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向光性论文_梁国斌,胥华伟,方群,莫亿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负向光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吊兰,水稻,乙酸,极性,受体,生长素,吲哚。

负向光性论文文献综述

梁国斌,胥华伟,方群,莫亿伟[1](2017)在《水稻OsPIN1d基因克隆与转化及其在水稻根负向光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素极性运输输出载体OsPIN1基因家族可能参与调控水稻根负向光性,其中OsPIN1a和OsPIN1b参与水稻根负向光性已得到证实。为了研究OsPIN1d基因与水稻根负向光性形成的关系,依据GenBank数据库中OsPIN1d(Accession number:BR000830)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从水稻根尖的cDNA中扩增出完整的OsPIN1d基因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sPIN1d的序列全长为1 497bp,编码554个氨基酸,GC含量为64.08%;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表明,OsPIN1d与水稻OsPIN1b、玉米OsPIN4以及拟南芥AtPIN2、OsPIN1c、OsPIN1a和AtPIN1等基因的遗传距离较近。通过构建融合超表达载体pCAMBIA-1301-OsPIN1d∷GFP,转化并获得其转基因水稻,经RT-PCR检测和GUS染色结果显示,外源片段已成功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内,并在根部高效表达;受单侧光照射后,转基因水稻种子的根负向光性明显大于野生型,且向光侧OsPIN1d-GFP荧光密度明显弱于背光侧。研究表明,OsPIN1d参与了水稻根负向光性的IAA和NAA的运输,从而促进了根负向光性的形成。(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陈娟,高胜,王忠,顾蕴洁,程水源[2](2016)在《植物根负向光性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根的向光性,尤其是负向光性具重要研究意义,其不仅涉及到诸多研究领域和知识,而且具重要生态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回顾了植物根向光性研究的历史,综述了近年来对植物根负向光性机理的研究;介绍了PKS1在根负向光性与向重性中的可能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植物根负向光性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陈娟,孔妤,王忠,程水源,陈鹏[3](2015)在《吊兰根负向光性表现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吊兰气生根经水培后长出的不定根和侧根为试材,研究其在单侧光照射下的负向光性表现及其机理与调控。结果表明:(1)所有吊兰不定根和侧根均具有负向光生长的特性,最大弯曲角度可达88.5°。(2)负向光性发生受蓝紫光诱导而红光无效,接受光刺激的部位为根冠,在一定光强范围内,根弯曲角度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大。(3)外源Ca Cl2促进吊兰根负向光性弯曲,而外源La Cl3(钙通道阻断剂)抑制负向光性形成,Ca Cl2可缓解La Cl3的抑制效应。(4)单侧光诱导吊兰根向光侧IAA向背光侧横向运输,而外源Ca2+促进这种单侧光诱导的生长素横向运输,外源La Cl3则抑制这种效应。推测吊兰根负向光性的形成过程大致为根冠细胞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导致IAA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抑制背光侧细胞的生长,从而使两侧细胞生长不均等,而Ca2+作为第二信使介导了这一过程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刘大同,荆彦平,史海翔,钟婷婷,王忠[4](2014)在《IAA、GA_3和ABA对稻根负向光性和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稻根负向光性与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关系,以及外源激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扬稻6号(籼稻)、日本晴(粳稻)和中花11(粳稻)的OsPIN1a超表达转基因水稻为材料,观察了根负向光性生长的过程,分析了负向光弯曲部位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以及外源激素对水稻根系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扬稻6号和日本晴的根都具有负向光性,扬稻6号侧根和不定根的负向光性大于日本晴;2种材料中,IAA、GA3和ABA在发生负向光弯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光照引起3种激素的含量下降;向光侧的含量低于背光侧。