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外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技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颈外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技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急诊科214073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是对穿刺困难、循环差、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颈外静脉留置针能够及时开放通道,保证早期液体复苏,为抢救成功赢得宝贵时间[1]。我院急诊抢救室于2016年5月~8月对200例颈外静脉留置针患者分别行负压穿刺技术和传统穿刺方法,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急诊抢救室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期间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200例,男87例,女113例;年龄32~101岁,中位年龄78.5岁;按照急诊号,单号为观察组102例;双号为对照组98例,两组患者的病情、性别、职业、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材料

采用的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20G×1.16’’,1.1mm×30mm,由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透明敷贴,由美国3M公司生产。

1.3方法

1.3.1观察组

准备好即将输入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气备用。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穿刺点对侧,充分暴露颈外静脉,常规消毒皮肤,取留置针一付,5ml一次性注射器一付,抽取生理盐水4ml,将注射器针头与留置针肝素帽连接并排气,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沿颈外静脉向心走向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在针尖斜面完全进入皮肤后,助手即回抽注射器,见回血后立即降低角度再进针0.2cm,右手固定针翼,左手撤出针芯0.2~0.3cm,右手持针翼将导管与针芯一起全部送入血管中,左手缓慢退出针芯,保留套管针于颈外静脉内,用3M透明敷料无张力粘贴固定,然后接输液管道进行输液。如需要采血,可不排气,一次性注射器直接连接留置针,在采血量足够时,退出注射器,再连接输液。

1.3.2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留置针输液法,即:输液管连接留置针,回血后降低角度,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确认穿刺成功后完全拔出针芯,连接输液管道进行输液,用3M透明敷料贴膜无张力粘贴固定,记录穿刺时间签名。

1.4观察指标

1.4.1观察两组患者静脉通道开放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指标。

1.4.2穿刺成功的评判标准一次穿刺成功或皮下探寻血管动作2次以下;两次穿刺成功是另选进针点进行穿刺,包括3次以下的皮下探寻血管动作;两次不成功或皮下探寻血管动作3次及以上,视为穿刺失败。

2结果

2.1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颈外静脉的解剖学意义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由下颌后、耳后、枕静脉在耳廓下方汇合成颈外静脉,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降,在该肌肉下缘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与其它部位静脉穿刺相比,颈外静脉浅而明显,粗大笔直,容易穿刺[2]。

3.2颈外静脉在抢救中的重要作用

颈外静脉是右侧离心脏更近,粗直、弹性好,循环干线短,液体流速快,最大滴速可达97ml/min,可快速输注液体、血液或血制品,能迅速补足血容量,能满足各种抢救治疗的需要。早期开放颈外静脉通路为急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在急救中占有很大的优势:(1)在心肺复苏时,由该处注入复苏药,可快速到达中心循环,有利于复苏成功;(2)其管径粗、血流量大、刺激小,且静脉压力低,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从而保持了血管的完整性;(3)可输注浓度较高的药物(如甘露醇、高渗糖等),减少了静脉炎、堵管、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3]。

3.3颈外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方法易造成穿刺失败

由于颈外静脉可视部分相对较短,不能扎止血带,依赖静脉自身回流,而且受深呼吸及中心静脉压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回血慢,甚至不回血,导致穿刺失败[4]。本研究中,采用负压穿刺技术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06%,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成功率86.73%,能够有效避免反复穿刺对静脉的损伤,为抢救患者赢得黄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保华,邱筱琳.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9):66.

[2]孙金梅.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第8期125-126.

[3]黎燕清,李卡露.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7,12(1):24—26.

[4]张玉.两种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3(10):127-128.

作者简介:高树芹,女,本科,主任护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大科护士长。

标签:;  ;  ;  

颈外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技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