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良论文_张国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质量改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活质量,乳腺癌,切除术,产前诊断,质量,羊水,冠状动脉。

质量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庆[1](2019)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以及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我院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拣选10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治疗性质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两组人数一致,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实施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84.6%,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以及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后疗效差异明显,改良小切口治疗效果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效果显着,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3期)

钟希,崔建华,彭勇[2](2019)在《放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放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术后进行调强放疗。对两组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统计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评分方面生理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能明显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31期)

陈俭辉,赵连芳,景亚玲,李晓红[3](2019)在《孕中期血性羊水细胞改良培养法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孕中期血性羊水细胞高效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普通培养瓶法对46例血性羊水细胞进行培养,并对培养情况进行质量分析。结果:46例血性羊水中45例一次培养成功,1例严重新鲜血性羊水培养失败,培养成功率为97.8%。结论:提高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优化血性羊水的培养及收获条件,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产前诊断报告,对指导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姚娜[4](2019)在《医护一体化联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联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入院治疗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医护一体化联合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护理后关节活动度(ROM)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ROM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使用医护一体化联合护理效果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青岛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05期)

刘丽萍,孙玖玲,严露[5](2019)在《改良介入上肢体位垫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侧肢肿胀程度与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改良介入上肢体位垫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侧肢肿胀程度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垫高护理,研究组应用改良介入上肢体位垫垫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侧肢肿胀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侧肢肿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术患者应用改良介入上肢体位垫垫高术侧肢,可改善术侧上肢肿胀程度和睡眠质量,具有临床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韦婷,梁妙娟,谭宝琴,侯海萍,曾敬芳[6](2019)在《改良危重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危重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采用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及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根据患儿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结果显示,死亡组患儿得分≥3分者占75. 00%,明显高于生存组的33. 04%(P <0. 05),死亡组平均总均分为(4. 02±70. 58)分,明显高于生存组的(2. 36±0. 71)分(P <0. 05)。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结果显示,死亡组患儿得分≥6分者占87. 50%,明显高于生存组的34. 82%(P <0. 05),死亡组平均总均分为(9. 37±0. 92)分,明显高于生存组的(6. 82±0. 79)分(P <0. 05)。分析结果显示,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 942,75. 63%,98. 11%,均高于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0. 819,66. 81%,95. 27%。结论改良危重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较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预测效果更佳,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史源,胡建民[7](2019)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EB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EBC患者74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和具体病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保乳术,对照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乳腺癌特异量表(QLQ-BR23)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显着小于对照组(P <0.05);术前两组的QLQ-BR23各部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QLQ-BR23各部分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和局部皮瓣缺血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应用于EBC患者的治疗中可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应用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李文奇[8](2019)在《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对食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对食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94例,采用摸球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采用改良急救护理措施,B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1个月开展随访,观察抢救成功率、介入抢救时间、护理满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A组抢救成功率100.00%,低于B组的85.11%。结论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在食物中毒患者中具有显着效果。(本文来源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申晓芬[9](2019)在《改良培训模式对“叁甲”医院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的优化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培训模式对"叁甲"医院静疗质量管理的优化效果。方法研究期间内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1160人,按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常规被动固定模式培训与按需主动培训,观察两组人员接受不同培训模式后,对优化静疗质量的影响。对照组采用以往常规固定模式进行静疗知识与技能培训,即按照静疗小组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一季度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培训4学时,3-4个培训主题,操作培训2学时,1-2项操作技术。参加人员为科室奇数工号的护理人员负责及静疗小组护士,进行签到考核,被动接受培训。实验组实施改良后的培训模式,年初对实验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全面了解被培训者的培训意愿、培训需求、要求的培训方式,根据意愿制定培训主题,课程要求简而精,一季度培训一次,3个意愿主题,2个学时,操作培训以视频培训为主,因上班、休假、因事不能接受现场集中培训的护理人员,下载手机APP,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季度培训,培训结束1周内进行扫码考核培训效果,考核结果纳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专项质量考核,并与科室季度绩效挂钩。护理层级N0-N4,按照护理人员岗位管理进行划分。结果按需主动培训模式静脉治疗知识知晓率、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人员接受满意度优于被动常规培训工作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工作模式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岗位层级护理人员静疗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提高整体静疗管理质量。(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赵社娟[10](2019)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取我院采用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且QLQ-C30各维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合理应用于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能明显降低术后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8期)

质量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放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术后进行调强放疗。对两组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统计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评分方面生理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能明显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质量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庆.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智慧健康.2019

[2].钟希,崔建华,彭勇.放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

[3].陈俭辉,赵连芳,景亚玲,李晓红.孕中期血性羊水细胞改良培养法质量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4].姚娜.医护一体化联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9

[5].刘丽萍,孙玖玲,严露.改良介入上肢体位垫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侧肢肿胀程度与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6].韦婷,梁妙娟,谭宝琴,侯海萍,曾敬芳.改良危重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7].史源,胡建民.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9

[8].李文奇.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对食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

[9].申晓芬.改良培训模式对“叁甲”医院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的优化效果[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10].赵社娟.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论文知识图

农户的耕地质量改良行动Fig4·...一6农户的耕地质量改良意愿不愿意参与耕地质量改良的现实...农户的耕地质量改良意愿Fig4·...不同改良剂添加量对面包质量的影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区样地分布位置

标签:;  ;  ;  ;  ;  ;  ;  

质量改良论文_张国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