单侧光照和外施IAA共同促进了籼稻根毛的大量发生;与普通水稻相比,OsPIN1a超表达稻株的根负向光性角度增大。外源GA3和ABA处理与稻根负向光性间无直接关系;外源ABA处理显着抑制了根的生长,单株根系总吸收表面积与根数均减少。10μmol L–1 ABA处理的水稻根尖生长异常,分生区和根冠发育不良,细胞伸长受抑,成熟区细胞变形使根局部膨胀,并改变了中央维管组织的发育。(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胥华伟,莫亿伟,史国安,金文龙,王忠[5](2013)在《OsPIN1a基因在水稻根负向光性中的作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水稻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OsPIN1a与根负向光性的关系,根据GenBank数据库报道的OsPIN1a核苷酸序列,利用RT-PCR技术,设计特异引物从水稻cDNA中扩增得到生长素输出蛋白基因(OsPIN1a)。测序结果表明,OsPIN1a基因序列中GC含量达65.49%。构建该基因的GFP融合表达载体pCAMBIA-1301-OsPIN1a::GFP,对洋葱表皮细胞的瞬时表达分析表明,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核内。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中花11,PCR和GUS染色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片段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内;在单侧光照射下,转基因水稻种子根的负向光弯曲角度比野生型大约14.0%,转基因植株中OsPIN1a的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野生型植株,说明OsPIN1a可能在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陈娟,莫亿伟,胥华伟[6](2013)在《钙信号试剂对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水稻根负向光性形成与钙信号传导的关系,以水稻种子根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钙信号试剂[氯化钙、钙通道有机阻断剂异搏定、钙通道无机阻断剂氯化镧、钙调素抑制剂氯丙嗪(CPZ)以及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处理水稻种子根,以1/10Hoagland培养液为对照,并用100~200μmol/(m2.s)单侧光照射24h。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CaCl2使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增强并使其生长加快,负向光性增强是由于外源Ca2+进一步促进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引起的,与生长速率加快无关;同时,随着钙通道有机阻断剂、无机阻断剂、钙调素抑制剂以及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浓度的上升,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及生长均受显着抑制,当异搏定的浓度大于100μmol/L,LaCl3的浓度大于12.5μmol/L,负向光性消失,种子根的生长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而60μmol/L钙调素抑制剂氯丙嗪、6μmol/L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也使得根负向光性消失,根的生长几乎停止;向LaCl3溶液、异搏定溶液以及NPA溶液中添加100μmol/L CaCl2可使负向光性及生长速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系统,与生长素相互作用,参与光信号调控水稻根生长和负向光性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陈艳,范媛媛,方元平,陈娟[7](2011)在《EDTA对吊兰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水培液中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后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Thunb.)Baker]的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影响,结果发现,EDTA抑制吊兰根的生长和负向光性弯曲度,抑制程度随着EDTA浓度的增加而加剧,当EDTA浓度达到1.0 mg/L时,吊兰根尖出现坏死;吊兰根尖坏死的过程为先从根尖生长点开始出现红色斑点,然后逐渐向伸长区和成熟区扩散,颜色也逐渐转变为褐色至黑色;EDTA还影响吊兰根毛的形成,不添加EDTA时,吊兰根在水培液中形成的根毛少,EDTA浓度在0.1~0.5 mg/L之间时,随着EDTA浓度的增加,根毛数量不断增加,浓度大于0.5mg/L后又不断减少,当浓度达到1.0 mg/L时,根毛消失。(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0期)

