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语论文_陈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称呼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语,俄语,跨文化,学生,词义,语义,表现力。

称呼语论文文献综述

陈悦[1](2019)在《网络称呼语“小姐姐”的语义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姐姐"本质是指与自己年龄差距不大的女性长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渗透,"小姐姐"一词成为网络和日常生活中异常活跃的称呼语,且语义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为此,笔者在探讨"小姐姐"一词来源走红原因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其产生的新义特点及语义流变链条,以求对"小姐姐"有更明晰的认知。(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0期)

王佳[2](2019)在《高校微信交际中名词性称呼语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科技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以文字为基础的书信和受到空间限制的面对面交际。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快速发展,许多社交软件应运而生。其中,微信成为了最受人们喜爱的交流方式之一。称呼语在日常交际中承担了重要的功能,特别是在有多个会话参与者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只能借助称呼来明确会话参与者的不同身份和交际角色。但是,研究表明,在一对一的微信交际中,称呼语同样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构建会话,展示交际者身份和关系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会话分析的理论,通过对高校真实语料的实证分析,对微信交际中称呼的常见种类进行归纳总结,对称呼语出现的位置以及称呼后所引起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探讨称呼语在微信交际中起到的交际功能,以及影响人们对称呼语的选择的若干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婕艺[3](2019)在《微信私聊中称呼语交际功能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微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称呼语为考察对象,基于会话分析、言语行为理论以及现有的关于称呼语功能的研究成果,具体分析私聊(即一对一聊天)中称呼语出现在哪些不同言语行为中,以及在各种行为中称呼语发挥的不同功能。出于以上目的,文章大致分为六章。第一章大概介绍相关的研究结果以及论文涉及的主要问题。第二章一方面概述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称呼语的研究现状,另一方面介绍微信的研究现状。第叁章首先介绍微信交际的特征;然后提出会话分析理论并给称呼语下定义;之后介绍了现有的关于称呼语功能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言语行为理论,为下文划分不同言语行为打下基础。第四章即实证分析,首先总览语料,然后将微信交际按照其中出现的言语行为进行划分。这一部分依次分析了打招呼、告别、祝福、致谢、要求和请求行为。第五章归纳前文的分析结果,即在不同的言语行为中称呼语出现的位置及其功能。最后一章总结全文,总结本文主要的研究及其实施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BOYA,BOLUWATIFE,MAUYAN(波罗)[4](2019)在《汉语与约鲁巴语的称呼语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称呼语在语言交际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几乎任何言语交际都是从称呼开始的,称呼语与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学科都密切相关,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领域。称呼语是言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称呼语选择上必须遵循一定的礼貌原则。称呼语系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称呼语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色。熟悉文化差异,是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说话者不仅要掌握基础语言知识,还要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要注意当时语言环境,而称呼语则在语言和文化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汉语与约鲁巴语称呼语的差异,从而对其中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的深层次差异进行讨论,是本文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工作的背景,称呼语的定义、起源,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等,特别是解释了称呼语和称谓语的区别,因为目前学界对这两个概念有不同看法,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第二章首先明确了两种语言的称呼形式、家庭称呼、社会称呼等的分类,并阐述了称呼语的特点,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使用汉、约语称呼语。第叁章是研究的核心,对汉、约两种语言称呼语的相同、差异进行了归类整理,从多方面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最后还就主要称呼语从语用上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7)

赵娜[5](2019)在《称呼语“X+狗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狗子"一词在网络平台上蹿红,并出现"X+狗子"系列词语,为了解"X+狗子"网络社交称呼的构成方式和使用对象,并对其语义发展、结构特征、指称对象和产生方式进行系统分析。(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4期)

富丽瑶[6](2019)在《礼貌原则视角下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语用失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文化交际在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交往中不可避免,两国文化不同,导致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称呼语的语用失误就是比较常见的类型。本文主要对中俄称呼语的语用差异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称呼用语的影响,使人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促进交际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期刊2019年05期)

