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九种微孢子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孢子,家蚕,蜜蜂,蛋白,网虫,密码子,尺蠖。
九种微孢子虫论文文献综述
许瑛瑛,王帅,张迎迎,卢媛媛,胡福良[1](2018)在《感染蜜蜂的两种微孢子虫——Nosema apis和Nosema ceranae》一文中研究指出孢子虫病是西方蜜蜂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包括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自2006年首次在西方蜜蜂体内发现N.ceranae以来,关于N.ceranae的研究成为热点,其中感染蜜蜂的两种微孢子虫的比较是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综述近十多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从流行性、形态、基因组、毒力等角度对这两种微孢子虫进行比较,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微孢子虫的研究及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邱璐瑶,平静,李文道,丁嵩涛,刘含登[2](2017)在《3种微孢子虫在我国西南部分地区腹泻患者中的流行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毕氏肠道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肠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intestinalis)和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了124份西南地区腹泻患者的粪便,通过显微镜镜检、PCR检测等手段,进行微孢子虫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毕氏肠道微孢子虫和肠炎微孢子虫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26%(9/124)和3.23%(4/124),兔脑炎微孢子虫的检出率为0。结论西南地区腹泻患者有感染微孢子虫的情况,感染类型多为毕氏肠道微孢子虫和肠炎微孢子虫。(本文来源于《中国真菌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李田,齐晓冉,陶美林,刘显林,康定荣[3](2013)在《4种微孢子虫的分泌蛋白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孢子虫营专性细胞内寄生,其分泌蛋白是一类重要的侵染互作因子。利用分泌蛋白预测程序EuSecPred 2.0对家蚕微孢子虫、中蜂微孢子虫、兔脑炎微孢子虫和毕氏肠道微孢子虫的分泌蛋白进行全基因组预测,分别获得了315、90、30和45个分泌蛋白。不同微孢子虫分泌蛋白的序列平均长度和氨基酸组成特征相似,信号肽和非信号肽区均以疏水性氨基酸为主;但统计所获蛋白质功能注释的分布却是大部分分泌蛋白为各种微孢子虫的特异蛋白,仅有少部分分泌蛋白为3种以上微孢子虫所共有,如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DA)、热激蛋白70(HSP70)、孢壁蛋白(SWP)和Ricin B-凝集素等。4种微孢子虫分泌蛋白信号肽区的基序分别为[LI]xx[IV]xAS、L[FY]x、[LI]LL[LI][GSA]L[VI][IS][CAG]和L[LF]LFLAISAGA[SA],非信号肽区域的基序分别为[LM][RK]N、L[RK][ND]、[KR][KR][KR]LP和[PG]D[LM]。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微孢子虫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同时也为微孢子虫的侵染和与宿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靶标。(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侯建革[4](2013)在《四种微孢子虫差异蛋白组学分析及NbSwp7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可以感染从无脊椎到脊椎动物几乎所有动物的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种类繁多,不但可以水平传播,而且可通过胚胎向子代传播,每年给世界上所有养蚕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微孢子虫具有基因组进化慢而基因进化快的特点,因此,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后,学者们对微孢子虫的研究焦点开始从基因转向蛋白水平,而且研究发现微孢子虫蛋白在其对宿主侵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孢壁蛋白和极管蛋白,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微孢子虫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研究以家蚕微孢子虫和桑尺蠖分离的微孢子虫、蓝萤叶甲虫分离的微孢子虫、家蚕分离的内网虫属微孢子虫为对象,采用双向电泳及串联质谱技术,旨在解析家蚕微孢子虫与其它叁种微孢子虫之间的蛋白组成差异。家蚕微孢子虫和桑尺蠖分离的微孢子虫、蓝萤叶甲虫分离的微孢子虫蛋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叁者总蛋白分布大体相似,但在蛋白点种类和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与家蚕微孢子虫相比,桑尺蠖分离的微孢子虫主要缺少一个PTP3点,而蓝萤叶甲虫分离的微孢子虫则主要相对缺少多个PTP3肽段和一个NbSwp5点,后二者的极管蛋白或孢壁蛋白的分子大小或结构等可能与家蚕微孢子虫的不同,桑尺蠖分离的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PTP3结构和组成可能略有差异,而蓝萤叶甲虫分离的微孢子虫可能缺少PTP3和Swp5或是这两种蛋白的同源性很低。