陈艳,黄朝朝,陈娟,杨谷良[8](2011)在《生长素对吊兰根负向光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生长素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Thunb.)Baker]根系负向光性的影响,试验对处于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溶液中受单侧光照射的吊兰根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恒温条件下吊兰根的生长速率及负倾斜度,发现水培液中的IAA对吊兰根的生长和向光性反应有显着影响。低浓度的IAA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的IAA抑制根的生长;当IAA浓度为0.001 mg/L时,吊兰根的生长和弯曲最显着;当IAA的浓度达到10.000 mg/L时,吊兰根的生长和负向光性反应消失。由此证实根的负向光性受到内源与外源IAA的综合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8期)

张二金[9](2011)在《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光受体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的种子根、不定根以及侧根都有明显的负向光性。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反应是植物向性运动的一种,是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过程。本研究主要以扬稻六号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根冠遮光和剥离、改变光质、色素提取、根冠可溶性蛋白电泳等试验来确定水稻根负向光性的感受部位和光受体。同时还研究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水稻自身因素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无论在水培条件下还是在气培条件下,水稻种子根、不定根和侧根都有明显的负向光性;不同品种的水稻,负向光性存在着差异。2.不同植物的根对光的反应不同,有的具有明显的负向光性,如牛筋草等;有的则对光不敏感,如玉米等。3.根冠是水稻根负向光性反应中的感受部位,而光受体可能是向光素;蓝紫光和黄绿光能够诱导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反应,而红橙光无效。4.单侧光照能够使水稻根尖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明显大于向光侧;水稻在发生负向光性弯曲生长的过程中,向光侧释放的H+的数量多于背光侧;水稻根负向光性弯曲部位形成的原因是向光侧细胞的长度大于背光侧。5.水稻种子根和不定根的负向光性弯曲角度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加大,但是强光抑制水稻根的伸长生长;水稻种子根在照光30min后开始有负向光性反应,在照光60min后有明显的负向光性反应;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弯曲生长是在重力和光照双重作用下的矢量和;低强度的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的负相关性反应没有多大的影响,然而高强度的水分胁迫会使水稻根负向光性弯曲角度变小6.低浓度的外源生长素促进水稻根的伸长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水稻根的伸长生长,同时生长素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弯曲角度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并不明显;低浓度的H202对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反应略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H2O2则抑制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反应;Ca2+浓度在0.01~1mg·L-1的范围内促进稻根的负向光性反应,然而当Ca2+浓度大于100mg·L-1时则抑制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反应;EDTA抑制水稻根的生长和负向光性反应;在pH=6时,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及生长速率都达到最适的程度;盐胁迫下,水稻根的生长受到明显的影响,而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弯曲角度基本不受影响;重金属离子对水稻根负向光性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7.水稻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的根都具有明显的负向光性;茎长在15~30cm的情况下,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弯曲角度以及发根的数量和生长量都达到最大;水稻在去除地上部分的情况下,水稻不定根和种子根的负向光性反应明显降低:高节位的不定根的负向光性弯曲角度大于低节位不定根的负向光性弯曲角度。(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1-04-01)

陈艳,黄娜,陈娟[10](2011)在《细胞分裂素对吊兰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细胞分裂素对吊兰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影响,采用水培法将吊兰培养在透明玻璃缸内,并向水培液中添加6-BA和对水培吊兰根系进行单侧照光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6-BA对吊兰不定根和侧根的生长以及负向光性都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剧;(2)10mg·L~(-1)6-BA处理7d后和100mg·L~(-1)6-BA 5天后不定根停止生长;(3)10-100 mg·L~(-1)6-BA处理的吊兰侧根均不能伸长,只能够在不定根表明形成凸起的结构,但凸起的数量随着6-B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吊兰根系在无6-BA处理时在单侧光下弯曲度可达到接近90°,100 mg·L~(-1)6-BA可使其弯曲度下降至15°左右。探讨了6-BA抑制吊兰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可能机理。(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负向光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根的向光性,尤其是负向光性具重要研究意义,其不仅涉及到诸多研究领域和知识,而且具重要生态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回顾了植物根向光性研究的历史,综述了近年来对植物根负向光性机理的研究;介绍了PKS1在根负向光性与向重性中的可能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植物根负向光性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向光性论文参考文献

[1].梁国斌,胥华伟,方群,莫亿伟.水稻OsPIN1d基因克隆与转化及其在水稻根负向光性中的作用[J].西北植物学报.2017

[2].陈娟,高胜,王忠,顾蕴洁,程水源.植物根负向光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植物生理学报.2016

[3].陈娟,孔妤,王忠,程水源,陈鹏.吊兰根负向光性表现与机理研究[J].园艺学报.2015

[4].刘大同,荆彦平,史海翔,钟婷婷,王忠.IAA、GA_3和ABA对稻根负向光性和生长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

[5].胥华伟,莫亿伟,史国安,金文龙,王忠.OsPIN1a基因在水稻根负向光性中的作用初探[J].中国水稻科学.2013

[6].陈娟,莫亿伟,胥华伟.钙信号试剂对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3

[7].陈艳,范媛媛,方元平,陈娟.EDTA对吊兰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

[8].陈艳,黄朝朝,陈娟,杨谷良.生长素对吊兰根负向光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

[9].张二金.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光受体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

[10].陈艳,黄娜,陈娟.细胞分裂素对吊兰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1

论文知识图

各亚型mRNA在大鼠膀胱、心脏和...观察水稻次生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水稻根负向光性的测最和皿相装置水稻次生根的负向光性生长稻根负向光性机理的设想Fig.6....观察水稻根生长和负向光性的实...

标签:;  ;  ;  ;  ;  ;  ;  

负向光性论文_梁国斌,胥华伟,方群,莫亿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