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经营业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经营业绩,波导,类型,长安,企业文化,系数,上市公司。
长期经营业绩论文文献综述
罗斌[1](2018)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6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这一法规以来,定向增发这一股权再融资工具逐步受到上市公司的喜爱,目前已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主要手段,被认为是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特点的再融资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化程度与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近几年来定向增发这一再融资工具更是火热不断,无论是融资公司数量还是融资规模,都已超过其他再融资工具,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手段。定向增发由于其特定优势,业绩要求、发行次数、发行程序方面都没有较大限制,融资成本低、操作方便,在资本市场上很受上市公司青睐。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公司进行大规模融资归根到是为上市公司更好地继续发展成长服务的,筹集的资本初衷是为公司扩大规模、提高经营绩效服务的,但定向增发再融资由于其产生时间短、操作方便、信息不对称性较高,对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是否有助于公司以后经营业绩的改善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热烈探讨的问题。本文研究领域属于上市定向增发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问题主要是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其长期经营绩效是否有正面的影响。为此本文拟研究近几年进行过定向增发上市公司,摘取其财务指标,从叁个角度(不同增发对象、不同认购方式、折价率)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回归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来说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不同特质对其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以此来证明定向增发这一再融资工具的对提升公司经营业绩的有效性。经研究,本文通过不同增发对象、不同认购方式、折价率叁个方面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整体上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之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但是不同类型的定向增发对象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认购方式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折价率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也存在正相关关系。针对实证结果,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28)
宋冰洁[2](2015)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长期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到2013年八年间,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再融资次数为1364次,其中定向增发1173次,占比86.00%。定向增发在我国资本市场一经兴起,便以其创新性和便捷性受到广大再融资上市公司的青睐,成为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市场和监管层也对其寄予厚望,他们认为宽松的发行条件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能够促进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截止目前,有不少文献研究了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定向增发对股价效应的影响上,以经营业绩来衡量定向增发效果的文献较少。本研究选择从经营业绩的角度来评价定向增发的效果,用多个财务指标综合衡量定向增发前后公司的经营业绩,并用实证检验定向增发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情况。为了达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结合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现有文献,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定向增发与业绩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研究角度和内容。其次,通过对我国定向增发现状和制度背景的总结、梳理,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打下基础。再次,结合最优资本结构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监督假说、管理防御假说以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提出四个研究假设。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定向增发公司增发前后的经营业绩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和比较。主要研究结论为:(1)定向增发不会对上市公司长期经营业绩产生显着影响;(2)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对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对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在统计上并无显着差异; (3)有关联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好于无关联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4)以现金认购的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与以资产认购的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不存在显着差异。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定向增发总体上是缺乏效率的,定向增发并未引起增发公司经营业绩的显着变化;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会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更好的提升,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5-04-01)
冯志静[3](2013)在《定向增发类型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再融资是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一种主流方式,通过股权再融资可以扩大公司规模、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因此,关于股权再融资效率的研究向来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定向增发作为我国股权再融资方式“新贵”,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定向增发在国外实施时间较久,加之国外资本市场比较健全,研究结果比较丰富。我国定向增发发展时间较短,从2006年起才开始正式实施,因此理论界目前关于它的研究和探索尚不全面。通过梳理国内的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将目光锁定在定向增发折价原因、公告效应、大股东利益输送及增发动机等方面。近来,已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定向增发股份后投资者行为、定向增发不同类型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但相较于如火如荼的定向增发市场,关于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业绩影响的理论研究就显得较为冷清。因此,在定向增发正式实施的第七个年头,对定向增发新股这一股权再融资方式对公司长期业绩影响进行研究,便具有了独特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定向增发按照募集资金用途可以分为资产并购型定向增发和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每个进行资产并购型定向增发的公司都宣称,通过某个特殊目的的兼并收购,不仅可以对公司上下游的产业链进行整合,还可以在行业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公司绩效提升,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通过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为预期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也宣称,项目的建设完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业绩,还可以优化企业业务结构。但已有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实施定向增发后,很多公司的业绩并未达到《非公开增发股票说明书》所预计的业绩。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在系统地梳理有关定向增发对公司业绩影响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定向增发不同类型对公司业绩影响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逐步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针对我国定向增发的市场特征,在回顾已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总结定向增发的相关制度背景、理论基础以及介绍定向增发的类别划分,达到对我国定向增发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再者,结合监督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不同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最后,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叁个方面对定向增发进行了探索:一是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二是所有权性质对定向增发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叁是定向增发不同类型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其中定向增发类型划分是以募集资金用途为标准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从定向增发的背景出发,介绍了目前我国定向增发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说明了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对公司业绩影响这一研究的意义。本部分的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以为下文作好铺垫。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对定向增发的相关研究,在回顾和总结定向增发对公司业绩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一定的指引作用。第叁部分理论分析。此部分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发展和现状做了分析,从监督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分析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并以不同的划分标准介绍了定向增发的类型。第四部分实证分析。首先,结合相关理论以募集资金用途分类,具体分析了定向增发不同类型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由此提出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其次,根据研究假设进行变量定义和模型设计,并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进行样本选择。经一定标准的筛选,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在2006-2009年实施定向增发的205家上市公司作为最终研究样本。再者,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我国定向增发公司业绩的变动趋势。最后,将数据带入模型进行多元回归,验证提出假设的正确与否。此外,为了保证模型具有稳健性,本文对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根据分析结果证明了回归结果具有可靠性。第五部分总结。作为本文的结尾,这部分主要概括了研究结论,结合本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指出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分析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中认购对象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时发现,当上市公司面对机构投资者增发时,其经营业绩普遍好于面向其他投资者。