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操纵论文_李燕萍,夏晴晴,程花,赵珏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操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蛋白,华宝,中国科学院,细胞,蓝藻,营养。

生物操纵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萍,夏晴晴,程花,赵珏[1](2019)在《多层级生物操纵技术在人工湿地控制蓝藻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围隔试验建立多层级高效生物食物链调控水质和消除蓝藻,寻找出合理的控藻生物比例。再将该技术应用到贡湖湾人工湿地,探索多层级生物操纵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控制蓝藻的效率。结果表明,当控藻生物鲢鱼、铜锈环棱螺、褶纹冠蚌、河蚬的比例为4∶5∶20∶40时,30 d后叶绿素a消除率达到97.12%,水体营养盐TN、TP和NH_3-N浓度分别下降了73.63%、57.44%和74.44%,说明合理的多层级控藻生物比例对水体中营养盐和藻类均有显着的消除作用。该控藻生物比例应用到贡湖湾人工湿地试验12 d后,蓝藻消除效率达到99.8%,试验14 d后蓝藻生物量比人工湿地原有蓝藻量降低6.1%,说明利用"多层级生物操纵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控制蓝藻,为解决贡湖湖滨带内蓝藻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张曼,郜小龙,王一帆,和子杰,王康[2](2019)在《生物操纵方法对水绵(Spirogyra)的调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安全高效调控水绵生长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养殖水桶开展了两次生物操纵实验,分别观测了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在没有营养加富条件下,以及鲫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营养加富条件下,对水体中浮游态和固着态水绵(Spirogyra)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没有营养加富的水体中,鲤和鲫对水绵不仅没有调控效应,反而会促进水绵的生长.建议在水绵生长旺盛的水体中,一定程度上移除水体中这些鱼类反而可以有效控制水绵的生长.在营养加富条件下,日本沼虾对水绵的控制效应明显.鲫对水绵发挥的作用与水体营养状态存在交互作用,日本沼虾对水绵的抑制效应是否受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燕青[3](2018)在《没错,就是黄晓明!卷入股票操纵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关于高勇20亿元非法操纵精华制药一案引发市场热议。证监会的巨额处罚一出,因名称重合度相像,黄某明及其母张某霞立刻被外界锁定为娱乐明星黄晓明及其母亲张素霞。8月14日,接近监管层人士确认,处罚书中的“黄某明”和“张某霞”的确是黄晓明和张素霞二人。(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18-08-15)

董晓斌[4](2018)在《基于光镊的生物细胞机器人化操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研究是一切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对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观测、分析细胞的各种变化,从中提取生命信息,研究单细胞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定性、定量及结构的变化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比传统的细胞生物技术,基于细胞操纵的单细胞研究可以直接反映细胞内部状态,如单细胞DNA测序和单细胞定时定量PCR。对细胞物理位置进行控制的细胞操纵是开展单细胞研究的基础,通过将光镊技术跟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实现细胞的机器人化操纵是一种有效的细胞操纵手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单细胞研究的进展。目前基于细胞操纵的研究主要分为直接操纵和间接操纵两种方式。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直接操纵方式的控制算法只适用于单种细胞,且激光产生的热量会对敏感的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而间接操纵方式则主要停留在手工操纵阶段,实际操纵过程中非常费时,且精度较差。本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开展以下研究:(1)将机器人技术与光镊技术相结合,实现不同类型细胞的机器人化操纵。首先,对细胞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引入一个新的变量控制约束替代动力学模型中的临界偏移量。然后,提出一种通过在线识别相关参数,实现不同类型细胞操纵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为论证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使用酵母菌细胞与成骨细胞作为实验样品,采用点对点控制方式和轨迹跟踪控制方式实现此两种类型细胞的操纵,具有良好的操纵精度,论证了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2)结合机器人、光镊、微纳结构设计与制备等技术,实现间接方式下细胞的机器人化操纵。设计具有平移和旋转功能的微纳工具,结合显微视觉实时反馈的微纳工具位姿和细胞位置,采用基于行为的控制方法,通过对微工具位姿的精确控制,实现细胞以一定速度沿着给定路径进行搬运,并最终到达目标位置。为论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酵母菌细胞作为实验样品,验证所提方法对细胞的运输取得了良好的位置精度。(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陈鹏,李波,彭智,高淦,陈盛[5](2018)在《ica操纵子对表皮葡萄球菌在不同骨科植入物表面黏附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ca操纵子对表皮葡萄球菌在骨科植入物表面黏附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为临床骨科材料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表皮葡萄球菌ica操纵子的icaADBC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ica操纵子基因的表达,苯酚-硫酸法检测细胞间多糖黏附素(PIA)的合成,黏附能力检测采用菌落平板计数法,生物膜形成能力检测采用结晶紫染色法。结果 11株表皮葡萄球菌临床菌株扩增出ica操纵子的icaADBC基因,且在菌株中均有表达。ica操纵子基因表达高的菌株其PIA分泌量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在骨组织上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其次为钛合金和不锈钢。icaA基因表达与细菌在3种生物材料上的生物膜形成相关。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在不同骨科植入物上具有不同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能力,ica操纵子基因通过调节PIA分泌量而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8年17期)

