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槽论文_蒙伟光,张艳霞,吴亚丽,徐道生,陈德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季风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季风,太平洋,气旋,环流,热带,赤道,尺度。

季风槽论文文献综述

蒙伟光,张艳霞,吴亚丽,徐道生,陈德辉[1](2019)在《季风槽环境中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与数值预报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华南沿海受季风槽影响下发生的一次持续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进行分析,并探讨采用数值模式对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进行预报的可能性。分析表明,暴雨由多个相继发展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在相似环境中,不同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形态和水平尺度有较大差异,最大可组织发展成α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但一般为β中尺度线状或带状对流系统。对其中发展形态分别表现为椭圆形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S-2)和带状β中尺度对流系统(MCS-4)的对比分析发现,对流的起始发展均发生在夜间,与季风槽中低空急流的南风脉动有良好对应关系。基于临近探空资料的诊断发现,被认为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发展有指示作用的关键物理量如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风垂直切变难以区分不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形态和趋势,探空资料的代表性将影响诸如"配料法"等暴雨客观预报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利用华南区域中心GRAPES(GRAPES_GZ)数值模式对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行的模拟预报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式对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进行显式预报已成为可能。比较而言,3 km水平分辨率模式可以更好地预报出暴雨的发生,但结果对是否调用对流参数化(CP)方案敏感。尽管不依靠对流参数化方案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报出中尺度对流系统初始降水的发生,但会过度预报发展成熟后的降水。模式中如何描述中尺度对流系统对流的组织发展机制、如何处理对流参数化方案的"灰色区分辨率"问题需要仔细考虑。(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周群,魏立新[2](2019)在《两类ENSO与IOD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及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逐月再分析资料、HadISST海温数据集等,本文研究了1951-2018年期间两类ENSO型与IOD事件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变化和热带气旋生成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无论IOD发生与否,相较于东太平洋增暖年,中太平洋增暖年季风槽偏强、偏北,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偏多,生成位置偏北。IOD联合发生对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不大,但季风槽位置均明显东伸,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的大尺度环流因子随之向东偏移,造成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东。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东太平洋增暖(中太平洋增暖)独立发生年赤道东(中)太平洋的暖海温激发了强(弱)的上升运动,相应地,热带西太平洋的下沉支位置偏强(偏弱),不利于(有利于)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的发展,季风槽偏弱(偏强);Hadley环流的异常上升气流位置偏南(偏北),其北侧的下沉气流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明显偏南(偏北),不利于(有利于)季风槽的向北推进。两类ENSO与IOD联合发生时,赤道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显着加强并向东扩展,异常的Walker环流的上升支有所东移,赤道地区西风异常加强并东扩,使得季风槽位置更加偏东。(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学会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张宏杰,武亮,黄荣辉[3](2018)在《两类El Ni?o型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及热带气旋生成的可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948~2015年不同El Ni?o事件下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变化和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生成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El Ni?o型事件对季风槽及其对TC的可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较东太平洋增暖(eastern Pacific warming,EPW)年,中太平洋增暖(central Pacific warming,CPW)年季风槽偏弱,位置相对偏西、偏北。在CPW年,中(西和东)太平洋海温增暖(降低)引起了从中到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西风异常和中太平洋地区上升运动及对流活动加强,使得季风槽加强东伸,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偏弱、偏北,季风槽向北推进;而在EPW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温增暖(降低)使得赤道地区西风异常显着加强东扩,异常Walker环流的上升支东移至东太平洋,季风活动加强,副高偏强、偏南,这使得季风槽较CPW年相比更强、更偏东。利于TC生成的大尺度环境因子随季风槽强度和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CPW年,低层气旋性涡度、高层辐散、高的中层相对湿度以及低垂直风切变区随着季风槽向北移动;而在EPW年,这些因子随季风槽向南、向东偏移。这些大尺度环境因子的变化使得西北太平洋TC生成的位置在CPW年比EPW年更加偏北、偏西。(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陈绍河,朱雯雯,曾琪,唐盛[4](2017)在《一次季风槽造成防城港罕见连续大暴雨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1°×1°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对广西防城港市一次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一直位于季风槽上空,季风槽强盛且长时间维持,期间配合有高空槽、低涡触发副高边缘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造成连续性强降雨的直接原因;2)大暴雨期间南海季风槽强度弱于印度季风槽,正相对涡度带的大值区与槽线流线的位置比较吻合,季风槽槽区在对流层低层具有很明显的辐合特征;3)整个过程地面在越南北部靠近防城港一带存在闭合低压,南北向等压线明显,有利于强降水发生;4)水汽来源主要有孟加拉湾地区和南海地区;5)季风槽影响前后,925 h Pa的垂直螺旋度在越南北部靠近防城港一带有一个明显先增大然后维持最后减弱的过程,这对预报防城港市季风槽暴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7年05期)

