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机微孔材料磷酸镍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潘冬生[1](2021)在《元素掺杂过渡金属(硼)磷酸盐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过渡金属(硼)磷酸盐的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并具有高稳定性,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高效的能量转换和储能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其中所包含的磷酸根、硼酸根或者它们通过共顶点所形成的硼磷酸聚阴离子与过渡金属配位易形成具有开放骨架的结构,而且这些阴离子作为质子受体,可以加速质子的转移。此外,它们还可以稳定反应过程中的p H环境,这对于析氧反应(OER)过程至关重要。因此,开发一种高活性低成本的过渡金属(硼)磷酸盐电催化来取代传统贵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水分解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过渡金属(硼)磷酸盐的电导率和活性位不足限制了它们的电催化性能。亟需开发新的方法来提高它们的催化活性,本论文通过元素掺杂的方式调节其电子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催化活性。我们主要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三种不同形貌和结构的过渡金属(硼)磷酸盐材料,重点研究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对电解水的半反应:析氧反应的催化活性,并进一步探索其在锌空气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我们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正六棱柱型的过渡金属硼磷酸盐晶体材料,研究了掺杂不同金属阳离子(Fe,Ni,Zn)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并且优化了不同金属阳离子掺杂比。在1 M KOH电解液中,Co/Fe摩尔比为3:1时(Na C3FBPO)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OER性能。仅需289 mV的过电位可达到10 mA/cm2的电流密度,并且能够在此电流密度下稳定16个小时,而且拥有较低的Tafel斜率(84.25 mV·dec-1)。结合对材料的表征,Na C3FBPO催化剂的优异电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有利于质子/电子传输的12元环通道的三维结构;此外,Na C3FBPO催化剂中的双金属Co和Fe之间的协同效应更有利于促进OER过程中的电荷转移,从而提高催化活性。(2)我们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二维过渡金属基磷酸盐(NH4Co PO4·H2O)和同构的双金属NH4Co1-xFexPO4·H2O,并且利用化合物中所含有NH4+,通过简单、环保的原位热解方法,实现了N-原子掺杂到磷酸盐体系中,通过优化煅烧温度和Co:Fe比,确定在350℃氮气氛围下煅烧,且Co/Fe摩尔比为4:1时具有优异的OER性能,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具有278 mV的OER低过电势,塔菲尔斜率为58.92 mV·dec-1,同时该催化剂对ORR(氧还原反应)也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ORR的半波电位为0.74 V。基于该催化剂具备的高效且持久的双功能活性,我们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锌空气电池中。所制备的器件具有高功率密度(74.6 mW cm-2),比容量(750 mAh gZn-1)和长期稳定性(在10 mA cm-2下超过30小时)。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来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杂原子掺杂的电催化材料,该材料拥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与锌空气电池性能。(3)依据以上的原位N掺杂的方法,我们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原位煅烧具有NH4+阳离子和F-阴离子的Co基磷酸盐前驱体NH4Co3(HPO4)2(H2PO4)F2,得到一种N,F共掺杂的具有氧空位的介孔单金属磷酸钴,用作析氧反应和超级电容器的双功能电极。最佳的N,F共掺杂介孔单金属磷酸钴在玻碳电极上驱动达到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仅需276 mV的过电位和小Tafel斜率(57.11 mV dec-1)。此外,它还具有高的稳定性(在10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至少维持35小时)。并将所得的N,F共掺杂的单金属介孔磷酸钴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在1 A·g-1电流密度处显示出206.3 F g-1的比电容;3000次循环后,可以保持80%的循环稳定性。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将N,F共掺杂到这种基于Co的磷酸盐中,可以有效地调节其电子结构,从而增强其固有活性。此外,其介孔结构有利于传质和电解质扩散。
陶春瑶[2](2020)在《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磷酸/亚磷酸盐的合成、结构与性质》文中研究指明以分子筛为代表的无机开放骨架材料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丰富的化学组成等特征而广泛地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杂原子,特别是过渡金属元素以及新型的有机结构导向剂被引入到无机开放骨架材料中,致使该类材料在光、电、磁以及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开发具有新功能的无机微孔开放骨架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光致变色现象是指物质在光照后发生的可逆颜色变化,因其在光致变色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在光开关、信息存储、防伪商标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都具有实际或潜在的应用价值。有机光致变色分子数量众多且已被广泛研究,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相对较少。将有机光致变色分子与无机开发骨架材料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组装,合成无机-有机杂化/复合光致变色材料,不仅能保留或提升有机分子的光致变色性质,还能在无机-有机组分间的协同作用下产生其他新颖性质。由于无机微孔材料的孔道结构对有机分子的构型以及分子大小的限制,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开放骨架晶体材料的合成仍面临挑战。本论文一方面是以紫精为模板剂开发新型光致变色开放骨架磷酸盐,并对其光电压、光致发光等性质进行详细研究;另一方面探索以非光致变色化合物构成的金属-4,4’-联吡啶杂化磷酸/亚磷酸盐的光致变色性质,对其结构和光致变色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溶剂热条件下,以原位N-烷基化反应生成的甲基紫精为模板剂,合成磷酸锌镓分子筛JU104。JU104具有USI拓扑,其无机骨架具有二维互联的10-元环与12-元环孔道。该化合物呈现出多样光/热致变色现象,淡黄色的晶体在紫外光照射后呈现蓝灰色,可见光照射后则呈现浅灰色,加热时随温度的升高颜色可由墨绿色变化到黄绿色。伴随着光照/加热时的颜色变化,JU104呈现出光/热调控的光致发光与光电性质,该化合物亦能保持长时间的电荷分离状态。该工作进一步证明了使用甲基紫精为模板剂可以提供更多合成新型光/热响应材料的机会。2.在溶剂热条件下,直接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乙基紫精二溴化物,合成出一例开放骨架磷酸锌Zn3(PO4)2H2O,该结构具有8-元环孔道,较为致密。由于晶体中存在痕量的乙基紫精阳离子,使其对软X-射线有快速而明显的光致变色响应,晶体由无色变为蓝色,但对紫外光与硬X-射线几乎没有响应。伴随着光照时的颜色变化,该化合物呈现出光调控的发光性质。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母液可被循环利用至4次,极大地降低了反应成本。该工作表明,乙基紫精与其他紫精衍生物都是合成光致变色开放骨架材料可行性的结构导向剂。3.为探究以非光致变色化合物构筑的金属-联吡啶杂化磷酸/亚磷酸盐的光致变色性质,筛选了10例已知的以4,4’-联吡啶为结构导向剂构筑的无机-有机杂化磷酸/亚磷酸盐,系统的研究了其结构及光致变色性质。结果发现,当4,4’-联吡啶一端与金属杂化,而另一端发生质子化且质子化氮原子周围环境中有骨架氧或有机羧酸氧能形成氢键时,依靠各个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在光照时发生金属辅助的配体-配体间电荷转移以及以氢键为通道的电子转移,展现出较好的光致变色性质。该研究为开发新型光致变色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李冰[3](2020)在《铁系磷酸盐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超级电容器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积极发展。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铁系金属磷酸盐作为电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铁系金属磷酸盐的结构稳定、电化学行为丰富、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但微纳结构的铁系金属磷酸盐及其复合磷酸盐的合成条件苛刻,且很少有关于二维铁系磷酸盐及其复合磷酸盐的报道。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和醇-水混合溶剂热法对微纳结构铁系磷酸盐的生长机理等进行研究与探讨,并以单金属铁系磷酸盐为基础,探索合成复合铁系磷酸盐,尤其关注二维铁系磷酸盐及其复合磷酸盐。