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伟[1]2003年在《COX-2在人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COX-2及相关指标在人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探讨COX-2在影响肺癌组织细胞凋亡、肿瘤血管形成、侵袭及转移性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拟为临床病理诊断和针对肺癌的新药开发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组包括101例石蜡包埋的肺癌标本,对照组包括7例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COX-2、K-ras、Mcl-1和CD44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用Ⅷ因子标记肺癌血管,利用CMIAS2000型多功能真彩病理图象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各指标在不同病例中蛋白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和平均光密度(AOD),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应用SPSS11.0版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1.COX-2蛋白在实验组101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7%,较对照组(0.0%)升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在73例NSCL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7%,较对照组(0.0%)升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45)。 2.COX-2在各组织学类型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不同,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未见表达,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p=0.000)。不同肉眼类型肺癌的COX-2表达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5),周围型肺癌高于中央型肺癌。不同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吸烟史组间无显着性差异,但合并分期之后,Ⅰ+Ⅱ期和Ⅲ+Ⅳ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 3.K-ras在肺癌组中阳性率44.6%,较对照组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40),在NSCLC组中阳性率60.3%,较对照组升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3)。 4.K-ras蛋白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的肺癌中表达水平不同,大细胞癌>腺癌>鳞天门户压早早大掌刁卜亡石冷丈戈mr一2在人未肺减杏中月犯马廿夕J七扮掌龙名及J膝j必子机倒的书九户臼贾讨 癌>小细胞癌,各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不同肉眼类型组间具有 显着性差异(p=0 005),周围型肺癌高于中央型肺癌组,但K一ras蛋白的表达 水平与其它病理学参数无关。5.Md一1在肺癌组中阳性率25.7%,较对照组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192), 在NscLC组中阳性率35.6%,较对照组升高,亦无显着性差异(p=0.090)。6.Mcl一l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的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不同,腺癌 >大细胞癌>鳞癌,小细胞癌未见表达,各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 但Mcl一l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它病理学参数无关。7.CD44在肺癌组中阳性率347%,较对照组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94), 在NSCLC组中阳性率479%,较对照组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二0.016)。8.肺癌中CD44蛋白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4),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不同的组织学类型的肺癌中 的表达水平不同,大细胞癌>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未见表达,各组间具有 显着性差异(p=。.000),但cD4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它病理学参数无关。9.肺癌组织中的MvD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 NSCLC组织中的MVD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具有显着性差异 (P=0 .001)。10.MVD值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肺癌中不同,随分化程度的增高MVD值降 低,各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34),但MVD值与其它病理学参数无关。1 1.肺癌中COX一2与Mel一l、K一ras、CD44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K一ras与 COX一2、Mel一l、CD44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Mel一l与CD44的表达不相关。12.在101例肺癌组织中,COX一2和K一ras阳性组中MVD值高于COX一2阴性 组(P=O .047,p=0 .032)有显着性差异,且MVD值与Cox一2和K一ras蛋白 的表达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CD44阳性组中M万D值高于CD44阴性组,并 具有显着性差异(p=0.044),但MvD值与CD44蛋白的表达水平不相关。 Mcl一1阳性组与MCL一1阴性组之间MVD值无显着性差异,且MvD值与一3一天门户压才毕夕气攀习卜亡刁月充J七及片一2在.人刀盼盛杏中月犯艾的总扮攀葱火及J〔j必子执蒯的右九户脚砚讨 Mcl一1蛋白的表达水平不相关。结论:1.肺癌中COX一2蛋白表达升高且在各组织学类型肺癌中的表达不同,腺癌 >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未见表达,提示COX一2参与了人类肺癌的形 成,并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不同作用,不同组织学类 型的肺癌的形成机制有所区别,因此它们会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需要制 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COX一2在腺癌中表达最高,可能是与腺上皮来源肿 瘤的生物学特点有关,也可能是COX一2参与了肺癌细胞的分化,此机制有 待于更深入地研究证实。2.肺癌中COX一2蛋白在不同肉眼类型组的表达有差异,周围型肺癌中 COX一2的表达水平高于中央型肺癌组,由于中央型肺癌多为鳞癌,周围型 肺癌多为腺癌,而我们的结果也证实肺腺癌中COX一2的表达高于鳞癌,两 结果彼此相符,因此从肉眼类型角度也反映了不同类型肺癌中COX一2的作 用不同,为不同类型肺癌的临床诊断和将COX一2选择性抑制剂
