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碳通量论文-霍俊伊,于奭,张清华,李亮

无机碳通量论文-霍俊伊,于奭,张清华,李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机碳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峒河流域,水化学,无机碳通量,碳汇

无机碳通量论文文献综述

霍俊伊,于奭,张清华,李亮[1](2019)在《湘西峒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无机碳通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亚热带季风气候岩溶地区流域水化学变化特征及量化流域内岩石化学风化过程对吸收大气CO_2的贡献,文章选取湘西峒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7—8月对研究区干流和7个子流域进行了水样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河水pH平均值为8. 31,总体呈偏碱性。EC与TDS的变化范围较大,这主要与流域内岩性的分布有关。水中离子以Ca~(2+)、HCO_3~-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岩性控制水化学的组成。HCO_3~-、Ca~(2+)和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的风化,其余离子来源多受人为活动影响。峒河流域干流的主要离子中,HCO_3~-、Ca~(2+)和Mg~(2+)浓度从上游至下游总体下降,反映了河流从碳酸盐岩区流向碎屑岩为主地层的过程。NO_3~-、K~+、Na~+、F~-、Cl~-和SO_24-呈增长趋势,说明峒河受人为污染影响较大,反映出人为活动的密集程度。通过子流域的划分可知流域上游主要受灰岩以及白云岩控制,中游以灰岩控制为主,下游受砂岩、泥岩及碎屑岩控制为主。收集流域最终出口吉首观测站一个水文年的数据并运用水化学—径流法估算出峒河流域无机碳通量为60 477. 33 t CO_2/a,碳汇强度为71. 15 t CO_2/(km~2·a)。(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张清华[2](2018)在《漓江流域外源水对岩溶无机碳通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一个较大的典型岩溶流域—漓江流域,通过收集水文地质资料,进行野外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其地质区域背景,利用水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相结合来研究外源水对岩溶作用的影响机制所存在的差异,定量分析流域外源水对岩溶碳汇通量的促进强度。选取漓江干流及其部分支流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于2017年4月、2017年7月、2017年10月、2018年1月进行野外采样及对河流流量的监测,掌握流域水体水化学变化特征,揭示主要离子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来源,探讨不同因素对河流水化学变化特征的响应。分析河水中DIC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来源和影响水中DI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估算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及由其造成的CO_2消耗量和通量。通过对比分析流域内岩石风化理论上的碳汇通量以及实际监测计算的碳汇通量的差异,进而揭示外源水对漓江流域的增汇机制,准确计算岩溶区的碳汇通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漓江流域水体水化学类型属于HCO_3-Ca型,岩溶水在调查期间阳离子组分浓度大小顺序为Ca~(2+)>Mg~(2+)>K~++Na~+,其中Ca~(2+)为河水中主要的阳离子,平均占阳离子总量的66.18%,其次为Mg~(2+),占阳离子总量的26.39%,Na~+和K~+所占阳离子总量的比例小于8%,阴离子组分浓度大小顺序为HCO_3~->SO_4~(2-)>NO_3~->Cl~-,其中HCO_3~-为水中主要阴离子,占阴离子总量的60%~90%,平均值为83.68%,其次为SO_4~(2-),平均占阴离子总量的8.14%,NO_3~-和Cl~-二者占阴离子总量的不到10%,外源水阳离子组成与岩溶水有所差异,阳离子组分浓度大小顺序为Mg~(2+)>Ca~(2+)>Na~+>K~+,Mg~(2+)约占阳离子总量的51.06%,Ca~(2+)占39.7%,Na~+占8.18%,K~+占比小于2%。阴离子中仍以HCO_3~-为主要离子,离子组分浓度顺序与岩溶水一致。离子来源分析表明,Ca~(2+)、Mg~(2+)、HCO_3~-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以碳酸盐岩的风化为主,K~+、Cl~-与Na~+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的风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SO_4~(2-)和NO_3~-则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化肥、农药的使用。TDS浓度与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呈正相关的关系。(2)漓江流域DIC浓度变化范围介于18.3~207.4 mg/L之间,平均值为79.18mg/L,其中外源水DIC浓度变化范围为18.3~79.3 mg/L,平均值为35.88 mg/L,流域内DIC空间分布上的不均主要受控于流域的地质背景,与岩性的分布面积有关。漓江流域水体δ~(13)C_(DIC)值变化范围介于-14.55‰~0.6‰之间,总体平均值为-7.1‰,由于河流流量的影响,丰水期δ~(13)C_(DIC)值与河水DIC含量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而枯水期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水体DIC主要来源于岩石的溶蚀风化以及大气和土壤CO_2。(3)漓江流域内硅酸盐岩的岩石风化速率小于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其中硅酸盐的风化速率为1.57 t/(km~2.a~(-1)),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为8.16t/(km~2.a~(-1)),总风化速率为9.73t/(km~2.a~(-1))。外源水促进了岩溶作用的发生,流入岩溶区后,河水DIC浓度逐渐增加,碳汇通量也不断升高,由于外源水的增汇作用,实际计算的碳汇通量相较于理论碳汇通量增加了0.87倍,数量可观,因此在计算岩溶区岩溶碳汇时,外源水的作用不能忽略。漓江流域岩石风化过程对大气CO_2的消耗通量为240.909×10~3 t CO_2/km~2.a,高于全球平均值5.026×10~3 t CO_2/km~2.a 48倍,表现出了漓江流域在平衡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何若雪,孙平安,何师意,于奭,莫建英[3](2017)在《漓江流域中下游无机碳通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讨论岩溶地表河中等流域尺度无机碳通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于2014年1月至12月对漓江流域桂林断面及阳朔断面河水进行为期一个水文年的采样观测,每月定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这个过程主要受水循环过程控制,除岩溶水化学特征沿途发生变化之外,水体SIc和SId值也逐渐偏正,溶蚀能力逐渐降低,所产生的无机碳通量仍然不断增加,且呈现出旱季低雨季高的特征。通过计算,桂林断面无机碳通量为7.42×10~7 kgCO_2·a~(-1),阳朔断面为27.9×10~7 kgCO_2·a~(-1),其中桂林断面碳酸盐岩风化所产生的无机碳通量和硅酸盐岩风化所产生的无机碳通量分别占总通量的72.67%和5.21%,阳朔断面分别占87.51%和2.89%,表明硅酸盐岩风化的贡献率沿途不断减小,碳酸盐岩风化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桂林断面以上流域碳汇强度为2.69×10~4 kgCO_2·km~(-2)·a~(-1),桂林到阳朔断面流域碳汇强度为9.89×10~4 kgCO_2·km~(-2)·a~(-1),相差近5倍,除沿途大气降水、支流补给、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有机碳埋藏等原因外,外源水补给所形成的混合溶蚀作用对岩溶区无机碳通量的增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7年01期)