初步探究各类铁系磷酸盐微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将为铁系磷酸盐微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1.二维片状偏磷酸铁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二维片状偏磷酸铁(Fe(PO3)3),分别探究反应物中不同酒石酸钠的量、溶剂量、磷源与铁源的质量比对产物化学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并在三电极体系下探究了不同组成和形貌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电容性能。其中,所制备的片状Fe(PO3)3展现出最优的电容性能。以该片状Fe(PO3)3为电极材料构筑了Fe(PO3)3//ACs水系超级电容器,该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电压窗口可达1.4 V。电流密度为2.0 Ag-1时,恒电流充放电循环3000次后,该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保持率达89.9%。2.镍、钴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以片状Fe(PO3)3为前躯体,通过水热法分别制备了结构独特(超薄纳米片生长于片状Fe(PO3)3表面)的镍的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缩写为NiPO@Fe(PO3)3)和钴的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缩写为CoPO@Fe(PO3)3)。在三电极体系下,镍、钴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的电容特性均明显优于纯偏磷酸铁的电容特性。分别将镍、钴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作为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正极活性材料,与Fe(PO3)3//ACs水系超级电容器相比,NiPO@Fe(PO3)3//ACs和CoPO@Fe(PO3)3//ACs水系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均有所提高。3.超薄焦磷酸钴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受材料固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铁基磷酸盐的质量比电容相对较低,在钴的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中,生长于片状偏磷酸铁表面的超薄纳米片为钴的磷酸盐,超薄钴的磷酸盐的掺入提升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和储能性能,受此启发,探究了钴基磷酸盐超薄纳米片的制备及应用。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在温和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低成本、低能耗、厚度仅3.0~5.0 nm的超薄焦磷酸钴纳米片,并探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所制备的超薄焦磷酸钴纳米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由于焦磷酸钴的配位排列方式灵活,可以抵抗氧化还原过程中结构变形的影响,因此该超薄焦磷酸钴纳米片电极展现出较高的比电容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分别以该焦磷酸钴纳米片和活性炭为正极和负极活性材料,构筑了水系/准固态超级电容器。这些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较大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表明该超薄焦磷酸钴纳米片是较有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4.超薄镍钴复合磷酸盐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在成功制备二维超薄焦磷酸钴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镍源制备了厚度5.0 nm左右的均匀二维超薄镍钴复合磷酸盐纳米片,并探究了 Ni/Co 比、溶剂量、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在传统三电极体系下,该超薄镍钴复合磷酸盐纳米片的比电容远高于焦磷酸钴的比电容。分别以该镍钴复合磷酸盐和活性炭为正极和负极活性材料构筑的水性超级电容器和准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表明该二维镍钴复合磷酸盐纳米片是良好的水系和准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5.花束状钴掺杂的羟基亚磷酸氢镍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由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研究内容可知,镍的引入提高了电极材料的赝电容性能,而根据第四部分的合成方法所制备的纯羟基亚磷酸氢镍(Ni11(HPO3)8(OH)6)的性能较差。为提高其导电性,使用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作为反应溶剂,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子弹头状Ni11(HPO3)8(OH)6和花束状钴掺杂的Ni11(HPO3)8(OH)6,探讨了反应物中镍源与钴源的质量比、乙二醇与去离子水的容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晶体生长的影响。三电极体系下,所制备的花束状钴掺杂的Ni11(HPO3)8(OH)6展现出良好的电容特性。分别以Co掺杂的Ni11(HPO3)8(OH)6和活性炭为正负极活性材料构筑了水系和准固态超级电容器,这些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倪悦然[4](2020)在《多孔钒硼酸盐和亚磷酸钴的合成及其环境应用中的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化石燃料短缺和全球变暖的日益关注,核能与氢能作为无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能源,已被视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核燃料循环中产生的含铀废水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长期的威胁,所以从废水中分离和回收铀正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境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水电解获得氢能的过程中,决速步骤为析氧反应步骤,其析氧反应通常需要很高的过电势才能进行,而目前常用能有效降低催化所需过电势的催化剂多为贵金属催化剂,受限于贵金属的稀缺性和高成本而限制其大规模应用。其中,多孔硼酸盐和磷酸盐由于其独特的物化性质,被视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材料之一。因此探索设计合成新型晶态硼酸盐和磷酸盐多孔材料,系统的研究其在环境应用过程中的构效关系对指导新型环境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为了研究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去除机制,选择了典型的具有3D开放式框架的钒硼酸盐SUT-6。通过吸附实验数据表明其对UO22+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且显着优于已报道的材料,并且具有良好的UO22+离子选择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成像技术和傅里叶红外测试等技术,表明SUT-6吸附的铀酰根均匀分布在晶体材料中,并且能够在吸附后依旧保留其晶体结构。然后通过基于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的结构解析与精修,揭示了吸附后铀酰根离子在材料骨架的原子级尺度位点,发现SUT-6能够高效选择性吸附铀酰根离子的内在原因是铀酰根离子与金属配位点形成Zn-O-U键以及与孔道中有机胺离子和铵根离子交换后被水簇牢牢固定在孔道之中。XPS测试结果表明化学还原也是SUT-6能够高效去除铀的机理之一。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认为SUT-6在去除放射性核素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探索高效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对于通过水分解生产清洁的氢气燃料至关重要。由Co和P组成的Co-Pi或磷化钴OER催化剂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有关亚磷酸钴作为OER催化剂的报道却很少。本文成功地发现了具有微孔一维通道的新型亚磷酸钴纳米线,在碱性环境下仅需约340 m V的过电势就可以实现10m A cm-2,并且Tafel斜率低至60 m V dec-1,表明其具有显着的催化性能。通过全面的结构表征,活性物种已清楚地说明是原位形成的Co11(HPO3)8(OH)6/Co11(PO3)8O6核壳结构纳米线。这项工作填补了在碱性条件下探索高效亚磷酸钴OER催化剂的空白,并为探索新型高效水裂解催化剂铺平了道路。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选取两例多孔钒硼酸盐和亚磷酸钴作为探索目标,将其用于环境应用中,通过各种表征尤其是原子级尺度的表征阐述多孔钒硼酸盐和亚磷酸钴在环境中的构效关系,以进一步指导优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实现更加高效的多孔硼酸盐和磷酸盐材料的开发设计。