陈闪闪[2]2016年在《miR-144通过靶向TIGAR对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自噬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性疾病,按组织学分类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后者的比例占到80%。肺癌预后不良,其5年生存率仅约为15%。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肺癌研究最多的新的治疗方案,因此进一步研究肺癌的发生及发展、侵袭机制,探索新的基因治疗靶点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对攻克肺癌目前高死亡率的难题有着深远的意义。miRNAs通常是18~22nt长的、内源性、并且不编码的RNA,它能够与其靶基因的mR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其转录和翻译功能。在人类等哺乳动物当中,miRNAs参与调控大约50%以上的基因蛋白的编码活动。miRNAs通常作用于mRNA 3’端和5’的非翻译区(3’UTR区,5’UTR区),通过与靶基因的seed region之间的结合与作用进而发挥其调控功能。目前多数研究表明miRNAs参与各种生物过程的调控,并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衰老和一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等等的发展。miR-144最早被认定为是由成熟的红细胞系分化得来的。除此以外,miR-144可以通过直接调节细胞应对氧化应激反应的中枢调节器官增加贫血的程度以及减少谷胱甘肽再生和抗氧化能力。在肿瘤研究中,一个关于miRNAs的表达的微阵列数据的meta分析提示:miR-144在肝癌细胞、肺癌和前列腺癌中呈低表达状态。另有研究结果提示,上调miR-144的表达可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以上结果均表明,miR-144可能是一个与人癌症相关的一个miRNA。但是,对于miR-144高表达在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计划包含以下叁部分:第一部分:肺癌组织中miR-144和TIGAR的表达情况及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二部分:上调miR-144表达对肺癌H460和A549细胞株多种生物学的影响;第叁部分:分析miR-144对TIGAR的初步调控机制。第一部分肺癌组织中miR-144和TIGAR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的分析方法1.标本收集:67例术后切除的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2.qRT-PCR技术用来检测67例标本中miR-144和TIGAR mRNA相对表达水平。3.Western-blot检测各样本中TIGAR蛋白相对表达量。4.分析miR-144和TIGAR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5.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x±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同时具备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数据的多项指标间的比较,LSD-t检验用于多组数据的两两比较;t检验用于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配对t检验用于两配对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用来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设定检验水准α=0.05。结果1.qRT-PCR检测显示miR-144的相对表达水平在肺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显着降低(P<0.05),且和TIGAR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2=0.6627)。2.肺癌组织中miR-144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大小、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第二部分上调miR-144表达对肺癌H460和A549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制备、包装p GV-miR-144慢病毒载体。2.慢病毒载体感染H460和A549细胞株,筛选出可以稳定表达的细胞株,运用qRT-PCR检测慢病毒感染后H460和A549细胞中miR-144表达。3.按miR-144、miR-NC感染情况分别将实验细胞分为miR-144组,Scramble组和Blank组。4.CCK-8、克隆形成实验用来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5.流式细胞术、Caspase-3/7、Hoechst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能力。6.MDC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能力。7.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上调miR-144的表达对肺癌A549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1.成功制备及包装miR-144慢病毒载体,miR-144在感染的H460和A549细胞内的相对表达量较Scramble组和Blank组显着升高(P<0.05)。2.CCK-8结果显示miR-144组细胞吸光度较Scramble组和Blank组显着减少。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miR-144组较Scramble组和Blank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显着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染色检测结果显示miR-144组细胞凋亡百分比较Scramble组和Blank组显着升高,miR-144组Caspase-3/7细胞活性较Scramble组和Blank组显着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MDC染色结果显示miR-144组的细胞荧光强度较Scramble组和Blank组显着升高(P<0.05)。5.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miR-144组的成瘤能力显着低于Scramble组和Blank组(P<0.05)。第叁部分miR-144对TIGAR表达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方法1.运用miRNA的靶基因预测数据库对miR-144的靶基因进行预测。2.构建pmir GLO-w-TIGAR、pmir GLO-mut-TIGAR重组载体。运用双报告基因验证miR-144的靶基因。3.构建无3’UTR区的pc DNA3.1-TIGAR表达载体,回复实验分析miR-144对A549细胞生物学作用的调控。4.设计并合成siRNA序列可靶向作用于TIGAR,并分si-TIGAR组、miR-144组、Blank组转染至A549细胞。运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能力,MDC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miR-144的靶基因可能为TIGAR2.双报告基因结果表明,miR-144可以结合于TIGAR的3'UTR区发挥调控作用。3.miR-144对A549细胞的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的能力可被转染不含3’UTR区的pc DNA3.1-TIGAR重组载体后的A549细胞回复。4.A549细胞miR-144的表达上调及TIGAR表达下调均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和自噬能力。结论1.miR-14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降低,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2.体外上调肺癌细胞中miR-144表达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的凋亡和自噬能力。裸鼠移植瘤实验表明上调miR-144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成瘤能力。3.miR-144可作用于TIGAR的3’UTR区负向调控其表达,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的凋亡和自噬,还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成瘤能力。
