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

林玲[1]2014年在《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数学课程也提出新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见发展符合学生个性的教育是现代的教学方向,而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是达到该理念的指导基础。笔者在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基础下,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运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进行走访调查。问卷设计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认知、课前预习、课堂表情、课后复习及师生互动等环节,通过对不同年级的82名初中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在不同环节表现出来的学生方式,学习效果的差异;了解在同一学习环境下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及对教师教学评价等问题的差异,找出目前初中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存在的弊端,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良的方法建议。论文一共有5章,第一章是课题研究的现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思路、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学者对数学学习方式概念的界定和分类;第叁章是问卷说明分析,也是论文的主旨所在,里面包含内容有问卷设计及发放情况、调查对象分析说明、调查数据收集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结果详细分析初中生在不同学习环节表现出来的学习方式;第四章是针对前叁站的结果阐述了本次研究收获的结论和提出的改善建议;第五章则是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生对数学学习方式的认识并不深刻,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基本是简单的模仿学习,依赖老师的教学示范机械地套用,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学习层次普通或者较弱的学生群。相对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群,他们较多的是复杂的模仿学习,在理解问题的实质性关系后,对老师示范的学习方法加以灵活运用。这与新课程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从旁指导,让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仍存在差距。

马相春[2]2017年在《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系统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由信息时代迈入了数据时代,“大数据”作为数据时代的核心技术,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分享大数据红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权利,教育行业同样需要大数据提供的数据支撑来助推教育信息化的高效发展。智慧学习,作为基于教育信息化、知识融合与协同创新的全新学习方法,是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模式,对学习者智慧的生成、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与教育信息化天然的联系使之更易成为研究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融合的切入点。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如何构建智慧学习系统,采集、分析和利用教育大数据,为初中数学智慧学习与教学服务,有效促进初中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关于学习系统的研究领域,主要侧重于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关注较少,针对具体学科的研究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导致学习系统的构建和应用需要额外考虑的因素较多,如: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因学习特点无法完全脱离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依赖于线上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学习系统能够建立起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有效衔接机制;学科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但支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智慧学习资源与工具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受限;教师的导学参与对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学习系统需要具有为教师导学提供服务的能力。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系统模型”,从学习系统生态圈的视角对系统进行建模,力求将线上和线下学习进行有效衔接,构建“导、学”一体化的智慧学习系统,利用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为学生学习、教师导学提供信息援助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初中数学知识模型构建及智慧学习资源与工具设计:通过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和知识特点进行分析,构建了初中数学知识模型,为智慧学习系统的运转提供了领域模型基础;对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点进行研究,分析智慧学习方式及其对学习资源与工具的诉求,形成了初中数学学习资源框架,并进行初中数学智慧学习工具设计与研发,有效解决了学生智慧学习资源和工具匮乏的问题;(2)初中数学学习者模型构建:在学习者模型内涵与建模标准、初中生数学学习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初中数学学习者模型,并对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初始化和更新机制进行了阐述,将初中数学能力水平、学习者操作技术水平和生理特征纳入到学习者模型中,丰富了学习者模型的属性;(3)初中数学学习者知识水平诊断:基于项目反映理论对学习者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自适应测试,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MCMC)和分层分区算法实现参数估计和题目的选择,建立了初中数学学习者知识水平自适应测试的完整处理流程;(4)智慧学习路径推荐:结合初中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智慧学习路径推荐策略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选取智能算法去实现推荐策略;最后基于改进的蚁群算法,探析并优化了算法相关参数,给出了算法的完整描述,扩展了蚁群算法的应用范围,实现了根据学习者模型和领域知识模型的智慧学习路径推荐方法;(5)教师导学信息援助:基于学习过程和结果大数据,对学生学情信息进行多维度的精准分析,为教师导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6)学习资源与工具有效性评价:提出结合知识水平提升度和目标用户评分的方法,将基于知识水平的客观评价和学习者的主观评价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学习资源与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王媛[3]2005年在《场依存型初中生数学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学者认为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一定是场独立型的学生;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学业成绩不一定有差别。本文认为,就认知方式的特点来说,场依存型的学生相对于场独立型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认知方式只是一种信息加工方式,它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没有优劣之分,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场依存型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数学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克服认知方式上的不适应,他们的数学成绩应该是可以提高的。 数学学习不仅与学生的感觉、记忆、思维等认知因素以及情感、动机等非认知因素有关,还与元认知密不可分。因此,本文从认知、非认知、元认知叁个方面对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的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从这叁个方面出发,针对场依存型学生的特点,制定了适合他们的数学教学策略: 1.认知策略:包括知识转换策略、减轻加工负荷策略、变式训练策略; 2.非认知策略:包括发挥情感功能策略、激发数学学习动机策略; 3.元认知策略:包括元认知知识策略、自主活动的策略、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培养检验意识和技能的策略、培养评价意识的策略。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根据已经制定的适合场依存型学生的数学教学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措施,开展了教学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验结果表明: 1.场依存型学生的数学成绩显着提高; 2.场中间型和场独立型学生的数学成绩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

