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组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学,细胞学,淋巴瘤,表观,细胞,系数,肌纤维。
细胞组织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明,李宏军,孙君,张岩岩[1](2019)在《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HBV相关小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分子标志物Ki-67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定量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小肝细胞癌(SHCC)组织病理学分级中的应用,以及与分子标志物Ki-67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切除、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SHCC 148例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高、中、低分化组。所有肝脏DWI图像(b=0、800 s/mm~2)均由2名诊断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评估并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由2名病理科医师阅片,确定其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高、中、低分化组ADC值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各级之间的ADC值最佳诊断临界点及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ADC值与分子标志物Ki-67的相关性。结果高、中和低分化SHCC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004±0.261)×10~(-3)mm~2/s、(0.880±0.195)×10~(-3)mm~2/s和(0.735±0.199)×10~(-3)mm~2/s,叁组ADC值之间存在差异性(F=16.608,P<0.001),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用于诊断高分化和低分化SHCC的ADC值最佳诊断临界点分别0.885×10~(-3)mm~2/s和0.895×10~(-3)mm~2/s。SHCC的ADC值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6,P<0.05)。结论 DWI作为一种理想的非侵入性工具应用于评估HCC的病理分级及细胞增殖能力,进而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疗依据。(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琦,张亚亚,谈龙飞,李久艳,牛明强[2](2019)在《虹鳟感染IHNV的组织学和血液细胞学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感染是造成鲑鳟鱼类肝肾等造血组织病变坏死,组织缺血性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危害十分严重。为了阐明虹鳟感染IHNV发病后造血组织和血液细胞学变化规律,选择不同规格和发病程度的虹鳟进行了组织学和血液细胞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虹鳟肝脏组织严重贫血且水肿呈土黄色,石蜡切片,HE染色后可观察到病鱼肝脏组织大范围坏死,坏死细胞胞浆内可见嗜酸性病毒包涵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肠上皮组织、心肌这些组织都发生不同程度坏死。发病鱼血细胞密度明显少于未发病鱼,而且红细胞沉降快、脆性高、比容相对较小。IHNV感染对虹鳟组织和血细胞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付凯,王巨,王雪峰,张健,姜久仰[3](2019)在《食管鳞癌血管生成拟态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食管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机制。方法:收集57例食管鳞癌石蜡包埋样本,进行过碘酸雪夫氏(PAS)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结合HE染色,观察食管鳞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发生情况。对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生存比较和Cox风险模型分析。通过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叁维培养建立,观察RNAi沉默VE-cadherin对食管鳞癌Eca109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癌中VM表达的阳性率为54.3%,显着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VM在病理分型为低分化食管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8.9%,显着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III-Ⅳ期食管鳞癌患者VM阳性率显着高于Ⅰ-Ⅱ期食管鳞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者VM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癌VM的发生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显着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VM组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无VM组(P<0.05);Cox分析显示VM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F=0.67)。叁维培养结果显示Eca-109细胞在基质胶上形成典型的血管网状样结构,VE-cadherin-siRNA可有效抑制VE-cadherin在Eca109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的Eca109细胞VM的形成。结论:血管生成拟态是食管鳞癌一种独特的血液供应模式,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是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7期)
金鑫焱,蒋天安,赵齐羽,邓壮[4](2019)在《EUS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对比分析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超声内镜引导下22G活检针穿刺获得标本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并对叁者进行比较。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发现后胰腺占位、胆总管下段占位及十二指肠占位的病例,并在肝胆胰介入诊治中心进行EUS下活检,穿刺针为22G活检针。将第一次穿刺获得的组织条置于福尔马林液中进行组织学检查,第二次穿刺获得的标本部分做涂片细胞学检查,并将剩余的标本放入液基瓶中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 29例病例中,胰腺占位18例,胆总管下段占位6例,十二指肠占位5例。涂片细胞学诊断恶性18例,可疑恶性2例,少量异形细胞4例,未见瘤细胞3例;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恶性21例,可疑恶性2例,少量异形细胞2例,未见瘤细胞3例,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23例,可疑恶性1例,慢性炎症5例。涂片细胞学的阳性率、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5%、66%、72%,液基细胞学的阳性率、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2%、75%、75%,组织学的阳性率、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9%、87%、83%,涂片细胞学检查和液基细胞检查两者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涂片细胞检查和组织学检查之间、液基细胞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FNA组织学诊断的阳性率、敏感度及准确度均优于涂片细胞学诊断及液基细胞学诊断,涂片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全国介入超声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8-23)
