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井控技术;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安全生产
引言:
加强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安全管理,既能避免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还能开采出质量良好的原油,同时有效避免对周围的环境的破坏。
1.井控技术的分级
1.1一级井控
在一级井控中,在井底施加适当的密度压井液,将井底的压力提升至超过地层压力,可以杜绝井涌事故的发生。
1.2二级井控
一旦井下作业出现井涌、溢流等安全事故时,井下作业人员应调整井下压力。若调整后的依然出现排液等情况时,实施油树控制技术,以便快速完成排液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若出现其它情况时,井下作业人员对井内压力进行调整,压力达到平衡状态后,按照一级井控标准继续进行井下作业。
1.3三级井控
进入到三级井控环节时,井下作业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戒状态,一旦出现井喷事故,应借助专业的设备、技术,要求全体作业人员对井喷事故进行处理,直到将三级井控恢复到二级井控状态。
2.井喷失控的原因
2.1测试方法不当
测试方法不当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第一,采用不合适的试油诱喷技术;第二,未能合格的安装井口防喷器;第三,对地层压力测试为获得准确的数据;第四,电测解释地层压力数据错误。
2.2井控设备安装或试压不合适
在井口安装防喷器时,由于连接螺栓未能准确紧密的固定,或者钢圈密封性降低时,都会使井控设备安装或者试压时,出现不合适等情况。
2.3井控措施不当
井控措施不当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井下出现溢流时,作业人员未能及时的发现,即便发现未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第二,油田企业为降低成本,未能在井口处安装防喷器;第三,在空井状态下,作业人员未能看守空井,此时空井出现循环井液流通不畅时,井底的气体会不断上涌,直至出现井喷;第四,井内的液柱压力不断下降,直到小于地层压力时,并且作业人员未能及时控制液柱压力下降,会使发生井喷的概率不断升高;第五,油田在长期开采过程中,由于注水量不断增加,产生的注水压力未能及时的消除,产生的压力要远大于原始地层的压力,此时即便停止注水,也会为实施的井控措施带来不便;第六,有部分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操作,从而引发井喷事故。
3.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的危害以及消除措施
3.1油田油水井失控的危害
油田油水井出现失控状态后,对油田日常生产产生的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造成原油的浪费;第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第三,由于地层压力降低,需要增加升压设备的使用,从而提升生产成本,但是不会获得良好的开采效率和质量;第四,若未能及时控制井喷事故,会使整个油田生产陷入到瘫痪状态。上述产生的不良影响,都是由于作业人员未能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且未能制定完善的补救方案,一旦发生井喷无法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
3.2危害消除措施
3.2.1完善井控管理体系
油田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井控管理体系,在每个重要的位置配置管理人员,强化主体责任,对作业人员的作业方法进行严格的规范。
3.2.2完善井控管理制度
完善井控管理制度,将井控管理措施坚持贯彻到每个管理环节,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避免由于错误的操作以及缺乏安全管理意识,而引发的井喷事故。
3.2.3加强井控配套检测,完善井控资料
对井控使用的配套设备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出的数据作为井控资料,以此完善井控信息,为后续的井控设备安装、检测以及维护等,提供参考依据。将每个井控设备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建立检测、保养以及报废等相关资料,以便作业人员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管理。
3.2.4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实行严格的培训考核
在井下作业的作业人员,油田企业应加强培训工作,按照培训标准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工作。根据井下工作计划,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作业内容进行考核和检查,并对定期考核的内容进行更新,以此提升井下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3.2.5编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在井下施工过程中,油田企业应编制应急预案,对作业方案、井口设备以及人员等,进行统一的应急预案演习,要求每名作业人员,对使用的设备以及出现的安全事故,可以实施及时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便在实际作业时,可以安全有效的处理井喷事故。
3.2.6认真监督,严肃考核
井下作业是由多个工种、设备等进行综合的井下作业。油田企业应认真监督井下作业的各项工作内容,同时严肃考核每项作业内容。油田企业可根据井下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作业行为实施严格的惩罚措施,为其他作业人员产生警示作用,以此提升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油田油水井井下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井下作业出现的井喷事故,以及引发井喷事故的原因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既能降低井喷事故发生的概率,还能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助于提升井下作业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尚双利.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化技术.2018(03):7.
[2]刘国军,许维峰,任利宝.井控技术对油田油水井井下作业安全生产的作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7(0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