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热和感热通量论文_骆敬新,高志刚,刘克修,宋翔洲,武双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潜热和感热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量,潜热,地表,波恩,暴雨,大西洋,生态学。

潜热和感热通量论文文献综述

骆敬新,高志刚,刘克修,宋翔洲,武双全[1](2018)在《中国沿岸ERA-Interim和MERRA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资料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33个沿岸代表性海洋站,采用1981—2012年海洋站观测数据统计计算中国沿岸整体的海气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历年逐月平均值,并对ERA-Interim、MERRA两种再分析数据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分析,为ERA-I、MERRA热通量资料的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历年逐月均值检验显示,两种再分析资料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海洋站计算结果均值差异不显着,ERA-I结果略高于海洋站结果,MERRA的均值与海洋站更接近。再分析资料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海洋站相关性显着,但方差差异均明显,ERA-I与海洋站的方差差异比MERRA小。2)季节变化特征检验显示,两种再分析数据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时间序列与海洋站统计计算结果相关性均显着,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沿岸整体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但也存在一些差异:2—7月中国沿岸整体的感热通量,海洋站数据明显低于再分析数据;潜热通量季节变化振幅海洋站大于再分析数据,MERRA数据季节变化振幅最小。3)年际变化特征的检验结果显示:1981—2012年,对于中国沿岸整体,ERA-I数据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年际变化和海洋站相关性显着,均下降趋势明显,可以用于海气热通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MERRA数据的感热通量年际变化略有下降趋势,但和海洋站的相关性不显着,MERRA数据潜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呈略上升的趋势,与海洋站计算的潜热通量趋势明显不一致,在1981—2012年不能代表中国沿岸整体的海气热通量的年际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朱宇颐,解潍嘉,黄华国[2](2018)在《基于叁维模型ENVI-met对黑河森林和北方森林的潜热及显热通量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均匀混合场景下模拟区域能量,叁维小气候模型比一维模型考虑因素更为全面,但叁维模型较复杂,研究甚少。为探究叁维模型在混合像元场景中的通量模拟能力,以ENVI-met模型为例,以黑河关滩森林和加拿大北方森林为实验区,比较森林通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季节性和日变化差异,并模拟森林叁维空间结构对通量分布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模型在春季、夏季、秋季模拟拟合度(R~2)分别为0.75,0.76,0.55。模拟显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变化符合实测趋势,日平均实测值与模拟值之差均不超过10.0%。模型对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太阳短波辐射模拟精度分别为0.68,0.63,0.80。(2)模拟总体能量闭合率(EBR)达92.9%,模型对气象参数微小变动不敏感,较为稳定。(3)自然参数不变场景下,团状分布通量值大于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剧烈,且显热通量对空间异质性较潜热通量更为敏感。研究结果肯定了ENVI-met模型模拟通量具有较好精度,且能够反映出森林空间分布格局在通量分配上的影响,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图10表2参32(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慕文玲,霍文,何清,杨兴华,杨帆[3](2017)在《塔中人工绿地与自然沙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利用新疆塔中站2013年5月、6月的叁维风速、温度和水汽脉动资料,运用涡旋相关计算法得出了塔中人工绿地与自然沙面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结果表明,塔中地区人工绿地与自然沙面地表热量输送主要是以感热输送为主,人工绿地最大感热通量变化范围160-220W·m~(-2),自然沙面变化范围170-270W·m~(-2),自然沙面感热通量高于人工绿地,并且变化幅度较大,6时之前感热通量为负值,之后出现正值,19时左右变为负值,即它的符号改变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人工绿地与自然沙面潜热通量相比,人工绿地潜热通量高于自然沙面,自然沙面潜热通量最大值变化范围10-80W·m~(-2),人工绿地变化范围30-80W·m~(-2),并且自然沙面潜热通量的变化幅度较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7年01期)