林玲玲[5](2019)在《镍基复合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及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电催化水解反应包括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在燃料电池、电解制氢等领域中也是基本又关键的反应。目前电催化性能最高的是铂、氧化钌和氧化铱等贵金属催化剂,但价格昂贵且储量较少极大的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开发高效、廉价且稳定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提高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提高其催化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论文通过有效调控催化剂的表界面结构,系统地研究了元素掺杂(钴、稀土掺杂)和引入载体对镍基催化材料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其主要结果如下:(1)钴掺杂型电催化剂利用水热法和磷化相结合制备出Ni2P@Cox Ni1-x-x PO复合催化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钴镍摩尔比例为1:1时,其合成的前躯体表现出最佳的OER催化性能。在析氧反应(OER)过程中,当电流密度为10mA cm-2时,CoNiPO前驱体的过电位为320mV,塔菲尔斜率为84mV dec-1。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催化活性,本章节对前躯体进行磷化处理,在析氢反应(HER)过程中,当电流密度为10mA cm-2时,Ni2P@CoNiPO复合材料的过电位为180mV,塔菲尔斜率为47mV dec-1。其中复合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提高归因于不同的钴镍原子间的协同耦合作用。(2)碳基负载型电催化剂在通过水热法和磷化相结合制备不同碳基负载的磷化镍复合电催化材料Ni2P/NiPO@NGO(NGO石墨烯),Ni2P/NiPO@GO(GO石墨烯),Ni2P/NiPO@CNT(CNT碳纳米管)。实验结果表明引入碳基载体,对复合物的催化性能有较大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碳基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有利于催化过程中的电子传输,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作为支撑平台增强电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的电化学稳定性。与Ni2P/NiPO@GO,Ni2P/NiPO@CNT复合催化材料相比较,Ni2P/NiPO@NGO复合催化材料表现最佳的HER催化活性。当电流密度为10mA cm-2时,Ni2P/NiPO@NGO复合催化材料的过电位为248mV,塔菲尔斜率为42mV dec-1。相比较GO,CNT载体,NGO的负载较好的改善复合催化材料的催化活性主要由于NGO含有氨基基团提供多种固定活性位点改善了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与电极表面之间的电接触,提供了使电子连续转移到电极的通道,从而有利于能量分散和缓解催化性能的降低。
王壮[6](2019)在《过渡金属磷酸盐(Mn、Co、Ni)微纳结构调控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石燃料的迅速枯竭以及巨大的化石燃料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效的利用清洁能源和寻求可再生能源,从而促进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存储设备,由于它的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以及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等优势可以应用到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各种微型器件。近些年,过渡金属磷酸盐作为电容器的一种非常好的电极材料被广泛研究,原因是它的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绿色环保,比电容高等。因此本文将选用镍基、钴基、锰基等过渡金属磷酸盐作为电极材料来研究其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电极材料的尺寸大小、结晶度对其电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对于电极材料来说,尺寸小的材料很容易在持续充放电过程中被破坏,尺寸太大又容易使材料的导电性得到衰减从而影响电容容量,而电极材料的结晶度不同可能会影响电极材料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稳定性。在本文中我们利用简单的水热方法通过调控温度及时间来得到结晶度不同,尺寸大小不一的磷酸镍材料。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我们获知电极材料结晶度高的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在5 A g-1的电流密度下持续充放电5000圈能够维持原容量的89%)以及高的电容性能(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到1053 F g-1)。其次,研究材料形貌结构的不同对超级电容器倍率性能的影响。目前用分级自组装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可以加速电子的传输,同时缩短离子的扩散路径,从而增加电荷积累和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程度进而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倍率性能。本文主要是通过使用尿素(添加剂)来调节磷酸镍铵电极材料的形貌。最后我们得到了分级自组装花状的磷酸镍铵电极材料,并且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在5 A g-1的电流密度下持续充放电3000圈能够维持原容量的83%)。最后我们通过水热方法分别制备了纯的磷酸钴铵、磷酸锰铵和磷酸锰钴铵的复合物,通过调节锰和钴的不同摩尔比例(1:3,1:1,3:1)来探究其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测试,我们得出单纯的磷酸钴铵比电容性能最高(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353 F g-1),而随着磷酸锰铵加入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时,电极材料的比电容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锰基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较差导致的,但是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有了显着的提高。电化学测试证明,具有层状微米板结构的样品Co/Mn 1:1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高的比容量304 F g-1,并且与单组分磷酸钴铵相比具有非常好的长循环稳定性(维持初始比电容的89.2%)。这种显着的性能可能归因于层状结构的复合过渡金属材料之间发生协同效应,为它们提供了大量的内部空间、高机械稳定性和丰富的离子扩散通道。
陆世玉[7](2019)在《镍(钴)基硫(磷)化物电解水催化剂的纳米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由于化石燃料的急剧损耗,人类面临着两大世界性问题:1)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恶化问题,2)化石燃料的不断损耗,所造成的能源短缺问题。以上两个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会大大限制社会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寻找和开发清洁、可持续、能量密度高的替代能源已势在必行。在目前发现和开发的多种可持续能源中,氢能源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资源分布广泛、易储存、燃烧产物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有开发潜力的能源之一。电解水技术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化学能的方法,并可灵活的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联合使用,同时也可以达到将这些可再生能源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的目的。这样一来,电解水技术也可以作为一种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中转体系,可将其他能源转化为氢气或者氧气储存起来。电解水反应可分为阴极的析氢反应和阳极的析氧反应。但是不论阴极和阳极,都需要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才能使得水分解反应能够有效的进行。Pt及其合金被认为是析氢反应中催化活性最好的电催化剂,而Ir、Ru及其合金被认为是析氧反应中催化性能最好的电催化剂。但是,遗憾的是Pt、Ir、Ru等这类贵金属存储量较少,并且价格昂贵,抑制了这类电催化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实际应用。所以,开发、设计、寻找价格低廉、催化活性高且稳定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主要针对高效、廉价且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应用纳米化、孔结构调节、形貌调控、导电载体及表面态调控的技术设计出具有优异催化活性的电催化剂,并进行了相应的机理探讨。论文主要包含四个工作:首先,我们从形貌调控电催化性能的角度出发,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中空多孔磷酸镍纳米球,将其作为高效的析氧催化剂;其次,我们从形貌调控和表面缺陷共同调节电催化性能角度出发,将前一章制备的中空多孔磷酸镍纳米球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煅烧,制备富氧缺陷的磷化镍多孔空心球并作为电解水双功能催化剂;随后,我们从掺杂元素调控催化剂表面态的角度出发,利用碳布作为载体,负载双功能催化剂Co0.84Sn0.16P CC;最后,我们同时结合形貌和表面调控,以镍网作为导电载体,负载高效析氢催化剂Ni3Sn2S2@Ni3S2 NF。其具体内容如下:1.从形貌和孔结构改善电催化剂电子传输,提高催化剂电催化能力的角度出发,使用简单的室温沉淀反应制备了无定型的中空多孔磷酸镍纳米球,同时探究了该纳米球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机制。