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软件接收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接收机,软件,多普勒,激光,译码,双频,载波。
软件接收机论文文献综述
江志恒,武文俊[1](2019)在《软件接收机UTC卫星双向时间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是协调世界时(UTC)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时间比对技术手段,其精度可达0.5 ns。目前,全球大约有20多个时间保持水平最高的守时实验室利用卫星时间和测距设备(SATRE)进行连续的实验室间远距离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工作。然而SATRE TWSTFT的性能主要受到了周日效应的影响,其在某些链路上变化幅度甚至可达2 ns。2016年2月,国际权度局(BIPM)和国际时频咨询委员会(CCTF)卫星双向工作组(WGTWSTFT)共同发起了基于软件接收机(SDR)的国际卫星双向时间比对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对该研究小组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主要以SATRE TWSTFT和GPS PPP或IPPP技术为参考对SDR TWSTFT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SDR TWSTFT在洲际内的多数链路上对SATRE TWSTFT的周日效应的平均增益因子为2~3,而在洲际间的长基线链路上改善了30%~40%。从2017年10月开始,SDR卫星双向成为了UTC时间比对链路的备份链路,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UTC时间比对的正式链路。(本文来源于《时间频率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谭雨蒙[2](2019)在《北斗叁代B2a频点软件接收机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作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导航系统,成为近年来大家关注的焦点。BDS能够提供精确的坐标信息,其导航功能已经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可。BSD-3具有精度高、寿命长、稳定性高的特点,于2018年底基本完成建设。其广泛应用于航海,救援,防火、勘测、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为全球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统的硬件接收机定位速度快,但其移植性较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采用软件对接收机进行设计,提升了接收机的扩展性以及通用性。本文以BDS-3为背景,对北斗叁代B2a频点软件接收机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实现。通过对模拟器采集的B2a频点信号进行处理,以MATLAB为平台实现了B2a频点软件接收机算法。主要内容包括卫星的捕获、跟踪、同步、LDPC译码、解算与定位。在捕获阶段,采取并行搜索算法实现可见信号的捕捉,通过精细频率的方法缩小捕获误差;在跟踪部分,通过锁频环与锁相环结合的方式实时对信号进行跟踪;在LDPC译码部分,提出了一种改进分区最小和算法(IEMS),高效的实现了LDPC译码,将译码计算量缩小为经典EMS算法的40%,提高了译码效率;在解算阶段利用最小二乘法,最终接收机的水平误差稳定在5m以内,满足课题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顾建华,严国军,杨久东[3](2019)在《GPS软件接收机信号快速捕获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弱信号条件下GPS软件接收机的C/A码捕获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并行快速捕获算法。采用平均相关技术降低C/A码的自相关损耗,基于载频误差补偿技术减小C/A码累积误差;利用迭加相关方法降低相干累积运算的复杂度,通过循环移位减小频率步进搜索的时间消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实现GPS信号捕获。对比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完成弱GPS信号捕获,且运算量适中,适合高灵敏度软件接收机使用。(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9年06期)
章红平,李梦杨,郭文飞[4](2019)在《北斗B_1/B_2双频软件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VS2010平台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北斗双频软件接收机算法,包括了信号的捕获、跟踪、电文解调以及伪距单点定位解算,并针对北斗信号的NH码提出了新的捕获方法。对北斗B1/B2双频信号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程序可以成功的捕获和跟踪北斗双频卫星信号,并利用组合后的双频码伪距观测值进行单点定位,消除了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误差等误差因素。最后,利用实验实例,分析比较了单双频定位结果,验证了此软件接收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测绘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1期)
冯梓宸,徐轻尘,胡雄[5](2019)在《微波调制激光测速的软件接收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的局限性,使用微波调制激光的技术体制,构建了一套基于FPGA的软件接收机,用于微波调制激光测速系统中的信号跟踪,通过测量微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来得出测速结果。使用DDS生成高精度的微波信号作为微波调制激光的信号源,开展了频率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接收机的测速精度可达8.01×10-4m/s,速度测量范围可达0.008 5 m/s~22.6 km/s,每0.2 s即可获得一个测速结果,实现了高精度,高动态以及快速响应的激光测速。(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陈思业[6](2018)在《一种基于GPU的实时软件接收机协同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实现实时导航卫星软件接收机的目的,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协同调度方法,利用GPU的多核并行处理性能,通过对导航卫星软件接收机的信号并行化处理,结合信号处理时负载任务的历史信息,提出了一种动态的调度方法,该方法根据估计时间信息在CPU和GPU之间选择合适的设备来执行任务。所提出的方法在CUDA平台上对软件接收机中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出基于时间估算的协同调度算法能满足实时软件接收机的需求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8年21期)