陈绍河,朱雯雯,曾琪,唐盛[5](2017)在《一次季风槽造成防城港罕见连续大暴雨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1°×1°NcEP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方面对广西防城港市一次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一直位于季风槽上空,季风槽强盛且长时间维持,期间配合有高空槽、低涡触发副高边缘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造成连续性强降雨的直接原因;(2)大暴雨期间南海季风槽强度不如印度季风槽,正相对涡度带的大值区与槽线流线的位置比较吻合,季风槽槽区在对流层低层具有很明显的辐合特征;(3)整个过程地面在越南北部靠近防城港一带存在闭合低压,南北向等压线明显,有利于强降水发生:(4)水汽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孟加拉湾地区,另一个是南海地区;(5)季风槽影响前后,925hPa的垂直螺旋度在越南北部靠近防城港一带有一个明显先增大然后维持最后减弱的过程,这对预报防城港市季风槽暴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气象专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9-13)

张翔,武亮,皇甫静亮,范广洲,黄荣辉[6](2017)在《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生成大尺度环境因子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秋季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气候特征以及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生成大尺度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了西北太平洋季风槽有很明显的季节变化,在6~7月,季风槽和强对流活动区在5°N~15°N的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西侧上空,并逐渐东伸;到了8~9月,季风槽和强对流活动区向北移动、并向东扩展,一般位于10°N~20°N的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西侧、中部上空,有的年份可东伸到西北太平洋东侧,强度加强;到了10~11月,季风槽迅速减弱,并成为涡旋,强对流活动区也向南移和向西收缩。同时,研究还表明了西北太平洋季风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在季风槽强的年份,季风槽和强对流活动区可以从南海经西北太平洋西侧和中部东伸到西北太平洋的东侧上空;而在季风槽弱的年份,季风槽和强对流活动区主要位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西侧和中部上空,季风槽强度的年际变化对它的季节变化也有重要影响。此外,研究还表明了随着季风槽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西北太平洋TCs生成的大尺度环境因子分布也发生很明显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黄荣辉,皇甫静亮,武亮,冯涛,陈光华[7](2016)在《关于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及其对热带气旋生成影响和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和综述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关于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及其对热带气旋和台风(TCs)生成的影响和机理的气候学研究进展,并综述一些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给出了夏、秋季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气候特征以及利于TCs生成的四类季风槽环流型,表明了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强度和位置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特别是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不仅通过影响西北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低层气流的涡度和对流层高层的散度、对流层中、下层的水汽以及对流层上下层风场的垂直切变等利于TCs生成的大尺度环境因子的分布而影响TCs的生成,而且通过对热带对流耦合波动的转化和提供扰动能量而对TCs生成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还指出今后有关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和TCs活动一些亟需进一步研究的气候学问题。(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黄荣辉,皇甫静亮,刘永,冯涛,武亮[8](2016)在《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和台风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最近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和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文中首先简单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和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变化特征及其对与TCs活动有关的南海夏季风爆发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年际变异的影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然后,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通过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影响TCs活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此外,文中还指出了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上空季风槽和TCs活动变异的热力和动力作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刘晓梅,陈见,高安宁,赵金彪,周云霞[9](2016)在《2013年7月广西一次罕见季风槽暴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雷达探测和自动站等资料对2013年7月26-27日发生在广西的一次罕见的季风槽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短历时降雨强,过程雨量非常之大,灾害十分严重等特点。(2)此次暴雨过程是非常典型的暖区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发展较强、亚洲季风槽非常活跃的背景下,由南海季风槽发展而成的特殊罕见的深厚季风涡旋移入广西造成。季风涡旋的垂直伸展厚度和降水强度呈正相关。(3)大气环流形势的异常是季风槽加强和维持的原因。地面西低东高的气压场形势和副热带高压脊线呈NW-SE走向使得季风槽能够向北推进并西移进入广西。(4)此次季风槽暴雨过程的高低空配置虽然基本符合广西热带辐合带影响暖区暴雨模型,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如季风槽辐合带的水平尺度较小,但垂直尺度和时间尺度较大;其北上受其它因素影响而非台风的牵动等。(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09-11)