沈新勇,岳俗甲,刘佳,李小凡[4](2016)在《凝结潜热释放和地表热通量对一次飑线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013年7月4—5日一次产生大风、短时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飑线过程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凝结潜热释放和地表热通量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凝结潜热释放对飑线系统有重要的作用,对飑线发展维持、移动及成熟阶段的垂直结构都有着一定影响。(2)当飑线系统进入成熟阶段后,小尺度的积云对流中的凝结加热作用于中高层大气,加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而对流系统内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又导致凝结加热作用更强。(3)凝结加热作用极大地促进了飑线的低层入流、高层出流的垂直结构,以及系统前方中层入流和高层出流之间形成的间接垂直反环流,促进高空动能下传的同时,使系统前方对流不稳定性增加,新的对流单体易于触发。(4)潜热释放间接增强了对流内部的冷性下沉气流,进而加强了低层的阵风锋,使得新的对流单体能在飑锋处触发,飑线以新老对流单体交替的方式向前移动。(5)在高低空急流的垂直耦合促进飑线发展的同时,成熟阶段飑线中较强的凝结加热对高低层急流有反馈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种垂直耦合。(6)地表感热、潜热通量等边界层非绝热过程在对流系统的触发和发展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地表热通量在白天加强了对流边界层的湍流混合作用,由此产生的特征维持到了夜间,形成了适合飑线触发的层结条件。另外,在对流形成之前,与地表潜热通量相关的边界层加湿作用为对流的爆发贮存了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杨新飞[5](2014)在《海气界面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数据产品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和大气都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海洋主要是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来影响大气运动,大气则通过风应力的形式改变洋流、重新分配海洋中储存的热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大尺度海气耦合相互作用对于地球气候形成和变化有重要意义。海气界面的潜热和感热对于全球的能量收支平衡、水平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五种全球海气界面热通量产品1996-2005年期间的月平均潜热和感热通量数据。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GSSTF3(the Goddard Satellite-Based Surface TurbulentFluxes data set version3),HOAPS3(the Hamburg Ocean Atmosphere Parametersand Fluxes from Satellite Data version3),J-OFURO2(the Japanese Ocean FluxesData Sets with Use of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version2),NCEP再分析资料(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Atmospheric Research Reanalysis dataset)与OAFLUX(the Objectively AnalyzedAir Sea Fluxes for the Global Oceans data set)五种产品的月平均潜热通量,研究显示五种产品多年平均潜热通量的全球分布模式和纬向分布模式基本一致,差异主要分布在信风带和高纬度海域;叁种卫星产品(GSSTF3、HOAPS3、J-OFURO2)的潜热通量较为接近,叁种产品相互之间的均方根误差都小于20W/m2,OAFLUX与NCEP再分析资料较为相近,均方根误差小于20W/m2,相关系数均高于0.90。叁种卫星产品与NCEP再分析资料之间差异较大,均方根误差大于20W/m2,相关系数低于0.90。五种产品两两比较均方根误差最小的是GSSTF3与HOAPS3(14.15W/m2),最大的是GSSTF3与NCEP(25.93W/m2);相关系数最小的是HOAPS3与NCEP(0.87)、GSSTF3与OAFLUX(0.87),最大的是GSSTF3与HOAPS3(0.97)。对比分析五种全球海气界面热通量产品的月平均感热通量发现,HOAPS3在南半球高纬度海域的平均感热通量高于其他四种产品;在40°S~60°N之间的海域,五种产品的平均感热通量纬向分布模式基本一致,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于南、北半球的高纬度海域;HOAPS3与其他四种产品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70,标准偏差和均方根误差都大于10W/m2;GSSTF3、J-OFURO2、NCEP再分析资料与OAFLUX彼此之间的平均感热通量差值较小,产品间均方根误差较小。五种产品两两比较均方根误差最小的是J-OFURO2与GSSTF3(6.29W/m2),最大的是J-OFURO2与HOAPS3(15.92W/m2);相关系数最小的是J-OFURO2与HOAPS3(0.45),最大的是GSSTF3与NCEP(0.93)。比较五种产品的月平均潜热、感热通量发现,全球海气界面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全球分布、纬向分布模式一致,潜热通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信风带和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域,感热通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域。叁种卫星产品与NCEP再分析资料、OAFLUX的潜热通量差异较大,HOAPS3与其他四种产品的感热通量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0)

段海霞,陆维松,毕宝贵[6](2008)在《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SU/NCAR的非静力中尺度MM5V3模式,对2004年9月四川省及重庆市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凝结加热与地表热通量通过影响中尺度系统环境场的高低空急流、高低层辐合辐散等动力、热力条件,从而影响中尺度系统的发展以及中尺度暴雨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08年06期)

段海霞,陆维松,毕宝贵[7](2007)在《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PSU/NCAR的非静力中尺度MM5V3模式,对2004年9月四川省及重庆市地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凝结加热与地表热通量通过影响中尺度系统环境场的高低空急流、高低层辐合辐散等动力、热力条件,从而影响中尺度系统的发展以及中尺度暴雨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7-11-01)