芦佳,袁红维[5](2019)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组织学分型及应用CT、MRI诊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组织学分型,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CT、MRI与病理检查的关系,提高临床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例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肝脏肿块部位、形态、CT密度及增强表现、MRI密度及增强表现,以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4例,总病灶15个,其中肝左叶3个,肝右叶12个。组织学分型:黄色肉芽肿型10例,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硬化型1例。黄色肉芽肿型10例:CT平扫低密度影8例,等密度影2例;4例MRI平扫T_1WI稍低信号3例,等或略低信号1例,T_2WI高信号3例,等或稍高信号1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12例,门静脉期轻度强化2例,平衡期轻度强化1例;MRI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0例,门静脉期轻度强化2例,平衡期轻度强化2例。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CT平扫低密度影3例,等密度影1例;2例MRI平扫T_1WI稍低信号1例,等或略低信号1例,T2WI高信号2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轻度强化各有0、12、3例,MRI增强扫描均呈壁结节强化。硬化型1例:CT平扫等、低混合密度影,MRI平扫T_1WI等信号,T_2WI高信号;CT增强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均匀强化,平衡期病灶密度减低,MRI增强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强化明显。结论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MRI诊断对于组织学变化的特点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来,但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变,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诊断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24期)
李玉梅,黄伟,唐喜军,吴晓媚[6](2019)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异常妇女HPV检测及组织学随访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本院宫颈液基细胞学TBS(The Bethesda System)报告率及异常细胞学相应的HPV阳性率及组织学随访结果,为宫颈癌筛查及防治提供有用的资料。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珠海市中西结合医院病理科细胞学筛查异常病例,记录相应病例1个月内的HPV检测结果及6个月内组织学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 482名女性进行液基细胞学筛查,细胞学筛查异常病例1480例(阳性率4.29%),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3.05%;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0.16%;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0.8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0.19%,非典型腺细胞(AGC)0.07%。细胞学判读为ASC-H和HSIL的患者,其中分别有61.77%和85.1%随后组织学随访存在HSIL及以上病变,而ASC-US及LSIL的患者,分别只有10.86%和15.38%随访存在HSIL及以上病变。细胞学判读为ASC-US、ASC-H、LSIL、HSIL患者HPV的阳性率分别为51.42%、61.11%、76.69%、81.82%,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3,P<0.05)。组织学随访结果为炎症、LSIL、HSIL、鳞癌患者的HPV阳性率分别为51.39%、84.16%、87.93%、85.71%,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0,P<0.05)。组织学炎症、LSIL、HSIL和鳞癌组均以单一型高危HPV感染为主,HSIL和鳞癌组无单独的低危型HPV感染。结论各级细胞学报告率和HPV阳性率都在基准范围内,细胞学判读意见与组织学随访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本中心的细胞学筛查和HPV检测工作具有较好的质控管理。(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Sarkozy,C,Copie-Bergman,C,Damotte,D,刘谦,刘勇[7](2019)在《介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大B细胞淋巴瘤的灰区淋巴瘤:来自淋巴瘤研究协会的组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WHO(2008)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灰区淋巴瘤(GZL)作为一个暂定的类型被引入,其特征介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 HL)和大B细胞淋巴瘤(LBCL)。由于诊断标准并不明确,以至于对GZL的诊断仍然极具挑战。因此,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作者从淋巴瘤研究协会(LYSA)获取139例GZL的组织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参考文献综述以及LYSA专家组共识意见。(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倩,王燕,赵新湘[8](2019)在《表观扩散系数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及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肝细胞癌(HCC)组织学分级及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方法 66例术后病理确诊为HCC的病例根据病理组织学分为3组: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同时根据MVI风险分级分为M0(MVI阴性组)、M1(MVI低危组)、M2(MVI高危组) 3个等级;测量不同组的平均ADC值及最小ADC值,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分析,进一步行Mann-Whitney检验两两比较。