程欣[3]2010年在《COX-2在胃癌细胞中调控15-PGDH表达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高发肿瘤,其死亡人数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中约90%的病例组织学分型为胃腺癌。胃癌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阐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于改进现有的治疗措施具有积极意义。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胃粘膜慢性炎症高度相关。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基础上继发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大量炎性介质在胃粘膜炎症局部长期积聚,可能为胃癌的发生提供了合适的微环境。COX-2催化生成前列腺素,是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OX-2与肿瘤的关系也非常密切。COX-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抑制COX-2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血管生成能力。在多数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COX-2异常高表达,可促进胃癌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而降低COX-2表达则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形成,使细胞凋亡增加。15-PGDH催化降解前列腺素,在体内发挥与COX-2相拮抗的功能,是负调控炎症反应的关键分子。近年来人们发现15-PGDH与肿瘤也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潜在的抑癌基因。15-PGDH在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中低表达。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刘震雄博士等研究发现,在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水平与15-PGDH负相关;在SGC-7901胃癌细胞中,COX-2可下调15-PGDH表达;15-PGDH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其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负相关。但是在COX-2调控15-PGDH表达的机制方面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涉及的研究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期望有助于阐明COX-2经由15-PGDH调控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FOXA2,又名HNF3β,是广泛分布于肝,肺,骨骼肌等组织的转录因子,在肺癌组织中FOXA2能直接结合于15-PGDH启动子区域,上调15-PGDH表达水平。但FOXA2在胃癌中发挥的作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在胃癌中对FOXA2表达情况,及其调控15-PGDH表达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研究。DNA的甲基化/去甲基化过程是脊椎动物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几乎所有在人体内广泛表达的蛋白质均受到甲基化/去甲基化机制的调控。抑癌基因的过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我们考虑探讨COX-2是否可能通过升高FOXA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抑制FOXA2 mRNA转录,进而调控FOXA2和15-PGDH的表达。【研究结果】1 COX-2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中均能负调控15-PGDH表达在MKN-28,AGS,SGC-7901及MKN-45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COX-2均能抑制15-PGDH表达,在人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中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及GES-1细胞中干涉COX-2表达则能上调15-PGDH表达水平;LPS诱导产生的内源性COX-2也能显着抑制SGC-7901细胞中15-PGDH表达;与之相反,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显着上调SGC-7901细胞中15-PGDH表达水平。COX-2在胃癌细胞中对15-PGDH的抑制效应得到进一步证实。2 COX-2通过降低FOXA2水平抑制胃癌细胞中15-PGDH表达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系及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中均有FOXA2表达,高分化胃癌细胞中FOXA2表达量较高;胃溃疡粘膜及高分化胃癌组织中FOXA2表达强于低分化胃癌组织(p<0.05),TNM I期和II期患者胃癌组织中FOXA2表达强于TNM III期和IV期患者胃癌组织(p<0.05),胃癌恶性程度越高,其中FOXA2表达水平越低;在SGC-7901细胞中,过表达COX-2或LPS诱导生成的COX-2均能使SGC-7901细胞中FOXA2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而干涉COX-2或抑制COX-2活性均能提高SGC-7901细胞中FOXA2 mRNA及蛋白水平。在稳定转染COX-2的SGC-7901-COX2细胞中,15-PGDH蛋白表达被抑制,给予SGC-7901-COX2细胞以外源性的FOXA2可以抵消COX-2对15-PGDH表达的抑制效应,并降低SGC-7901-COX2细胞的PGE2分泌量,提高SGC-7901-COX2细胞凋亡率;与之相反,在低表达COX-2的SGC-7901-COX2shRNA细胞中,15-PGDH蛋白水平较高,干涉SGC-7901细胞中的FOXA2可以使15-PGDH蛋白水平下降,并升高SGC-7901-COX2shRNA细胞的PGE2分泌量,降低SGC-7901-COX2shRNA细胞凋亡率;COX-2对15-PGDH表达的下调效应须由FOXA2介导。FOXA2可激活SGC-7901细胞中pGL3-PGDH报告基因的表达,但是当COX-2高表达时,FOXA2对pGL3-PGDH报告基因的激活受到限制;COX-2抑制胃癌细胞中FOXA2与15-PGDH启动子区域的结合,部分阻断了15-PGDH的转录起始过程。胃癌细胞中,COX-2通过抑制FOXA2 mRNA转录,下调FOXA2表达,低水平的FOXA2继而导致依赖FOXA2转录因子活性的15-PGDH转录起始过程受抑制,15-PGDH表达量也随之下降。3 COX-2通过增强FOXA2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抑制FOXA2表达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MKN-28,SGC-7901及原代低分化胃腺癌细胞)中FOXA2启动子CpG区域甲基化比例均高于癌旁组织细胞及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过表达COX-2或用LPS诱导内源性COX-2时,FOXA2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比例高于COX-2低表达状态,干涉COX-2或抑制COX-2活性时FOXA2启动子CpG区域甲基化比例低于COX-2高表达状态,COX-2促进SGC-7901细胞中FOXA2启动子CpG岛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提高COX-2高表达SGC-7901细胞中FOXA2和15-PGDH表达水平,5-Az作用下,COX-2对FOXA2和15-PGDH表达的抑制效应减弱,COX-2对FOXA2表达的抑制需要甲基化过程的参与;5-Az可提高COX-2高表达SGC-7901-COX2细胞中FOXA2 mRNA水平,COX-2可能通过促甲基化机制,抑制FOXA2基因启动子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从而降低FOXA2表达。【研究结论】1在胃癌细胞中,COX-2可提高FOXA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进而间接抑制FOXA2 mRNA转录,降低FOXA2表达水平。2 COX-2通过降低胃癌细胞中FOXA2表达水平,抑制15-PGDH表达。3 FOXA2在胃癌中发挥类似抑癌基因的功能。