(2)通过分析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中融资项目投向是否改变公司业务结构时发现,项目投向改变业务结构的定向增发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大于未改变业务结构。(3)通过实证得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实施定向增发后的长期经营业绩差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说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实施定向增发时,有可能存在将质量较差的资产置入到上市公司中,或者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不强而导致长期经营业绩的下降。(4)通过对比资产并购型和项目融资型两类样本对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率的回归系数,得出资产并购型定向增发的公司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和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均大于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有以下叁点:其一,由于定向增发正式在国内实施是2006年,之前关于定向增发模式对于公司长期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存在年限不足的问题,而本文选取的数据截止到2009年,有效的延长了研究年限,样本量较为充足,使得研究结果可信度更高。其二,以募集资金用途划分定向增发的两种模式,以实证的方法来检验这两种定向增发类型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影响,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其叁,之前学者的研究很少关注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的公司经营业绩的衡量,需要投资项目完工显现效益之后才可以进行考察。本文通过手工样本的搜集,对实施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后续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虽然本文成功的验证了假设,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以项目融资和资产并购为融资目的定向增发类型,对于混合样本,即部分项目融资部分资产并购的样本并未进行研究,这是本文的遗憾之处。第二、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的公司,其投资项目是陆续完工的,跨越时间比较长,每个项目效益状况需要翻阅相关公司若干年的年度报告资料,数据库中往往无现成数据。因此,本文通过手工搜集相关数据,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此外,在确定2011年完工样本时,项目已经达到预计效益的90%在本文中便等同于完工,这样的处理是存在不足之处的。(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3-03-01)
张炜[4](2006)在《上市公司业绩为何不争气》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年报将于本月19日起登场亮相。截至1月9日,沪深两市预亏公司已达181家,超过1998年至2004年的任何年份。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虽在2005年第叁季度报告中初见端倪,但如此不争气还是颇让投资者痛心。 2003年147家亏损、200(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06-01-16)
康静[5](2005)在《经营层持股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对经营层持股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国外已有资料来看,尽管有部分研究对此持否定看法,但是更一般的研究结论是承认二者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例如,詹森与墨非(Jensen and Morphy,1990)、梅伦(Mehran,1(本文来源于《煤炭经济研究》期刊2005年10期)
林国耀[6](2004)在《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作用机制企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在于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相互间交往,并且无论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均获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样,当他们在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不断重复使用的解决问题方法就会成为他们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它们有(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04年09期)
何峰[7](2002)在《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其产生的历史不过二、叁十年,但它却已经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道理很简单,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传统的偏重理性、刚性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理论的缺陷日益突出,这在客观上要求出现新的管理理念以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新趋势。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文化以其独特的作用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西方尤其是日本企业界,企业文化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实践检验,企业文化逐步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要素。多项实践研究表明,企业文化为企业的业绩增强提供了全新工具,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和基本工具。 但是,在我国企业界及学术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应用却严重滞后,近几年才刚刚起步。这对我国企业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参与全球竞争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新经济时代,尤其是进入WTO后,研究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及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使我国企业跟上世界管理理论发展的潮流,这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学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作一些有益的尝试,就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论发展渊源、企业文化的体系结构及基本特征;第二章论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传导机制,从逻辑角度描述了企业文化对经营业绩的作用机制;第叁章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并通过构造模型来划分和评价了不同类型企业文化的作用;第四章提出了营造促进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企业文化的途径;在论文最后,以海尔公司为例,实证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影响。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作用这一角度进行了系统论证,这对拓展国内企业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意义。而且,本文还创造性地构造了企业文化分类及评价模型,提出了构建具有积极作用企业文化的途径,这些都是本文的亮点所在。 笔者希望,能借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起企业界、管理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共同探讨和实践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理论,并促进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实践和推广。(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长期经营业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6年到2013年八年间,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再融资次数为1364次,其中定向增发1173次,占比86.00%。定向增发在我国资本市场一经兴起,便以其创新性和便捷性受到广大再融资上市公司的青睐,成为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市场和监管层也对其寄予厚望,他们认为宽松的发行条件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能够促进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截止目前,有不少文献研究了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定向增发对股价效应的影响上,以经营业绩来衡量定向增发效果的文献较少。本研究选择从经营业绩的角度来评价定向增发的效果,用多个财务指标综合衡量定向增发前后公司的经营业绩,并用实证检验定向增发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情况。为了达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结合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现有文献,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定向增发与业绩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研究角度和内容。其次,通过对我国定向增发现状和制度背景的总结、梳理,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打下基础。再次,结合最优资本结构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监督假说、管理防御假说以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提出四个研究假设。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定向增发公司增发前后的经营业绩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和比较。主要研究结论为:(1)定向增发不会对上市公司长期经营业绩产生显着影响;(2)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对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对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在统计上并无显着差异; (3)有关联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好于无关联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4)以现金认购的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与以资产认购的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不存在显着差异。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定向增发总体上是缺乏效率的,定向增发并未引起增发公司经营业绩的显着变化;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会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更好的提升,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经营业绩论文参考文献
[1].罗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2].宋冰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长期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D].西华大学.2015
[3].冯志静.定向增发类型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张炜.上市公司业绩为何不争气[N].中国经济时报.2006
[5].康静.经营层持股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关系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
[6].林国耀.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作用[J].统计与决策.2004
[7].何峰.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