徐丹[4]2014年在《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在借鉴有关学业情绪、不良学业情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数学不良学业情绪概念及具体组成成分进行界定,建立数学不良学业情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为后继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供基础。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际存在的各种不良学业情绪,并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目前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现状及发展特点、存在的各种差异、成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后继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改善消除学生不良学业情绪提供借鉴。本论文共分成六章,各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问题提出。本章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良学业情绪普遍存在、情绪研究蓬勃发展、学业情绪日益受到重视叁方面作为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并简单对此课题的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二章研究综述。本章分成叁节,第一节是核心概念界定,第二节是文献综述,第叁节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再认识。在第一节当中,笔者对对学业情绪、学业情绪两个概念进行了简略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良学业情绪”概念界定。第二节是文献综述,笔者通过文献总结法、理论研究方法对数学不良学业情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梳理,形成了文献综述,在第叁节中还对已有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特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思考。第叁章数学不良学业情绪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本章主要是笔者对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实证研究中的研究目标、工具、对象等具体内容的说明,对施测问卷的题目设计与信效度、研究方法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为后继的调查提供依据。第四章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本章分成两节,具体探究了数学不良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到了如下结论:1.初中生确实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不良学业情绪,而且情况也不容乐观。2.初中生的数学不良学业情绪表现出了显着的性别差异,总体而言,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不良情绪。从六类具体数学不良学业情绪性别差异而言,男女生在数学焦虑情绪、数学厌倦情绪、数学无助情绪、数学羞愧情绪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其中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无助与羞愧情绪,而男生比女生表现出了更多的厌烦情绪。3.本研究认为,初中生的数学不良学业情绪总分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年级差异,并且数学焦虑情绪、数学羞愧情绪、数学厌倦情绪、数学无助情绪四类存在年级差异较为显着。此外初一与初二年级的数学不良学业情绪总分及数学焦虑情绪、数学羞愧情绪、数学厌倦情绪、数学无助情绪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初叁与初二年级不良学业情绪总分及各维度差异均不明显。4.初中的学困生要比一般生体验到更多的数学不良学业情绪,且在数学焦虑情绪、厌倦情绪、无助情绪、沮丧情绪上存在显着差异,而数学气愤情绪、数学羞愧情绪上的差异不显着。在组别差异较为显着的四类学业情绪上,学困生均比一般生得分要高。第五章讨论。本章分成两节,第一节是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产生的原因。笔者对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产生的原因从学生自身、教师及学校、家庭、数学学科四个角度入手。第二节是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在本节中,笔者对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存在的性别、年级、学业成就水平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六章教育对策。在本章当中,笔者从教师、家庭、学生自身叁个方面对改善学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水平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王金辉[5]2003年在《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文中提出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初中(即7年级——9年级)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阶段。那么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如何,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怎样?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本文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和个案调查、随堂听课等方式,比较清楚地了解了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表现较差。进而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几个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最后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借助数学实验课的开展,探讨在教与学的实践操作中如何有效转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田静[6]2014年在《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及其与数学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认识论信念是个体对知识看法的系统总结和规律性概括,主要涉及对知识本身和求知过程的认识和看法。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论信念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归因、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成绩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数学认识论信念作为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学习的一套信念系统,是学生对于数学的世界观。因此,对学生的数学认识论信念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学生学习的认知机制出发来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为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和依据。本研究分别从数学认识论信念问卷的编制、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的特点以及数学认识论信念与数学学习策略的关系叁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自编数学认识论信念问卷。根据Schommer(1990)的认识论信念多维理论,结合对文献综述的分析,编制出了数学认识论信念的初测问卷。根据专家和一线数学教师的意见以及小范围施测的反馈结果,我们对题项进行了初步修订,形成预试问卷。通过预测试、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形成了包含5个维度的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问卷。其次,以自编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问卷为工具,对所测得的719名初中生的数学认识论信念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数学认识论信念与数学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的5维度结构,包括数学知识的结构性、数学知识的确定性、数学知识的来源、数学学习的速度以及数学学习的能力。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结构维度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说明5维度的结构设置合理;同时,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该问卷可以作为测量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的适宜工具。(2)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的特点:第一,总体上,初中生的数学认识论信念表现出正向趋势,其中对数学学习能力的认识最成熟,对数学知识确定性的认识最差。第二,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初叁年级的数学认识论信念最消极。第叁,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的性别差异不显着。第四,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的成绩差异显着,表现为数学成绩高的学生在数学认识论信念上的表现最好。(3)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与数学学习策略的关系。初中生的数学认识论信念与数学学习策略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数学认识论信念对数学学习策略的正回归效应显着,能很好的预测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水平。

