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植保植检管理站广东雷州524200
摘要:花生田蛴螬是危害花生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危害可引起花生的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文章介绍了蛴螬的基本情况,并结合经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此虫危害的主要种类及发生规律特点,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四个方向,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种植;蛴螬;形态特征;活动规律;防治措施
1前言:
近年来,大多地区的花生种植中蛴螬发生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该害虫是花生的毁灭性害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发生规律复杂,防治困难,而且危害愈来愈重,严重危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实,使花生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究其原由,是没有准确掌握蛴螬的发生活动规律,防治不科学所致。文章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及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出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并提出有效可持续的防治技术。
2、基本情况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属鞘翅目,在我国发生种类多、分布广。广东地区花生田蛴螬种类主要有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等,严重为害花生地下果和根茎,造成空果和死苗,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70%,甚至绝收,给农民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湛江地区花生田蛴螬每年发生面积3.3万hm2,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160万kg。2012—2014年秋季,广东各地植保部门挖方调查地下害虫基数,结果显示,花生田蛴螬数量居高不下,每667m2平均1863头,在地下害虫中所占比率平均为69.4%,仍是地下害虫中优势种类,见下表。
3、形态特征
3.1暗黑鳃金龟
(1)成虫:体长17~22mm,长卵形,暗黑色或红褐色,无光泽。前胸背板前缘具有成列的褐色长毛。翅鞘伸长,两侧缘几乎平行,每侧4条纵肋不明显。腹部臀节背板不向腹面包卷,与肛腹板相会合于腹末。
(2)卵:初产时长椭圆形,乳白色。孵化前呈近圆球形。
(3)幼虫:3龄幼虫体长35~45mm,头部前顶刚毛每侧1根,位于冠缝侧。肛腹板后部覆毛区无刺毛列,只有散乱排列的钩状毛。肛门3裂。
(4)蛹:长20~25mm,裸蛹。腹部背面有发音器2对,分别位于腹部第4~5节和第5~6节交界处的背面中央。
3.2华北大黑鳃金龟
(1)成虫:体长16~22mm,体宽8~11mm。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10节。翅鞘椭圆形,长度为前胸背板宽度的2倍,每侧有4条明显的纵肋。前足胫节外齿3个,内方距l根;中、后足胫节末端距2根。臀节外露,背板向腹下包卷,与腹板相会合于腹面,中央略成凹陷状。
(2)卵:初产时长椭圆形,长约2.5mm,宽约1.5mm,白色略带黄绿色光泽。发育后期成圆形,长约2.7mm,宽约2.2mm,白色有光泽。
(3)幼虫:3龄幼虫体长35~45mm,头部前顶刚毛每侧3根,其中冠缝侧2根,额缝上方近中部1根。肛腹板后覆毛区无刺毛列,只有钩状毛散乱排列。肛门3裂。
(4)蛹:长21~23mm,初为白色,后变灰黄褐色至红褐色,裸蛹,在土室中化蛹。
3.3铜绿丽金龟
(1)成虫:体长19~21mm。背面铜绿色,其中头、前胸背板、小盾片色较浓,翅鞘色较淡,有金属光泽。翅鞘背面有2条纵肋,边缘有膜质饰边,肩部具瘤突。臀板三角形,黄褐色,基部有1个倒正三角形大黑斑,两侧各有1个小椭圆形黑斑。
(2)卵:初产时椭圆形,长1.7~1.9mm,乳白色,孵化前呈圆球形,卵壳表面光滑。
(3)幼虫:3龄幼虫体长30~33mm,头部前顶刚毛每侧6~8根,排成一纵行。肛腹板后部覆毛区刺毛列由长针状刺毛组成,每侧多为15~18根,两列刺毛尖端大多彼此相遇或交叉,仅后端稍许岔开些。
(4)蛹:体长18~22mm,体稍弯曲。腹部背面有6对发音器。臀节腹面雄蛹有4裂的瘤状突起,雌蛹较平坦。
4、发生规律
4.1暗黑鳃金龟
在广东地区1年发生1代,多以老熟幼虫在地下20~40cm处越冬。5月中旬化蛹,蛹期22~30天,成虫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成虫食性杂,喜食林木、果树叶片,有较强的趋光性。
4.2华北大黑鳃金龟
在雷州地区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世代重叠明显。成虫4月份出土为害,有趋光性,幼虫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啃食夏播花生的幼苗根茎和幼果,并能蛀入花生的嫩果荚内为害,造成空果和死苗。10月下旬以3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升危害,6月下旬化蛹,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10月潜入土中越冬。