在测试电化学过程中,研究了不同碳复合中空多孔磷酸镍纳米球催化剂的OER催化性能。最优的催化剂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的过电势为330 mV,塔菲尔斜率为76.5 mV dec-1。其性能和商业化的RuO2相近,并且在连续OER电解20小时后,未观察到明显的衰减。碳提高了催化剂整体的导电性,多孔和中空的结构提高了磷酸镍在催化过程中的电荷传输能力,并且增加了电解液和催化剂之间的接触面积。2.我们通过控制还原温度,在延续前一章材料的孔结构和形貌的同时,在中空多孔纳米球上引入大量的O空位,制备了富氧空位的中空多孔磷化镍纳米球,同时探究了还原温度对于孔结构的变化及材料形貌的影响。富氧空位的中空多孔磷化镍纳米球的性能远远优于使用NaH2PO2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最优的HER催化剂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仅为93 mV,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3.将其它元素掺杂进金属或非金属基来修饰和调节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电子结构,可以整体的提高催化剂活性,这也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过渡金属元素本身均具有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可以归功于掺杂元素和催化剂本体的协同作用。不具有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的电催化剂并未被合成,其析氢催化机理也尚不明确。鉴于此,我们将3d过渡金属且不具有催化活性的Sn元素成功掺杂入CoP纳米线中,并调控了Sn元素掺杂进入CoP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Sn掺杂不仅仅提高了Co1-xSnxP在基底上的分散度,还提高了CoP中Co离子位点的催化活性。最优的Co0.84Sn0.16P CC表现出优异的HER和OER活性。在HER中,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A cm-2时的过电位为60.3 mV,塔菲尔斜率为40.8 mV dec-1。而在OER中,当电流密度达到50 mA cm-2时的过电位为360 mV,对应的塔菲尔斜率为82.8 mV dec-1。4.结合形貌调控和调节催化剂表面态,来影响中间体在电催化剂上的吸附力,从而使得催化剂的性能有所改善。我们制备了分散均匀且密度较高的Ni3Sn2S2量子点锚定在超薄Ni3S2纳米片上(Ni3Sn2S2@Ni3S2)的材料,并将其作为碱性环境下高效的非贵金属氢气析出电催化剂。该纳米催化剂在低电流密度下展现出和贵金属(Pt/C)相似的催化活性,但是在高电流密度下性能将会超越贵金属(Pt/C)。通过对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的分析,得出该催化剂性能提高的原因主要归功于可暴露更多催化位点的特殊形貌和原子重组后造成的H-S键的作用削弱。Sn原子的引入,会造成Ni3Sn2S2晶体中未配对的NiA-d轨道的电子离域,使材料的d轨道中心更接近费米能级。于此同时,也会造成Sn-p轨道的电子离域,阻止催化剂表面H-S键的杂化形成,起到优化和调节H原子在电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脱附作用。
李安霞[8](2019)在《介孔材料的合成、修饰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孔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容以及可调的孔径结构等独特的性能,使其在生物医药以及环境处理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关注。虽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对孔结构、形貌和粒径大小的调节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开发可控制尺寸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路线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介孔碳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介孔材料环境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磁性介孔碳材料由于具有易分离的特点可应用于吸附和分离水性染料。本论文围绕介孔二氧化硅和介孔碳两种介孔材料的合成、修饰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介孔材料在药物载体和吸附水性染料中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N)。以聚氧化乙烯醚(PEO)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双表面活性剂,考察了溶剂、PEO和CTAB质量比、TEOS的体积、pH值等合成条件对MSN形貌的影响。并采用TEM、XRD、FT-IR、TGA、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溶剂为水,PEO和CTAB质量比为2,TEOS体积为4,pH值为9,晶化温度为110℃的最佳合成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径大小约为50 nm均匀球形的MSN。另外,细胞实验CCK-8检测结果表明,合成MSN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2)采用柠檬酸和尿素为原料使用微波法合成蓝色荧光碳点(CDs)。将CDs通过超声溶解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再注入正硅酸四乙酯(TEOS),制备出二氧化硅包覆CDs的蓝色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N-CDs)。考察不同体积TEOS对MSN-CDs的荧光强度和形貌的影响,利用TEM、FT-IR、XPS、N2吸附-脱附、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TEOS注入体积为75μL时合成的MSN-CDs形貌规整,且荧光强度最强。通过细胞实验CCK-8检测,结果表明,合成蓝色荧光的MSN-CDs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3)通过聚缩水甘油(PG)介导的介孔碳纳米材料(MCN)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共价键合成了超顺磁性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MMCN)。利用TEM、XRD、FT-IR、VSM、XPS、UV-vis、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其用作去除亚甲基蓝(MB)的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MMCM吸附MB的最大吸附量为250mg/g,且通过乙醇溶液的洗脱可实现有效再生和再利用,经使用6次循环吸附后的吸附效率仍不低于73%。
向梅[9](2019)在《多级孔ETS-10沸石的合成及其在生物质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质能源在地球上储量非常丰富,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巨大的潜力。然而,一直以来,生物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都面临着两大挑战:第一,过高的含氧量不仅降低了燃油的密度,且不能与其它烷烃互溶,使得生物油的性质极不稳定;第二,深加工过程中,催化剂极易失活,不利于合成油进一步加工精制。因此,脱氧是实现生物燃料精制的关键。而在各种生物质脱氧的工艺手段中,催化加氢技术近十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水分和氧含量高、含颗粒杂质、黏度较大、稳定性差、挥发性低和腐蚀性强等仍然是加氢处理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生物质产品的质量,扩大使用范围和提高稳定性,必须在生物质原料处理过程中采用一种更加稳定高效的催化体系以有效克服解决上述缺点,并且保证在更低的氢耗量条件下达到更高的碳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实际应用并举,最终促进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时代的真正到来。本文也将主要围绕生物质的加氢精制过程展开,具体内容如下:1.选用价格低廉的工业水玻璃为硅源,不添加小分子模板,以有机大分子聚合物为软模板剂,直接水热合成多级孔ETS-10沸石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系列表征手段如XRD、SEM、TEM、UV-Vis、FT-IR、TPR、TP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合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多具有特殊的骨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多级孔ETS-10沸石,其质子化形式表面Lewis酸酸量适中,而特别地,与Ni、Fe相比,负载的金属Co在经过还原处理后一部分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一部分由于与载体较强的相互作用而存在于载体的骨架结构当中,这不仅有利于系列木质素衍生物的定向转化,也极大地促进了Co对C-O键的选择性氢解,从而实现了愈创木酚、苯甲醚、苯酚、茶儿酚、紫丁醇等的100%转化,也极大地提高了深度加氢的选择性,得到较高产率的环己烷(87.7%-98.5%)。进一步地,以HMZSM-5和HMBeta作为载体制备Co基催化剂进行加氢脱氧性能研究并与Co/HMETS-10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载体的选择对加氢反应的反应机制和最终产物有很大影响,而ETS-10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在生物质加氢精制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2.为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生物质原料和平台化合物更加高效、绿色转化,开发设计更高活性、更加稳健且环境友好的催化体系及催化剂尤为重要。