塔依尔,吕新,马兰花,丁连军[8](2006)在《膜下滴灌棉田潜热和感热通量分配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膜下滴灌棉田获得的辐射热量比常规灌溉棉田稍高,以潜热通量的方式消耗的热量花蕾期约占净辐射的61.0%、吐絮期为42.3%,沙漠下垫面条件下产生的干而热的空气块在天气系统运动作用下,经过棉田使潜热通量增加,但膜下滴灌棉田比常规灌溉棉田花蕾期低7%左右,且后期差距加大,使得膜下滴灌棉田的感热通量、波恩比比常规灌溉棉田分别高4.8%~6.4%、0.1~0.2,其小气候条件优于常规棉田。(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2期)

姜华[9](2003)在《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气候系统能量平衡和淡水收支的重要方面。但受热通量资料质量的局限,目前关于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的研究不多。基于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性和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研究对热通量资料产品精度的依赖性,本文重点就现有热通量资料产品的质量和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开展较深入的研究。 以基于船测资料的SOC(Southampton Oceanography Center)和基于锚定浮标观测的PIRATA(Pilot Research Moored Array in the Tropical Atlantic)热通量产品为参照,对WHOI(Woods Hole Oceanography Institute)综合分析、NCEP1(NCEP/NCAR Reanalysis)和NCEP2(NCEP/DOE AMIP-Ⅱ Reanalysis)再分析热通量产品在热带大西洋的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认为NCEP1和NCEP2产品中,由算法所带来的误差在信风区远远大于赤道区;在信风区,由算法所带来的误差是基本变量所带来的误差的3-4倍,在赤道区,为1-2倍。在热带大西洋大部分区域内,WHOI对湍动热通量的平均场和时间变化的估计精度要高于NCEP1和NCEP2产品。WHOI在信风区内对潜热通量的量值和时间变化的估计要好于赤道区。在赤道区,WHOI对海气湿度差的估计相对于PIRATA偏高,直接导致其对潜热通量的估计偏差。综合分析认为,WHOI热通量资料产品是目前各资料产品中最适合使用和值得信赖的资料产品。 分析确定了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发现在南北两信风区,风速和海气湿度差的变化几乎是同位相的,平均背景风速和海气湿度差都较大,他们互相加强彼此对潜热通量变化的贡献,所以海洋潜热损失最大是发生信风南北两区的各自风速和海气湿度差都较大的冬季。在赤道冷舌区,平均的背景海气湿度差比较小,所以平均风速背景下的海气湿度差的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变化主导该区的潜热通量的变化。赤道冷舌区海表温度又主导着海气湿度差的变化,所以该区海洋的潜热损失最大发生海表温度最高的3一5月份。在气候平均的工TCZ区,平均的背景海气湿度差比较大,所以平均海气湿度差背景下风速的变化主导潜热通量的变化,因此该区潜热损失最大值发生在风速最大的6一8月份。在巴西以北的暖水区,尽管海气湿度差的变化和风速的变化都较大,但二者在区域内总是反相,彼此削弱了对潜热通量变化的贡献,所以该区潜热通量的变化振幅较小,最终由风速的变化主导潜热通量的变化。感热通量的变化主要由海气温差的变化主导。 借助SVD、EOF和MTM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了热带大西洋潜热和感热通量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发现湍动热通量的前两个EOF模态主要描述的是位于ITCZ南北两侧的信风区的湍动热通量的变化。第一模态EOF时间系数的M翎谱给出了约两个半月的周期变化和2一3年的准周期变化。第二模态给出了2一3年的变化信号。在赤道冷舌区,SST变化对湍动热通量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赤道冷舌区以外风速变化对潜热通量变化影响最大。基于图像分析,认为ITCZ位置和强度存在2一3年的变化周期,El Nino年ITCZ变化的南北跨度最小,推断Walker环流异常可能是ITCZ位置和强度年际变化的主要作用。 热带太平洋ENSO事件通过对Walker环流的调整减小热带大西洋ITCZ区的风速值,湍动热通量亦随之减小。热带大西洋的增暖事件中,东风减弱,西风加强,赤道冷舌区海洋的潜热和感热损失随SST的增暖而增大,ITCZ区海洋的潜热和感热损失则伴随着风速的减小而减小。SST Dipole年北半球异常的西南风导致湍动热通量在中非西海岸至ITCZ区的双倍减小,它会进一步扩大北半球的SST异常。 SST和湍动热通量的祸合场的第一模态所表征的是西风加强一冷舌区SST升高一海表潜热和感热损失在冷舌区增大的湍动热通量变化的驱动过程。在第二模态中,由SST Dipole驱动的越赤道的异常风,只在SST梯度较大的北半球ooN一10ON的区域较强。此异常风在柯氏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形成与背景的东风反向的异常西风,使得ooN一10oN的风速减小,潜热通量减小,于是在该区域内形成的正的海表温度异常振幅被放大。 本文主要创新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确定了各热通量资料产品的误差范围和其适用的对象,确定了计算误差和基本变量场存在误差间的比例;首次揭示了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潜热和感热通量在热带大西洋5个不同的气候敏感区域的变化特征及成因:揭示了热带大西洋湍动热通量、SST和湍动热通量祸合模态及ITCZ位置和强度存在2一3年的年际变化,并确定出EI Nino年ITCZ变化南北跨度最小的现象;提出了热带大西洋类El Nino事件中,西风加强分冷舌区SST升高斗冷舌区海表潜热和感热热损失增加的湍动热通量变化的驱动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3-05-01)

