物的快速以及可视化检测方法和实现途径,助力医院临床快速检测和患者病情的自行监测。本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于原位聚合和激发波长切换免标记荧光识别和检测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基于聚乙烯亚胺(PEI)引发的原位共聚反应以及激发波长切换,建立了一种简单、免标记的荧光方法,选择性识别和检测肾上腺素(Ep)和多巴胺(DA)。含有Ep,DA和二者混合物的PEI溶液分别记作P_(Ep-PEI),P_(DA-PEI)和M_(Ep+DA)。PEI水溶液介质能引发Ep和DA的自动氧化和仿生原位共聚反应。这些产物能够发出黄绿色荧光,并且最大发射峰在515 nm左右出现。有趣的是,尽管Ep和DA结构非常相似,这些荧光共聚物显示了截然不同的激发光谱。P_(DA-PEI)仅在385 nm处有一个激发峰,P_(Ep-PEI)在328 nm和405 nm出现两个明显的激发峰。M_(Ep+DA)也呈现双激发峰,2个激发峰位分别在330 nm和395 nm。因此,这些不同的激发光谱和激发峰位能够用来区分单独的Ep和DA以及二者的混合物。此外,通过切换激发波长330 nm和395 nm并记录515 nm处的M_(Ep+DA)荧光强度,混合物中Ep和DA的含量也能被检测。当激发波长为330 nm时,M_(Ep+DA)的荧光强度只与Ep的浓度线性相关。当激发波长为395 nm时,通过从M_(Ep+DA)的总荧光强度中扣除P_(Ep-PEI)的荧光强度,可以计算出DA的浓度。这种方法已成功用于样品中Ep和DA的同时检测。该荧光策略简便,省时,环保,低成本,并为相似物的鉴别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新方法。2.基于聚乙烯亚胺稀溶液构建免标记荧光-散射比率传感器选择性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结合荧光和二级光散射(SOS)信号这两种不同并独立的光学信号,建立了一种简单、免标记的比率型光学传感器。聚乙烯亚胺稀溶液作为反应介质没有荧光信号,但显示明显的SOS信号。去甲肾上腺素(NE)能选择性地与聚乙烯亚胺发生反应,发出明亮的荧光,同时引起体系SOS信号降低。利用这两种独立的光学信号同时变化建立了比率传感器,成功用于NE的选择性检测。荧光和SOS信号的结合为比率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极大地简化了实验程序并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此外,这一分析策略进一步拓宽了聚合物稀溶液在光学传感器和绿色分析化学研究中的应用。3.基于化学调控的免标记荧光传感器快速、可视化识别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检测多巴胺-β-羟化酶的研究基于简单的化学调控建立了一种快速、可视化识别NE和Ep并检测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荧光方法。使用1.0 M NaOH介质可以在3 min内快速识别Ep;使用0.01 M NaOH介质碱化5 min后,只有NE能立即被聚乙烯亚胺(PEI)引发并发出明亮的青色荧光。相同条件下,其他的儿茶酚胺和结构相似物没有荧光响应。溶液的荧光强度分别与Ep、NE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并且浓度低至500.0 nm的Ep和NE可通过肉眼进行荧光识别,有利于儿茶酚胺增多症和相关肿瘤疾病的快速预检、自检和早期肿瘤定位。基于DβH酶能催化DA转变成NE的特性,我们用DA作为底物,通过直接检测产物NE的荧光响应建立了一种灵敏、快速检测DβH蛋白酶的新方法。本文建立的荧光方法简单、高效、环保,无需标记和抗体,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已成功应用于体液中NE、Ep和DβH的快速测定。4.基于目标物引发信号级联放大的免标记适配体传感器可视化检测凝血酶以凝血酶为分析物模型,利用痕量目标物特异性结合核酸适配体诱导杂交链式反应(HCR)并原位生成大量具有过氧化氢酶作用的双模拟酶:Pt纳米链(PtNCs)和G-四链体/血晶素DNA酶(DNAzymes),构建了一种新颖的免标记比色传感器。该传感器在较短时间内催化双氧水(H_2O_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实现信号级联放大并用于超痕量凝血酶的可视化检测。浓度低至100.0 pM的凝血酶能够被肉眼识别。同时利用核酸外切酶Ш(Exo-Ш)水解未参与杂交链反应的引物DNA(p-DNA),结合磁性分离消除背景信号,极大提高了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3-22)
王金伟,郝欣[10](2019)在《基于雷达与光学传感器的协同定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弹道导弹目标使用得主瓣干扰突防手段时,目标指示雷达无法截获目标的情况,提出在雷达传感器跟踪出状态向量的前提下,使用光学传感器的方位、仰角量测对目标的运动状态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获得目标当前运动状态。由于该方法实时性强、计算量小,复杂度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时具有收敛速度快,定轨精度高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光学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纳米结构可将自由空间传播的光场高效地收集并会聚在其近场区域的纳米"热点"内,实现分子的高效激发,反之也可将热点内分子的光谱信息"广播"到远场。这一过程伴随着光吸收、辐射、散射及光力、共振偏移、光热等效应的极大增强,这些丰富的现象一方面为LSP纳米结构在传感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应用,包括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表面拉曼光谱、表面荧光光谱、LSP折射率传感器、纳米光镊与LSP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等;但同时其行为的复杂性也给研究者理解该领域的机理与应用带来困难。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从理论与应用两方面对各类LSP传感器进行回顾和梳理,一方面利用基于准静态近似下的本征模式理论为各类LSP相关的现象提供一个统一的解析理论框架,同时对各类相关的应用,包括拉曼散射、红外吸收、荧光、折射率传感与激光解吸/离子化等领域的进展与挑战进行简要的回顾,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简洁的入门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冉纲林,顾昌林,仲路铭,张福领,武腾飞.垂直耦合悬空型氮化硅微盘光学传感器[J].计测技术.2019
[2].徐娅,边捷,张伟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学传感器的原理与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3].张雪.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新型光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应用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研究[D].济南大学.2019
[4].俞能.基于适配体的多孔硅光学传感器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9
[5].孙玉蝶.基于DNA放大的光学传感器在检测心梗相关核酸标志物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6].李建.基于光学传感器的永磁球形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9
[7].沈洋,胡继文,刘婷婷,郜洪文,胡张军.纳米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汞离子[J].化学进展.2019
[8]..AS7026小型光学传感器[J].传感器世界.2019
[9].张英.基于聚乙烯亚胺和核酸适配体构建免标记光学传感器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9
[10].王金伟,郝欣.基于雷达与光学传感器的协同定轨技术[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