陈永峰[6](2018)在《基于富营养化及藻类控制的黄河下游引黄平原水库生物操纵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营市位于黄河最下游,黄河入海口的叁角洲地带,以平原为主。该地区主要以水库作为饮用水源地,水库水主要是引用黄河水,而黄河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类在进入水库后会慢慢富集。通过对东营市辛安水库、孤河水库、耿井水库和利津水库的调查研究发现,这4座水库已长期在富营养状态下运行,该地区生活和生产用水均来自这些水库,水库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饮用水安全。利用辛安水库原水分别进行了室内试验和室外试验,主要研究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及其不同组合对辛安水库水体水质指标和浮游藻类的控制效果,为治理辛安水库富营养化,控制藻类数量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试验结果如下:(1)4座水库(辛安水库、孤河水库、耿井水库、利津水库)部分水质指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总氮(TN)浓度基本大于1.0mg/L,有些水库在个别月份总氮(TN)浓度甚至大于2mg/L,总氮浓度基本达不到Ⅲ类水质要求;藻类总数和叶绿素a的迅猛增长,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2)在辛安水库中检出藻类共计7门36属,根据优势种评价对辛安水库富营养化进行评价,其近5年基本处于富营养水平,利用参数法对该水库2017年各月份营养水平评价显示其总体处于富营养水平。(3)辛安水库藻类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要优势藻。藻类变化趋势有明显随气温变化的特征,自3、4月份后,藻类总数明显增加,在7~9月份达到最高值,最高值有时会超过1亿个/L。(4)水生植物及其不同组合对富营养化及藻类控制效果的研究显示,美人蕉、水葫芦和蕹菜均能表现出降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和控制藻类数量的能力。其中,水葫芦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分别达到67.02%和21.75%;美人蕉对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较好,分别达到47.01%和25.45%;蕹菜对藻类总数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较好,分别达到36.58%和38.58%。(5)水生动物及其不同组合对富营养化及藻类控制效果的研究显示,鲢鳙鱼在3:1比例下投放80g/m~3对藻类及营养盐浓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藻类总数由7523.5万个/L降低到2137.0万个/L;总氮由1.82mg/L降低到0.46mg/L;总磷由0.059mg/L降低到0.018mg/L;高锰酸盐指数由4.73mg/L降低到2.09mg/L。(6)不同生物链组合对富营养化及藻类控制效果的研究显示,生物链组合越完整,其对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和藻类数量的控制效果越好。鱼类、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生物填料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对水体的综合治理。(7)鲢鳙鱼对富营养化及藻类控制效果的室外研究显示,投放不同密度的鱼苗,均可降低和控制藻类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体部分理化指标。其中,投放密度为60g/m~3和80g/m~3时效果较好。试验结果显示,位于黄河下游的东营市内平原水库富营养化及藻污染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对其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治理极为重要。浮床植物对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类物质具有显着效果,对限制藻类过量繁殖也有一定的作用。当鲢鳙鱼密度均为80g/m~3时,在3:1的比例下对控制藻类数量展现出较好的效果,而鲢鳙鱼比例为3:1时,密度为60g/m~3与密度为80g/m~3时的作用效果差距不大,因此建议进一步进行鲢鳙鱼比例为3:1时在低密度下对水体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利于在有效治理水库的同时降低成本。(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志刚[7](2018)在《生物传感器方法研究砷调控蛋白与操纵区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砷污染、砷检测以及微生物砷代谢研究现状,针对砷调控蛋白(ArsR)与砷代谢操纵区(OP)相互识别关系研究不深入的问题,提出本文研究课题和内容。微生物与环境砷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进化出丰富多样的砷代谢机制,阐释微生物砷代谢机制对于理解微生物在砷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因组分析表明多数菌株拥有1个砷代谢操纵子,也发现许多菌株中同时存在多个砷代谢操纵子。砷调控蛋白(ArsR)是砷代谢操纵子结构基因表达的“开关”,甚至在一些菌株中发现多达6个砷调控蛋白基因(arsR),而且arsR序列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目前关于ArsR与砷代谢操纵区(OP)相互识别关系的研究很少且不够深入,相关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因敲除、基因突变和凝胶滞缓技术(EMSA)。鉴于此,本文借鉴生物传感器报告分子检测的方法,建立了元件可替换的检测ArsR与操纵区相互作用的方法,初步研究了来自于Escherichia coli J62.1和BL21(DE3)、Staphylococcus aureus NCTC 50581、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CGA009等4个菌株中的ArsR(9个)与操纵区(2个)相互作用关系,并选择到一个对砷检测较好的菌株,进行了砷生物传感器检测性能的评价。本研究为进一步高通量筛选和研究能相互识别的ArsR与砷代谢操纵区(OP)并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基础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以pUC19为出发质粒,采用基因操作的方法,删除了lacZ序列,组装了T7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添加了4个酶切位点,构建了具有报告基因(gfp)的重组质粒(pUC19-T7-gfp),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DE3)及砷敏感菌株E.coli AW3110(DE3),这两株宿主菌在22℃,通过0.2 mmol/L IPTG诱导,均检测到强荧光信号,表明基础生物传感器构建成功。可替换元件的操纵区(OP)与ArsR相互作用检测系统的建立。选择已经证明能够相互作用的OP和arsR基因序列构建检测系统,将E.coli J62.1质粒R773砷操纵子中的OP1和arsR1替换重组质粒(pUC19-T7-gfp)中T7启动子,构建重组质粒命名为(pUC19-OP1-arsR1-gfp)。将该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AW3110,重组菌株表达的GFP荧光强度依赖于As(III)诱导,表明该系统中OP1和ArsR1能够相互作用。利用基因操作替换OP和arsR,通过GFP荧光强度变化是否依赖于砷,可用于检测这2个元件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同ArsR与OP1的相互作用。将源自R.palustris CGA009、S.aureus NCTC50581、E.coli BL21中的arsR替换pUC19-OP1-arsR1-gfp质粒中的arsR1基因,研究8个外源ArsR与OP1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只有BL21中的ArsR及CGA009中的1个ArsR可以与OP1发生相互作用,其它6个ArsR不发生相互作用。其中BL21的ArsR与OP1相互识别最强,超过了检测系统本身ArsR1与OP1相互识别关系。聚类分析表明,和ArsR1同源高的ArsR能与OP1发生相互作用,说明ArsR和OP的识别具有高的选择性。不同ArsR与OP2(S.aureus NCTC 50581质粒pI258砷操纵区)相互作用。将OP2和arsR2(pI258的arsR)替换重组质粒pUC19-OP1-arsR1-gfp的OP1和arsR1,构建重组载体pUC19-OP2-arsR2-gfp。将源自CGA009、BL21及J62.1中的arsR替换pUC19-OP2-arsR2-gfp质粒中的arsR2基因,研究8个外源ArsR与OP2的相互作用关系。砷诱导结果显示,ArsR2及CGA009中的2个ArsR可以与OP2相互作用,其它6个ArsR不发生相互作用。其中ArsR2与OP2相互作用最强。聚类分析表明,同源高的ArsR能与OP相互识别,而某些同源性低的也能相互识别,由此说明ArsR和OP的识别可能与ArsR局部保守序列有关。筛选具有良好检测能力的砷生物传感器。结果显示,与出发敏感菌株相比,筛选的砷生物传感器菌株抗砷能力明显升高,在200.0μg/L As(III)时,仍具有良好的生长能力;室温(22℃)条件下,在2.0-40.0μg/L As(III)范围内,菌株对砷响应呈现线性剂量效应关系,检测极限为1.65μg/L;在pH 5.0-8.0范围内,菌株具有良好的砷检测能力。对As(III)选择性强,对其它金属离子没有选择性,生物传感器对As(III)的回收率达95%-105%。总体而言,该生物传感器能够适用于复杂水体环境中As(III)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06-01)