考虑到前期研究工作中多级孔ETS-10沸石在吸附分离、离子交换和择形催化等方面优异表现,且目前关于负载非贵金属的ETS-10沸石催化剂的应用很少,因此,一种Ni基多级孔ETS-10沸石催化剂(Ni-METS-10)被制备出来并用于水相中纤维素的加氢转化,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生物质原料和平台化合物更加高效、绿色转化。通过深入分析该催化剂作用下纤维素水解加氢机制,进一步证实ETS-10沸石表面Lewis酸中心对活化反应底物和中间产物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次,沸石合成过程中引入过渡金属Ni物种不仅显着提高了金属活性相的分散度也有效地促进了多级孔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反应的传质扩散。最后,在纤维素转化制乙酰丙酸的过程中,引入氢气,极大地增加了纤维的转化率,也能在反应过程中有效阻止金属活性相被体系中的含氧化合物氧化,实现了纤维素在较为温和条件下完全转化,相应的水解加氢产物乙酰丙酸收率高达91.0%,这与报道的传统水解反应路径有很大的不同。3.考虑到上一章研究内容中,掺杂金属Ni后沸石的性质和孔结构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为此,本章继续使用系列过渡金属盐为添加剂,研究不同金属和金属前驱体的加入对ETS-10孔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探索它们与体系内无机物种尤其是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与金属乙酰丙酮盐和硫酸盐相比,金属硝酸盐与沸石合成体系中的无机物种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且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影响沸石原本的骨架结构,最终得到结晶度较高的多级孔ETS-10沸石。而在各种金属物种作用下,除了沸石形貌受到了特定的影响,硝酸盐形式的镍物种被证明在合成高度结晶的多级孔ETS-10沸石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促进作用。将制备出来的过渡金属掺杂的多级孔ETS-10沸石催化剂用于水相中甘油和愈创木酚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除了多级孔结构和表面性质,沸石的形貌对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也非常重要。较于常规的金属负载型沸石催化剂,金属掺杂催化剂都具有明显提升的催化加氢性能。而不同金属催化剂之间催化活性差异,可归结为催化剂形貌和孔结构引起的性质改变,以及不同金属与催化剂载体间的相互作用。4.通过考察具有不同形貌的沸石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可以发现,形貌改变的影响并不是直接表现在催化活性上,而是首先体现在沸石骨架结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等方面,进而在这些直接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相应的催化活性上的差异。因此,采用具有强碱性和良好分散性的多乙烯多胺,以及分散和鳌合作用显着的木质素磺酸钠作为添加剂,利用它们与体系无机物种尤其是钛物种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影响沸石的晶化过程特别是晶体生长速率,制备孔径分布和形貌有明显差异的ETS-10沸石,用于生物质平台化合物的加氢研究,以加深理解沸石形貌改变与其结构、表面性质和相应催化剂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基于该沸石催化剂存在下的生物质水相加氢催化体系。研究表明,形貌改变的影响并不是直接表现在催化活性上,而是首先体现在沸石骨架结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等方面,进而在这些直接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相应的催化活性上的差异。其中,木质素磺酸钠作用下合成的多级孔ETS-10(Ni/MET-10-L)催化水相中甘油加氢结果表明,对碱性多级孔沸石类催化剂的探究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86.6%的甘油加氢转化率和84.3%的1,2-PDO产率证实了它对实现低温高活性、高选择性、抗积碳和稳定的负载金属催化体系、丰富生物质催化加氢作用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木质素磺酸钠作用下合成的多级孔ETS-10在其他加氢反应中同样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特别是作用于系列木质素衍生物的水相加氢,其中,愈创木酚转化率接近90.0%,环己烷的产率高达84.3%,这主要与它的选择识别特性有关。5.虽然利用木质素磺酸钠能够制备出呈花椰菜形貌的具有明显孔径分布差异的ETS-10沸石,但得到的沸石结晶度不太理想且有明显的结构缺陷,势必不利于其在生物质加氢过程中更加广泛地应用。因此,本章引入离子液体修饰的木质素磺酸钠,合成多级孔ETS-10沸石,并通过SEM和TEM表征测试证实合成的多级孔METS-10-IL与上一章中呈花椰菜形貌的MEST-10-L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貌和孔结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离子液体存在下与木质素磺酸钠相互作用后,能够以更加缓和的方式与体系中的无机物种相互作用,改善了Ln Na对沸石晶体生长的破坏作用,有利于沸石结晶度的提高,并能有效结合二者共有的特殊模板作用和结构导向作用,更好地对合成沸石的孔结构、形貌特征和表面性质进行调节。以质子化的METS-10-IL沸石为载体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用于愈创木酚的加氢过程,其较于METS-10-L沸石催化剂更高的加氢催化活性,水溶液中愈创木酚的加氢转化率增加到了92.5%,环己烷的产率也接近于90.0%。不仅与二者共同具有的分子选择识别特性有关,也受到催化剂孔结构和酸性质影响。
张哲[10](2018)在《多孔磷酸镍纳米粒子溶剂热合成工艺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金属磷酸盐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在催化、吸附剂、颜料、骨骼移植和离子交换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在众多磷酸盐纳米材料中,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具有热稳定性高、孔径大、比表面积高的特点,因而在吸附分离、催化、选择性氧化和电化学等领域都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镍和磷的物种在化学键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的制备上存在很多难题。而且,由于前驱体不可控制的快速水解问题与大多数磷酸盐的非晶性质使其在形态学控制上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实用的制备方法是目前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于溶剂热法我们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硝酸镍浓度和磷酸二氢钠浓度等因素对产物尺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温度和磷酸二氢钠浓度可实现对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大小的调控;通过控制硝酸镍浓度与调节碱浓度实现了对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形貌的调节,可以得到不同尺寸大小,不同比表面积的产物。该方法解决了引入表面活性剂导致的环境不友好,去除复杂的问题,而且所获得的柔丝球状多孔磷酸镍纳米粒子形貌规则,分散性高,比表面积大。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的尺度在30~150 nm范围调控,孔大小为5~20 nm,比表面积为170~260 m2/g。以PLS-SXE300C型汞灯(300 W)模拟太阳光光源照射条件,测试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对染料污染物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催化性能通过紫外吸收强度的变化获得。结果表明,获得的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不仅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特性且可多次循环利用。(2)利用溶剂热法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模板剂条件下成功合成了管状磷酸镍纳米粒子,系统研究了反应进程、温度、模板剂种类与原料加入量等因素对管状磷酸镍纳米粒子形貌结构和尺寸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得的管状磷酸镍纳米粒子直径为3~7nm,孔道为圆形,管端为开放式结构,而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这种多孔材料有利于大分子反应物的扩散,为催化提供了巨大的反应空间。并以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为模型,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及去除模板剂对管状形貌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状磷酸镍催化剂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具有优异的催化加氢活性。
二、无机微孔材料磷酸镍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机微孔材料磷酸镍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元素掺杂过渡金属(硼)磷酸盐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过渡金属(硼)磷酸盐材料 |
1.2.1 过渡金属(硼)磷酸盐材料的特点 |
1.2.2 过渡金属(硼)磷酸盐材料的制备 |
1.2.3 过渡金属(硼)磷酸盐材料的分类 |
1.3 过渡金属(硼)磷酸盐材料的应用 |
1.3.1 电催化水分解 |
1.3.2 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 |
1.3.3 超级电容器 |
