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VOD系统的遥控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张腾[1](2021)在《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机场道面成型机的开发背景下,本文根据机场施工机械的实际智能化行驶需求,依据总线分布式的理念,设计了履带式智能机械的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对履带式工程机械进行行驶状态运动分析,得到了行驶过程中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学参数和左右电机转速间的关系,并且将通过性最好的原地差速转向作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转向工况。在考虑滑移滑转情况下得到双边电机转速和横摆角速度的关系,进行Simulink仿真,得到应用于全自动作业模块反馈信号的简化关系式。提出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讯系统结构,设计各模块硬件接口和通讯方式,并以此搭建传感器和人机交互层模块。针对通讯需求,设计了CAN总线协议模块,该模块在硬件设计上有多种可选择的输入接口且具备光耦隔离等特点。软件上使用μC/OS-II操作系统进行多线程编程,实现多个数据通讯端数据帧在多厂商软件协议和CAN自定义协议之间的转换。该系统减轻行驶控制器的工作负担,并且增强了系统的适配性。使用NI-Crio 9042作为行驶控制器,采用状态机的理念设计软件总体框架。软件模块设计中,使用NI-XNET函数库实现CAN总线的全双工通讯,依据CAN协议实现自检警报模块;在手动模式中采用Zigbee进行现场无线通讯,具备机械转场功能同时,设置控制参数可调,便于现场调试;依据横摆角速度简化公式解析出的更精确的反馈信号,通过FUZZY LOGIC和NI Vision工具搭建的基于图像直行纠偏的模糊PID控制,实现全自动行驶模块;通过两级阈值设定,实现基于雷达组的安全制动模块。试制出CAN总线协议模块,搭建试验平台。通过CAN分析软件,验证数据通讯系统的周期上报和交互功能。将履带式工程机械试验样机在模拟环境下测试,通过协议模块中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并验证了各个模块的功能。
王凤祥[2](2021)在《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移动机器人技术备受各国关注,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机器人技术在融入包括人工智能、生物仿真技术等在内的多学科门类后,俨然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广泛。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了一款能够在在野外复杂环境下正常行进的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初衷是能够通过搭载实验室研制的测试设备在野外环境进行动态测试等试验工作。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目的,制定了相关技术指标,并且以系统搭载的TMS320F28335型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控制系统基础,规划了系统硬件、软件整体设计方案。本文内容的主要安排如下: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将履带机器人系统划分为电源及调理模块、履带底盘模块、DSP控制模块、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摄像头模块、升降台模块、蓝牙遥控模块等。并且分别完成各模块的机械结构设计、硬件实物搭建以及电气原理控制。针对履带机器人系统装载的两台YS11/22型24V无刷直流中置电机,进行了控制原理介绍与转动模型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电机控制程序,实现转速的精准控制。同时针对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进行了基于D-H模型的正、逆运动学分析,并且通过分析解算机械臂各关节的空间坐标,实现对机械臂的控制与抓取物品的实验。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的软件,完成系统主程序以及控制各模块子的程序的设计与编译,其中包括履带底盘模块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机械臂模块六路子舵机控制程序设计、升降台模块升降控制子程序设计以及摄像头模块控制子程序设计等。完成系统硬件搭建、软件及子程序的开发与调试后,对履带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实验测试与性能分析,其中包括履带底盘测试、机械臂抓取测试、升降台承重测试等。并且通过测试结果表明,机器人系统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最后对论文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据此引出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帮助的研究方向的探讨。
周勇吉[3](2021)在《空间数据系统电子数据单技术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天领域以及空间数据系统的不断发展,航天系统的复杂性也在不断提升,对异构系统互联互通的需求也有所增长,主要表现在空间数据系统的信息交互方面。为了实现空间数据系统中异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单技术来描述相关信息。电子数据单技术采用统一的标准对空间数据系统的信息进行描述,可以规范系统在设计、研制、集成、测试、运行阶段的信息交互,尤其是对于星地之间、不同系统和设备间的信息交互。在目前已有的电子数据单标准中,XTCE标准用于描述航天器中的遥测遥控数据,SEDS标准用于描述航天器的设备接口。本课题以XTCE标准和SEDS标准为基础,设计并开发了电子数据单工具。电子数据单工具链是基于不同标准和应用场景而设计开发的一组工具。工具包可以是多个工具链的组合,进行共性的管理,并支持工具链的扩展。同时工具链也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单独使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XTCE标准和SEDS标准的基本结构以及实际使用场景下应具备的功能,分析了电子数据单工具链中的数据流转换关系、功能划分情况和各功能模块的应用场景,采用软件开发的三层架构方法构建了通用性电子数据单工具链架构模型,可根据需要选择并组合功能模块。可以采用上述设计思路,设计相关的电子数据单工具链。其次,分析了航天器中的遥控指令和1553B数据总线设备的数据信息、数据格式等特征,依据XTCE标准和SEDS标准的结构,编写对应的电子数据单模板文件,以通用性电子数据单工具链架构模型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XTCE标准的电子数据单工具链和基于SEDS标准的电子数据单工具链,并对其生成的数据文件进行结果分析。最后,分析了航天器设备间的业务信息交换和识别的特征以及交换的内容,在SEDS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描述业务接口信息的S-SEDS的概念,并设计其元素结构,分析了S-SEDS电子数据单工具链的数据流转换关系和功能划分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依此进行电子数据单工具链的设计开发。本课题提出的电子数据单工具链设计思路和模型架构,为后续电子数据单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方法,可以应用电子数据单技术,有助于数据的交换,进而有助于实现空间数据系统中异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设备的即插即用。在本课题提出的S-SEDS基础上开发电子数据单工具链,有助于实现航天器系统业务级的信息交换和即插即用功能。