姜红妮[7](2019)在《现代俄语称呼语的语言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称呼语是用于称呼他人的词或词组,是人类社会交往中使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言形式。俄语称呼语不仅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交际中,还经常用于公众场合演讲,用于诗歌中指称诗人呼唤的对象。俄语称呼语的表达手段多种多样,既可用专有名词(名字、父称、姓氏、绰号)表示,也可用普通名词、名词化形容词及代词等来称呼受话人。俄语称呼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发展变化,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体制下的称呼语大相径庭。俄语称呼语不仅是脱口而出、引起别人注意、建立联系的词语,它的使用还要遵循一定的礼貌原则,要根据不同场合选择适当的称呼语,还要根据受话人的身份地位、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来做出判断,以便符合礼貌原则并达到说话的目的。此外,俄语称呼语还具有社交指示功能:称呼语可指示出说话人或受话人的地位、角色、职业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以言行事功能,即说话人可通过简单的俄语称呼语来表示请求、禁止和警告等。俄语称呼语还具有丰富的修辞色彩,其指小表爱形式可表达对受话人的亲切喜爱,贬义鄙视的称呼语可表示对受话人的厌恶鄙视等。本论文由绪论、四章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俄语称呼语的定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创新点及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一章综述了苏俄学者和国内学者对现代俄语称呼语的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了俄语称呼语的表达手段,主要分为专有名词表达手段一元、二元结构;普通名词表达手段一元、二元结构;混合表达手段二元、叁元结构及其他表达手段。第叁章研究了俄语称呼语的情感—表现力色彩,从其本身具有的情感—表现力色彩、通过后缀、修辞格等构成情感—表现力色彩叁方面分析俄语称呼语的修辞色彩。第四章从语用方面对俄语称呼语做出了分析,主要对俄语称呼语应遵循的礼貌原则、俄语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及以言行事功能进行了研究。结论部分对论文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展望。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笔者在写论文过程中所引用的文献和信息资料。(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陈丽霞[8](2019)在《日本学生汉语社会称呼语习得研究及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日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学习汉语。作为交际先锋的称呼语不可避免。中日在交际中都遵循礼貌原则,通过称呼来表现对听话人的尊敬、情感亲疏。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日本人在学汉语的过程中容易受母语干扰,使用称呼语易产生偏误,使会话不能顺利进行。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的方法,梳理汉语社会称呼语的范围,对社会称呼语进行多角度分类,分析影响社会称呼语的各种因素;对汉语和日语社会称呼语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预测出难点重点;调查日本学生社会称呼语的使用情况,具体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从多方面对汉语教学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汉语教师的对日汉语教学和日本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董梦飞[9](2019)在《学生对教师的称呼语及其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师生关系稳定,彼此的称呼也理应处于稳定状态,可现今学生对教师的称呼语既有西方称呼的缩影,也有网络流行语地加入,变得五花八门。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学生对教师使用了哪些称呼、这些称呼发挥了何种功能,成为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我国教师称呼语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接着,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典型事例,分析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教师的称呼语现状和称呼语发挥的具体功能;最后,基于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和称呼语发挥的功能,为学生合理使用称呼语,规范“老师”这一称呼提出建议。历史考察发现,我国教师的称呼经历了从不普遍到普遍,从普遍到专属再到泛化的演变过程。在“官师”、“僧师”、“父师”合一时期,对教育者的称呼往往不是对教师的普遍称呼。自唐以降,“先生”、“老师”渐成我国学生对教师的普遍称呼。新中国成立至今,“老师”这一称呼最终成为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对教师的专称。但是在近二十年来又从教育界泛化出去,成为一种通用的尊称。问卷调查及事例分析表明,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教师的称呼语复杂多样,不同称呼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通称与尊称通常在正式场合作为面称使用,通称指示教师与学生的基本角色、权势关系以及语言环境;尊称指示交往距离扩大,发挥正向功能以积极行事。昵称、蔑称及其它特殊称呼高度依赖语境,通常在非正式场合作为背称使用。昵称指示私人关系、交往距离缩短;蔑称表现学生隐蔽、伪装的反抗;戏称和绰号能够传递复杂的信息,却极易引起教师的误会。重点访谈及文献资料显示,无论古今中外,尊重都是称呼教师的内核。基于我国尊师传统及称呼语的功能分析结果,本文建议指导并训练学生无论当面或背后对教师均使用尊称,以发挥尊称的正向功能,规避使用特殊称呼、昵称的风险,促进师生交往得顺利进行;同时倡议社会完善称谓系统,推出一套为公众普遍认可的通用的尊称体系,让泛化滥用的“老师”这一称呼回归专称。(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柳[10](2019)在《中法称呼语语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称呼语作为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角度对称呼语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学者们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学或跨文化对比等角度对称呼语做了一系列研究。本文主要在前人对称呼语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即凯尔布拉-奥尔柯约妮的对话交际原则以及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采用语料分析法,对汉法称呼语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以10部中国电影和10部法国电影为语料,收集整理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称呼语使用的实例,并详细分析了其中不同群体之间打招呼的方式(如亲人,朋友,爱人,陌生人,同事以及邻居等人),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影响称呼语选择的因素。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中法人民在称呼语的使用中存在异同,主要表现为亲属称谓语、拟亲属称谓语、职衔称谓、泛指称谓等方面的不同。主要原因是强调垂直关系和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价值观与以平行关系和个人主义为标志的法国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以上差异。论文最后提出了在未来的中法跨文化交际中如何使用称呼语的小建议,主要从心理世界顺应、社交世界顺应和文化顺应叁个角度来阐述,旨在帮助外语学习者和交流者尽可能地避免误解或冲突。(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9-04-28)

称呼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以文字为基础的书信和受到空间限制的面对面交际。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快速发展,许多社交软件应运而生。其中,微信成为了最受人们喜爱的交流方式之一。称呼语在日常交际中承担了重要的功能,特别是在有多个会话参与者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只能借助称呼来明确会话参与者的不同身份和交际角色。但是,研究表明,在一对一的微信交际中,称呼语同样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构建会话,展示交际者身份和关系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会话分析的理论,通过对高校真实语料的实证分析,对微信交际中称呼的常见种类进行归纳总结,对称呼语出现的位置以及称呼后所引起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探讨称呼语在微信交际中起到的交际功能,以及影响人们对称呼语的选择的若干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称呼语论文参考文献

[1].陈悦.网络称呼语“小姐姐”的语义流变[J].戏剧之家.2019

[2].王佳.高校微信交际中名词性称呼语的实证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3].杨婕艺.微信私聊中称呼语交际功能的实证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4].BOYA,BOLUWATIFE,MAUYAN(波罗).汉语与约鲁巴语的称呼语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5].赵娜.称呼语“X+狗子”分析[J].北方文学.2019

[6].富丽瑶.礼貌原则视角下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语用失误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2019

[7].姜红妮.现代俄语称呼语的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8].陈丽霞.日本学生汉语社会称呼语习得研究及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9].董梦飞.学生对教师的称呼语及其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0].杨柳.中法称呼语语用对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对称呼语“阿姨”的不同反应称呼语选用中的概念整合称呼语转换顺应模式一6称呼语相关的汉语文化语用的中...4-2患者对医务人员使用称呼语的...:教师称呼语使用规则及类型流程...

标签:;  ;  ;  ;  ;  ;  ;  

称呼语论文_陈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