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肠破裂的护理工作

浅析小肠破裂的护理工作

浅析小肠破裂的护理工作

谢桂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医院1546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249-02

【摘要】小肠占腹腔面积最大,在腹部闭合伤中占脏器损伤的第三位,空腔脏器损伤第一位。随着外伤事故的增加,外伤性小肠破裂也随之增多。如何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治水平,是临床医师及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肠破裂属严重的急性腹部疾病,小肠破裂后可继发化脓性腹膜炎,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现将护理工作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小肠破裂护理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肌性管道,也是消化与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人类小肠全长3~9m,平均5~7m,个体差异很大,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属上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肠段属下消化道。

各种外力的作用所致的小肠穿孔称为小肠破裂。小肠破裂在战时和平时均较常见,多见于交通事故、工矿事故、生活事故如坠落、挤压、刀伤和火器伤。小肠可因穿透性与闭合性损伤造成肠管破裂或肠系膜撕裂。小肠占满整个腹部,又无骨骼保护,因此易于受到损伤。由于小肠壁厚,血运丰富,故无论是穿孔修补或肠段切除吻合术,其成功率均较高,发生肠瘘的机会少。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腹部损伤的时间、地点及致伤源、伤情、就诊前的急救措施、受伤至就诊之间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神志不清,应询问目击人员。

2.临床表现小肠破裂后在早期即产生明显的腹膜炎的体征,这是因为肠管破裂肠内容物溢出腹腔所致。症状以腹痛为主,程度轻重不同,可伴有恶心及呕吐,腹部检查肠鸣音消失,腹膜刺激征明显。

小肠损伤初期一般均有轻重不等的休克症状,休克的深度除与损伤程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内出血的多少,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冷等。若为多发性小肠损伤或肠系膜撕裂大出血,可迅速发生休克并进行性恶化。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说明腹腔炎症;血红蛋白含量取决于内出血的程度,内出血少时变化不大。(2)X线检查: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有无气腹与肠麻痹的征象,因为一般情况下小肠内气体很少,且损伤后伤口很快被封闭,不但膈下游离气体少见,且使一部分患者早期症状隐匿。因此,阳性气腹有诊断价值,但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小肠破裂。(3)腹部B超检查:对小肠及肠系膜血肿、腹腔积液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4)CT或磁共振检查:对小肠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可对其他脏器进行检查,有时可能发现一些未曾预料的损伤,有助于减少漏诊。(5)腹腔穿刺:有混浊的液体或胆汁色的液体,说明肠破裂,穿刺液中自细胞、淀粉酶含量均升高。

4.治疗原则小肠破裂的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简单修补为主。肠管损伤严重时,则应做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

5.心理、社会因素小肠损伤大多在意外情况下突然发生,加之伤口、出血及内脏脱出的视觉刺激和对预后的担忧,病人多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应了解其患病后的心理反应,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家属及亲友对其支持情况、经济承受能力等。

(二)护理问题

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创伤致腹腔内出血、体液过量丢失、渗出及呕吐有关。

2.焦虑、恐惧与意外创伤的刺激、疼痛、出血、内脏脱出的视觉刺激及担心疾病的预后等有关。

3.体温过高与腹腔内感染毒素吸收和伤口感染等因素有关。

4.疼痛与小肠破裂或手术有关。

5.潜在并发症腹腔感染、肠瘘、失血性休克。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道的吸收面积减少有关。

(三)护理目标

1.病人体液平衡得到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2.病人情绪稳定,焦虑或恐惧减轻,主动配合医护工作。

3.病人体温维持正常。

4.病人主诉疼痛有所缓解。

5.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6.病人体重不下降。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1)伤口处理:对开放性腹部损伤者,妥善处理伤口,及时止血和包扎固定。若有肠管脱出,可用消毒或清洁器皿覆盖保护后再包扎,以免肠管受压、缺血而坏死。(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分钟测定脉搏、呼吸、血压一次。重视病人的主诉,若主诉心慌、脉快、出冷汗等,及时报告医生。不注射止痛药(诊断明确者除外),以免掩盖伤情。不随意搬动伤者,以免加重病情。(3)腹部检查: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变化。(4)禁食和灌肠:禁食和灌肠可避免肠内容物进一步溢出,造成腹腔感染或加重病情。(5)补充液体和营养: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保证输液通畅,对伴有休克或重症腹膜炎的病人可进行中心静脉补液,这不仅可以保证及时大量的液体输入,而且有利于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适量补给全血、血浆或人血清蛋白,尽可能补给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等。

2.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加强交流,讲解相关病情、治疗方式及预后,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与其一起制定合适的应对机制,鼓励病人,增加治疗的信心。

3.术后护理(1)妥善安置病人: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炎症的局限,改善呼吸状态。了解手术的过程,查看手术的部位,对引流管、输液管、胃管及氧气管等进行妥善固定,做好护理记录。(2)监测病情: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注意腹部体征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药,减轻病人的不适。若切口疼痛明显,应检查切口,排除感染。(3)引流管的护理:腹腔引流管保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量。腹腔引流液应为少量血性液,若为绿色或褐色渣样物,应警惕腹腔内感染或肠瘘的发生。(4)饮食: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待肠功能逐渐恢复、肛门排气后,方可拔除胃肠减压管。拔除胃管当日可进清流食,第2日进流质饮食,第3日进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5)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增加营养。维生素主要是在小肠被吸收,小肠部分切除后,要及时补充维生素C、D、K和复合维生素B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钙、镁等,特别是补充维生素B12可经静脉、肌内注射或口服进行补充,预防贫血,促进伤口愈合。

4.健康教育(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进易消化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保持排便通畅。(2)注意适当休息,加强锻炼,增加营养,特别是回肠切除的病人要长期定时补充维生素B12等营养素。(3)定期门诊随访。若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及伤口红、肿、热、痛等不适,应及时就诊。(4)加强社会宣传,增进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安全行车、遵守交通规则等知识,避免损伤等意外的发生。(5)普及各种急救知识,在发生意外损伤时,能进行简单的自救或急救。(6)无论腹部损伤的轻重,都应经专业医务人员检查,以免贻误诊治。

参考文献

[1]崔瑞敏高龄患者腹部手术主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期刊论文]-临床医学2004(12)

[2]夏穗生重视外科引流的应用1998(04)

[3]黄红玫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和护理[期刊论文]-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02)

[4]徐可强.谢广文.谈瑞芳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诊治回顾[期刊论文]-海南医学2005(06)

标签:;  ;  ;  

浅析小肠破裂的护理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