蔡晓玮[4](2021)在《基于关联知识的航天器有效载荷建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星载设备在线监控、集成系统健康管理、多载荷协同探测,是未来深空探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航天器自主故障重构、自主任务规划的决策依据,正在从单变量遥测,向跨系统的多变量遥测、注入指令与遥测数据的关联特征、遥测数据与业务数据自主融合处理等方向拓展。传统的有效载荷建模方法,大多聚焦于载荷自身物理原理与行为特性,建模产生的载荷数据无法反映遥测参数之间,遥测参数与注入指令、健康管理策略、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特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星载设备自主管理技术验证需求。课题面向有效载荷分系统虚拟集成、虚拟测试、故障仿真推演、航天器自主管理技术验证等典型应用场景,在调研国内外有效载荷建模方法的基础上,以映射函数、载荷数据关联知识为理论依据,基于遥测变量、注入指令、业务数据、健康管理策略之间的关联知识,对有效载荷进行建模。构建基于关联知识的有效载荷半实物仿真系统,验证基于关联知识的载荷建模方法在载荷分系统虚拟集成、虚拟测试中的工程可用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关联知识的载荷建模方法研究。依据载荷的设计说明,分别对遥测数据之间、遥测数据与注入指令、注入指令与业务数据、遥测数据与健康管理策略之间的关联知识进行分类、抽象和知识表示;以航天器自主图像DN值重心位置矫正等6种星载设备典型设计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关联知识的载荷建模方法,构建与6种设计一致的有效载荷模型,同时将建模方法应用于载荷控制器和中分辨率相机进行模型验证;2)基于关联知识模型的载荷半实物仿真系统构建。面向虚拟测试、虚拟集成、故障仿真推演等典型应用场景,基于与6种典型设计一致的载荷模型,构建由CAN总线数据交互、遥测数据生成、遥测数据组帧、图像重心位置自主矫正等模块组成的载荷半实物仿真系统;3)基于关联知识载荷建模方法的试验验证。将载荷半实物仿真系统与载荷控制器物理机、卫星平台仿真设备集成,构建虚拟集成、虚拟测试的应用场景。根据半实物仿真系统生成的遥测数据、对遥控指令的响应、图像中心位置自主矫正等,验证了半实物仿真系统与6种典型设计的符合性,表明基于关联知识载荷建模方法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黄健琦[5](2021)在《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山西矿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煤矿企业井下班中餐配送难、矿工就餐品质低、防爆蒸汽加热设备性能差等问题提出的。众所周知,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矿工从入井到升井通常需要耗时8h以上,因此矿工需要在井下就餐以保持充沛的体力进行生产。由于目前井下缺乏性能优良的矿用食品加热设备,多数煤矿企业的井下班中餐配送采用原始的人工配送模式,过长的配送时间既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降低了班中餐食品品质,导致矿工井下用餐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制约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开发一套高效便捷的矿用食品加热设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综合比较电磁感应加热、红外加热和微波加热等技术的加热原理、适用领域和技术特点,本文基于微波加热技术,以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为研究目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控制方式、保护方法、软硬件电路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根据通用微波加热设备的基本组成结构,对磁控管、微波谐振腔、波导、供电电源、控制电路、散热系统等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需求,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内外安全标准,建立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系统选用STM32F103RCT6作为中央控制器,设计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的控制单元、监测单元、磁控管水冷单元、红外遥控单元、红外测温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等功能模块,为开发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和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的结构设计是影响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一个优良的微波加热平台应具有微波能效高、食品加热均匀性好、磁控管散热好、无热点聚集等特性,而这些特性均与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的结构设计有关。根据微波谐振腔设计标准及水冷板传热原理,设计了适用于本设备的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产品,基于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分别对其进行了建模仿真和性能验证,制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是实现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功能控制、信息监测、故障预警和安全保护的重要环节。根据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井下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要求,设计了能够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和保护功能的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供电电源、串口通信、矩阵键盘、红外遥控、红外测温等模块电路,完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的各项功能控制需求。结合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的功能要求,在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基础上,基于标准C语言及MDK5软件开发环境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分别设计了系统的主控程序、水冷单元监测监控子程序、加热模式选择子程序、现场传感器信号采集子程序以及PID温度控制子程序等功能程序。同时,基于Lab VIEW软件平台开发了矿用食品微波加热监测平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最后在实验室制作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装置,参照系统功能设计指标和相关国家标准对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可靠,安全性高,各项功能技术指标符合总体设计方案要求,有效解决了煤矿井下缺乏安全便捷的食品加热设备的问题。
