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向运移论文_周凡,刘爱群,宋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垂向运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断层,油气,流体,海盆,氮素,溶质,水合物。

垂向运移论文文献综述

周凡,刘爱群,宋鹏[1](2019)在《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地层垂向运移通道精细描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琼东南盆地高压成因垂向裂缝在天然气运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裂缝型运移通道断距小,甚至没有断距,在迭后地震剖面上难以直接描述。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基于构造成因分析和地震几何属性分析相结合的垂向运移通道精细描述技术。首先基于地层压力和构造背景的约束,预测裂缝发育的优势部位,然后在敏感几何属性优选的基础上改进滤波算法,将叁维曲率分析和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算法相结合,以达到提高裂缝识别精度的目的。利用该技术首次对LS-25区的垂向运移通道进行了直接描述,证实该区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推动该区第一口预探井的成功上钻,并在目的层钻遇71. 8 m气层,揭开了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领域的勘探序幕。(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同文,高喜成,吕延防,付广,王海学[2](2019)在《断裂转换带作为油气侧向、垂向运移通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断陷盆地大量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并非围绕整条断裂分布,而往往集中分布于断裂转换斜坡、弯曲转折端、交汇区及末端等断裂转换带位置,表现出明显的运移通道特征。为了查明断裂转换带输导油气的优势条件及模式,在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运移特征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转换带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既可以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又可以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当作为侧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叁方面的优势条件:①具备油气侧向运移的流体势梯度;②砂体发育,储层对接概率大且侧向连通性好;③具有相对低的垂向与侧向渗透率比。侧向运移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破坏型-侧向连通油气运聚模式和破坏型-垂向、侧向封闭油气运聚模式,油气富集层位一般与运移层位一致。当作为垂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叁方面的优势条件:①"硬连接"型转换带活动强度一般较大,容易幕式开启作为通道;②"硬连接"型转换带处断层面常为脊状低势区,有利于油气发生汇聚;③应力集中、裂缝发育,容易破坏盖层发生油气垂向渗漏。垂向运移也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完全破坏型-油气垂向穿斜坡渗漏模式和破坏型-油气沿断层面垂向运移模式,油气一般被调整至浅层富集。通过矿物沉淀速率、成岩作用、地下水渗漏及矿床突水现象等,均可证实断裂转换带部位曾是流体运移的通道。(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毛宏涛,赵越,陈建平,徐鹏飞[3](2017)在《沧州深层地下水F~-垂向运移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沧州部分地区深层地下水F~-浓度已经严重超标,高氟地区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解F~-扩散过程需要分析F~-垂向运移状态和各影响因素。运用MODFLOW软件建立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垂向溶质运移模型,模拟第Ⅲ含水层高氟水来源于更高浓度的第Ⅳ含水层氟的垂向运移状态,运用敏感系数公式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溶质垂向运移的关系。通过溶质运移状态预测出2030年沧州地区第Ⅲ含水层氟离子平均浓度为1.64 mg/L,地下水氟离子垂向运移的主控因素为第Ⅳ含水层氟离子浓度,抽水量的影响次之。(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11期)