韦美条[7]2018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初中数学课程对认识数学与自然界及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作用。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其地理条件以及人口原因限制了广西的经济发展,也极大影响了教育发展的进程。正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并提出提升少数民族在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为教育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首先,本文在阅读大量关于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数学学习等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地区实际现状构建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身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别包括了5个一级指标,社会教育包括了2个一级指标,学生自身教育包括了3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然后根据该指标体系并借鉴相关现有成熟调查量表的基础上,设计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使得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选取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国清中学和东兰县民族中学共约400名学生进行问卷。其次,利用SPSS21.0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第一,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以全面揭示该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现状;第二,基于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按照学生性别、民族、是否留守、家庭类别、是否独生对数学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揭示以上各项对数学学习影响因素的程度;第叁,基于相关系数法对数学学习影响因素的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揭示数学学习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第四,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数学成绩为因变量,以揭示数学学习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揭示影响数学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本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并综合参考当地的实际情况,全面论述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学生自身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对策和建议,供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作为提升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李丹杨[8]2013年在《昆明市第二中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交给学习者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习者如何学习数学。数学学习的任务也不只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习者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因此研究数学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就此项研究来说,其在理论方面的意义为:扩展研究的切入角度,丰富研究的手段,充实数学自主学习理论;在实践方面的意义为:分析自主学习教学的困惑,重塑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项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方法,以昆明市第二中学为例,进行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并辅之以质与量的研究。在量的方面的研究为:在昆明市第二中学不同教龄的男女教师间,开展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两项调查,对该校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和教师促进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性分析,以明确昆明市第二中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的总体状况;对数学教师自主教学现状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了解该校数学教师自主教学观及教学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在质的方面的研究为:在昆明市第二中学进行课堂观察,参与教师备课、教研活动等教学活动,提取课堂样本,利用听课量表等工具对该校进行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组织与策略分析。经过研究的发现,在此模式下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较快,其数学的课堂气氛与传统课堂相比更为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得以增强,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了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姚丽娟[9]2017年在《初中生基于微视频的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的技术革命正以知识爆炸的形式影响着全世界。直到1900年,人类的所有知识才开始翻倍。今天,人类的知识每一年或两年就会翻倍!“学习如何学习”和“学习如何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这是一个滑动手指头就可以获取资讯的时代,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学习、知识更新过慢,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缺乏问题意识(习惯被动接受,在自主学习中提不出问题)等。把几种学习资源进行比较后,发现用微视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比较好,微视频能够支持初中生进行有效的数学自主学习。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期望形成一套有效的指导初中生利用微视频进行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介绍国内外关于微视频以及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微视频自主学习策略构建的理论依据。第叁部分:初中生基于微视频的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阐明设计思路,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构建合理的基于微视频的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第四部分:初中生基于微视频的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阐明实验研究的设计思路,应用微视频自主学习策略实施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统计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修改与完善基于微视频的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

彭瑜[10]2011年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教育策略。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叁个研究,研究结论如下:研究一,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的调查研究。研究结论:(1)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除了积极高唤醒之外,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3个维度都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的积极数学学业情绪多于女生,消极数学学业情绪少于女生。此外不同水平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都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九年级比八年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生气、沮丧情绪。(3)高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积极数学学业情绪多于中、低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消极数学学业情绪少于中、低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中等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积极数学学业情绪多于低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消极数学学业情绪少于低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4)数学学业情绪与数学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的相关,积极数学学业情绪与数学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消极数学学业情绪与数学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积极低唤醒、消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积极高唤醒与家庭支持存在显着正相关,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与家庭支持不存在相关。研究二,初中生数学焦虑的调查研究。研究结论:(1)低数学焦虑的初中生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中、高数学焦虑的初中生不存在性别差异。(2)不同数学焦虑等级的初中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差异,低数学焦虑的初中生数学自我效能感显着高于中、高数学焦虑的初中生,中等数学焦虑的初中生数学自我效能感显着高于高数学焦虑的初中生。不同数学焦虑等级的初中生家庭支持不存在差异。(3)不同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数学焦虑等级存在显着的差异。同时高数学焦虑主要分布在中、低数学学业成就水平内,高数学学业成就水平内没有高数学焦虑的初中生。(4)数学焦虑与数学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其中考试焦虑、课堂焦虑、情绪担忧叁个层面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课堂焦虑与家庭支持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数学焦虑总分以及压力恐惧、情绪担忧、考试焦虑与家庭支持不存在相关。研究叁,个案研究。在前期的研究中,选取典型的个案,采取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访谈。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的产生与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支持、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家庭的淡漠、教师的忽视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促使初中生消极数学学业情绪的产生。本文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的研究,了解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的具体表现,探讨缓解初中生消极数学学业情绪的教育策略,减少消极数学学业情绪体验,增加积极数学学业情绪体验,保持良好数学学习状态,同时优化学校数学教育,实现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使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态度、情感、价值观叁维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调查研究[D]. 林玲. 海南师范大学. 2014

[2]. 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 马相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 场依存型初中生数学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D]. 王媛. 天津师范大学. 2005

[4]. 初中生数学不良学业情绪研究[D]. 徐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D]. 王金辉. 扬州大学. 2003

[6]. 初中生数学认识论信念及其与数学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D]. 田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7].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韦美条. 陕西理工大学. 2018

[8]. 昆明市第二中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实验研究[D]. 李丹杨. 云南师范大学. 2013

[9]. 初中生基于微视频的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D]. 姚丽娟. 广州大学. 2017

[10]. 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的研究[D]. 彭瑜. 温州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