吴训[4]2016年在《COX-2和SPARC在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口腔颌面-头颈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HNSCC)占成人恶性肿瘤的8%[1],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6.6%,而这其中鳞状细胞癌又占到55.8%,口腔和下咽部为高发部位(20.9%),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2015年中国约有新发浸润性癌病例数429.2万,有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唇、口腔、咽癌年新发病例4.81万,年死亡病例2.21万[3]。几乎22%的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出现在中国,27%的癌症死亡病例在中国[3]。OSCC大多临近重要的组织器官,使手术的范围受到严重的制约,而且由于头颈颌面组织血管、淋巴管丰富以及舌的频繁机械运动,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达50%[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尽管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口腔鳞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近20年,五年生存率没有明显改善。由于口腔颌面-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很低,其发病相关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关于它的诊断与治疗始终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众多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生物标志在多项前瞻性研究和Meta分析中得到反复确证,但仍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临床应用,因此,与OSCC/HNSCC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标志的研究仍需不断的探索。初步研究显示,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s,COX-2)与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OSCC/HNSCC组织中上调明显,提示其与OSCC/HNSCC发生和发展可能有相关性,可能是OSCC/HNSCC复发、转移和治疗指导方面有价值的关键节点基因[4-6]。目的:检测SPARC和COX-2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癌旁、淋巴结以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相互关系;对SPARC和COX-2的甲基化情况进行初步的探讨,验证甲基化修饰水平是否能够调控SPARC和COX-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PARC和COX-2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癌旁、淋巴结以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样本中这两个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实验结果。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COX-2在癌组织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几乎无表达;其表达含量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逐渐增高,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正相关性。COX-2m RNA的表达量在癌、癌旁、转移淋巴结组织标本中均高于正常粘膜组织,其中在癌组织的表达量最高(P<0.01);除Ⅳ区与Ⅴ区淋巴结组织中COX-2m RNA的表达量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各组间COX-2m RNA的表达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组化显示SPARC在正常粘膜和癌旁组织呈现高表达,在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正常粘膜组的SPARC m RNA表达量相比,除癌旁组织和Ⅴ区淋巴结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各组表达均低于正常粘膜组织(P<0.05)。3.Western blot发现COX-2和SPARC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口腔鳞癌和淋巴结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蛋白表达水平与二者m RNA表达趋势一致。4.COX-2m RNA和SPARCm 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口腔癌组织、癌旁组织、颈部Ⅰ、Ⅱ、Ⅲ、Ⅳ、Ⅴ区淋巴结中表现为显着的负相关性P=0.000。5.在头颈鳞癌多个细胞系中COX-2的表达强烈,SPARC表达沉默或低下,二者表达趋势与所测癌组织中表达结果一致。6.在OSCC组织样本中,在癌组织,淋巴结组织中SPARC基因启动子均出现了高甲基化,而COX-2基因启动子则出现非甲基化状态。在正常组织中,COX-2基因启动子则出现高甲基化,SPARC基因启动子则表现出了非甲基化状态。在癌旁组织中,COX-2和SPARC均表现为非甲基化。7.在头颈肿瘤Scc-9、Scc-25、Tca8113、HN13多个细胞系均发现SPARC基因启动子区出现甲基化修饰,而COX-2基因启动子区无甲基化条带。在正常上皮细胞系h OMK则发现COX-2甲基化和SPARC非甲基化。8.在舌癌细胞株中COX-2基因启动子23个Cp G岛仅有3~6个位点出现甲基化,甲基化率不足10%;SPARC的17个Cp G岛全部出现甲基化修饰。去甲基化处理后,SPARCm RNA的表达出现明显上调(P=0.000);COX-2m 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4)。9.COX-2和SPARC蛋白表达状态与启动子区甲基化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P=0.000。结论:1、COX-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与临床TNM分期的密切相关,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促进因子。2、SPAR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低表达,其表达缺失与临床TNM分期关系密切,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抑制因子,可以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3、癌组织中SPARC启动子区甲基化和COX-2启动子区去甲基化是引起二者蛋白表达及m RNA表达异常的重要原因。4、COX-2和SPARC的表达沿纵形淋巴链呈梯度变化,且它们的表达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二者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某种拮抗作用。
佚名[5]2004年在《肿瘤流行病学与肿瘤病因学》文中提出肿瘤高发人群上消化道肿瘤筛查方法的应用与体会贺立绩黄瑞德山西省阳城县肿瘤防治办公室,山西阳城,048100 摘要目的:肿瘤筛查是癌症“叁早”的唯一途径,应用胃液隐血技术隐血珠+胃镜+活检的筛查方法在肿瘤高发人群中对3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叁级筛查,以期降低人群晚期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1、全县30岁以上人群均为筛查对象;2、《防癌自查隐血试剂盒》即隐血珠为筛查药具;3、筛查方法采用一级隐血珠初筛,二级电子胃镜检查,叁级病理确诊的.“叁级法”。结果:1、隐血珠人群筛查,