伍文侠[6](2021)在《配电终端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研究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如今,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5G通信开始商用,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使得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步入了新的阶段,配电自动化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配电网SCADA系统多采用集中式的架构,各个功能模块紧密耦合,不仅不利于系统安全运行与维护拓展,而且不易与上层系统进行交互,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另一方面,以往配电网SCADA系统所使用的IEC101规约多采取不平衡通信的方式,主站需要通过轮询的方式采集数据,实时性不高,部分地区的配电网SCADA系统未对IEC101平衡式规约进行研究开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工业实际应用出发,以配电终端监控业务为切入点,针对配电终端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实现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了在无线通信场景下的配电终端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并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架构(SOA)的主站系统实现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各功能模块划分为不同的服务,并通过企业服务总线进行集成与治理。可以很好地解决系统维护困难、信息交互不易等问题。(2)本文介绍了IEC101平衡式规约,并采用基于任务的异步编程模式开发了前置通信系统。相比于同步编程模式与多线程模式,该模式可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及降低计算资源消耗。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对配电终端进行“三遥”的监控需求,具备同时与大量子站进行“一对多”通信的功能。(3)本文研究了Influx DB时序数据库在配电终端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结合该数据库的存储特点与设计模式,创建了实时数据库与历史数据库并设计了相关数据表,保证了系统数据库在高并发读写场景中的高性能发挥。同时,将涉及数据库的操作进行拆分,封装成不同的服务,实现了数据库功能模块的解耦合。(4)本文通过Windows通讯开发平台(WCF)完成了系统服务和企业服务总线的开发,使得系统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WCF服务的方式进行交互。并通过企业服务总线控制和治理服务间的交互操作,实现了实时监测服务调用情况的功能。(5)本文采用React框架、Web Socket技术和AJAX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人机交互子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良好,能够快速响应及渲染系统数据。本文所提系统通过Windows系统操作平台进行开发,但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以很好地兼容其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其他平台进行Web访问或者将本系统部署于其他平台。
张云鹏[7](2021)在《批量微纳卫星地面并行自动化测试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纳卫星需求量不断增长、任务复杂度不断增加以及研制周期的持续缩短,传统定制化的卫星地面测试系统已渐渐力不从心,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之就要求当前的微纳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在保证基本的稳定、可靠、安全的实现批量化、并行化测试的同时,更具通用性、易用性以及自动化。所以本文将重点研究批量微纳卫星地面并行自动化测试的应用技术,具体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需求,提出一体化、可扩展、可裁剪、开放式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并由此设计了以标准数据源及接口为核心,以多星资源配置服务为指挥,以并行交互服务及标准化网络中间件服务为衔接,以自动化测试平台为支柱,以各类测试前端设备为基础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并对架构中核心所需依托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所设计的系统架构,对其中最为重要的软件部分进行软件架构设计,并且将整个软件分为图形化TPS生成模块、测试调度执行模块、自动测试模块、遥控遥测模块以及标准化网络中间件模块等5个功能性模块加以实现。最后,针对第三章设计实现的测试软件,在具体型号研制过程中分别进行了功能性以及非功能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软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健壮性,同时可以实现多星并行自动化测试,满足实际的功能需要,进而也实现了对前文所提出的标准化网络中间件等技术的简单验证。
胡巍砾[8](2021)在《旋耕拖拉机无人驾驶遥控装置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整地是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的总称,整地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1]。旋耕是整地的一种重要方式,旋耕机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耕整地机械。旋耕机具有高使用频率、广泛普及度。旋耕机作业一般在田间地头,农机人员现场直接操作农业机械,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加大劳动强度,并且还要经常要忍受恶劣作业环境,如路面高低不平、低洼积水、风吹日晒、灰尘、机械震动、噪音和化学喷雾等伤害,这对操作者身体健康极其不利。且拖拉机的操作者需要一定的驾驶技能。如何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生产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旋耕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旋耕机的结构框架和作业过程,然后使用自制的遥控器接收机和旋耕机控制系统进行耦合,并在后方操作系统与旋耕机车载执行系统之间建立了一种可靠、稳定、能够远距离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最终实现了适合在农田环境下代替人工驾驶的旋耕拖拉机无人驾驶遥控装置设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对近年来旋耕机无人驾驶遥控系统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分析了旋耕机的操作及拖拉机的控制,为旋耕拖拉机无人驾驶遥控装置的研究与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2、根据遥控装置的功能要求,对拖拉机执行机构进行相关耦合,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分别对遥控装置的软硬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搭建了其实验平台。3、根据无线传输抗干扰的要求,对遥控装置的跳频算法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结构。从软件跳频概念入手,根据跳频系统的特点,对跳频算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设计了软件跳频协议。对系统同步进行了分析研究,实现了系统频率同步和自适应跳频的方法。4、为了使系统更加稳定,从遥控装置的摇杆电位器信号、跳频速率和跳频频率数等几个方面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以及对旋耕机进行了实际遥控试验。包括直线驾驶试验、转弯试验和旋耕试验,其以上三组试验均达到预期的结果,验证了本控制的系统的稳态性能。