吴洪颜,申双和,徐为根,李秉柏[10](2000)在《关于棉田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几种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棉田的实测资料,选用四种常用的计算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空气动力学方法Ⅰ和伯温比-能量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较一致,梯度扩散法略小,而布德科方法计算的潜热通量偏高、感热通量过低。因此得出结论:在计算棉花等作物的冠层通量时,选用空气动力学方法Ⅰ最合适,其次是梯度扩散法。(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00年04期)

潜热和感热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非均匀混合场景下模拟区域能量,叁维小气候模型比一维模型考虑因素更为全面,但叁维模型较复杂,研究甚少。为探究叁维模型在混合像元场景中的通量模拟能力,以ENVI-met模型为例,以黑河关滩森林和加拿大北方森林为实验区,比较森林通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季节性和日变化差异,并模拟森林叁维空间结构对通量分布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模型在春季、夏季、秋季模拟拟合度(R~2)分别为0.75,0.76,0.55。模拟显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变化符合实测趋势,日平均实测值与模拟值之差均不超过10.0%。模型对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太阳短波辐射模拟精度分别为0.68,0.63,0.80。(2)模拟总体能量闭合率(EBR)达92.9%,模型对气象参数微小变动不敏感,较为稳定。(3)自然参数不变场景下,团状分布通量值大于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剧烈,且显热通量对空间异质性较潜热通量更为敏感。研究结果肯定了ENVI-met模型模拟通量具有较好精度,且能够反映出森林空间分布格局在通量分配上的影响,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图10表2参3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潜热和感热通量论文参考文献

[1].骆敬新,高志刚,刘克修,宋翔洲,武双全.中国沿岸ERA-Interim和MERRA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资料评估[J].气象科技进展.2018

[2].朱宇颐,解潍嘉,黄华国.基于叁维模型ENVI-met对黑河森林和北方森林的潜热及显热通量模拟[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

[3].慕文玲,霍文,何清,杨兴华,杨帆.塔中人工绿地与自然沙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差异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

[4].沈新勇,岳俗甲,刘佳,李小凡.凝结潜热释放和地表热通量对一次飑线过程的影响[J].气象科学.2016

[5].杨新飞.海气界面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数据产品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6].段海霞,陆维松,毕宝贵.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影响分析[J].高原气象.2008

[7].段海霞,陆维松,毕宝贵.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影响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2007

[8].塔依尔,吕新,马兰花,丁连军.膜下滴灌棉田潜热和感热通量分配特征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6

[9].姜华.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

[10].吴洪颜,申双和,徐为根,李秉柏.关于棉田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几种计算方法[J].气象科学.2000

论文知识图

耦合模式台风中心附近TCHP变化(a)20...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年内变化特征...潜热和感热通量气候平均值(197...类土地利用转换方式引起2015年1、4...农耕区下垫面净辐射(Rn)、感热通量(H...SiB2模拟与实地观测(a)感热通量(H)、...

标签:;  ;  ;  ;  ;  ;  ;  

潜热和感热通量论文_骆敬新,高志刚,刘克修,宋翔洲,武双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