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237400)
【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246-02
【摘要】目的通过对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宫外孕方与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宫外孕方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7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宫外孕方与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宫外孕方
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逐渐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妊娠患者占95%以上,由于受精卵未能在子宫体部内膜正常着床,可导致患者腹腔内大出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常规应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宫外孕方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9.4±3.5)岁;停经41-58d,平均(48.7±4.2)d;血β-HCG值1240-2980U/L,平均(2348.7±324.6)U/L;B超附件包块直径1.1-3.9cm,平均(2.7±0.3)cm。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在年龄、停经时间、包块直径、入院时血β-HCG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标准及保守治疗的指征[2],即(1)均经超声检查未见宫内孕囊存在,无明显胎心搏动,附件包块不超过4.0cm,子宫直肠陷凹积液不超过3.0cm;(2)均有异常出血史或停经史,且血β-HCG呈阳性,部分伴有腹部轻微疼痛感;(3)生命体征稳定,均无腹腔内活动性出血发生;(4)经输卵管未出现破裂或流产;(5)经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有蜕膜组织存在,但未见绒毛,血β-HCG出现持续升高现象,其中β-HCG不超过3000U/L;(6)均无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血常规均正常;(7)均无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禁忌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即单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剂量:50mg/m2,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剂量:150mg,2次/d,连续服用3d,2-3周为1个疗程。若7d后患者血β-HCG降低不足15%,酌情再次给药1次;观察组在常规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外孕方进行联合治疗,方剂组成:赤芍药15g,桃仁10g,丹参15g,天花粉15g,没药10g,乳香10g,莪术10g,三棱10g,当归10g,红花10g,1剂/d,水煎分2次服用,2-3周为1个疗程。若患者有肛门坠胀或腹痛感,酌情加用木香10g、延胡索10g;阴道出血量较多患者,酌情加用茜草10g、仙鹤草10g等;体虚患者,酌情加用白术10g,党参10g,黄芪10g。
1.3观察指标:(1)用药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腹痛、阴道出血等表现;(2)接受治疗的第4d和第7d进行血β-HCG含量测定,若呈下降趋势,以后每周测量一次;(3)每3-5d采用B超监测附件包块的变化情况,若出现输卵管破裂等异常应立即实施手术治疗;(4)每周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治疗成功:(1)血β-HCG降低15%以上;(2)生命体征稳定,阴道流血、腹痛消失;(3)妇科检查及B超提示盆腔内包块缩小在30%以上。治疗失败:(1)出现输卵管破裂,发生急性内出血而实施手术者;(2)血β-HCG无明显变化或升高;(3)盆腔内包块无明显变化或增大。患者出现上诉情况之一即为治疗失败。
1.5统计学方法:SPSS15.0处理,组间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X2检验在P<0.05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前者包块缩小30%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均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成功失败包块缩小30%以上
常规组40例31(77.50)9(22.50)35(87.50)
观察组40例38(95.00)#2(5.00)#27(67.50)
X2值5.16465.16464.5878
P值<0.05<0.05<0.05
2.2血β-HCG转阴时间与平均出院时间比较
在血β-HCG转阴时间与平均出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均P<0.01),见表2。
表2两组血β-HCG转阴时间与平均出院时间比较(x-±s)
组别血β-HCG转阴时间(d)平均时间(d)
常规组40例17.23±6.9518.67±6.93
观察组40例11.52±5.8410.36±4.81
T值3.97816.5712
P值<0.01<0.01
2.3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占10.00%,均为轻度恶心,经调养后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常规组共发生不良反应11例,占27.50%,其中胃肠道反应6例,口腔溃疡4例,1例肝功能轻度损害,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康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X2=4.0205,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3],其中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叶酸二氢还原酶的活性,能够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使滋养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有效地将绒毛破坏掉,进而导致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等[3]。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能够有效下调体内孕激素含量,并加快绒毛滋养体及腺上皮细胞等发生凋亡,有效的促进了胚胎死亡[4]。两种药物连用起到协同作用,具有更强的杀胚效果,但该方法的往往不良反应较多,导致不同患者的疗效差异较大。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宫外孕方与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前者包块缩小30%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P<0.05),说明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包块缩小,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同时在血β-HCG转阴时间与平均出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说明联合治疗可以加快血β-HCG转阴的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此外,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常规组2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表明联合能够减少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从临床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所选中药方剂能够有效的起到活血化瘀、促进血块吸收的作用,有助于局部循环的改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滋养细胞及胚胎的生长,促进胚胎的坏死及吸收等,有效地缩短了病程。
综上所述,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宫外孕方与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丽萍,冼晓慧,龚景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71-72.
[2]秦文平,彭丽英,牛英慧.宫外孕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6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5):701-702.
[3]张雪辉.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探析[J].中医中药杂志,2012,31(8):105.
[4]闫宏,张丽燕.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