最后通过实验测试系统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基本上达到了技术要求,工作稳定、可靠,能够为后续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洛阳[9](2021)在《无人机无线遥测遥控信息收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无线测控系统设备型号种类繁多、体积庞大、兼容性差、缺乏统一的规范、不利于后续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协调。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需求,需要研制出一款通用性强、灵活度高、参数可编程的无线测控系统。本课题设计了一款基于SOC和AD9361的无线测控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实现了该系统高速数据采集模块、数字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三个模块的功能。高速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完成以太网数据的接收和模拟数据的采集,以太网控制器芯片W5300和模数转换芯片AD7298为该模块的主要器件。对W5300芯片内部寄存器进行初始化配置等操作,按照UDP传输协议的方式完成网络数据的接收。通过AD7298芯片的8个模数转换通道依次重复转换完成模拟数据的采集。数字基带处理模块基于XC7Z030、Model Sim和MATLAB设计并实现了测控数据的编帧解帧、BPSK调制解调、QPSK调制解调、Costas载波同步、DTTL位同步等功能。射频收发模块以射频收发芯片AD9361为主要器件,实现了数字数据接口、收发通道、自动增益控制等功能。在射频前端模块中通过对功放电路和低噪放电路的设计,提高了测控终端的通信距离和接收灵敏度。通过对无线测控系统进行整体功能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实现了遥测链路发射端以太网数据、开关量数据和模拟量数据的高速采集、编帧、QPSK调制和发射。实现了遥测链路接收端遥测数据的接收、QPSK解调、解帧、存储和分析。实现了遥控链路发射端遥控指令的采集、编帧、BPSK调制和发射。实现了遥控链路接收端遥控指令的接收、BPSK解调、解帧和串口通信。综上所述,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测控系统可以很好的将射频模拟电路和数字基带电路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款可自主选择帧格式和调制解调方式、且适用于P、L、S、C等频段的小型化无线测控系统,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王传强[10](2021)在《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兴起,在传感器和嵌入式两个技术的共同支持下,以其易于结合、容错率高、易于部署、易于增减传感器节点、执行效率和速率高等技术优势,已经应用在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本文将物联网引入家庭内部,设计了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语音呼叫、移动智能监视与一体的家庭物联网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设计并完善家庭内部物联网系统为根本目标,本文解释了家庭物联网监控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原理。为了实现整个设计可以具体的应用于家庭,本文工作内容如下:(1)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系统以STM32F103为核心处理器,将系统分为主节点和从节点,主从节点之间通过Lo Ra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从节点可以将采集到的各种传感器数据传输到主节点,主节点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可以向从节点下发控制指令,也可以通过ESP8266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并将获取的数据通过改进后的TFT液晶屏显示。整个系统可以完成各个节点传感器数据获取、上传、监控、显示。(2)语音呼叫系统:系统以ESP8266为数据传输节点,以路由器为中继,通过UDP通信方式。将ESP8266作为数据节点,所有的数据通过路由器进行交互,通过设定静态IP和端口号的方法确认各个节点,防止连接到路由器上的设备被随机分配地址,为了节约ESP8266的IO口,使用模拟输入的方式,使得多个按键共用一个IO口。经试验验证,语音呼叫系统可以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相互呼叫,能够较好的满足室内语音呼叫的需求。(3)移动智能监视系统:系统由视频采集加无线传输组成可移动的平台。该平台由车体、旋转云台和无线视频采集组成,车体和云台部分STM32F030单片机对整个运动部分进行控制,控制NRF24L01和ESP8266通过2.4G信号和Internet遥控车体运动和云台自由旋转;无线视频采集系统使用高通AR9331路由芯片搭载Open Wrt路由系统,支持所有USB免驱MJPEG格式输出的摄像头,视频监控状态可通过手机或者PC实时查询。为了准确获取车体当前运动的位置,在软件设计中优化了定位算法,以实现对车体的实时定位。经实验验证平台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控制灵活简便,车体定位较准确,视频显示流畅,无卡顿现象,能够较好的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视频监控。本文通过对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语音呼叫系统、移动智能监控平台进行设计,最终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可用于家庭的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
二、DVOD系统的遥控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VOD系统的遥控接口(论文提纲范文)
(1)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AN总线研究现状 |
1.2.2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意义 |
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行驶控制系统的开发背景 |
2.1.1 机场道面履带式工程机械结构 |
2.1.2 机场道面成型机动力系统 |
2.1.3 机场道面成型机作业工况 |
2.1.4 机场施工环境条件 |
2.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需求分析 |
2.3 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方案设计 |
2.3.1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
2.3.2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方案设计 |
2.3.3 履带式工程机械数据通讯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仿真分析 |
3.1 履带式工程机械直线行驶运动学分析 |
3.2 履带式工程机械转向行驶分析 |
3.2.1 转向中心在履带内侧 |
3.2.2 转向中心在履带外侧 |
3.3 履带式工程机械大半径转向Simulink仿真分析 |
3.3.1 驱动电机系统模块 |
3.3.2 高低速分析模块 |
3.3.3 履带式工程机械运动学模块 |
3.3.4 履带式工程机械仿真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AN总线协议的数据通讯系统设计 |
4.1 数据通讯系统结构设计 |
4.2 数据通讯系统模块搭建 |
4.2.1 避障雷达模块 |
4.2.2 编码器模块 |
4.2.3 摄像头模块 |
4.2.4 横摆角速度模块 |
4.2.5 Zigbee通讯模块 |