朱连磊[4](2011)在《东海中西部海域水体无机碳与海气界面碳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最大河流之一长江注入到的东海中西部海域,是中国大陆与东海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探讨这一海域的碳循环对预测阐明中国区域气候变化意义重大。目前的研究中涉及到东海中西部海域水体中溶解无机碳及海气间CO2通量的系统研究不多,至目前尽管对东海海-气间CO_2交换特征已有了一些认识,但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获得的的源汇强度有很大的差异,对导致其源/汇强度差异的缘由也缺乏深入的认识,因此深入探讨这一海域溶解无机碳及海气间CO2通量的的变化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价值。本研究样品与数据的获取基于对东海中西部海域2010年6月、11月和对长江口海域2010年3月、8月、11月的调查。本文系统研究了该海域海水中的的无机碳体系参数的分布特征、海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并获得了如下的结果和认识:(1)东海中西部海域:2010年6月,东海中西部海域受长江冲淡水、黄海沿岸流和黑潮支流等的共同影响,水文条件复杂。调查海域的无机碳体系受海洋环流等动力因素以及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表层海水无机碳体系空间分布有很大不均匀性,其中pCO_2在106~543μatm之间。由于受多种水团的作用,pCO_2整体上与温度、盐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在受陆源输入影响小的开阔海域,叶绿素a和pCO_2之间表现为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对调查海域海水pCO_2有重要的影响。长江口及杭州湾外海域有明显的高pCO_2分布,表现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源区,向大气释放的碳最高达11.50mmol·m-2·d~(-1),但其范围不大;在123oE~125oE,30oN~32oN范围内存在较强的大气二氧化碳汇区,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强度最高可达-87.67mmol·m-2· d~(-1)。总体而言,东海中西部海域在2010年6月调查期间是大气CO_2的汇,该海域碳汇强度为3.24×1010gC·d~(-1),即每天这一海域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碳计达3.24×104吨。2010年11月,根据对温度、盐度的分析,调查海区主要受黑潮支流的影响,且调查海域pCO_2整体上与温度、盐度有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秋季调查海域比较符合大洋单一性质的均匀水团性质。11月各站位CO_2海-气交换通量为2.69mmol·m-2·d~(-1)~33.66mmol·m-2·d~(-1),为避免站位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使用网格计算法计算平均CO_2通量为14.35mmol·m-2· d-1。2010年11月调查海域每天可释放CO_2的量为2.34×104tC·d-1,11月东海中西部海域是大气CO_2较强的源。(2)长江口海域:2010年3月、8月、11月长江口海域受长江径流、苏北沿岸流及上升流等的影响,温度、盐度、CO_2体系各参数及pCO_2均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调查结果显示pCO2与温度无明显的相关性,但3月、8月、11月pCO_2与盐度均有良好的负相关性,是由于长江淡水的输入,咸淡水的混合作用,使得盐度逐渐升高,但与低pCO2值的海水的混合,使得pCO_2值逐渐下降,因此呈现负相关。2010年3月、8月、11月CO_2海-气交换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7.44mmol·m-2·d~(-1)、-1.69mmol·m-2·d~(-1)、11.58mmol·m-2·d~(-1)。其中3月、11月整个调查海域均为CO_2的源,3月、11月每天分别可向大气释放326tC、220tC;8月长江口附近为CO2的源,而外海地区表现为CO_2的汇,总体而言8月长江口海域体现为CO_2的弱汇,每天可吸收35.4tC。长江口叁个月份的平均结果是每天可向大气释放170tC,进一步证实长江口咸淡水混合区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1-04-01)