1.3.4 光催化 |
1.4 提高过渡金属(硼)磷酸盐电催化性能的策略 |
1.4.1 元素掺杂 |
1.4.2 结构调控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以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表征方法和电催化测试 |
2.1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2.1.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2.1.2 热重分析(TGA) |
2.1.3 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1.5 比表面积(BET)与孔径分布(BJH)分析 |
2.1.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1.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1.8 元素分析仪(EA) |
2.1.9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仪(EPR) |
2.1.10 电感耦合全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ICP) |
2.1.11 气相色谱仪(GC) |
2.2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2.2.1 电解水析氧性能(OER) |
2.2.2 电解水氧还原性能(ORR) |
2.2.3 锌空气电池性能 |
2.2.4 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三章 金属阳离子(Fe、Ni、Zn)掺杂的三维硼磷酸钴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样品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电催化OER性能研究 |
3.3.3 电催化之后的材料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维无定形氮掺杂钴铁磷酸盐微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样品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表征 |
4.3.2 电催化OER性能研究 |
4.3.3 电催化之后的材料表征 |
4.3.4 电催化ORR性能 |
4.3.5 锌空气电池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F元素共掺杂的含氧空位的介孔磷酸钴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样品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表征 |
5.3.2 电催化OER性能研究 |
5.3.3 电催化之后的材料表征 |
5.3.4 超级电容器性能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
全文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磷酸/亚磷酸盐的合成、结构与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机微孔材料 |
1.1.1 分子筛 |
1.1.2 开放骨架微孔化合物 |
1.2 无机微孔材料的性质研究 |
1.2.1 无机微孔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质 |
1.2.2 无机微孔材料的磁学性质 |
1.2.3 无机微孔材料的光电性质 |
1.3 光致变色材料 |
1.3.1 光致变色概述 |
1.3.2 光致变色材料的分类 |
1.3.3 基于紫精类化合物的无机-有机光致变色杂化/复合材料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 本论文采用的表征仪器和测试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具有光致变色与热致变色性质的磷酸锌镓分子筛JU104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JU104 的表征 |
2.4 JU104 的晶体结构描述 |
2.5 JU104 的光致变色与热致变色性质研究 |
2.6 JU104 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2.7 JU104 的光电压性质研究 |
2.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具有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的开放骨架磷酸锌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化合物1的表征 |
3.4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 |
3.5 化合物1的光致变色性质 |
3.6 化合物1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3.7 化合物1的绿色化学合成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开放骨架金属-联吡啶杂化磷酸/亚磷酸盐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化合物3-1至3-10 的表征 |
4.4 化合物3-1至3-10 的晶体结构 |
4.5 化合物3-1至3-10 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4.6 化合物3-7 与化合物3-9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铁系磷酸盐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 |
1.2.1 超级电容器结构 |
1.2.2 超级电容器特性及应用 |
1.2.3 超级电容器分类 |
1.3 铁系磷酸盐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3.1 铁基磷酸盐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3.2 钴基磷酸盐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3.3 镍基磷酸盐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3.4 铁系复合磷酸盐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1.4.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片状偏磷酸铁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2 片状偏磷酸铁的合成 |
2.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片状偏磷酸铁的结构分析 |
2.3.2 片状偏磷酸铁的电化学电容性质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镍、钴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2 镍、钴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的合成 |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镍、钴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的结构分析 |
3.3.2 镍、钴磷酸盐包覆的偏磷酸铁的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超薄焦磷酸钴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2 超薄焦磷酸钻的合成 |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薄焦磷酸钴纳米片的结构分析 |
4.3.2 超薄焦磷酸钴纳米片的电化学电容性质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超薄镍钴复合磷酸盐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2.2 钴镍复合磷酸盐的合成 |
5.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薄镍钴复合磷酸盐纳米片的结构分析 |
5.3.2 超薄镍钴复合磷酸盐纳米片的电化学电容性质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花束状钴掺杂的羟基亚磷酸氢镍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6.2.2 钴掺杂的羟基亚磷酸氢镍的合成 |
6.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花束状钴掺杂的羟基亚磷酸氢镍的结构分析 |
6.3.2 花束状钴掺杂的羟基亚磷酸氢镍的电化学电容性质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本毕业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多孔钒硼酸盐和亚磷酸钴的合成及其环境应用中的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硼酸盐和磷酸盐的结构及其分类应用 |
1.2.1 硼酸盐和磷酸盐的结构 |
1.2.2 硼酸盐和磷酸盐的分类及在环境应用中构效关系 |
1.3 硼酸盐和磷酸盐的合成方法 |
1.3.1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 |
1.3.2 高温固相合成法 |
1.3.3 硼酸熔融合成法 |
1.4 多孔硼酸盐和磷酸盐在环境中应用研究进展 |
1.4.1 环境吸附材料应用 |
1.4.2 环境催化材料应用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钒基硼酸盐去除UO_2~(2+)性能及其原子级尺度位点确定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SUT-6 样品的制备 |
2.2.3 表征与测试 |
2.2.4 吸附性能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SUT-6 的结构分析 |
2.3.2 吸附实验 |
