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小组合作

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小组合作

福建省龙岩市第九中学范苏平

在素质教育广泛深入发展的今天,为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以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生存”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形成合作意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简述一下“合作学习课堂”的尝试过程及其效果。

一、引入竞争,激发兴趣

合作学习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是将事先编成的学习程度不同的四人学习小组(一般前后桌为宜)进行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进步、创新作为评估奖励依据的一种尝试。通过尝试认为此种方法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公平合理的竞争条件,强烈的集体荣誉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和谐,活跃而有序。由教师的一言堂到多思维的相互碰撞,由师生间的交流扩大到师生间,生生间(好中差)的多边活动,较充分地开发课堂的人力资源,使教师教的生动,学生学的主动。仅仅研究平面几何证明题中的一题多解为例,题目给出后附加说明,本题至少有两种不同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若每增加一种证法另加10分,即一道题以20分为起点,通过全班学生们的集思广议,讨论竞争,有的组得到加60分、80分,甚至各组间方法又各不相同,最后得出本题的十几种不同位置的辅助线均可证明,达到了思维的广泛性,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开发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日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的确是寓学于乐,学而不厌,有了兴趣才能乐学、会学、学好。为了学好数学中的一个问题乃至一个概念,都应尽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思维,放手于学生的思、探、试、创,较困难的问题让小组间进行讨论,集体归纳,教师尽量不干预。比如初一学习“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时,可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了很长时间了,每位同学的身体都长高了,那么你知道你或是你的同桌有多高吗?你的桌子、书本有多长吗?学生们会立即进入“动”的状态,当学生实际测量后发现结果有误差,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这样不但分散了难点,而且使学生享有较多的学习主动权,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合作学习的特点,并逐步地由以教师中心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又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提出问题:建筑师傅盖房时检查房梁是否水平,就用一块等腰三角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若系物的绳子正好通过三角板底边的中点时房梁就是水平的,这是为什么?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用结合的特点,便产生寻求答案的兴趣急于找到原因,主动学习,合作提高。

三、多边活动,培养技能技巧

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不仅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学,更重要的是课堂之外的合作,也就是说学会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外活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教师提出超越课本知识要求的问题给学生适当引伸,发现规律,探索解决途径。如在学完解直角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后的复习课,给学生留下问题:你有办法知道校园内国旗旗杆的高度吗?通过探讨发现方法各有不同:1.用相似三角形知识求解(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2.直角三角形知识测得有关数据。唯有一组同学是采用把旗杆放倒后直接测量的结果,虽然这种方法欠妥,但总算有办法知道这个高度,教师还是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更加激起了同学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即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浓厚兴趣,形成技能、技巧。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改革大潮及素质教育的冲击下,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是赶快找到一种新的模式去面对复杂多变的教改现实,而是应在实践中围绕如何大面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去优化教法,有所创新。

标签:;  ;  ;  

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小组合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