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古注论文-王秀丽

颜师古注论文-王秀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颜师古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异体字

颜师古注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丽[1](2018)在《《汉书》颜师古注异体字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初着名经学家、语文学家颜师古在《汉书》注的训诂实践中,从广义角度择取异体字,采用"某即某字""某亦某字""某字与某(音义)同"等相对集中的训诂术语,深入训释辨析了包括造字方式不同、构件相同位置不同、更换形符、更换声符、省减偏旁、书写笔画差异等原因形成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的训释既有助于我们识别生僻字、顺利阅读《汉书》,也为研究汉字形体演变保留了丰富资料,充分体现了颜师古在文字训诂方面的造诣及其对古籍异体字整理的贡献。(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黄方方[2](2016)在《从颜师古注和李善注的比较看唐代典籍注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唐代注释学中,颜师古和李善堪称代表性人物,各自代表了"汉书学"和"文选学"注释发展的最高水平。《汉书》与《文选》由于年代相去未远,故其中所收录的作品有重合之处。通过对颜师古注和李善注的比较,发现唐代典籍的注释特点主要有:内容方面以训诂词义、疏通文意为主,属语文学注释;原则方面以求实为宗旨,注而有征,实事求是,重考辨征引;方法方面充分吸取和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扩展。(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钟云瑞[3](2015)在《《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尚书·禹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书·地理志》是《汉书》十志之一,颜师古注解《汉书·地理志》因袭采用《尚书·禹贡》,多从孔安国传,形式多样,不拘一体,或完全采用一字不改,或引用之而复加阐释,或因袭之而加以更改,反映出颜师古深厚的音韵、训诂小学功底。颜师古注《汉书》,只取孔传,弃马融、郑玄之说而不用。(本文来源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李广龙[4](2012)在《《汉书》颜师古注引“小学”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书》颜师古注,综括古注凡二十叁家,遍引四部古本百余部,其中尤以经、史两部为甚。而作为经学附庸的"小学类"文献,颜注所引虽聊聊数本,却是训释古书的基石,因而有必要对颜注征引"小学类"古书之引文加以考释,以见古本。(本文来源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朱珠[5](2012)在《《汉书》颜师古注引《史记》《国语》考校》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书》颜师古注收集了唐以前二十余家《汉书》注,引用了唐以前的百余种文献,颜注既是《汉书》学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又可说是唐以前文献的汇集。颜注引书遍及四部,颜注自问世以来,辗转传抄,字句之间颇有差异,其所引书部分亡佚,即有存者,而或与今本有异。因此,对颜注引书的考校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2年03期)

李广龙[6](2010)在《《汉书》颜师古注引方志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书》作为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行世不及百年,已见难读。魏晋以降、迄至隋唐,名儒之后颜师古为其作注,征引古籍达百余部,且多为亡佚之书。笔者以此为对象,对其中所引方志书目加以辑释。(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0年02期)

王伦信[7](2009)在《汉代考试中的“设科射策”——对颜师古注的驳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科射策"是两汉最常使用的考试形式之一,常应用于中央太学中的博士弟子。由于《汉书》、《后汉书》等书中没有关于它的步骤和方法的具体说明,所以唐人颜师古在注《汉书》时,特为《萧望之传》中"以射策甲科为郎"一句作注,日:"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本文来源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期刊2009-09-01)

李广龙[8](2009)在《《汉书》颜师古注引《别录》《七略》佚文笺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颜师古注《汉书》,征引古籍达百余部,而簿录类唯有《别录》和《七略》,且二书早已亡佚不存。本文仅对《汉书》颜注所引《别录》、《七略》之佚文加以笺释,从而完善清季以来诸家《别录》、《七略》辑本,以见古本。(本文来源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时雪敏[9](2009)在《《汉书》十二帝纪颜师古注词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等撰,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篇?要记载了汉高帝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封建政权的兴衰史。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文选其十二帝纪作为研究对象?稘h书》成书于东汉,反映了中古汉语前期的语言面貌。颜师古是唐代着名的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是《汉书》注释的集大成者。本文运用共时研究和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颜师古注释的词语进行穷尽的分析研究,以期可以了解唐代词汇的面貌和从东汉到唐代某些词语的发展演变轨迹,进而探索汉语词汇发展的一般规律。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部分,介绍了关于《汉书》及颜师古注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颜师古注释词语分类,按照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对颜师古的注释词语分类,做平面分析,研究唐代词汇面貌。第叁部分是颜师古注释词语产生的年代,通过追寻颜师古注释词语产生的年代,研究唐代词汇从前代的继承情况。第四部分是与双音词有关的两个问题,在前面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里作进一步地分析。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对唐代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颜师古注释词语中单音词和双音词的发展演变轨迹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09-03-25)

龙小军[10](2007)在《《汉书》颜师古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颜师古的《汉书注》,汇集汉魏以来二十叁家注释,纠谬补缺,多所发明,在文字、音韵、训诂、考证以及其他学科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因之成为《汉书》最详、最好的注本。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唐初的学术成就和特点,对颜注作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主要从颜注的训释特点,颜注的考证内容,颜注的校勘特点和成就,以及颜注的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四方面来探讨。(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7-05-20)

颜师古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唐代注释学中,颜师古和李善堪称代表性人物,各自代表了"汉书学"和"文选学"注释发展的最高水平。《汉书》与《文选》由于年代相去未远,故其中所收录的作品有重合之处。通过对颜师古注和李善注的比较,发现唐代典籍的注释特点主要有:内容方面以训诂词义、疏通文意为主,属语文学注释;原则方面以求实为宗旨,注而有征,实事求是,重考辨征引;方法方面充分吸取和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扩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颜师古注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秀丽.《汉书》颜师古注异体字考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黄方方.从颜师古注和李善注的比较看唐代典籍注释特点[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钟云瑞.《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尚书·禹贡》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4].李广龙.《汉书》颜师古注引“小学”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

[5].朱珠.《汉书》颜师古注引《史记》《国语》考校[J].现代交际.2012

[6].李广龙.《汉书》颜师古注引方志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

[7].王伦信.汉代考试中的“设科射策”——对颜师古注的驳议[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2009

[8].李广龙.《汉书》颜师古注引《别录》《七略》佚文笺释[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9].时雪敏.《汉书》十二帝纪颜师古注词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10].龙小军.《汉书》颜师古注研究[D].南昌大学.2007

标签:;  ;  ;  

颜师古注论文-王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