4.2.6 警报模块 |
4.3 CAN总线协议模块硬件设计 |
4.3.1 CAN协议模块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
4.3.2 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
4.3.3 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
4.3.4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
4.3.5 芯片外设电路设计 |
4.4 CAN总线协议模块软件设计 |
4.4.1 μC/OS-II操作系统 |
4.4.2 输入接口软件配置 |
4.4.3 输出接口软件配置 |
4.4.4 CAN总线协议模块软件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设计 |
5.1 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选型 |
5.2 行驶控制器基于状态机软件总体设计 |
5.3 自检警报模块功能实现 |
5.3.1 CAN总线自检 |
5.3.2 数据通讯端自检 |
5.3.3 工业摄像头自检 |
5.3.4 故障信息处理 |
5.4 手动行驶模块功能实现 |
5.4.1 CAN数据帧接收 |
5.4.2 行驶控制器状态信息数据帧发送 |
5.4.3 电机控制数据帧发送 |
5.5 全自动作业模块履带同步功能实现 |
5.5.1 牛顿迭代法软件实现 |
5.5.2 模糊PID控制器软件实现 |
5.6 全自动作业模块直行纠偏功能实现 |
5.6.1 图像采集软件实现 |
5.6.2 采集图像处理软件实现 |
5.6.3 直线拟合软件实现 |
5.6.4 纠偏策略软件实现 |
5.7 安全制动模块功能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6 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功能验证与分析 |
6.1 试验平台的搭建 |
6.1.1 履带式工程机械试验样机搭建 |
6.1.2 通讯测试系统 |
6.2 数据通讯系统功能验证 |
6.2.1 数据通讯端周期上报功能验证 |
6.2.2 数据通讯端交互功能验证 |
6.3 行驶控制器模块功能验证 |
6.3.1 安全警报模块功能验证 |
6.3.2 手动行驶模块功能验证 |
6.3.3 全自动行驶模块功能验证 |
6.3.4 安全制动模块功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履带机器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案 |
2.1 越障式履带机器人功能要求 |
2.2 机器人硬件结构设计方案 |
2.3 机器人软件结构设计方案 |
2.3.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2.3.2 软件结构框架的搭建与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履带机器人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1 电源及调理模块设计 |
3.2 DSP控制模块 |
3.2.1 TMS320F28335 型数字信号处理器介绍 |
3.2.2 主控芯片 |
3.3 履带底盘模块设计 |
3.3.1 底盘主梁结构设计 |
3.3.2 底盘承重减震结构设计 |
3.3.3 底盘动力传输结构设计 |
3.3.4 前轮及张紧结构设计 |
3.4 双电机结构及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3.4.1 无刷直流电机概念及工作原理 |
3.4.2 无刷直流电机转动模型 |
3.4.3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及控制电路 |
3.5 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设计 |
3.5.1 机械臂模块机械结构设计 |
3.5.2 机械臂模块执行机构设计 |
3.5.3 机械臂模块基于D-H模型的运动学分析 |
3.6 摄像头模块设计 |
3.7 剪叉式升降台模块设计 |
3.7.1 升降台模块机械结构设计 |
3.7.2 升降台模块动力装置设计 |
3.7.3 升降台模块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3.8 PS2 蓝牙遥控模块设计 |
3.8.1 遥控手柄工作原理 |
3.8.2 遥控手柄按键资源分配 |
3.9 本章小结 |
4 履带机器人系统软件及模块子程序设计 |
4.1 机器人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 履带底盘模块双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
4.2.1 蓝牙遥控模块与DSP控制器通信建立 |
4.2.2 遥控手柄对底盘模块转向控制子程序设计 |
4.2.3 遥控手柄对底盘模块速度控制子程序设计 |
4.3 机械臂模块六路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
4.3.1 遥控手柄对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
4.3.2 上位机软件对舵机的控制方式 |
4.4 升降台模块升降子程序设计 |
4.5 摄像头模块控制子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履带机器人系统实验测试 |
5.1 履带底盘性能实验测试 |
5.1.1 履带底盘前进后退实验测试 |
5.1.2 履带底盘转向性能实验测试 |
5.1.3 履带底盘爬坡性能测试 |
5.1.4 履带底盘越障性能测试 |
5.2 机械臂抓取能力测试 |
5.3 升降台载重能力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件1 |
附件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空间数据系统电子数据单技术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数据单的提出及发展 |
1.2.2 XTCE标准 |
1.2.3 SEDS标准 |
1.2.4 SOIS系统架构 |
1.2.5 小结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子数据单工具链 |
2.1 空间数据系统架构 |
2.2 EDS工具链 |
2.3 XTCE工具链 |
2.3.1 XTCE结构 |
2.3.2 数据流关系 |
2.3.3 功能划分 |
2.4 SEDS工具链 |
2.4.1 SEDS结构 |
2.4.2 数据流关系 |
2.4.3 功能划分 |
2.5 EDS工具链设计架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XTCE遥控数据工具链设计与实现 |
3.1 模板文件设计 |
3.1.1 空间数据注入包 |
3.1.2 指令包 |
3.1.3 模板文件 |
3.2 工具链模型设计 |
3.2.1 表示层 |
3.2.2 业务逻辑层 |
3.2.3 数据访问层 |
3.3 实验结果 |
3.3.1 指令包 |
3.3.2 空间数据注入包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EDS工具链设计与实现 |
4.1 模板文件设计 |
4.1.1 1553B总线设备终端EDS |
4.1.2 模板文件 |
4.2 工具链模型设计 |
4.2.1 表示层 |
4.2.2 业务逻辑层 |
4.2.3 数据访问层 |
4.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SEDS设计 |
5.1 S-SEDS提出背景 |
5.2 S-SEDS结构设计 |
5.3 S-SEDS描述的业务 |
5.4 S-SEDS工具链 |
5.4.1 数据流关系 |
5.4.2 功能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6.2.1 S-SEDS工具链的开发 |
6.2.2 工具扩展 |
6.2.3 应用实践和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关联知识的航天器有效载荷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深空探测技术发展趋势 |
1.1.2 数字化载荷验证技术发展应用 |
