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凡
(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114032)
【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要求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妇60例,另外随机抽取不予镇痛的自然分娩初产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AS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n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镇痛组产妇疼痛明显减轻,生命体征平稳,产后出血量、Apgan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较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且可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分娩镇痛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88-01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往往给产妇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甚至是无边的恐惧。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医务人员本着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想方设法将这种痛苦及恐惧降到最低,使产妇在安全、无痛、较舒适的条件下顺利生产。作者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60例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ASAⅠ~Ⅱ级,年龄21~36岁,体重52~90kg,骨盆发育正常,无产科合并症的足月单胎初产妇120例,根据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镇痛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仅在麻醉用药方面不同。
1.2方法:镇痛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即宫口开大>3cm开始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先给予2%利多卡因5毫升的试验剂量,观察5分钟无全脊反应后,再给予0.1%罗派卡因+舒芬太尼0.2~0.6ug/ml混合液10~15毫升,患者不疼后连接电子镇痛泵,镇痛泵的药液配置为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ug/ml的混合液50ml,以4~5ml/h的速度输注,病人可根据止痛效果,通过注射泵按钮自控注药速度,一般锁定加药2~3ml/15min。对照组不用药。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镇痛前后产妇血压、心率、胎儿心率变化,产程时间及对母婴的影响。
1.3镇痛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产妇对疼痛的主诉和临床表现症状,将疼痛评估分为4级[1]:
Ⅰ级:无痛且病人安静;
Ⅱ级:轻度疼痛、可忍受;
Ⅲ级:中度疼痛、病人呻吟不断;
Ⅳ级: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病人大叫不安。
2、结果
2.1镇痛疗效:根据上述判定标准,镇痛组Ⅰ~Ⅱ级疼痛60例,无Ⅲ~Ⅳ级疼痛;对照组Ⅰ~Ⅱ级疼痛6例,Ⅲ级疼痛37例,Ⅳ级疼痛17例;两组病例有明显差异(P<0.01)。
2.2产程时间:镇痛组活跃期105±35分钟,第2产程70±15分钟。对照组活跃期280±30分钟,第2产程90±10分钟。从中可见,镇痛组活跃期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第2产程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2.3分娩方式:镇痛组顺产56例,剖宫产4例,占7.1%,产钳5例占9%。而对照组顺产38例,剖宫产22例,占36%,产钳11例占18%。由此可见,镇痛组分娩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娩方式(P<0.05﹚。
2.4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情况: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儿Apgar评分:两组评分均>8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能缩短活跃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心里负担,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对产妇生命体征几乎无影响。从本组资料看其有效率达到100%,效果显著。
分析: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应,大剂量产生外科麻醉,小剂量其阻断痛神经的感觉作用强而对运动神经的作用较弱,即感觉运动分离,并且作用时间短。本组所用局麻药剂量小、浓度低,对子宫和胎儿血流几乎无影响,产妇镇痛的同时还可以下床活动,故适用于产科麻醉[2];而舒芬太尼一种新型特异性μ阿片类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迅速、清除快、可控性好、持续输注半衰期短和长期输注无蓄积等特点,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循环系统无不良影响,不延长产程,不增加器械助产率[3]。由此可见,硬膜外麻醉下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无痛分娩计划[M]张曦主编、安徽科技出版社(合肥)1996年:221-224
[2]药理学[M]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年8月:127
[3]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母婴循环影响的观察,毛慧敏刘淑香等,河北医药,2008(5):60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