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链格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高效,色谱,液相,质谱,番茄,叶斑病。
链格孢论文文献综述
邹良君,邢丽杰,罗瑞峰,张金磊,陈永发[1](2019)在《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红枣中4种链格孢霉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QuEChERS)方法检测红枣中腾毒素(Ten)、链格孢霉素(ALT)、链格孢酚甲基乙醚(AME)和链格孢酚(AOH)4种链格孢霉毒素(AT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红枣样品经(体积分数为1.5%)甲酸乙腈溶液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4种ATs经十八烷基叁氯硅烷(C_(18))分析色谱柱分离,以(体积分数为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空白基质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4种ATs在0.2~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和2μg/kg。在4种ATs的质量浓度为5,10,15μg/kg,n=6的条件下,平均回收率均为78.9%~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7.0%。(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2期)
周园园,吴治然,贡长怡,韦朝领,张立新[2](2019)在《茶树链格孢叶斑病的病原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园叶病的流行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从安徽、福建和湖北省茶区的9个茶树品种上采集代表性茶叶斑病叶,该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由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茶炭疽病相似。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叶片组织分离获得26株菌落形态一致的真菌分离物,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各菌株分生孢子的产生方式和形态特征相似。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选取2株来自安徽庐江和宣城地区的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进行多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的ITS、gpd、tef-1a基因序列分别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参考菌株CBS 107.27的序列(KP124300, KP124157, KP125075)相似性为100%、99%和100%,结合菌株形态学观察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证实交链格孢是引起该茶树叶斑病的致病菌。这是在安徽茶区首次发现由致病性链格孢引起茶树叶斑病。(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周贻兵,兰优,李磊,吴玉田,郭华[3](2019)在《SPE和QuEChERS净化测定番茄中链格孢霉毒素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对固相萃取和QuEChERS测定番茄中链格孢霉毒素净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固相萃取净化法的回收率在21%~69%,远低于QuEChERS方法的平均回收率81%~115%,且QuEChERS方法较固相萃取净化法操作简便快速,更适用于番茄中链格孢霉毒素含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22期)
陈跃,张悦丽,王超,常俊斌[4](2019)在《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中5种链格孢霉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匀浆后的水果样品用1%甲酸乙腈溶液超声提取3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N-丙基乙二胺和C18净化,离心后过0.22μm滤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滤液中5种链格孢霉毒素的含量。以Hypersil GOLD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5种链格孢霉毒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为0.02~1.0μ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93.3%~11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0%~9.7%。(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9年11期)
刘婉舒,陈超,马雪粟,曾丹,周维康[5](2019)在《重庆地区链格孢菌致敏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链格孢菌在重庆地区致敏率,以及在性别、年龄、季节间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接受吸入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的可疑过敏性疾病患者数据。结果重庆地区常见气传真菌的总阳性率为9.80%(377/3 845),其中面包酵母菌为4.45%(171/3 845)、链格孢菌为2.24%(86/3 845)、枝状枝孢菌为1.69%(65/3 845)、青霉菌为1.43%(55/3 845),链格孢菌的致敏人数占总真菌致敏人数的22.81%。链格孢菌致敏率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4,P=0.629),随年龄增加而下降(χ2=20.132,P=0.000),在夏、春、秋、冬依序递减(χ2=15.860,P=0.001)。其阳性等级分布为53例(++),27例(+++),4例(++++)。结论链格孢菌是重庆地区重要的气传优势真菌,常引起各种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其致敏特点进行有效诊疗和预防。(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王瑾,冯作山,白羽嘉,朱婉彤,刘阳[6](2019)在《链格孢侵染对伽师瓜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采后伽师瓜果实为试验材料,无损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比较伽师瓜无网纹、小网纹、大网纹果皮组织抗病性差异,研究活性氧代谢及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侵染30 d时,伽师瓜果皮无网纹病害发生率77.77%、小网纹84.17%、大网纹88.02%。各实验组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外果皮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内果皮一直升高;且侵染期间外果皮O_2·~-产生速率、GSH、H_2O_2和MDA含量高于内果皮。各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无网纹、小网纹、大网纹外果皮峰值为49.19 U、39.29 U、31.81 U,内果皮峰值为32.36 U、24.28 U、19.30 U;CAT活性无网纹、小网纹、大网纹外果皮峰值为485.95 U、393.68 U、220.40 U,内果皮峰值为202.67 U、228.30 U、137.93 U;POD活性无网纹、小网纹、大网纹外果皮峰值为28.62 U、24.84 U、23.13 U,内果皮峰值为14.46U、9.73 U、8.58 U;GR活性无网纹、小网纹、大网纹外果皮峰值为378.32 U、170.24 U、196.15 U,内果皮峰值为70.58 U、45.61 U、66.67 U;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上升趋势,外果皮活性高于内果皮,无网纹活性高于小网纹和大网纹。由此表明,伽师瓜果皮抗病性与活性氧代谢关系密切,外果皮抗病性强于内果皮,无网纹组抗病性强于小网纹组和大网纹组。(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孙新枫,熊云,牛明明,许世海,苏鹏[7](2019)在《链格孢菌对库存喷气燃料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链格孢菌在生长过程中对库存喷气燃料总酸值等性质的影响。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通过叁因素叁水平正交试验,筛选了链格孢菌最佳培养条件;构建喷气燃料、培养基、菌液培养体系,研究了链格孢菌生长繁殖对喷气燃料总酸值以及银片腐蚀试验、水反应试验、表面张力等的影响;构建以喷气燃料替代物十二烷为唯一碳源的培养体系,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十二烷残留率,研究了链格孢菌生长繁殖与十二烷的降解特征。