1.2 国内外有效载荷建模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有效载荷建模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有效载荷建模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有效载荷建模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 |
1.4 论文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载荷建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有效载荷数据 |
2.2 载荷关联知识 |
2.2.1 关联知识定义 |
2.2.2 关联知识分类 |
2.2.3 关联知识表示方法 |
2.2.4 关联知识物理含义 |
2.3 数学概念基础 |
2.3.1 映射与函数 |
2.3.2 函数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关联知识的有效载荷建模方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基于关联知识的载荷遥测数据建模方法 |
3.2.1 单遥测变量的关联知识建模 |
3.2.2 多遥测变量的关联知识建模 |
3.2.3 注入指令与遥测变量关联知识建模 |
3.2.4 健康管理策略与遥测变量关联知识建模 |
3.2.5 故障与遥测变量关联知识建模 |
3.3 6种典型设计建模实例 |
3.3.1 图像DN值重心自主矫正模型设计 |
3.3.2 基于单遥测变量关联知识的载荷工作原理模型设计 |
3.3.3 能量粒子分析仪开机与载荷数据传输的关联模型设计 |
3.3.4 母线电流与载荷开关机指令的关联模型设计 |
3.3.5 设备工作模式遥测与模式切换指令关联模型设计 |
3.3.6 载荷事件表执行机制模型设计 |
3.4 载荷模型验证 |
3.4.1 实验验证数据准备 |
3.4.2 载荷控制器 |
3.4.3 中分辨率相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关联知识的载荷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结构设计 |
4.1.1 CAN总线通信模块 |
4.1.2 基于载荷模型的遥测数据生成模块 |
4.1.3 基于载荷模型的注入指令响应模块 |
4.1.4 基于载荷模型的图像重心自主矫正模块 |
4.1.5 遥测数据组帧模块 |
4.2 方法设计流程 |
4.3 验证试验环境 |
4.4 应用验证结果 |
4.4.1 图像DN值重心自主矫正模型验证 |
4.4.2 基于单遥测变量关联知识的载荷工作原理模型验证 |
4.4.3 能量粒子分析仪开机与科学数据传输的关联模型验证 |
4.4.4 母线电流与载荷开关机指令的关联模型验证 |
4.4.5 设备工作模式遥测与模式切换指令关联模型验证 |
4.4.6 载荷事件表执行机制模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新型食品加热技术 |
1.2.1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
1.2.2 红外加热技术 |
1.2.3 微波加热技术 |
1.3 煤矿井下微波加热设备发展现状 |
1.4 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基本组成部件 |
2.1.1 磁控管 |
2.1.2 微波谐振腔 |
2.1.3 供电电源 |
2.1.4 波导 |
2.1.5 炉门 |
2.1.6 磁控管水冷单元 |
2.1.7 监测单元 |
2.1.8 控制单元 |
2.2 系统功能设计 |
2.2.1 食品加热功能 |
2.2.2 红外遥控功能 |
2.2.3 安全保护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仿真研究 |
3.1 COMSOL建模原理 |
3.2 微波谐振腔的仿真研究 |
3.2.1 微波谐振腔体积微扰理论 |
3.2.2 微波谐振腔几何模型 |
3.2.3 模型仿真条件设置 |
3.2.4 微波谐振腔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水冷板的仿真研究 |
3.3.1 水冷板传热理论 |
3.3.2 水冷板几何模型 |
3.3.3 模型仿真条件设置 |
3.3.4 水冷板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4.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
4.2.1 JTAG/SWD接口电路和备用电池电路 |
4.2.2 晶振电路 |
4.2.3 供电电源 |
4.2.4 串口通信电路 |
4.3 输入输出模块 |
4.3.1 键盘电路 |
4.3.2 继电器驱动电路 |
4.3.3 显示器电路 |
4.4 红外遥控模块 |
4.4.1 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
4.4.2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
4.5 监测单元 |
4.6 红外测温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主控程序 |
5.2 水冷单元监测监控子程序 |
5.3 加热模式选择子程序 |
5.4 现场传感器信号采集子程序 |
5.5 温度控制子程序 |
5.6 上位机监测平台程序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综合调试 |
6.1 系统试验平台搭建 |
6.2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6.3 加热腔体微波泄漏量测试 |
6.4 微波输出功率及能效等级测试 |
6.5 磁控管水冷散热效果测试 |
6.6 温度控制算法准确度测试 |
6.7 微波加热均匀性测试 |
6.8 水冷单元安全性测试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配电终端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 |
1.2.2 SOA与云计算技术发展应用现状 |
1.2.3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应用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SOA |
2.1.1 SOA概述 |
2.1.2 SOA服务设计规范 |
2.1.3 企业服务总线 |
2.2 WCF |
2.2.1 WCF基本概念 |
2.2.2 WCF通信模型 |
2.3 TAP |
2.3.1 TAP概述 |
2.3.2 TAP工作方式 |
2.3.3 任务与多线程的区别 |
2.4 Web技术 |
2.4.1 React框架 |
2.4.2 AJAX技术 |
2.4.3 WebSocket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终端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2 主站应用服务层架构设计 |
3.2.1 系统服务的划分 |
3.2.2 前置通信系统 |
3.2.3 人机交互子系统 |
3.3 系统云部署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EC101规约的数据通信功能实现 |
4.1 IEC101平衡式规约主要内容分析 |
4.1.1 固定帧长格式 |
4.1.2 可变帧长格式 |
4.1.3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
4.1.4 通信过程 |
4.2 传输通信协议的选择 |
4.3 基于TAP的规约解析方法 |
4.3.1 规约解析程序框架 |
4.3.2 套接字连接与控制模块 |
4.3.3 报文识别与回复模块 |
4.3.4 报文解析模块 |
4.3.5 运行日志记录模块 |
4.4 规约解析功能实现 |
4.4.1 仿真软件调试 |
4.4.2 遥测功能实现 |
4.4.3 遥信功能实现 |
4.4.4 遥控功能实现 |
4.5 软件测试 |
4.5.1 白盒测试 |
4.5.2 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库及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5.1 数据库的特点与选型 |
5.1.1 数据库的特点 |
5.1.2 数据库的选型 |