4.3铜绿丽金龟
在雷州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为害,5—6月化蛹,成虫发生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幼虫危害盛期在7—9月,10月以3龄幼虫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喜食荔枝、柑桔、龙眼等等叶片,危害重时常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幼虫为害花生、大豆等作物。
4.4绿色防控技术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积极作好虫情调查工作,加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力度,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确保花生田生态良性循环。
5防治措施
5.1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实行适度的轮作,重发田增加套作玉米,由于套种玉米已于5月中下旬播种,出苗后,越冬蛴螬已老熟,新孵化的幼虫未长大,避过了蛴螬的危害盛期,并加强中耕,可以机械杀伤或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曝晒而死或被鸟类啄食。
(2)清洁田园。播种前或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作物秸秆,以减少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
(3)合理施肥。有机肥充分腐熟后施用,防止招引成虫取食产卵;精耕细作,追肥时有计划地利用碳铵作底肥,对蛴螬有一定的腐蚀和熏杀作用。
(4)适时灌溉。根据花生生长需要,在幼虫危害期,适时灌溉,可减轻危害。
5.2物理防治
(1)种植诱杀带诱杀成虫。田边、沟边等零散空地种点蓖麻,毒杀取食的金龟甲,降低成虫密度。
(2)灯光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等直接诱杀,有效降低虫源基数。自2013年开始在花生连片种植区安装使用太阳能灭虫灯诱杀金龟子成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直接人工捕杀。在金龟甲发生期每天黄昏后,直接捕杀成虫,用开水烫死后充作饲料喂鸡。
5.3生物防治
可利用白僵菌、绿僵菌或乳状菌防治蛴螬。如:每667m2用10亿孢子/g绿僵菌微粒剂3~5kg,按制剂:土=1:5~10,混合均匀,沟穴撒施。
5.4化学防治
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化学防治要立足高效、低毒原则,要抓住不同时期根据虫情调查,科学掌握防治适期。
(1)药剂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1:50~100:500~1000的药、水、种比例拌种,以保护种子和幼苗,此种方法因在夏季进行,气温高,堆闷时间不可太长,以防止种子发热影响发芽。
(2)土壤处理。在幼虫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用2%二嗪磷颗粒剂,用量每亩用2%颗粒剂1.25公斤(有效成分25克),沟穴施进行土壤处理,开沟穴施或喷淋灌根。在虫情严重时结合播前耕地,每667m2用3%辛硫磷颗粒剂2~3kg,加细土20kg,混合均匀撒布全田,随即耕耙翻入土壤。
(3)毒饵诱杀幼虫。6月下旬和7月下旬,当幼虫孵化盛期和幼龄期,每667m2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50mL,拌炒香的麦麸7.5kg,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土表,诱杀幼虫。
(4)药枝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盛期,将新鲜杨树(本地没有杨树)枝用40%的氧化乐果或90%的晶体敌百虫处理后,扎把插入花生田内,每667m2用4~5把,诱杀成虫。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花生生产过程中,蛴螬是重要的害虫之一。文章在明确其发生种类和危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供参考。在实际生产防治工作中,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充分发挥预防、防治的综合优势来有效可持续的防治花生田蛴螬,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协松,亓树亮.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报告[J].花生学报,1982(1)
[2]王云礼,陈香艳,唐洪杰.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及可持续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5):284-285
[3]徐建国,范慧,赵平厚,李民运,王素英.花生田蛴螬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试验研究[J].植物医生,2008,2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