2.3.3 吸附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微孔亚磷酸盐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水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微孔Co_(11)(HPO_3)_8(OH)_6纳米线的制备 |
3.2.3 微孔Co_(11)(HPO_3)_8(OH)_6纳米线的表征 |
3.2.4 电催化氧化水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线的表征结果分析 |
3.3.2 纳米线电催化氧化水的性能测试 |
3.3.3 纳米线电催化氧化水的机理研究 |
3.4 小结 |
第4 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一) |
致谢(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镍基复合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及电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电催化分解水简述 |
1.1.1 析氢反应机理(HER) |
1.1.2 析氧反应机理(OER) |
1.2 电催化剂评价标准 |
1.3 电催化分解水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电催化材料 |
1.3.2 贵金属及其衍生物 |
1.3.3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
1.4 催化剂改性 |
1.5 本文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设备、结构表征与电化学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实验室主要使用仪器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电化学性能测试系统 |
2.3.2 工作电极的预处理以及制备 |
2.4 理论计算方法 |
2.5 催化剂的物理测试与表征 |
2.5.1 X射线衍射(XRD)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5.5 热重分析仪(TGA) |
3 新型镍钴亚磷酸盐及其衍生物电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结构分析 |
3.3.2 形貌分析 |
3.3.3 XPS分析 |
3.3.4 电催化性能测试 |
3.3.5 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结构分析 |
4.3.2 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分析 |
4.3.3 微观形貌分析 |
4.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负载型合金复合催化材料探索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过渡金属磷酸盐(Mn、Co、Ni)微纳结构调控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 |
1.2.1 双电层型电容器 |
1.2.2 法拉第型超级电容器 |
1.2.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1.2.4 超级电容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1.3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1.3.1 碳材料 |
1.3.2 导电聚合物(CPs) |
1.3.3 过渡金属化合物 |
1.4 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结晶度磷酸镍板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高结晶度磷酸镍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
2.3.1 实验过程 |
2.3.2 结构表征及分析 |
2.4 磷酸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花状的磷酸镍铵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3.3 花状磷酸镍铵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3.3.1 实验过程 |
3.3.2 结构表征及分析 |
3.4 花状磷酸镍铵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锰-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4.3 锰-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4.3.1 实验过程 |
4.3.2 结构表征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镍(钴)基硫(磷)化物电解水催化剂的纳米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再生能源 |
1.2 氢能源 |
1.3 电解水 |
1.3.1 析氢反应(HER) |
1.3.2 析氧反应(OER) |
1.4 评价电解水性能参数 |
1.4.1 过电势 |
1.4.2 Tafel斜率及交换电流密度 |
1.4.3 稳定性 |
1.4.4 法拉第效率 |
1.4.5 交换频率(TOF) |
1.4.6 质量活性及比活性 |
1.4.7 中间体结合能 |
1.5 常见的电解水催化剂 |
1.5.1 金属(Fe,Co,Ni)硫化物 |
1.5.2 金属(Fe,Co,Ni)硒化物 |
1.5.3 金属(Fe,Co,Ni)磷化物 |
1.6 催化剂调控 |
1.6.1 纳米化 |
1.6.2 导电载体 |
1.6.3 结构调控 |
1.6.4 限域作用 |
1.6.5 界面效应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器材和表征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物理结构表征技术 |
2.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3 X射线衍射仪(XRD)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2.5 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 |
2.3 电催化电极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方法 |
2.3.1 电催化电极材料的制备 |
2.3.2 电化学表征仪器 |
2.3.3 电化学表征技术 |
2.3.4 催化剂性能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中空多孔磷酸镍空心球析氧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药品 |
3.2.2 磷酸镍多孔空心球的制备 |
3.2.3 材料的物理表征 |
3.2.4 催化剂的制备 |
3.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合成反应时间优化 |
3.3.3 磷酸镍碱性条件下的析氧反应性能 |
3.3.4 催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缺陷的中空多孔磷化镍球析氢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药品 |
4.2.2 磷化镍多孔空心球的制备 |
4.2.3 材料的物理表征 |
4.2.4 催化剂的制备 |
4.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磷化镍碱性条件下的析氢反应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锡掺杂磷化钴纳米线阵列电解水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实验用品 |
5.2.2 Co_(1-x)Sn_x(CO_3)_(0.5)(OH)·0.11H_2O CC的制备 |
5.2.3 Co_(1-x)Sn_xP CC的制备 |
5.2.4 物理表征 |
5.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 |
5.3.2 不同Sn含量掺杂CoP及前驱体表征 |
5.3.3 锡掺杂磷化钴纳米线阵列的析氢性能测试 |
5.3.4 催化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硫锡镍量子点负载硫化镍超薄纳米片析氢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实验用品 |
6.2.2 Ni_3S_2NF和Ni_3Sn_2S_2@Ni_3S_2NFs的制备 |
6.2.3 物理表征 |
6.2.4 电化学测试 |
6.2.5 理论计算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材料的表征与生长机理 |
6.3.2 电化学析氢性能 |
6.3.3 析氢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介孔材料的合成、修饰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介孔材料的概述 |
1.1.1 多孔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
1.1.2 介孔材料的组成 |
1.2 介孔材料的合成 |
1.2.1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
1.2.2 介孔材料的控制合成 |
1.3 功能化介孔材料 |
1.3.1 直接合成法 |
1.3.2 后修饰法 |
1.4 介孔材料的应用 |
1.4.1 药物载体 |
1.4.2 生物技术 |
1.4.3 环境处理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表面活性剂合成不同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MSN的合成 |
2.3.2 表征测试 |
2.3.3 药物负载 |
2.3.4 药物释放 |
2.3.5 细胞培养 |
2.3.6 细胞毒性 |
2.3.7 细胞摄取实验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的溶剂对MSN形貌的影响 |
2.4.2 不同PEO和 CTAB质量比对MSN形貌和孔道结构的影响 |
2.4.3 不同TEOS体积对MSN形貌的影响 |
2.4.4 不同pH值对MSN形貌的影响 |
2.4.5 XRD的分析 |
2.4.6 N_2吸附与孔径分布 |
2.4.7 FT-IR的分析 |
2.4.8 TGA的分析 |
2.4.9 EDS的分析 |