PTP3和NbSwp5都与孢子组织器官结构组成和宿主侵染有关,这3种微孢子虫同为Nosema属,但对家蚕的致病力有强弱之分,初步分析认为以上这2种蛋白与微孢子虫的侵染性存在一定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差异蛋白可能通过能量代谢、电子传递、物质转运、蛋白修饰、DNA解旋及修复等途径影响微孢子虫的寄生、传播等生命活动。家蚕微孢子虫与家蚕分离的内网虫属微孢子虫蛋白组成差异研究表明,它们的总蛋白分布完全不同,后者比前者主要缺少PTP3、几种类似于家蚕微孢子虫的孢壁蛋白、ATP酶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它们分别参与孢子的结构组成、宿主侵染、能量代谢和维持体内超氧离子浓度平衡;前者比后者主要缺少转录起始因子IIA γ-亚基、ATP依赖的RNA解旋酶、锌依赖性氨肽酶、DNA J类分子伴侣、翻译延伸因子和ATP酶,它们分别参与孢子内的转录、翻译、能量代谢、蛋白降解和维持细胞稳定等活动。这两种微孢子虫为不同属种,对家蚕的致病力强弱也不同,可能它们各自在其蛋白水平上的分子大小或结构等差别较大或同源性很低。家蚕分离的内网虫属微孢子虫可能缺少家蚕微孢子虫中典型结构的极管蛋白或孢壁蛋白,因而影响其对家蚕的侵染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深层次的基因或蛋白水平的调节等的不同途径影响其各项生命活动。家蚕微孢子虫有很多孢壁蛋白,我们通过蛋白组学手段成功鉴定出一个家蚕微孢子虫的孢壁蛋白NbSwp7,通过检索分析,发现有关它的研究尚少,对其表达的研究尚未展开。本研究通过相关数据库搜索、基因克隆及核苷酸测序检测等手段成功获得NbSwp7的编码基因,其大小为876bp,然后以PET-30a和大肠杆菌感受态为载体,利用双酶切、连接、转化成功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最后以1μmol/mL IPTG在30oС下诱导表达5h,SDS-PAGE和Western检测后发现成功获得表达产物,其大小略大于预测值,这可能是由于翻译和翻译后修饰过程中使得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造成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4种不同来源的微孢子虫进行蛋白组学比较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微孢子虫在蛋白组学上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一些与侵染性相关的蛋白如孢壁蛋白和极丝蛋白在结构和组成上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微孢子虫蛋白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其定位等奠定了基础,也为微粒子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3-04-28)
张瑞芝,向恒,潘国庆,李田,周泽扬[5](2011)在《两种微孢子虫全基因组中密码子偏好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基于其已测得的两个典型种的基因组数据,比较了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与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之间全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异同。结果表明两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都较弱,基因表达程度都较低。而且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显着差异,表现在兔脑炎微孢子虫的偏好性比家蚕微孢子虫的更弱,其最优密码子的偏好性也更弱,完全不同于家蚕微孢子虫偏向于使用第叁位是A/U的最优密码子。这些差异与它们在核苷酸组成上的不同是一致的,有可能是两微孢子虫寄生于不同环境中导致了它们在密码子偏好性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蚕学通讯》期刊2011年01期)
李训德,费页尔·罗纳德,帕尔玛·罗伯特,楚欧特·詹姆斯,肖成玲[6](2009)在《脑炎微孢子虫属3种微孢子虫的虫株未能感染食用动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脑炎微孢子虫属最常见的3种微孢子虫的虫株对于食用动物包括猪,牛,鸡,和火鸡的感染力。动物经口接种孢子后用2种方法来检测是否被感染,一种方法是在每日粪样中检测孢子,另一种方法是在动物接种21d后的器官组织学检查。尽管每种虫种的接种量高达2×106至2×107个孢子,但是在每种动物都没有检测到感染。结果表明,本试验中所用的脑炎微孢子虫属的3种微孢子虫虫株缺乏对猪,牛,鸡和火鸡的感染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董世楠,朱峰,徐莉,沈中元[7](2009)在《七种微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RNA)的克隆及其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家蚕微粒子虫镇江株(Nosema bombycis Zhenjiang)、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antheraeae)、棉铃虫微孢子虫(Nosema heliothidis)、从菜粉蝶(Pieris rapae)分离的微孢子虫、从蓝叶虫(Phyllobrotica armta)分离的微孢子虫、从桑尺蠖(Hemerophila atrilineata)分离的微孢子虫以及从家蚕分离的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得到该7种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的全序列。采用Phylip软件的邻位相连法(Neighbour-Joining)和MEGA4.0软件的UPGMA法,以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对新微孢子虫的聚类分析,以及基因长度、G+C含量、相似性和分化度等方面的分析,确定了4种新分离的微孢子虫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表明,从菜粉蝶分离的微孢子虫、从蓝叶虫分离的微孢子虫和从桑尺蠖分离的微孢子虫与微粒子属(Nosema)微孢子虫较近,因此,将这3种微孢子虫归为Nosema属,暂分别定名为Nosema sp.PR、Nosema sp.PA、Nosema sp.HA;从家蚕中分离的微孢子虫与内网虫属(Endoreticulatus)微孢子虫关系相近,将其归为Endoreticulatus属,暂定名为Endoreticulatus sp.Zhenjiang。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用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分析微孢子虫的进化关系及其分类地位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期刊2009-05-01)