段晶晶,吴立广[10](2016)在《季风槽中热带气旋生成初期扰动的扰动动能收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带气旋总是发生在天气尺度扰动中,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FNL资料,选取了2004年8月11日—9月10日期间季风槽中5个热带气旋生成初期扰动,通过计算动能收支分析这些初期扰动的发展。其中4个热带气旋都是生成在向西北方向传播的天气尺度波列的气旋性环流中,气旋性环流可以和呈东北—西南方向倾斜西传的MRG波的逆时针环流耦合。动能收支计算表明,初期扰动动能在热带气旋生成前12~72 h不断增加,扰动位势通量的辐合对扰动动能增长起了主要作用。在季风槽东端的合流区时,能量聚集项有重要作用,随着扰动移入季风槽内,低频纬向风切变项成为能量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Sarika生成于季风槽西撤阶段,非线性作用项对扰动发展起了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季风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逐月再分析资料、HadISST海温数据集等,本文研究了1951-2018年期间两类ENSO型与IOD事件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变化和热带气旋生成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无论IOD发生与否,相较于东太平洋增暖年,中太平洋增暖年季风槽偏强、偏北,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偏多,生成位置偏北。IOD联合发生对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不大,但季风槽位置均明显东伸,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的大尺度环流因子随之向东偏移,造成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东。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东太平洋增暖(中太平洋增暖)独立发生年赤道东(中)太平洋的暖海温激发了强(弱)的上升运动,相应地,热带西太平洋的下沉支位置偏强(偏弱),不利于(有利于)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的发展,季风槽偏弱(偏强);Hadley环流的异常上升气流位置偏南(偏北),其北侧的下沉气流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明显偏南(偏北),不利于(有利于)季风槽的向北推进。两类ENSO与IOD联合发生时,赤道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显着加强并向东扩展,异常的Walker环流的上升支有所东移,赤道地区西风异常加强并东扩,使得季风槽位置更加偏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季风槽论文参考文献

[1].蒙伟光,张艳霞,吴亚丽,徐道生,陈德辉.季风槽环境中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与数值预报试验[J].气象学报.2019

[2].周群,魏立新.两类ENSO与IOD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及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C].中国海洋学会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论文集.2019

[3].张宏杰,武亮,黄荣辉.两类ElNi?o型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及热带气旋生成的可能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

[4].陈绍河,朱雯雯,曾琪,唐盛.一次季风槽造成防城港罕见连续大暴雨的诊断分析[J].广东气象.2017

[5].陈绍河,朱雯雯,曾琪,唐盛.一次季风槽造成防城港罕见连续大暴雨的诊断分析[C].2017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气象专题论坛论文集.2017

[6].张翔,武亮,皇甫静亮,范广洲,黄荣辉.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生成大尺度环境因子的联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7

[7].黄荣辉,皇甫静亮,武亮,冯涛,陈光华.关于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及其对热带气旋生成影响和机理的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6

[8].黄荣辉,皇甫静亮,刘永,冯涛,武亮.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和台风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最近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16

[9].刘晓梅,陈见,高安宁,赵金彪,周云霞.2013年7月广西一次罕见季风槽暴雨分析[C].2016年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2016

[10].段晶晶,吴立广.季风槽中热带气旋生成初期扰动的扰动动能收支分析[J].气象科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年6月4日08时850hPa季风槽台风季850 hPa风场流线合成图(a.多梅...广东后汛期季风槽暴雨500hPa平均...

标签:;  ;  ;  ;  ;  ;  ;  

季风槽论文_蒙伟光,张艳霞,吴亚丽,徐道生,陈德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