顾俊[6]2016年在《ADAMTS5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世界人类肿瘤之首。根据病理组织学分类,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其中又以NSCLC最为多见,约占肺癌总数的80%,NSCLC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虽然近年来NSCLC的诊断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有70%的NSCLC患者在确诊肺癌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并存在远处转移,这部分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15%。因此,为提高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必须克服远处转移这一难题。目前我们对肿瘤远处转移的机制仍知之甚少,仍需深入研究探讨,这将对减少NSCLC患者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与肿瘤细胞所处的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其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ECM在维持细胞组织稳态和肿瘤细胞侵袭迁移方面至关重要。容易出现早期转移的肿瘤常常通过多种ECM降解蛋白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来提高肿瘤侵袭性。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s,ADAMs)分子结构与MMPs家族具有高度同源性,因此我们猜想ADAMs家族成员可能影响肿瘤侵袭转移。ADAMs属于蛋白酶家族,通过降解ECM和膜结合前体分子来改变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状态。根据位置分布可将ADAMs分为:膜型ADAM和分泌型ADAM,分泌型ADAM又称为含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的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motifs,ADAMTS)。目前已在多种肿瘤中发现ADAMTS高表达,并且可通过降解ECM提高肿瘤细胞侵袭性和转移性。如ADAM-8、ADAM-12、ADAM-15和ADAM-28在NSCLC中高表达,ADAM-9和ADAM-1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ADAMTS4和ADAMTS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ADAMTS5是蛋白酶家族中的新成员,已被证实在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细胞株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复发转移,但其生物学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将通过检测ADAMTS5在NSCLC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合体外细胞系研究,通过小干扰技术,探讨ADAMTS5在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ADAMTS5在NSCLC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目的:研究ADAMTS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首先比较分析ADAMTS5的表达在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差异;其次研究分析ADAMTS5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ADAMTS5对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在细胞水平,研究ADAMTS5对NSCL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分析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探讨ADAMTS5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在NSCLC进程中的影响,探索发现NSCLC的新的肿瘤标志物,研究提高NSCLC治疗效果的新靶点。方法:(1)收集8对成对的新鲜NSCLC患者术后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匀浆后提取蛋白质,使用免疫印迹分析实验法(Western blot,WB),在组织水平检测ADAMTS5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差异。收集3种NSCLC细胞(A549、H1299和Spca-1),提取细胞蛋白后使用免疫印迹分析实验法,检测在细胞水平ADAMTS5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2)收集2007.01-2010.01期间手术切除的140例NSCLC组织标本,设计调查表,登记每位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肿瘤大小、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等,同时对患者预后及5年生存时间进行随访。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140例石蜡组织切片中ADAMTS5蛋白的表达情况。回顾性调查研究ADAMTS的表达与140例NSCLC患者各项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统计并使用卡方检验法分析ADAMTS5蛋白的表达程度与NSCLC患者各项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COX多因素分析各项临床病理参数、ADAMTS5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ADAMTS5蛋白的表达对于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情况。(3)采用针对ADAMTS5的短发夹sh 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干扰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ADAMTS5-sh RNA转染至ADAMTS5高表达的肺癌细胞株中,建立ADAMTS5基因沉默的肺癌细胞株,检测干扰效率,挑选效果最好的靶点进行后续实验。通过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s)、Transwell小室模型实验检测ADAMTS5对肺癌细胞株体外迁移能力的作用。(4)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趋势和两者的关系,检测ADAMTS5影响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结果:(1)在8组成对的NSCLC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癌组织中ADAMTS5蛋白表达显着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ADAMTS5均为低表达。选取叁株NSCLC细胞株(A549,H1299和Spca-1),免疫印迹实验法检测提示在叁株NSCLC细胞株中,ADAMTS5蛋白高表达。免疫荧光提示ADAMTS5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外基质中。(2)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法在140例NSCLC患者石蜡切片组织中检测ADAMTS5的表达情况,发现ADAMTS5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外基质中。其中79例(56.4%)的患者组织切片高表达ADAMTS5,61例(43.6%)的患者组织切片ADAMTS5低表达。