孙慧萍,王强,孙彩锋,杨磊[7](2018)在《GPS软件接收机载波跟踪参数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GPS软件接收机载波跟踪技术。首先,介绍了GPS载波跟踪环软件实现;其次,分析了GPS参数的设计;最后,对GPS载波跟踪技术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GPS载波跟踪环能够很好地跟踪GPS信号,达到了预期要求。(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晓东[8](2018)在《基于软件接收机的卫星定位完好性监测方法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定位系统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定位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对安全性具有苛刻要求。在实际运行中,列车定位系统可能因导航卫星观测信息中包含故障及异常,导致列车定位系统无法提供安全可信的位置决策结果,这将严重制约卫星定位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此,研究卫星定位自主完好性监测方法,设计并实现具有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的卫星定位软件接收机平台,实时监测并隔离卫星观测中包含的故障及异常信息,生成高可信度的列车定位结果,对确保列车运行控制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1)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分析了卫星定位接收机从卫星捕获到定位解算的信号处理过程,建立了接收机捕获、跟踪与定位计算等环节模型;(2)分析卫星定位误差源及其特性,建立了卫星定位故障模型,设计了面向软件接收机平台的自主完好性监测逻辑;(3)设计了基于软件接收机平台的自主完好性监测软件总体方案,完成了软件接收机各基础模块的开发,在基本的卫星定位解算基础上实现了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的迭加,并利用所采集的导航卫星中频数据对软件功能进行了验证。论文基于所设计的卫星定位完好性监测逻辑,采用软件接收机平台进行了嵌入实现,使其具备处理卫星信号中频数据实施定位解算并同步监测定位完好性状态的能力。论文分别采用静态、动态试验场景下采集的导航卫星中频数据,对所开发软件接收机平台的定位解算功能和完好性监测能力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该平台自主检测导航卫星观测中所含故障并实施有效评估、隔离的能力。论文成果能够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相关应用方向提供高可信度的基础定位信息,对解决列车定位决策过程中使用包含故障的导航卫星观测信息导致的定位安全风险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为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向接收机处理过程的前端拓展提供了支持。(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5)
孙福余[9](2018)在《软件接收机在伪卫星高精度室内定位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位置的服务己融入人们生活,而室内高精度位置服务是目前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室内环境无法接收到GNSS信号,限制了 GNSS定位的应用,定位手段如蓝牙、WIFI、RFID、光源定位、磁场定位、惯性导航等方式单一手段均有明显的优缺点,目前常采用多种手段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定位,精度为米级,难以满足用户的高精度需求。伪卫星室内定位可提供载波相位观测量,通过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的方式可达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目前许多应用和终端都集成了 GNSS定位功能,伪卫星接收机由于与GNSS接收机结构一致,在硬件普及和室内外无缝定位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目前伪卫星室内定位在应用中面临着时间同步、远近效应、多径复杂、信号易被遮挡、环路易失锁等问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1)利用基于通用硬件的软件接收机平台,来研究上述伪卫星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提取与伪卫星环境下的观测值整秒输出,在室内环境下通过载波相位差分实现了伪卫星高精度定位。2)室内环境具有以下特点:室内反射物多、多径信号多为近程反射信号、反射信号MDR(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能量比值)较大,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室内多径场景和现象:a)当反射信号MDR较大且与直射信号相位相差180度时会造成接收机天线接收到的合成信号能量大幅度下降,引起接收机环路失锁,使得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整周计数发生中断。b)由于反射信号的相位与直射信号不同,造成合成信号的载波与实际相位值有一定偏差。当接收机保持直射信号跟踪时,若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相位相差90度时,合成信号载波相位会产生最大45度的误差。为了减少现象a)的发生,基于软件接收机平台设计了双天线接收机。双天线距离为载波波长的一半,以避免两个天线相位差都相差180度,并可结合电子罗盘或其他定向手段来实现环路和观测值的组合。通过室内环境实测证明该方法降低了接收机在运动时信号失锁和发生周跳的几率,保证了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稳定输出。