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高原论文-谢宝国,周文霞

层级高原论文-谢宝国,周文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层级高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级高原,内容高原,立业阶段,工作满意度

层级高原论文文献综述

谢宝国,周文霞[1](2014)在《层级高原和内容高原对立业阶段员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影响——总效应、效应差异及调节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层级高原、内容高原对于立业阶段员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影响。对来自471名立业阶段员工的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和优势分析发现:(1)在控制了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层级高原和内容高原对工作满意度有显着负面影响,对离职倾向有显着正向影响,总效应(R2)分别为0.34和0.20;(2)相对于层级高原而言,内容高原能更大程度地解释立业阶段员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变化;(3)组织职业生涯阶段能显着调节层级高原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调节内容高原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4年07期)

李建设,梁法院[2](2009)在《基于权力视角的层级高原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员工职业生涯中的层级高原现象将进一步加剧。为解决由此导致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和组织效率低下问题,基于权力的视角,以权力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从权力来源和权力需要两方面综合分析层级高原的形成机制,并在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权力来源、管理创新、组织文化重构和个体调试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谢宝国,龙立荣[3](2007)在《职业生涯中的层级高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级高原(hierarchical plateau)是指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员工在当前组织内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小。层级高原会给员工和组织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此详细阐述了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企业管理》期刊2007年07期)

层级高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员工职业生涯中的层级高原现象将进一步加剧。为解决由此导致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和组织效率低下问题,基于权力的视角,以权力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从权力来源和权力需要两方面综合分析层级高原的形成机制,并在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权力来源、管理创新、组织文化重构和个体调试的应对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级高原论文参考文献

[1].谢宝国,周文霞.层级高原和内容高原对立业阶段员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影响——总效应、效应差异及调节因素[J].经济管理.2014

[2].李建设,梁法院.基于权力视角的层级高原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谢宝国,龙立荣.职业生涯中的层级高原[J].企业管理.2007

标签:;  ;  ;  ;  

层级高原论文-谢宝国,周文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