郑磊[8](2018)在《基于生态模型的筼筜湖生物操纵情景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四十年来,富营养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湖泊和沿岸水域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虽然世界各地都采取措施来降低富营养化,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富营养化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生态修复是在服从自然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帮助受损、退化或毁灭的生态系统恢复其结构、功能和服务的措施。现已发展了一系列治理富营养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措施来促进生态修复,其中,生物修复方法相对于其它方法来说具有长效修复效果和低修复成本的优势。本研究运用Ecopath模型分析了筼筜湖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及其他生态系统基本特征。运用营养级谱、生态系统重要参数与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对筼筜湖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诊断,并应用构建的生态模型开展了以“削峰填谷”为特诊的筼筜湖生物操纵情景模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2008年和2017年的调查研究数据为基础分别构建了两个年份的筼答湖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其中该模型在2008年由17个功能组组成,2017年则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苔藓虫这一新的功能组。分析结果表明,海鸟位于筼筜湖食物网的最顶端,其营养级在2008年和2017年分别为3.59和3.70。该生态系统的总流量在2008年和2017年分别为19903 t/km2/year和17892.16 t/km2/year,其中初级能量约54%来源于初级生产者,46%来源于碎屑。该生态系统的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2.57%-2.71%,低于大部分渴湖生态系统。通过Ecopath模型的网络分析功能得出筼筜湖中生态位重迭性最高的是罗非鱼和鲻鱼,而关键功能组主要包括了肉食性鱼类和海鸟。筼筜湖生态系统中描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总初级生产力/总代谢量(TPP/TR)和总初级生产力/总生物量(TPP/TB)两个指标的值在2008年分别为9.335和43.061,在2017年则为6.61和34.79。表明筼筜湖生态系统的成熟度总体较低,但2017年较2008年有所提高。(2)筼筜湖的营养级谱显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跨4个数量级,各功能组的生物量结构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随营养级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斜率约为16%-18%。各功能组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的比值(P/B)、消耗量与生物量的比值(Q/B)和代谢量和生物量的比值(R/B)随着营养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其中,处于中间营养级的功能组的P/B、Q/B、和R/B大多低于平衡状态下各参数的值,可能存在一定的低估。顶级捕食者肉食性鱼类与初级生产者的生产量相比相差4个数量级,说明该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较低,该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3)生物操纵情景模拟的结果显示,以2008年和2017年的筼筜湖生态系统为起始状态的模型,模拟投放肉食性鱼类、移除蟹类;在2017年为起始状态的模型移除鲻鱼可以达到有效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目的。综合操纵比单一物种操纵的效果更佳,在单一物种操纵中蟹类操纵的效果最佳,综合操纵在2008年和2017年现状下较蟹类操纵的效果最高提升分别为3.5%和7%。在筼筜湖实施生物操纵措施不但可以更有效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而且能较大提高筼筜湖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起到更好的生态修复作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4-01)