并且可以发现ADAMTS5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p<0.001)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p<0.001)呈正相关,即NSCLC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ADAMTS5表达呈强阳性,而无淋巴转移的患者ADAMTS5表达呈弱阳性;在分化程度较差的NSCLC患者中ADAMTS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分化程度相对较好的NSCLC患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ADAMTS5的表达与性别(p=0.043)、淋巴结转移(p<0.001)、临床分期(p=0.036)和组织病理分化(p<0.001)等临床病理因素显着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吸烟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无显着相关性。(3)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ADAMTS5高表达的病例预后情况较低表达的病例差,其5年生存率低于ADAMTS5低表达的患者(p<0.001),ADAMTS5可能是预测患者复发风险的指标。临床病理参数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cm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于肿瘤最大径<3cm的患者(p=0.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较无转移患者短(p<0.001),肿瘤低分化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分化相对较好的患者(p<0.001)以及ADAMTS5高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的患者(p<0.001)。另外,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分化、分期和ADAMTS的表达情况与NSCLC的预后相关,是NSCLC独立的预测因素。(4)通过小干扰sh RNA技术沉默ADAMTS5基因,发现在转染了ADAMTS5-sh RNA的NSCLC细胞株A549中,ADAMTS5蛋白低表达。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示ADAMTS5基因沉默后,NSCLC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显着减弱。(5)通过小干扰sh RNA技术沉默ADAMTS5基因后,发现细胞质间粘附蛋白降解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加,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降低,NSCLC肺癌粘附蛋白降解减少,侵袭迁移力减弱。结论:(1)ADAMTS5在NSCLC中起促癌作用,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组织病理分化呈正相关;在NSCLC中,ADAMTS5高表达的患者预后比低表达患者预后差;提示ADAMTS5高表达对NSCLC的发生发展、复发有促进作用。(2)ADAMTS5参与NSCLC侵袭转移,可能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细胞外粘附蛋白等发挥作用;干扰ADAMTS5,NSCLC细胞侵袭迁移力抑制;针对ADAMTS5及其相关信号途径的生物学靶向性干预,ADAMTS5可能为NSCLC特异性治疗提供新策略。
丁旭青[7]2007年在《COX-2、VEGF-C、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跃居首位,近年来一直以高速度增长,但其治疗效果却不容乐观。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是其病理基础。淋巴转移既是大多数上皮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扩散途径,也是影响术后复发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基质中,常能发现淋巴管的增生和扩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是促淋巴管生成的主要调控因子,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结合,可特异性作用于淋巴管内皮,刺激淋巴上皮增殖,诱导瘤内或瘤周淋巴管生成和/或扩张,促进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过表达贯穿致癌全过程,它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淋巴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COX-2、VECF-C和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研究NSCLC淋巴转移有着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测定NSCLC及癌旁肺组织中COX-2、VEGF-C、VEGFR-3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其临床意义;同时测定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density,MLVD),分析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在恶性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选取2003-2006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65例为实验组,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肺组织的肿瘤边缘6cm以远的肺组织16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术前未行化疗或放疗。2.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组织中COX-2、VEGF-C、VEGFR-3的表达,计数肿瘤淋巴管,测定微淋巴管密度,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它们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3.应用SPSS10.0版软件包,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NSCLC组织中COX-2表达高于对照组(76.9%vs 25%,P<0.05),并与VEGF-C表达、MLVD、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和分化程度负相关(P<0.05)。阳性染色呈棕黄色,弥漫分布于NSCLC癌细胞胞浆中。2.NSCLC组织中VEGF-C表达高于对照组(72.3%vs 12.5%,P<0.05),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浸润、VEGFR-3表达和MLVD显着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负相关(P<0.05)。阳性产物为棕黄色颗粒,主要表达于癌细胞浆内。3.NSCLC组织中VEGFR-3表达高于对照组(53.85%vs 6.3%,P<0.05),并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MLVD、肿瘤浸润和病理类型正相关(P<0.05)。阳性产物为棕黄色颗粒,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和部分的癌细胞胞浆,4.NSCLC组织中MLVD显着高于对照组(29.32±7.14 vs 10.63±5.80,P<0.05),并与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和COX-2、VEGF-C、VEGFR-3正相关,而与其分化程度负相关。VEGFR-3染色阳性脉管主要存在于癌组织边缘,以癌细胞浸润的前缘多见,管腔大,壁薄,形态不规则,部分管腔内有癌细胞浸润。5.在NSCLC中COX-2和VEGF-C,VEGF-C和VEGFR-3分别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_s=0.277,0.398;P=0.026,0.001)。结论1.COX-2、VEGF-C、VEGFR-3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NSCLC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2.MLVD是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枢纽因素,它的升高预示着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可作为肿瘤监测和预后的指示因子。