5.2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5.2.1 InfluxDB的基本概念 |
5.2.2 InfluxDB的设计原则 |
5.2.3 实时数据表的设计 |
5.2.4 历史数据表的设计 |
5.2.5 数据库的创建与操作 |
5.3 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5.3.1 服务接口 |
5.3.2 ESB接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机交互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基于React框架的界面开发 |
6.1.1 React组件 |
6.1.2 前端路由 |
6.2 WebSocket与AJAX技术在React框架中的应用 |
6.3 React项目的打包发布 |
6.4 IIS平台的配置与部署 |
6.5 界面展示 |
6.5.1 实时子站状态监测模块 |
6.5.2 实时遥测数据监测模块 |
6.5.3 实时遥信数据监测模块 |
6.5.4 实时子站日志监测模块 |
6.5.5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6.6 系统性能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批量微纳卫星地面并行自动化测试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卫星地面测试技术国内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卫星地面测试技术国外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1.3.1 高自动化、通用性需求 |
1.3.2 高数据处理能力需求 |
1.3.3 高易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健壮性需求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标准化技术的综合测试系统架构设计 |
2.1 微纳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架构设计 |
2.1.1 标准数据源及接口 |
2.1.2 多星并行测试内核 |
2.1.3 通用测试前端 |
2.2 标准化、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研究 |
2.2.1 标准化数据源及接口技术 |
2.2.2 并行测试过程数字化建模技术 |
2.2.3 自动化测试技术 |
2.2.4 标准化网络中间件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标准化技术的综合测试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微纳卫星地面综合测试软件架构设计 |
3.2 图形化TPS生成模块 |
3.2.1 遥测遥控映射关系库管理组件 |
3.2.2 图元库管理组件设计 |
3.2.3 图形化编辑组件设计 |
3.2.4 XML转化组件设计 |
3.2.5 测试报表模板生成组件设计 |
3.2.6 用户权限管理组件设计 |
3.3 测试调度执行模块 |
3.3.1 XML解析组件 |
3.3.2 流程执行控制组件 |
3.3.3 用户权限管理组件 |
3.4 自动测试模块 |
3.4.1 测试系统管理 |
3.4.2 测试序列自动生成 |
3.4.3 自动化测试执行 |
3.4.4 测试数据存储与管理 |
3.5 遥测遥控模块 |
3.5.1 遥测功能 |
3.5.2 遥控功能 |
3.6 标准化网络中间件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纳卫星地面综合测试软件测试及技术验证 |
4.1 测试目标 |
4.2 测试环境 |
4.2.1 测试硬件环境 |
4.2.2 测试软件环境 |
4.3 软件功能性测试 |
4.3.1 图形化TPS生成模块 |
4.3.2 测试调度执行模块 |
4.3.3 自动测试模块 |
4.3.4 遥控遥测模块 |
4.3.5 标准化网络中间件模块 |
4.3.6 并行性测试 |
4.4 软件非功能性测试 |
4.4.1 安全性测试 |
4.4.2 可靠性与稳定性测试 |
4.4.3 健壮性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旋耕拖拉机无人驾驶遥控装置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旋耕拖拉机无人驾驶遥控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旋耕机的发展历史 |
1.3.2 遥控器的发展历史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1.4.1 无人驾驶的定义 |
1.4.2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旋耕机和拖拉机的工作原理及外部控制机构 |
2.1 旋耕机工作原理 |
2.1.1 概述 |
2.1.2 旋耕机结构框架及工作参数 |
2.1.3 旋耕机动力来源 |
2.2 拖拉机工作原理 |
2.2.1 概述 |
2.2.2 拖拉机结构框架 |
2.3 拖拉机外部控制机构及接口 |
2.3.1 关键参数 |
2.3.2 转向执行机构的耦合 |
2.3.3 制动、油门、熄火执行机构的耦合 |
2.3.4 位调节执行机构的耦合 |
2.3.5 增加视觉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驾驶遥控装置硬件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2 发射装置硬件设计 |
3.2.1 主控制器模块 |
3.2.2 电源模块 |
3.2.3 摇杆电位器模块 |
3.2.4 模数转换器模块 |
3.2.5 无线射频收发模块 |
3.2.6 液晶显示屏模块 |
3.2.7 GPRS模块 |
3.3 接收装置硬件设计 |
3.3.1 主控制器模块 |
3.3.2 电源模块 |
3.3.3 GPRS模块 |
3.3.4 无线射频收发模块 |
3.3.5 电机驱动模块 |
3.3.6 测速模块 |
3.3.7 GPS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驾驶遥控装置软件设计 |
4.1 操作系统平台搭建 |
4.1.1 Cortex-M3 内核简介 |
4.1.2 μC/OS-II操作系统移植 |
4.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3 发射装置软件设计 |
4.3.1 主控制器模块程序设计 |
4.3.2 通信设计 |
4.3.3 用户界面设计 |
4.4 接收装置软件设计 |
4.4.1 主控制器模块程序设计 |
4.4.2 通信设计 |
4.4.3 电机控制设计 |
4.5 旋耕拖拉机行驶及工作软件设计 |
4.5.1 加减速程序设计 |
4.5.2 转向程序设计 |
4.5.3 机具升降程序设计 |
4.5.4 航迹管理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信模块中的抗干扰技术应用 |
5.1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
5.1.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
5.1.2 软件跳频的必要性 |
5.2 跳频频点的选择 |
5.2.1 射频收发模块的选取 |
5.2.2 频点选择原理 |
5.3 跳频同步 |
5.3.1 跳频同步的要求 |
5.3.2 捕获模型的建立 |
5.3.3 利用自同步法实现跳频同步 |
5.4 自适应跳频 |
5.4.1 基本概念 |
5.4.2 自适应跳频系统结构 |
5.4.3 频率自适应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试验测试与分析 |
6.1 通信测试 |
6.1.1 摇杆电位器信号 |
6.1.2 跳频速率 |
6.1.3 跳频频率数 |
6.2 试验过程与分析 |
6.2.1 直线驾驶试验 |
6.2.2 转弯试验 |
6.2.3 旋耕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内容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无人机无线遥测遥控信息收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无人机无线测控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方案设计 |