无机碳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取一个较大的典型岩溶流域—漓江流域,通过收集水文地质资料,进行野外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其地质区域背景,利用水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相结合来研究外源水对岩溶作用的影响机制所存在的差异,定量分析流域外源水对岩溶碳汇通量的促进强度。选取漓江干流及其部分支流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于2017年4月、2017年7月、2017年10月、2018年1月进行野外采样及对河流流量的监测,掌握流域水体水化学变化特征,揭示主要离子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来源,探讨不同因素对河流水化学变化特征的响应。分析河水中DIC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来源和影响水中DI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估算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及由其造成的CO_2消耗量和通量。通过对比分析流域内岩石风化理论上的碳汇通量以及实际监测计算的碳汇通量的差异,进而揭示外源水对漓江流域的增汇机制,准确计算岩溶区的碳汇通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漓江流域水体水化学类型属于HCO_3-Ca型,岩溶水在调查期间阳离子组分浓度大小顺序为Ca~(2+)>Mg~(2+)>K~++Na~+,其中Ca~(2+)为河水中主要的阳离子,平均占阳离子总量的66.18%,其次为Mg~(2+),占阳离子总量的26.39%,Na~+和K~+所占阳离子总量的比例小于8%,阴离子组分浓度大小顺序为HCO_3~->SO_4~(2-)>NO_3~->Cl~-,其中HCO_3~-为水中主要阴离子,占阴离子总量的60%~90%,平均值为83.68%,其次为SO_4~(2-),平均占阴离子总量的8.14%,NO_3~-和Cl~-二者占阴离子总量的不到10%,外源水阳离子组成与岩溶水有所差异,阳离子组分浓度大小顺序为Mg~(2+)>Ca~(2+)>Na~+>K~+,Mg~(2+)约占阳离子总量的51.06%,Ca~(2+)占39.7%,Na~+占8.18%,K~+占比小于2%。阴离子中仍以HCO_3~-为主要离子,离子组分浓度顺序与岩溶水一致。离子来源分析表明,Ca~(2+)、Mg~(2+)、HCO_3~-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以碳酸盐岩的风化为主,K~+、Cl~-与Na~+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的风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SO_4~(2-)和NO_3~-则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化肥、农药的使用。TDS浓度与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呈正相关的关系。(2)漓江流域DIC浓度变化范围介于18.3~207.4 mg/L之间,平均值为79.18mg/L,其中外源水DIC浓度变化范围为18.3~79.3 mg/L,平均值为35.88 mg/L,流域内DIC空间分布上的不均主要受控于流域的地质背景,与岩性的分布面积有关。漓江流域水体δ~(13)C_(DIC)值变化范围介于-14.55‰~0.6‰之间,总体平均值为-7.1‰,由于河流流量的影响,丰水期δ~(13)C_(DIC)值与河水DIC含量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而枯水期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水体DIC主要来源于岩石的溶蚀风化以及大气和土壤CO_2。(3)漓江流域内硅酸盐岩的岩石风化速率小于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其中硅酸盐的风化速率为1.57 t/(km~2.a~(-1)),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为8.16t/(km~2.a~(-1)),总风化速率为9.73t/(km~2.a~(-1))。外源水促进了岩溶作用的发生,流入岩溶区后,河水DIC浓度逐渐增加,碳汇通量也不断升高,由于外源水的增汇作用,实际计算的碳汇通量相较于理论碳汇通量增加了0.87倍,数量可观,因此在计算岩溶区岩溶碳汇时,外源水的作用不能忽略。漓江流域岩石风化过程对大气CO_2的消耗通量为240.909×10~3 t CO_2/km~2.a,高于全球平均值5.026×10~3 t CO_2/km~2.a 48倍,表现出了漓江流域在平衡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机碳通量论文参考文献

[1].霍俊伊,于奭,张清华,李亮.湘西峒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无机碳通量计算[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

[2].张清华.漓江流域外源水对岩溶无机碳通量的影响[D].桂林理工大学.2018

[3].何若雪,孙平安,何师意,于奭,莫建英.漓江流域中下游无机碳通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J].中国岩溶.2017

[4].朱连磊.东海中西部海域水体无机碳与海气界面碳通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

标签:;  ;  ;  ;  

无机碳通量论文-霍俊伊,于奭,张清华,李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