张凡,陈正贤,鲁兴萌[8](2004)在《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对两种微孢子虫表面抗原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成熟家蚕微孢子为抗原,免疫BALB/c 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O 骨髓瘤细胞在50%的PEG 下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 法筛选阳性克隆,获得7株对家蚕微孢子表面蛋白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将7株单抗分别与成熟家蚕微孢子(Nosema bombycis).未成熟家蚕微孢子,成熟嵊州小孢子(Endoreticulatus-like Microsporidium),未成熟嵊州小孢子间接ELISA 法反应,结果发现有一株与两种微孢子反应强烈,叁株与小孢子具较弱的反应,另有叁株与小孢子没有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4-11-01)
黄少康,鲁兴萌,汪方炜,金伟,陈盛禄[9](2004)在《两种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来自家蚕的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形态、表面蛋白及侵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显着小于家蚕微孢子虫 ,孢囊中孢子数为 8~ 32个 ,只侵染中肠组织 ,对家蚕无胚胎传染性。SDS UreaPAGE和 2D PAGE图谱显示两种孢子表面蛋白有明显差异。在SDS UreaPAGE中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的主要表面蛋白为 2 2kD ,而家蚕微孢子虫为 4 5kD。 2D PAGE显示 ,当上样量为 12 0 μg时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斑点有 330多个 ,而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只有 16 0多个 ,其中仅有 10多个相同或疑似蛋白点。家蚕微孢子虫的主要表面蛋白点约有 2 0个 ,以中性偏酸的小分子居多 (<18kD ,pI 5 .4~ 7.2 )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有 30多个 ,分布较分散。根据两种孢子都能感染家蚕的特点 ,认为相同或疑似蛋白与是否能够感染有关 ,而大量差异蛋白与对家蚕的感染程度有关。两孢子表面蛋白中的主要蛋白均为差异蛋白 ,可能是孢子表面的结构蛋白。(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4年02期)
黄少康[10](2004)在《两种微孢子虫的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生动物,它的寄主几乎涵盖所有动物。既是昆虫、鱼、人等动物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又是很有前途的害虫生防制剂。微孢子虫的形态、侵染性变异,以及侵染机制等问题是防治动物微孢子虫病和微孢子虫生防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微孢子虫以孢子发芽的方式侵染寄主,孢子发芽是侵染的先决条件,孢子表面蛋白又与发芽有关。因此,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的研究,特别是对具有不同侵染性的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进行比较研究是寻找侵染性相关蛋白的一个有效的快捷途径。本研究选择叁株两种的微孢子虫: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以下简称Nb)和经桑尺蠖(Hemerophila atrilineata [Phthonandria atrilineata])繁殖继代的Nb(简称Nbh),以及一种来源于家蚕的小型微孢子虫,对它们的形态、侵染性及孢子蛋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一些与形态、侵染变异有重要相关的候选蛋白,为解明微孢子虫的变异及侵染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1.建立了一种新的微孢子虫高速离心纯化方法。对高速离心和超速离心条件下的两种纯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Percoll为介质的高速离心方法(4℃,46 000×g,90min)纯化所得的Nb孢子纯度和成熟度均近100%,完全可以替代Sato等(1980)的超速离心方法(4℃,73 000×g,30min)。对一内网虫属样(Endoreticulatus-like)的小型微孢子虫的纯化也证明此方法可行。我们认为,此高速离心法也适用于其他微孢子虫的分离纯化。对不同离心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4℃,离心力为46 000×g的条件下,30 min的离心未达到纯化要求,离心60min基本达到孢子的纯化要求,离心90min则可完全满足纯化要求。 2.家蚕微孢子虫的寄生导致家蚕肠道微生态变化,肠球菌(enterococci)数量增加,多样性明显下降。