3.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NSCLC淋巴管生成,并导致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李当当[8]2016年在《Hmgn在小鼠子宫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文中认为子宫蜕膜化是基质细胞大量增殖与分化的过程,对胚胎着床的正常进行以及妊娠的维持是必要的。全基因组微阵列结果分析显示,在蜕膜化过程中发现一些基因表达的上调或下调。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些结构蛋白如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蛋白(Hmgn)家族分子通过调控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一些基因的表达。Hmgn家族分子主要包括5个成员,分别是Hmgn1、Hmgn2、Hmgn3、Hmgn4和Hmgn5,可特异性地与核小体的核心微粒结合,通过降低染色质的压缩效应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调节各种DNA依赖性的生理活动,如基因转录、复制和DNA修复等。尽管大量的研究证明,Hmgn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分化和发育等过程,但关于其在小鼠子宫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原位杂交、荧光定量PCR、基因过表达、RNA干扰等方法研究Hmgn家族分子在小鼠着床期子宫中的表达、作用及调控机制。结果发现,Hmgn1 mRNA在早期妊娠第5天子宫胚泡周围的子宫基质细胞及第6-8天子宫蜕膜区高表达。在人工诱导蜕膜化和体外诱导蜕膜化模型中,Hmgn1 mRNA也高表达在蜕膜化基质细胞中。Hmgn1可诱导子宫基质细胞的增殖及Ccna1、Ccnb1、Ccnb2和Cdk1的表达。过表达Hmgn1可增加蜕膜化标志分子Prl8a2和Prl3c1的表达,而抑制Hmgn1的表达可显着减少蜕膜化标志分子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Hmgn1可介导C/EBPβ对蜕膜化基质细胞中Prl8a2和Prl3c1表达的调节。在子宫基质细胞中,c AMP通过C/EBPβ调控Hmgn1的表达。干扰Hmgn1可减弱c AMP对子宫基质细胞中蜕膜化标志分子表达的上调效应。在体外蜕膜化过程中,Hmgn1可能作为C/EBPβ的下游靶基因调控Cox-2、m PGES-1和Vegf的表达。在卵巢摘除小鼠子宫及体外分离的子宫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中,孕酮可上调Hmgn1的表达。敲除C/EBPβ可减弱孕酮对子宫基质细胞中Hmgn1表达的上调效应。Hmgn2 mRNA在早期妊娠第2-5天小鼠子宫的腔上皮、腺上皮和基质细胞中表达,在妊娠6-8天,Hmgn2 mRNA广泛表达在子宫蜕膜区,在体内人工诱导蜕膜化子宫的蜕膜化基质细胞中也可观察到显着上调的Hmgn2 mRNA信号。Hmgn2可能对子宫基质细胞分化起重要作用,但对细胞增殖未见影响。在子宫基质细胞中,孕酮可诱导Hmgn2的表达明显升高,Hmgn2可介导孕酮对蜕膜化标志分子Prl8a2和Prl3c1表达的影响。Hmgn2可调控子宫基质细胞中蜕膜化基因Hand2的表达,抑制Hmgn2的表达可阻碍孕酮对Hand2表达的调节。雌激素可上调Hmgn2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而添加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 182,780可减缓这种诱导效应。Hmgn3 mRNA在小鼠子宫蜕膜组织和蜕膜化的基质细胞有高水平的表达。在子宫基质细胞及蜕膜化基质细胞中,过表达Hmgn3的可变体Hmgn3a或Hmgn3b可增强蜕膜化标志分子Prl8a2和Prl3c1的表达,而抑制Hmgn3可减少蜕膜化标志分子的表达。Hmgn3可介导Hoxa10和c AMP调控Prl8a2和Prl3c1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Hmgn3通过影响Hand2的表达调控蜕膜化过程。在卵巢摘除小鼠子宫及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中,孕酮可诱导Hmgn3的表达。添加Hoxa10 si RNA可减轻孕酮和c AMP对Hmgn3表达的诱导作用,干扰Hmgn3可减缓孕酮、c AMP和Hoxa10对子宫基质细胞中Hand2表达的调控作用。Hmgn5 mRNA在早期妊娠第5天子宫胚泡周围的基质细胞中高表达,且特异性地表达在第6-8天子宫和人工诱导蜕膜化子宫的系膜侧蜕膜区,同时体外诱导蜕膜化模型中也存在高表达的Hmgn5 mRNA。在体外蜕膜化过程中,Hmgn5可通过调控Ccnd3和Cdk4的表达影响子宫基质细胞增殖,且Hmgn5也可调节子宫基质细胞蜕膜化标志分子的表达。Hmgn5可介导Hoxa10调控Prl8a2和Prl3c1的表达,c AMP可通过Hoxa10调控子宫基质细胞中Hmgn5的表达,而减少Hmgn5的表达可损坏c AMP对子宫基质细胞中蜕膜化标志分子的上调效应。Hmgn5可能作为Hoxa10的下游靶基因调控Cox-2、Vegf和Mmp2在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孕酮可刺激Hmgn5在子宫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显着升高,且Hoxa10可介导孕酮对Hmgn5在子宫基质细胞中表达的调控。综上所述,Hmgn家族分子可能在小鼠子宫蜕膜化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佚名[9]2004年在《肿瘤药理与化疗》文中研究表明5-氟尿嘧啶纳米微球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姜文奇李苏王安训管忠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目的:研究载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纳米微球对口腔鳞癌及结肠癌的体内抗瘤作用。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FU/PEG-PBLG纳米胶束,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应用5-FU/PEG-PBLG纳米微球治疗口腔鳞癌或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状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5-FU/PEG-PBLG纳米微球为核-壳型结构,大小约230 nm;于对照组比较,
王民[10]2015年在《食管鳞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及HPGD在食管鳞癌中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其中超过90%的食管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的病因学及发病学机制迄今尚不明确。研究表明,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阶段诱变的过程,很多异常表达的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因芯片联合生物信息学技术,从整体上动态地、定量地观察肿瘤过程中关键基因的改变,能全面了解肿瘤发病机制,为肿瘤的预防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hydroxyprostaglandin dehydrogenase,HPGD)是前列腺素降解的关键酶,同时对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COX-2)具有生理性拮抗作用。近来研究显示,HPGD的表达缺失或减少可能与一些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结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肝癌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目的:1、通过基因芯片和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全面分析食管鳞癌事件进程中基因及相关通路等改变,以期找到该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及通路。