2.2 基带方案论证 |
2.2.1 基带处理器选型 |
2.2.2 调制解调技术方案选择 |
2.3 射频方案论证 |
2.4 系统技术指标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无人机无线测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测控系统硬件终端基本架构 |
3.1.1 数据接口模块 |
3.1.2 基带处理模块 |
3.1.3 AD9361 射频收发模块 |
3.1.4 射频前端模块 |
3.1.5 电源供电模块 |
3.2 数据接口模块设计 |
3.2.1 以太网控制器电路设计 |
3.2.2 模拟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2.3 RS422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3.3 基带处理模块设计 |
3.4 射频收发通道设计 |
3.5 射频前端模块设计 |
3.5.1 接收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
3.5.2 发射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无人机无线测控系统遥测链路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遥测链路软件实现框架 |
4.2 以太网接口程序设计与实现 |
4.2.1 W5300 初始化 |
4.2.2 UDP数据通信 |
4.3 AD转换芯片AD7298 配置程序设计与实现 |
4.4 遥测数据编帧处理程序设计与实现 |
4.4.1 遥测数据帧格式设计 |
4.4.2 遥测数据编帧处理程序的实现 |
4.5 QPSK调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5.1 QPSK调制原理 |
4.5.2 QPSK调制算法的仿真 |
4.5.3 QPSK调制算法的实现 |
4.6 射频收发器芯片 AD9361 配置程序设计与实现 |
4.7 QPSK解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7.1 QPSK解调原理 |
4.7.2 QPSK解调算法的仿真 |
4.7.3 QPSK解调算法的实现 |
4.8 遥测数据解帧处理程序设计与实现 |
4.9 RS422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与实现 |
4.10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无人机无线测控系统遥控链路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遥控链路软件实现框架 |
5.2 遥控数据编帧解帧程序设计与仿真 |
5.3 BPSK调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3.1 成型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
5.3.2 BPSK调制算法的仿真 |
5.4 BPSK解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4.1 Costas载波同步环的设计与仿真 |
5.4.1.1 数控振荡器(NCO)的设计 |
5.4.1.2 数字鉴频鉴相器的设计 |
5.4.1.3 环路滤波器的设计 |
5.4.1.4 多倍速率抽取与低通滤波 |
5.4.1.5 Costas载波同步环的仿真 |
5.4.2 DTTL位同步环的设计与仿真 |
5.4.2.1 码NCO的设计 |
5.4.2.2 环路滤波器的设计 |
5.4.2.3 其他模块的设计 |
5.4.3 BPSK解调算法的仿真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 |
6.1 系统测试 |
6.2 数据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案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2.1.1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2 实现技术功能分析 |
2.2 实现依据 |
2.2.1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原理 |
2.2.2 串口驱动TFT液晶屏原理 |
2.2.3 语音呼叫系统原理 |
2.2.4 移动智能监控平台原理 |
2.3 设计方案 |
2.3.1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3.2 串口驱动TFT液晶屏设计方案 |
2.3.3 语音呼叫系统设计方案 |
2.3.4 移动智能监控平台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1 系统组成 |
3.1.2 数据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
3.2 多通道串口驱动TFT液晶屏硬件设计 |
3.2.1 STM32F429硬件电路设计 |
3.2.2 MCU接口TFT液晶屏设计 |
3.3 语音呼叫系统硬件设计 |
3.4 移动监控平台硬件设计 |
3.4.1 移动平台硬件设计 |
3.4.2 无线视频监控硬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室内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软件实现 |
4.1.1 节点通信程序设计 |
4.1.2 数据采集、控制及上传程序设计 |
4.2 多通道串口驱动TFT液晶软件实现 |
4.2.1 液晶显示驱动设计 |
4.2.2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4.2.3 驱动控制接口设计 |
4.3 WIFI模块组网完成语音交互软件实现 |
4.3.1 驱动控制接口设计 |
4.4 可移动无线视频监控平台软件实现 |
4.4.1 移动平台软件设计 |
4.4.2 Open Wrt系统移植 |
4.4.3 定位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应用测试 |
5.1 室内采集监控系统测试 |
5.2 液晶屏驱动测试 |
5.3 语音呼叫测试 |
5.4 移动视频监控平台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程序清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DVOD系统的遥控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控制器及数据通讯系统研发[D]. 张腾. 浙江大学, 2021(01)
- [2]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D]. 王凤祥. 中北大学, 2021(09)
- [3]空间数据系统电子数据单技术研究与设计[D]. 周勇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4]基于关联知识的航天器有效载荷建模方法研究[D]. 蔡晓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5]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D]. 黄健琦.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配电终端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研究开发[D]. 伍文侠. 广西大学, 2021(12)
- [7]批量微纳卫星地面并行自动化测试应用技术研究[D]. 张云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8]旋耕拖拉机无人驾驶遥控装置研究与实现[D]. 胡巍砾.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9]无人机无线遥测遥控信息收发技术研究[D]. 周洛阳.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10]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D]. 王传强.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