3)设计了一种双天线干涉测量接收机,该接收机利用双天线的相位差来实现干涉定位。该方法具有无需基准站的架设、无需伪卫星之间时钟同步、无需求解整周模糊度等优点,在小范围标定后能够实现亚米级定位精度,优于伪距定位精度,可单独定位或作为载波相位观测的辅助,可辅助接收机缩小整周模糊度搜索的范围。通过仿真与实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作为现有室内定位技术的有效补充。4)多径合成信号模型主要由叁个参数组成:能量比、时间延迟和相位差。有研究利用GNSS信号的极化特性和双极性天线来探测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载噪比(CNO),根据载噪比之差来反映能量比,以评估直射信号受反射信号的影响程度。对现有采用商用接收机双极性天线进行多路径探测的不足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辅助环路的双极性天线接收机:1)利用辅助环路实现对反射信号的实时监测,避免接收机对反射信号跟踪不及时、无法持续输出载噪比信息。2)改良了载噪比之差探测多路径的模型,对反射信号的能量进行分解,只提取环路中对直射信号造成影响的反射信号能量,使得该方法更加可靠。3)利用辅助环路来估算合成信号的时间延迟与相位差,利用能量比、时间延迟、相位差叁个参数综合对多径合成信号建模,在多径信号的探测的基础上,为实现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恢复提供参数。伪卫星高精度定位具有接收机与GNSS接收机结构一致的优势,可提供高精度观测量和位置信息,虽然目前单独进行商业化使用还有很多难点和缺点,但在多传感器融合定位中,可起到提高整个系统精度的作用。所以,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以改善伪卫星高精度定位的使用环境和效果,提高其整体可用性,一方面可在特定的使用场景中单独实现高精度室内定位,另一方面可在复杂使用场景中为多种手段的融合定位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位置和速度基准。(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余成江,文豪,孙睿英[10](2018)在《软件接收机中时钟偏差的影响与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接收机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研究较少,而时钟的偏差对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输出有着明显的效果,使得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不一致。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载波相位观测值的输出原理以及由晶振偏差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偏差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偏差,并对之进行了补偿和修正。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修正维持了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一致性,并改善了相对定位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城市勘测》期刊2018年02期)
软件接收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作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导航系统,成为近年来大家关注的焦点。BDS能够提供精确的坐标信息,其导航功能已经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可。BSD-3具有精度高、寿命长、稳定性高的特点,于2018年底基本完成建设。其广泛应用于航海,救援,防火、勘测、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为全球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统的硬件接收机定位速度快,但其移植性较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采用软件对接收机进行设计,提升了接收机的扩展性以及通用性。本文以BDS-3为背景,对北斗叁代B2a频点软件接收机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实现。通过对模拟器采集的B2a频点信号进行处理,以MATLAB为平台实现了B2a频点软件接收机算法。主要内容包括卫星的捕获、跟踪、同步、LDPC译码、解算与定位。在捕获阶段,采取并行搜索算法实现可见信号的捕捉,通过精细频率的方法缩小捕获误差;在跟踪部分,通过锁频环与锁相环结合的方式实时对信号进行跟踪;在LDPC译码部分,提出了一种改进分区最小和算法(IEMS),高效的实现了LDPC译码,将译码计算量缩小为经典EMS算法的40%,提高了译码效率;在解算阶段利用最小二乘法,最终接收机的水平误差稳定在5m以内,满足课题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件接收机论文参考文献
[1].江志恒,武文俊.软件接收机UTC卫星双向时间传递[J].时间频率学报.2019
[2].谭雨蒙.北斗叁代B2a频点软件接收机的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19
[3].顾建华,严国军,杨久东.GPS软件接收机信号快速捕获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
[4].章红平,李梦杨,郭文飞.北斗B_1/B_2双频软件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地理信息.2019
[5].冯梓宸,徐轻尘,胡雄.微波调制激光测速的软件接收机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
[6].陈思业.一种基于GPU的实时软件接收机协同调度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8
[7].孙慧萍,王强,孙彩锋,杨磊.GPS软件接收机载波跟踪参数的设计与实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刘晓东.基于软件接收机的卫星定位完好性监测方法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8
[9].孙福余.软件接收机在伪卫星高精度室内定位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0].余成江,文豪,孙睿英.软件接收机中时钟偏差的影响与修正[J].城市勘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