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主体意识;心理特点;尊重;融洽;激励;兴趣;学习习惯;语文活动;语文素养
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来为人称道,语文教学的“活水”从哪来呢?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精神、独立人格和负责的态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改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态度和参与意识是不会自然形成的,它必须通过教师长期不懈的培养。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应瞄准学生的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握学生的心理流向,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活水”。
一、一个基础——融洽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要实现这一目标,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首先要以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学生的绝对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知觉——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前者是一个认识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只看中认知过程,忽略了情感过程,这就会造成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其实教师与学生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关注的是“你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等等”,而不是追问标准答案。教师做到“目中有人”,给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环境,学生就会敢说、敢想、敢做,思维变得开阔了,答案就会丰富多彩。当我们尊重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时,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潜在的主体性就能发挥出来,他们敢于发现和探索问题,语文能力就会增强。
二、两个动力系统——激励性动力系统和兴趣性动力系统
1.激励性动力系统
激励是来自外界的令人兴奋的刺激,是对人的动机的一种激发,是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在语文读写训练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量,促使学生发挥潜能,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启动激励动力系统即展现希望——表扬鼓励——体验成功,这正符合青少年“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分自信”等心理特点。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因其模糊性、主观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如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学生总有一种“学与不学差别不大”的感觉,容易产生轻视疲惫心理,所以要求教师启动激励动力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笔者请学生以“我是谁”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时,应及时点评“真像哲学家”、“你真棒,说得很有哲理”、“很精彩,你的人生一定会更精彩”……教师真诚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一心理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在表扬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加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勇气。
2.兴趣动力系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圣贤为我们留下的最通俗但又最宝贵的教学经验。语文应是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教师也应是最有情趣的教师,惟有如此课堂才会有生命和生活的情趣。但有些教师却熟视无睹,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教学过程中不能教到学生的心坎上。加之语文学科是母语教学,学生都有相当的知识积累与体验积累,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起来就会索然无味,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渴求,学生疲于应付,教学效果事倍功半。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动兴趣系统呢?教师应结合不同的单元、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作家的作品进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变换感觉的角度,变换角色,让学生对信息有更全面﹑更生动的感知,使其形象思维、意志情趣得到更迅速的发展,获得丰富的体验。如学习中国古典小说,可以让学生欣赏电视剧片断《林黛玉进贾府》、《智取生辰纲》、《失街亭》等,让他们比较电视剧改编与原著有何不同,孰优孰劣。这样,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提高了鉴赏能力。学生最怕作文,笔者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自办一份杂志,自己既是作者又是编辑,每周办一个栏目,题目自拟,力求“如实地、自然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张志公语)字数不得少于500字,每月评比最佳栏目。当我们把学生当做作文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就会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视野开阔了,题材丰富了,杜绝了无病呻吟的滥调,净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三种手段——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组织各种语文活动
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青少年具有求知欲强、富于幻想、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容易把来自各方面的人物思想意识和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效仿模式,然后以其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艺术修养的加深、文化底蕴的积累、完美人格的塑造。语文教学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做人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教师要注重以深厚的文化功底,广博的知识积累,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崇高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好的习惯愈多,抵抗诱惑的力量就特别强”。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都有它的艰巨性。语文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长期督促,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如要求学习完一个古文单元,总结本单元的生字、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教师定期检查。每周语文小组互相批改作文,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评语不得少于五十字,推荐出本组最优秀作文,总结本组作文优点和不足,在作文课上讲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对于学生语文素质和自学能力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要积极组织各种语文活动。语文活动包括各种听说读写活动和各种参观访问活动。语文教学的活水就是生活,所以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要善于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笔者所教班级曾组织过一系列活动,如指导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古诗诵读、鉴赏。此外,还有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等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的快乐,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瞄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流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方法就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恰当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和运用语文,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一句话: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样语文教学这池“春水”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才会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郑和钧.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四十中
邮政编码:54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