2.4.10 药物释放 |
2.4.11 细胞毒性 |
2.4.12 细胞摄取能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CDs的合成 |
3.3.2 MSN-CDs的合成 |
3.3.3 表征测试 |
3.3.4 药物负载 |
3.3.5 药物释放 |
3.3.6 细胞培养 |
3.3.7 细胞毒性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TEOS的体积对MSN-CDs形貌的影响 |
3.4.2 不同TEOS的体积对MSN-CDs荧光强度的影响 |
3.4.3 XPS的分析 |
3.4.4 FT-IR的分析 |
3.4.5 N_2吸附与孔径分布 |
3.4.6 药物释放 |
3.4.7 细胞毒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化介孔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吸附亚甲基蓝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步骤 |
4.3.1 MCN的合成 |
4.3.2 MCN的氧化 |
4.3.3 MCN-PG的合成 |
4.3.4 MCN-PG-COOH的合成 |
4.3.5 SPION-PG-NH2的合成 |
4.3.6 MMCN的合成 |
4.3.7 表征测试 |
4.3.8 亚甲基蓝的吸附 |
4.3.9 解吸和再生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XRD的分析 |
4.4.2 FT-IR的分析 |
4.4.3 TGA的分析 |
4.4.4 TEM的分析 |
4.4.5 N_2吸附与孔径分布 |
4.4.6 水合粒径和表面电位 |
4.4.7 XPS分析 |
4.4.8 VSM和水中分散性的分析 |
4.4.9 UV-Vis的分析 |
4.4.10 循环利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多级孔ETS-10沸石的合成及其在生物质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
1.1.2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途径及研究现状 |
1.1.3 生物质加氢脱氧精制过程 |
1.2 生物质加氢精制催化剂 |
1.2.1 硫化物类催化剂 |
1.2.2 贵金属催化剂 |
1.2.3 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 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 |
1.2.5 过渡金属氮化物和碳化物催化剂 |
1.2.6 双功能催化剂 |
1.3 多孔沸石 |
1.3.1 多孔沸石的特点和合成 |
1.3.2 多级孔ETS-10 沸石的合成及应用 |
1.4 本文的选题、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级孔ETS-10 沸石的合成及其对系列木质素衍生物的加氢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多级孔ETS-10 沸石的制备 |
2.2.2 微孔ETS-10 和多级孔ETS-10 的质子化 |
2.2.3 多级孔ZSM-5和Beta沸石的合成 |
2.2.4 多级孔沸石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2.2.5 催化剂表征 |
2.2.6 催化剂加氢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2.3.2 不同催化剂上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催化性能测试 |
2.3.3 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工艺条件优化 |
2.3.4 传质阻力计算 |
2.3.5 催化剂稳定性和适用性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Ni基多级孔ETS-10 沸石的合成及其对纤维素水解加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剂的表征 |
3.2.3 催化剂性能测试和产物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
3.3.2 催化活性测试 |
3.3.3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3.3.4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掺杂系列过渡金属对ETS-10形貌、孔结构影响及其生物质加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4.2.4 催化剂加氢性能测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
4.3.2 催化剂加氢活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添加剂作用下多级孔ETS-10 沸石的合成及其生物质加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催化剂载体的合成 |
5.2.3 催化剂的制备 |
5.2.4 催化剂性能测试 |
5.2.5 催化剂性能测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METS-10-P结构表征 |
5.3.2 METS-10-L结构表征 |
5.3.3 催化剂活性测试 |
5.3.4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离子液体修饰木质素磺酸钠合成多级孔ETS-10 沸石用于水相中愈创木酚加氢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木质素磺酸钠修饰的离子液体的合成 |
6.2.2 沸石的合成及催化剂的制备 |
6.2.3 沸石和催化剂的表征 |
6.2.4 催化剂性能测试 |
6.3 结果和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多孔磷酸镍纳米粒子溶剂热合成工艺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纳米材料 |
1.1.1 多孔纳米材料简介 |
1.1.2 多孔磷酸盐纳米材料 |
1.1.3 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 |
1.2 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
1.2.1 溶胶-凝胶法 |
1.2.2 水热法 |
1.2.3 超声化学法 |
1.2.4 微波辐射法 |
1.3 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应用研究 |
1.3.1 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 |
1.3.2 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3.3 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
1.3.4 多孔磷酸镍纳米材料在电极材料上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合成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染料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的制备 |
2.2.4 催化剂结构表征与成分分析 |
2.2.5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物形貌结构分析 |
2.3.2 柔丝球状多孔非晶磷酸镍纳米粒子形成过程研究 |
2.3.3 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2.3.4 产物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P诱导的管状磷酸镍纳米催化剂制备及其在催化加氢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管状磷酸镍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
3.2.4 催化剂结构表征与成分分析 |
3.2.5 催化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产物结构与成分分析 |
3.3.2 管状磷酸镍纳米催化剂形成过程研究 |
3.3.3 影响因素研究 |
3.3.4 产物催化加氢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无机微孔材料磷酸镍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元素掺杂过渡金属(硼)磷酸盐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D]. 潘冬生. 江南大学, 2021(01)
- [2]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磷酸/亚磷酸盐的合成、结构与性质[D]. 陶春瑶. 吉林大学, 2020(08)
- [3]铁系磷酸盐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 李冰. 扬州大学, 2020
- [4]多孔钒硼酸盐和亚磷酸钴的合成及其环境应用中的构效关系研究[D]. 倪悦然.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5]镍基复合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 林玲玲. 宁波大学, 2019(06)
- [6]过渡金属磷酸盐(Mn、Co、Ni)微纳结构调控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 王壮. 燕山大学, 2019(05)
- [7]镍(钴)基硫(磷)化物电解水催化剂的纳米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 陆世玉. 西南大学, 2019(01)
- [8]介孔材料的合成、修饰及其性能研究[D]. 李安霞.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9]多级孔ETS-10沸石的合成及其在生物质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 向梅. 东南大学, 2019(01)
- [10]多孔磷酸镍纳米粒子溶剂热合成工艺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应用[D]. 张哲. 济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