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王莉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实施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对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具有显著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情志护理;神经内科;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7-0519-02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多发于老年群体,其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研究表明,我国每年脑梗死新增患者达到150万,致残率达到85%左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护理对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然而不同护理重点也有所不同,需要实施相应的护理方式[2]。研究收集我院8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研究结果予以总结与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52~74岁,平均年龄为(62.5±3.6)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53~76岁,平均年龄为(62.1±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患者在入院时和院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其中在院内健康教育中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不稳定期。告知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病情程度予以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督促患者进行被动肢体运动,给予穴位按摩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情绪疏导。(2)稳定期。待患者身体机能有所恢复后,指导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床上翻身活动等,协助患者进行步态训练,与此同时,训练患者独立穿衣、洗漱、上厕所等日常生活技能。(3)康复护理阶段。对患者及其家属予以指导,使其明确康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患者进行活动训练。在患者出院后则需要不定去给予电话随访,分析患者的健康情况,督导患者在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复查,教育方式则主要为面对面指导、电话随访、门诊就诊以及发放教育手册等等。在此基础上也需要依照中医情志相胜法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如果是思虑过度患者,则需要采用怒胜思法进行护理,采用科学刺激方法激发患者愤怒,以此消除患者心中思虑;如果是情志悲观失望忧郁患者,则可以采用喜胜忧法,可以积极引导患者听相声、听幽默故事以及看小品等方式,给患者带来喜悦心情;如果是急躁善怒患者,则可以采用悲胜怒法,引导患者回忆自己的一些悲痛事件或者聆听一些悲伤的音乐,以能够平息患者怒气;如果是惊慌失措患者,则可以采用思胜恐法,可以采用提问或者讲谜语等方式,引导患者思考,缓解惊恐心情。连续治疗4周,1次/d。

1.3观察指标

SAS、SDS评分50~59表示轻度焦虑、抑郁,60~69表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神经功能采用NIHSS评分量表,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重度,31~45分为重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共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计数资料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数据计算在统计学软件SPPSS18.0上进行处理,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中又被称作缺血性脑卒中,其主要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缺血、缺氧进而导致部分组织坏死的现象。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时间比较长,患者也会因为突然的疾病导致各机能减退,从而容易诱发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心理,不但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健康教育在临床的应用,能够引导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明确认识,避免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3-4]。我国关于早期康复健康教育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广大患者对于疾病康复知识的了解比较少,临床上通常会因为患者健康康复知识了解较少,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身体其他功能恢复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可导致患者错过最佳康复时间,从而导致临床出现其他不良反应[5-7]。近年来,临床中提出对脑梗死患者给予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不同阶段实施相应护理,在不稳定期主要以被动肢体运动为主,对患者给予按摩,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稳定期督促患者进行翻身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技能。康复期则帮助患者明确护理问题,提升康复训练效果[8]。以上方法能够积极引导患者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知识及康复知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

中医情志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及神经功能康复中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临床应用中要求患者一定要采用护患之间的人际交往方式,对患者心理需求、心理状态变化和不良心理问题均需要有全面详细的了解,以能够准确应用中医辩证护理方式,有效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方式,以能够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引导患者在自身基础上以最佳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9-10]。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构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最大化的促进患者丧失功能的恢复,更好的引导患者回归社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其护理有效性,对脑梗死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由于在临床研究中通常是单纯对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或者情志护理,较少会将两种护理方式结合应用,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对患者实施结合应用护理,虽然能够得到结合应用护理的应用价值,但是样本较少,对相关指标的研究也不够全面,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以能够对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赵秋红.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97-98.

[2]李春红.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47-149.

[3]杨秀菊,周秀鸾,蒋宝娥等.情志护理干预调节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临床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102-104.

[4]李金萍.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身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4):1673-1675.

[5]陈旭英,胡萍华,何园芳等.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35):167.

[6]李秀云,彭俏菁,江文昊等.情志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26-28.

[7]陈薇.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01-101.

[8]王东雁,周文江,丁俊等.针刺与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抑郁患者功能康复及血清SCD40L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5,(z1):83-84.

[9]赵锐,魏金铭,王新新等.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效果及观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9-9.

[10]张茜雯,张振香,林蓓蕾等.跨理论模型及动机访谈对脑梗死患者饮食认知及行为改变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4.

标签:;  ;  ;  

健康教育结合情志护理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