刘震,夏鲁,王子嵩,张旺[4](2017)在《超压盆地油气垂向运移高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超压盆地中,当断层活动断开超压烃源岩时,油气会沿断层面发生涌流式垂向运移,这一瞬态涌流过程为油气大规模运聚成藏提供了重要的油气来源。然而,对于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距离问题的研究,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较少考虑到断层开启时造成的泄压作用,也很少区分地层水和油气运移距离的差异。本文认为,油气顺断层向上运移的距离主要由源岩超压带内超压幅度决定,油气垂向运移理论高度可由超压幅度折算,因而超压幅度越大,油气垂向运移距离越远,油气上涌顶界面埋深越浅。油气初次上涌的起始位置不是地表面,而是有效烃源岩顶面。另外,由于油气的大量上涌,超压带快速泄压,大部分油气上涌实际距离不能达到理论上涌的最大距离。同时,考虑到沿断层运移时受到阻力作用,油气实际上垂向运移高度远远小于理论运移高度。(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卜庆涛[5](2017)在《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声学特性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水合物具备巨大的资源潜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我国海域和陆上冻土带中也逐渐发现了水合物。当前,以地震波技术为主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仍是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主要手段。由于野外获取的数据难以在水合物饱和度和声速之间建立关系,因此人们通常用实验的方法将水合物饱和度和声速之间建立相应的关系并进行速度模型验证。在合适的模型基础上希望利用获取的地震波参数和声波测井数据对储层资源量进行估算与评价。已有研究大多在封闭体系下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中声学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对更接近水合物实际成藏过程的气体运移条件下声学响应特征了解甚少。因此,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中水合物储层的声学特性,将对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和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模拟气体垂向运移条件下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生成和分解过程,利用超声探测技术和时域反射技术(TDR),实时探测水合物的声速和饱和度变化,确定不同甲烷通量对水合物饱和度、声学响应特征的影响。通过上述模拟实验获取动态体系中声速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规律,验证速度模型在各种条件下的适应情况。在此基础上,同封闭体系下水合物形成过程中声学特性进行对比,揭示不同体系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声学响应特征差异,根据理论模型和声学数据探讨水合物生成模式。通过相应的研究,一方面在技术方面取得创新,另一方面在不同体系下水合物的声学响应、速度模型的选取和水合物微观分布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也为更加逼真模拟水合物的形成和真实理解水合物成藏过程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在实验技术方面,采用数字示波器优化和改进了实验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将数字示波器替代A/D数据采集卡应用到超声数据采集系统,相比数据采集卡数字示波器具有同等的数据存储和采集功能,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能对待测波形进行直观观测,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验装置中实现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使用压差控制系统为气体的流动提供驱动力,为防止沉积物中水分的散失和气体运移通道的堵塞,将微孔烧结板、防水透气砂和下气室加热底板应用到实验体系,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将BROOKS质量流量控制器应用到实验体系,实现对反应体系的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地获得了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中水合物生成和分解实验的声学和饱和度数据,建立了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声学和水合物饱和度的关系。对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水合物声学特性研究表明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纵横波速度大于分解过程中的纵横波速度。在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当水合物饱和度在0-20%时,发现声速有一个小幅度的快速增加。当水合物饱和度在20%-60%时,声速的增加幅度变慢。当水合物饱和度大于60%时,声速的增加再次变快。发现含水合物沉积物声速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呈现出快速-慢速-快速增加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进气端甲烷通量进行控制,探索了不同甲烷通量的水合物生成模拟实验。通过实验获取了不同甲烷通量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及水合物生成量的影响:即甲烷供应通量越小,生成最大水合物饱和度所需时间越少;甲烷通量越大,生成最大水合物饱和度用时越长。在一定时间内,甲烷通量越大,越易形成高饱和度水合物。甲烷通量供应模式下声速同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声速变化呈现出相似趋势,在水合物生成初期,声速有相对较快的增长;之后在水合物生成阶段,声速呈现出较为平缓的增长趋势;在水合物饱和度50%-60%左右,声速的增加速率明显变快。为了进行动态、静态体系水合物形成差异性对比,在二维实验装置中进行封闭体系模拟实验,并得到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空间分布的初步认识:即水合物生成初期,水合物优先在粗粒沉积物中生成;水合物生成末期,粗粒和细粒对沉积物饱和度及声速影响不大。在沉积物中纵向上离气源越近,越易生成水合物,随着时间推移各层水合物饱和度逐渐趋于一致;在横向上水合物优先在反应釜周边生成,随后在反应釜内部生成。实验获得Vp-Vs间的经验公式,与野外同类型储层实地数据具有良好对比性,可为储层纵横波速度和水合物饱和度估算提供依据。将封闭体系下和气体运移体系下水合物声学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封闭体系中,声速的增加较快,没有明显阶段性变化。在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声速体现出快速-慢速-快速增加的趋势。将南海北部陆坡实测声速同水合物饱和度数据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气体运移体系下声速与水合物饱和度间关系同南海实测数据结果较为一致。在进行不同体系实验的基础上,将适应于水合物饱和度预测的速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适应的速度模型为权重方程、BGTL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权重方程的预测值同实测值有较好一致性。由于本实验为松散沉积物体系,通过验证得知权重方程并不适应实测横波速度值。当水合物饱和度在20%-60%时,实验结果同等效介质理论模式A的计算结果相近。在甲烷通量供应模式下,适应的速度模型为BGTL理论和经过调整的等效介质理论。在权重方程中,权重方程预测的纵波速度值同实验测试值有相近的趋势,但计算值同实际值之间有一定差值。在等效介质理论中,当水合物饱和度为25%-55%时,实验结果同等效介质理论模式B计算结果相接近。当水合物饱和度为60%-70%时,实验测得结果同等效介质理论模式A结果相一致。在水合物饱和度大于80%以后,实测值趋向于等效介质理论模式C的计算值。BGTL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对南海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有一定适应性。综上可知,速度模型在各体系下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由于水合物对沉积物声学影响较复杂,单一参数选择难以适应不同条件。BGTL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在各体系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高甲烷通量体系下,气体对沉积物声速的影响需要考虑,经过调整的等效介质理论模型不仅能对水合物饱和度进行估算,还能对水合物微观分布模式产生指导意义。改进和完善了水合物成藏的微观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并结合CT实验数据探讨了水合物在不同体系下的微观分布模式。在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水合物生成初始阶段,水合物优先在颗粒接触处和气泡表面以胶结方式形成,沉积物颗粒通过水合物壳相互结合在一起。之后水合物主要在孔隙流体中生成。随着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流体中的水合物同沉积物颗粒相互接触在一起,水合物充填满孔隙空间。在高甲烷通量渗漏体系下,水合物主要以颗粒接触模式生成,之后水合物会在孔隙流体中生成。随着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流体中的水合物同沉积物颗粒相互接触在一起,水合物以胶结模式生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7-05-01)