2、初步明确候选关键基因-HPGD对食管鳞癌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作用,初步探讨其在致食管鳞癌事件中的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1、收集外科手术切除的8对食管鳞癌和配对正常食管粘膜新鲜组织标本,应用基因芯片(Affymetric GeneChip Human Genome U133plus2.0Array)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两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筛查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度分析和Pathway功能分析,以及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2、对候选差异基因HPGD进一步功能验证和初步机制探讨。首先在线应用Oncomine、GEOdataset共享的芯片数据,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GD在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情况。对60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食管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PGD及COX-2蛋白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以6株食管鳞癌细胞(TE1、TE2、TE8、KYSE150、KYSE410、EC9706)和一株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HPGD、COX-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筛选出相对高表达(TE1)和低表达(TE2)的食管癌细胞株。构建HPGD功能区全长表达载体以及靶向HPGD的shRNA载体,分别转染至相对高表达的细胞株和低表达的细胞株。分别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HPGD及COX-2在转染前后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BD bioCoatTMMatrigel侵袭小室等检测HPGD过表达或沉默后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及相关基因的变化。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及亚硫酸盐盐测序方法(BSP)检测ESCC组织、癌旁组织及细胞株中HPGD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应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脱氧胞(5-aza-dC)处理TE2细胞株后,应用RT-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情况。结果:1、8对食管鳞癌组织及配对食管正常粘膜组织制备基因芯片后,绘制差异表达基因谱,共检出120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29个表达上调、679个表达下调。GO分析发现,上调差异基因显着性功能过程包括细胞外基质组成及分解、细胞周期、细胞粘附、细胞增殖等。下调基因主要参与小分子代谢、角化细胞分化、花生四烯酸代谢、钙离子依赖性细胞间粘附、上皮细胞增殖等过程。Pathway分析显示,上调差异基因参与的显着性信号转导通路是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局部粘附通路、PI3K-Akt通路等,下调差异基因参与的显着性信号通路有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依赖细胞色素P450的药物代谢通路、细胞粘附分子(CAMs)通路。在构建的基因共表达网络中,我们筛选共表达地位变化大的差异基因,对其中之一HPGD拟进一步研究。2、经验证HPG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基因芯片相一致。免疫组化显示,HPGD在41例食管鳞癌组织呈阴性表达,COX-2在4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在食管鳞癌表达呈负相关。HPGD蛋白的阴性表达、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是否累及外膜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等无显着相关性(P>0.05)。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发现HPGD在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中表达,在其他四个细胞株表达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我们选择表达较低的ESCC细胞株TE2和表达较高的ESCC细胞株TE1。构建过表达及沉默HPGD的载体,分别转染至TE2和TE1细胞株。MTT显示,过表达HPGD后可抑制TE2细胞增殖,沉默HPGD表达后可促进TE1细胞增殖(P<0.01)。Matrigel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显示,过表达HPGD后可抑制TE2细胞迁移与侵袭,沉默HPGD表达后可促进TE1细胞迁移与侵袭(P<0.01)。MSP、BSP检测Het-1A、TE8中HPGD启动子呈完全非甲基化,TE2细胞株呈完全甲基化,其他叁株细胞株呈部分甲基化。TE2、EC9706细胞经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后显示HPGD mRNA表达增加。结论:1、经基因芯片联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筛选出HPGD是关键的下调差异表达基因之一,具有多种显着靶向性功能,参与肿瘤关键信号通路。2、HPG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或下调,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HPGD与COX-2在食管鳞癌中表达模式相反。HPGD食管鳞癌中发挥抑癌作用,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可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COX-2在人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D]. 郑宏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03
[2]. miR-144通过靶向TIGAR对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自噬的影响[D]. 陈闪闪. 郑州大学. 2016
[3]. COX-2在胃癌细胞中调控15-PGDH表达的机制[D]. 程欣. 第四军医大学. 2010
[4]. COX-2和SPARC在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研究[D]. 吴训. 广西医科大学. 2016
[5]. 肿瘤流行病学与肿瘤病因学[C]. 佚名. 第叁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4
[6]. ADAMTS5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D]. 顾俊. 苏州大学. 2016
[7]. COX-2、VEGF-C、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丁旭青. 郑州大学. 2007
[8]. Hmgn在小鼠子宫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D]. 李当当. 吉林大学. 2016
[9]. 肿瘤药理与化疗[C]. 佚名. 第叁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4
[10]. 食管鳞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及HPGD在食管鳞癌中的初步研究[D]. 王民. 首都医科大学. 2015
标签:肿瘤学论文; 肺癌论文; 甲基化论文; 淋巴结转移论文; 肺癌转移论文; 细胞分化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胃癌晚期论文; 癌症论文; 肿瘤论文; 启动子论文; mir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