钱韦,陈晓亚,方荣祥,康乐[9](2017)在《生物信息流的人工操纵——作物病虫害导向性防控的新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发明之一.依靠不断创新与革命的农业技术,人类逐步摆脱了食物匮乏对人口数量的限制,并且得以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地球文明.特别是自20世纪绿色革命时代以来,以化肥、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抗生素和植物生长促进剂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技术大幅提高了世界粮食的生产效率,为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先决条件.然而,这些生产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显着的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7年09期)

刘小刚,苟斌全,林宇菁[10](2017)在《恶臭假单胞菌铜抗性操纵子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恶臭假单胞菌铜抗性操纵子基因相似性,蛋白质的亲疏水性,蛋白质高级结构,蛋白质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恶臭假单胞菌铜抗性操纵子与丁香假单胞菌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与大肠杆菌距离较远,这意味着该操纵子可能来源于丁香假单胞菌。(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7年16期)

生物操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安全高效调控水绵生长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养殖水桶开展了两次生物操纵实验,分别观测了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在没有营养加富条件下,以及鲫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营养加富条件下,对水体中浮游态和固着态水绵(Spirogyra)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没有营养加富的水体中,鲤和鲫对水绵不仅没有调控效应,反而会促进水绵的生长.建议在水绵生长旺盛的水体中,一定程度上移除水体中这些鱼类反而可以有效控制水绵的生长.在营养加富条件下,日本沼虾对水绵的控制效应明显.鲫对水绵发挥的作用与水体营养状态存在交互作用,日本沼虾对水绵的抑制效应是否受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操纵论文参考文献

[1].李燕萍,夏晴晴,程花,赵珏.多层级生物操纵技术在人工湿地控制蓝藻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2].张曼,郜小龙,王一帆,和子杰,王康.生物操纵方法对水绵(Spirogyra)的调控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19

[3].陈燕青.没错,就是黄晓明!卷入股票操纵案[N].深圳商报.2018

[4].董晓斌.基于光镊的生物细胞机器人化操纵研究[D].深圳大学.2018

[5].陈鹏,李波,彭智,高淦,陈盛.ica操纵子对表皮葡萄球菌在不同骨科植入物表面黏附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

[6].陈永峰.基于富营养化及藻类控制的黄河下游引黄平原水库生物操纵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

[7].张志刚.生物传感器方法研究砷调控蛋白与操纵区相互作用[D].华侨大学.2018

[8].郑磊.基于生态模型的筼筜湖生物操纵情景模拟研究[D].厦门大学.2018

[9].钱韦,陈晓亚,方荣祥,康乐.生物信息流的人工操纵——作物病虫害导向性防控的新科学[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7

[10].刘小刚,苟斌全,林宇菁.恶臭假单胞菌铜抗性操纵子生物信息学分析[J].广东化工.2017

论文知识图

南昌霉素基因簇和莫能霉素基因簇的SA...褐藻胶的单糖组成结构示意图b褐藻胶...生物操纵控藻原理利用滤食性鲢,鳙控制藻类水华的非经...利用趁食性醚、编控制蓝藻水华的非经典...控制藻类水华的经典生物操纵理...

标签:;  ;  ;  ;  ;  ;  ;  

生物操纵论文_李燕萍,夏晴晴,程花,赵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