戴腾飞,席本野,闫小莉,贾黎明[6](2015)在《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欧美108杨人工林土壤氮素垂向运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方式(滴灌施肥和沟施)和施氮量(单次每株25、50、75 g)对欧美108杨人工林土壤氮素垂向运移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和施氮量下,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滴灌施肥下铵态氮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随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分别于施肥后第5天和第10天达到最大值(211.1和128.8 mg·kg-1).沟施下铵态氮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随时间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于施肥后第20天达到最大值(175.7 mg·kg-1),但铵态氮随时间无显着变化;滴灌施肥下氮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时长约为20 d,而沟施下氮素在土壤中有效时长超过20 d.滴灌施肥下,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和运移距离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沟施下,施氮量越高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越高,但对铵态氮含量无显着影响.滴灌施肥下林地土壤中尿素的水解、硝化速率和运移深度均高于沟施,且施氮量越大,氮素在深层土壤的积累量越高.结合欧美108杨根系和土壤氮素分布特征,滴灌施肥能够为更大的细根分布区提供氮素,更适用于人工林培育.当单次施氮量为每株50 g时,既可保证细根主要分布区内有较高含量的氮分布又不会造成淋溶,肥料利用效率可能更高.(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朱振慧,高宗军,张晓海,于晨,韩克[7](2015)在《轻质非水相流体(柴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垂向运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紫外分光光度计为测量手段,通过简易一维土柱实验装置模拟了在不同条件下柴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实验发现:柴油在两种不同粒径的砂土中垂向迁移的规律大致相同,并在持续淋滤108 h后,约90%的残余柴油都聚集在距离表层30 cm的范围内;间歇淋滤比持续淋滤更容易使柴油聚集在毛细带,不易向深处迁移;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LNAPLs在地下环境中运动的渗漏、顶托阶段。(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张骁[8](2014)在《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油气垂向运移动力和输导体系及成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并非从烃源岩中排出之后就直接无条件地形成气藏,在这当中需要有推动运移的动力、允许运移的通道和最后接受聚集的圈闭,缺一不可。其中,在垂向上的运移通道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对其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为整体的油气运移成藏研究打下基础。本文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的鄂博梁地区的相关构造进行研究,以垂向为重点,以运移动力、输导网络和由此形成的成藏特征为主要内容。利用盆地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出本区的主要运移动力——超压,得到该地区总体的地下超压演化史,然后再针对形成现今天然气聚集格局的最后一次成藏期,即N23时期末的超压分布进行总结和判断。本区的输导通道在垂向上主要为断层中的开启断层,而判别断层是否开启则利用了FOI参数(断层连通概率)来进行计算。此外,部分位置存在巨厚垂向连通砂体,也可以作为垂向运移通道。本区的运移通道在横向上主要为连通的连续砂岩层和不整合面,这些通道与垂向通道一起构成了本地区的输导网络。在超压和输导格架下,天然气从烃源岩中排出之后,沿其上的不整合面侧向运移到开启的断层附近,然后进入这些垂向运移通道,在超压的推动之下向上运移,直到断层上部,并在沿途各个与横向连通砂体相交处进入相应的砂体,然后继续在超压的作用下沿着这些砂体汇聚到各构造中的有利圈闭当中,形成天然气聚集或天然气藏。(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30)