结果高、中、低分化组分别有10、49、7例,各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 397±0. 456)×10~(-3)mm~2/s、(1. 186±0. 292)×10~(-3)mm~2/s、(1. 172±0. 435)×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45);最小ADC值分别为(1. 206±0. 410)×10~(-3)mm~2/s、(1. 022±0. 263)×10~(-3)mm~2/s、(1. 040±0. 410)×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07)。M0、M1、M2分别有28、22、16例,各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 230±0. 478)×10~(-3)mm~2/s、(1. 195±0. 295)×10~(-3)mm~2/s、(1. 138±0. 233)×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626);最小ADC值分别为(1. 090±0. 372)×10~(-3)mm~2/s、(1. 038±0. 274)×10~(-3)mm~2/s、(0. 992±0. 225)×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20)。结论平均ADC值及最小ADC值在不同分化程度及MVI不同风险分级中并无显着差异,通过术前ADC值判断MVI的有无及进行风险分级预测尚存在难度。(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白占祥[9](2019)在《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对比分析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病理科接收的496例颈部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分别进行颈部细针穿刺活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二者检查结果的符合性。结果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9.39%,其中诊断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9.37%(475/478),诊断恶性病变的符合率为85.71%(18/21)。结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穿刺细胞学检查更快速、方便、经济,在有病理组织学依据下诊断准确性更高。(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3期)
邓桦,杨鸿,蒋焱平,陈刚,周兆海[10](2019)在《玉屏风多糖影响小鼠淋巴细胞归巢的组织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玉屏风多糖对免疫损伤小鼠外周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以及激活淋巴细胞后的组织学效应,探讨其临床药效的组织学基础。180只SPF小鼠随机分为6组,复制免疫抑制模型,灌服不同剂量玉屏风多糖,检测血常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观察主要组织器官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等。结果显示,玉屏风多糖可使免疫抑制小鼠全血白细胞总数增多(P<0.05),淋巴细胞数量和百分比上升(P<0.05),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升高(P<0.05或P<0.01);促进外周淋巴器官(脾脏)淋巴组织的显着增生,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归巢过程明显;非淋巴组织以肺脏的淋巴细胞归巢表现突出,对肝脏和肾脏也有一定影响。玉屏风多糖可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干预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和归巢过程,并可由此缓解和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细胞组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感染是造成鲑鳟鱼类肝肾等造血组织病变坏死,组织缺血性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危害十分严重。为了阐明虹鳟感染IHNV发病后造血组织和血液细胞学变化规律,选择不同规格和发病程度的虹鳟进行了组织学和血液细胞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虹鳟肝脏组织严重贫血且水肿呈土黄色,石蜡切片,HE染色后可观察到病鱼肝脏组织大范围坏死,坏死细胞胞浆内可见嗜酸性病毒包涵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肠上皮组织、心肌这些组织都发生不同程度坏死。发病鱼血细胞密度明显少于未发病鱼,而且红细胞沉降快、脆性高、比容相对较小。IHNV感染对虹鳟组织和血细胞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组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明明,李宏军,孙君,张岩岩.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HBV相关小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分子标志物Ki-67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2].王琦,张亚亚,谈龙飞,李久艳,牛明强.虹鳟感染IHNV的组织学和血液细胞学规律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9
[3].付凯,王巨,王雪峰,张健,姜久仰.食管鳞癌血管生成拟态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4].金鑫焱,蒋天安,赵齐羽,邓壮.EUS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对比分析的初步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全国介入超声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2019
[5].芦佳,袁红维.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组织学分型及应用CT、MRI诊断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6].李玉梅,黄伟,唐喜军,吴晓媚.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异常妇女HPV检测及组织学随访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
[7].Sarkozy,C,Copie-Bergman,C,Damotte,D,刘谦,刘勇.介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大B细胞淋巴瘤的灰区淋巴瘤:来自淋巴瘤研究协会的组织学研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
[8].张倩,王燕,赵新湘.表观扩散系数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及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9].白占祥.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邓桦,杨鸿,蒋焱平,陈刚,周兆海.玉屏风多糖影响小鼠淋巴细胞归巢的组织学效应[J].中国兽医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