从健康家蚕(Bombyx mori)、家蚕微孢子病家蚕,及细菌性肠道病家蚕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微孢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数量分别增加5.5×10~5倍和0.74×10~2倍;菌种数从6个分别下降为3个和4个;生化表型数从27个分别下降为13个和14个;在菌种分布上,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56%分别下降至20%和38%,而尿肠球菌(Ent.faec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2%分别上升至40%和16%。分离菌株共有59个生化表型。 3.持续的转寄主寄生是引起微孢子虫形态、侵染性变异的重要原因。用家蚕微孢子虫(Nb)感染无微孢子虫感染的桑尺蠖(H.atrilineata),再从受感染的桑尺蠖中提取出Nb孢子(简称为1Nbh)再次感染无微孢子虫感染的桑尺蠖,如此繁殖继代24次,获得24 Nbh。对各继代孢子(Nbh)与Nb成熟孢子的形态比较表明,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孢子逐渐变粗变短。与原代Nb相比,15Nbh 抱子显着变短(p<0.05);24Nbh抱子长短径与Nb有极显着差异幼切.01)。当24Nbh回复感染家 蚕一次后,抱子形态迅速回复至10 Nbh的大小水平。对2龄起蚕的侵染性比较结果表明,24Nbh 的感染中浓度(Ies。)为1 .gsxzo4sporeszmL,而Nb为l.72xlo,sporeszmL,即24 Nbh对家蚕的侵 染性下降了11.5倍,表明Nb经桑尺镬传代24次后,对原寄主的侵染性显着下降。24Nbh回复感 染家蚕一次后的抱子对2龄起蚕的IC。。为Nb对照组的6.9倍,即对家蚕的侵染性又快速恢复。表 明,持续的转寄主寄生可引起微抱子虫形态、侵染性变异。 4.持续的转寄主寄生可引起微抱子虫表面蛋白的变异,Nb和24Nbh抱子表面蛋白中的特异差 异蛋白很可能是抱子发芽的关键蛋白。对Nb和24Nbh抱子表面蛋白进行了电泳比较。SDS一队GE 显示,两抱子表面蛋白的带型基本一致,均有4条主带(12 kD、17切、30 ko、33kD),但主要蛋白在量上差异明显。ZD一队GE显示,当上样量为120林g时,两抱子表面蛋白都以中偏酸性蛋白 (P15一PI7)为主,但两种抱子表面蛋白在量和种类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发现5个可疑的特异(有或无的)差异蛋白点,结合考查二者在侵染性的差异,推测这些特异的差异蛋白很可能是重要的侵染性相关蛋白,与抱子发芽密切相关。 5.持续的转寄主寄生可引起微抱子虫总蛋白及抱内蛋白的变异。对Nb和24Nbh抱子总蛋白进行了电泳比较表明,两抱子总蛋白SDs一以GE均显示至少25条带,带型基本一致,但18kD、33kD一35 kD、45kD处的蛋白有明显量的差异。ZD一队GE显示,当上样量为220林g时,两图谱显示的蛋白点丰富,均在300个以上。40多个差异蛋白点中,除发现4个特异的差异蛋白外,其余均为量上有差异的蛋白。推测这些差异蛋白与形态、侵染性的变异有密切关系。 6.对分离自家蚕的一种小型微抱子虫(EsP)的形态、发芽性能、侵染性与家蚕微抱子虫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sp抱子大小为2.6妊0.27林m‘1.94士0.15林m(n=50);可形成多抱子抱囊,囊内抱子多数,为8、16或35个以上,囊膜不明显:抱囊直径为5.0林m一11.3林m。极丝长45.1土4.95林m(n=20)。在HZOZ及TEK(pHS.0)液中的发芽率比家蚕微抱子虫(Nb)明显低。对2龄起蚕的xes。为1 .56X 106(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5-01)
九种微孢子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毕氏肠道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肠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intestinalis)和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了124份西南地区腹泻患者的粪便,通过显微镜镜检、PCR检测等手段,进行微孢子虫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毕氏肠道微孢子虫和肠炎微孢子虫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26%(9/124)和3.23%(4/124),兔脑炎微孢子虫的检出率为0。结论西南地区腹泻患者有感染微孢子虫的情况,感染类型多为毕氏肠道微孢子虫和肠炎微孢子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九种微孢子虫论文参考文献
[1].许瑛瑛,王帅,张迎迎,卢媛媛,胡福良.感染蜜蜂的两种微孢子虫——Nosemaapis和Nosemaceranae[J].应用昆虫学报.2018
[2].邱璐瑶,平静,李文道,丁嵩涛,刘含登.3种微孢子虫在我国西南部分地区腹泻患者中的流行情况调查[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
[3].李田,齐晓冉,陶美林,刘显林,康定荣.4种微孢子虫的分泌蛋白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J].蚕业科学.2013
[4].侯建革.四种微孢子虫差异蛋白组学分析及NbSwp7原核表达[D].江苏科技大学.2013
[5].张瑞芝,向恒,潘国庆,李田,周泽扬.两种微孢子虫全基因组中密码子偏好性比较[J].蚕学通讯.2011
[6].李训德,费页尔·罗纳德,帕尔玛·罗伯特,楚欧特·詹姆斯,肖成玲.脑炎微孢子虫属3种微孢子虫的虫株未能感染食用动物(英文)[J].中国兽医学报.2009
[7].董世楠,朱峰,徐莉,沈中元.七种微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rRNA)的克隆及其系统发育分析[C].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2009
[8].张凡,陈正贤,鲁兴萌.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对两种微孢子虫表面抗原的比较分析[C].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4
[9].黄少康,鲁兴萌,汪方炜,金伟,陈盛禄.两种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J].蚕业科学.2004
[10].黄少康.两种微孢子虫的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