张骁,车育龙[9](2014)在《油气垂向运移主控因素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的垂向运移是整个油气运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运移通道上以开启的断层为主。油气垂向运移不是一直进行,而是在断层形成及被卷入构造运动的情况下开启时才会发生。利用断层开启时期相关的资料,可以对该断层在对应时期垂向及横向上是否开启做出判断。油气垂向运移的动力以不同地层之间的过剩压力差为主,此外还有扩散作用和浮力作用等。(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4年02期)

韩光明,李绪深,童传新,宋瑞有,曾少军[10](2013)在《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油气垂向运移通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及钻井资料,结合天然气勘探研究成果,识别了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底辟构造地震反射模糊区中的裂隙—微裂隙通道,并联合应用相干技术、叁维可视化技术和镂空技术等落实了中央底辟构造带上各底辟构造垂向运移通道的展布情况。研究区垂向运移通道分为底辟通道、断裂通道以及底辟外裂隙通道叁大类。底辟通道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烃运移通道,它由发育在底辟构造内的裂隙和微裂隙组成,可从定性判断、岩心识别、正演模拟以及多技术综合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断裂通道主要是发育在底辟构造内的断裂,在底辟之外极少发育,它有多个发育期次。尽管底辟外裂隙通道一般规模较小,但其垂向输运流体的能力不亚于底辟通道和断裂通道。莺歌海盆地近年发现的两个中深层大气田东方13-1、东方13-2都是由这类裂隙通道来连通烃源与有效储层的。(本文来源于《海相油气地质》期刊2013年03期)

垂向运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断陷盆地大量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并非围绕整条断裂分布,而往往集中分布于断裂转换斜坡、弯曲转折端、交汇区及末端等断裂转换带位置,表现出明显的运移通道特征。为了查明断裂转换带输导油气的优势条件及模式,在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运移特征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转换带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既可以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又可以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当作为侧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叁方面的优势条件:①具备油气侧向运移的流体势梯度;②砂体发育,储层对接概率大且侧向连通性好;③具有相对低的垂向与侧向渗透率比。侧向运移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破坏型-侧向连通油气运聚模式和破坏型-垂向、侧向封闭油气运聚模式,油气富集层位一般与运移层位一致。当作为垂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叁方面的优势条件:①"硬连接"型转换带活动强度一般较大,容易幕式开启作为通道;②"硬连接"型转换带处断层面常为脊状低势区,有利于油气发生汇聚;③应力集中、裂缝发育,容易破坏盖层发生油气垂向渗漏。垂向运移也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完全破坏型-油气垂向穿斜坡渗漏模式和破坏型-油气沿断层面垂向运移模式,油气一般被调整至浅层富集。通过矿物沉淀速率、成岩作用、地下水渗漏及矿床突水现象等,均可证实断裂转换带部位曾是流体运移的通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向运移论文参考文献

[1].周凡,刘爱群,宋鹏.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地层垂向运移通道精细描述技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孙同文,高喜成,吕延防,付广,王海学.断裂转换带作为油气侧向、垂向运移通道的研究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3].毛宏涛,赵越,陈建平,徐鹏飞.沧州深层地下水F~-垂向运移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

[4].刘震,夏鲁,王子嵩,张旺.超压盆地油气垂向运移高度研究[J].地质学报.2017

[5].卜庆涛.气体垂向运移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声学特性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

[6].戴腾飞,席本野,闫小莉,贾黎明.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欧美108杨人工林土壤氮素垂向运移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

[7].朱振慧,高宗军,张晓海,于晨,韩克.轻质非水相流体(柴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垂向运移[J].环境工程学报.2015

[8].张骁.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油气垂向运移动力和输导体系及成藏特征[D].西北大学.2014

[9].张骁,车育龙.油气垂向运移主控因素研究综述[J].地下水.2014

[10].韩光明,李绪深,童传新,宋瑞有,曾少军.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油气垂向运移通道研究[J].海相油气地质.2013

论文知识图

沙四上滩坝储层中原油运移系数相关图液相与气相共存成分与深度、温度的函...大65井区沙二段油气成藏模式图大65井区油气运移线解图英雄滩油田沙二段油气成藏模式过JM1井-YB6井-YB1井须二段下亚段...

标签:;  ;  ;  ;  ;  ;  ;  

垂向运移论文_周凡,刘爱群,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