链格孢菌最佳培养条件为30℃、初始pH为8、钠元素浓度为0;链格孢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酸性物质,增加喷气燃料总酸值、降低水相pH,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降低喷气燃料表面张力、水相表面张力,但培养周期内对银片腐蚀试验、水反应试验无显着影响;链格孢菌能以十二烷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繁殖。链格孢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增加喷气燃料总酸值,降低喷气燃料、水相表面张力以及水相pH。(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郑庆伟[8](2019)在《白僵菌属菌株YC1和链格孢属菌株GX5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最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防治玉米蚜的新方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从山东省玉米主产区玉米植株上分离获得61株内生菌菌株,室内测定了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菌株,并测定了菌株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率。结果显示,白僵菌属菌株YC1和链格孢属菌株GX5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吴劲松[9](2019)在《植物对链格孢菌的“化学防御”及其分子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是一种营腐生性生活的病原真菌,它的不同病理小种可以侵染烟草、马铃薯、苹果、梨等诸多重要的经济及粮食作物,每年均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与栽培烟草相比,它的野生二倍体近缘种-渐狭叶烟草(Nicotiana attenuata)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自然生境下,均表现出对链格孢菌很强的抗性。这种抗性很可能与其能积累高水平的抗菌化合物,即"化学的防御"有关。前期发现,链格孢菌感染后,该植物会在入侵位点周围大量积累香豆素类的植保素-scopoletin和scopolin(Sun et al.,2014;Li and Wu2016);而且这两种植保素的诱导合成,依赖于植物体内的茉莉酸和乙烯信号系统(Sun et al.,2014;Sun et al.,2017)。但是,是否还有别的植保素类物质参与渐狭叶烟草抵御链格孢菌的过程仍然未知。最近结果表明:植物被感染后,还会大量积累倍半萜类物质capsidiol,而且该化合物受到ERF2-like的一个转录因子调控。该研究揭示了植物在感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后,会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调控不同的抗性植保素来抵御链格孢菌入侵的抗性机制:一方面宿主植物会激活茉莉酸和乙烯信号通路,调控植保素scopoletin和scopolin的合成,另一方面还通过转录因子ERF2-like,调控另一个重要植保素capsidiol。(本文来源于《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9-19)
周贻兵,李磊,吴玉田,林野,张权[10](2019)在《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番茄中5种链格孢霉毒素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取经粉碎匀浆的番茄样品(5.0g)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酸化乙腈(每升中加入甲酸4.0mL)10mL,超声提取30min,使得测定的5种链格孢霉毒素[链格孢酚(AOH)、交链格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烯(ALT)、腾毒素(TEN)及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A)]溶入乙腈中,加入氯化钠0.5g,无水硫酸镁5g脱水后高速离心5min,取提取液1.5mL,加入C1825mg作为净化剂,涡旋1min除去其中色素等共提取物,取经净化的提取液0.5 mL,置于离心管中,加入1mmol·L~(-1)碳酸氢铵溶液0.5mL,再次高速离心5min,取上清液供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选择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作为固定相,以不同比例的1mmol·L~(-1)碳酸氢铵溶液(A)和甲醇(B)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测定中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用基质匹配法绘制标准曲线,所测定的5种链格孢霉毒素的线性范围均为0.5~100μg·L~(-1),其检出限(3S/N)在0.6~3.0μg·k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加入5种链格孢霉毒素的标准溶液按所述方法测定后计算其回收率,所得结果在81.6%~11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1%~11%之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9年09期)
链格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园叶病的流行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从安徽、福建和湖北省茶区的9个茶树品种上采集代表性茶叶斑病叶,该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由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茶炭疽病相似。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叶片组织分离获得26株菌落形态一致的真菌分离物,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各菌株分生孢子的产生方式和形态特征相似。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选取2株来自安徽庐江和宣城地区的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进行多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的ITS、gpd、tef-1a基因序列分别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参考菌株CBS 107.27的序列(KP124300, KP124157, KP125075)相似性为100%、99%和100%,结合菌株形态学观察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证实交链格孢是引起该茶树叶斑病的致病菌。这是在安徽茶区首次发现由致病性链格孢引起茶树叶斑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链格孢论文参考文献
[1].邹良君,邢丽杰,罗瑞峰,张金磊,陈永发.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红枣中4种链格孢霉毒素[J].化学世界.2019
[2].周园园,吴治然,贡长怡,韦朝领,张立新.茶树链格孢叶斑病的病原鉴定[J].植物保护.2019
[3].周贻兵,兰优,李磊,吴玉田,郭华.SPE和QuEChERS净化测定番茄中链格孢霉毒素方法比较[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4].陈跃,张悦丽,王超,常俊斌.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中5种链格孢霉毒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9
[5].刘婉舒,陈超,马雪粟,曾丹,周维康.重庆地区链格孢菌致敏特点分析[J].重庆医学.2019
[6].王瑾,冯作山,白羽嘉,朱婉彤,刘阳.链格孢侵染对伽师瓜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9
[7].孙新枫,熊云,牛明明,许世海,苏鹏.链格孢菌对库存喷气燃料性质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9
[8].郑庆伟.白僵菌属菌株YC1和链格孢属菌株GX5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最好[J].农药市场信息.2019
[9].吴劲松.植物对链格孢菌的“化学防御”及其分子调控[C].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周贻兵,李磊,吴玉田,林野,张权.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番茄中5种链格孢霉毒素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