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桃[1]2004年在《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症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中芳香化酶P450、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诊断治疗中的价值,对子宫内膜增殖及非典型增生发生、发展以及癌变的机制进行探讨,并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子宫内膜增殖组(观察组)116例,其中单纯性增生30例、复杂性增生32例及非典型增生54例的子宫内膜组织中芳香化酶P450、ER及PR的表达进行研究,结合临床病例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并设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7例为对照组。 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无或弱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子宫内膜增殖症(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非典型增生1组织中芳香化酶P450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1%,46.1%,73.2%;R×C表X~2检验四组间比较,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X~2=46.69,P<0.001),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单纯性与复杂性间无显着性差异(P=0.78),两组合并为子宫内膜增殖组,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再作比较,叁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_1<0.001,P_2<0.001,P_3=0.003),提示芳香化酶P450在不同的病理分型中随组织细胞异型性的增加,阳性表达率增加。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8%,72.4%,子宫内膜增殖(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非典型增生)组织中E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6%,73.4%,74.1%,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74.6%,75.8%;ER的表达R×C表X~2检验四组间统计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X~2=0.236,P=0.971)。PR的阳性表达率R×C表X~2检验四组间统计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X~2=3.756,P=0.289),均提示ER及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组织细胞的异型性无关。芳香化酶P450与ER、PR在子宫内膜增殖组织中(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非典型增生)的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分析结果显示芳香化酶P450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增殖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芳香化酶P45O的阳性表达率增高与子宫内膜增殖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学异型性有关;提示芳香化酶P450可能是促使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及恶变的促进因素之一,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生物学标记物。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增殖组织均有ER、PR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异型性无关。ER的阳性表达说明子宫内膜增殖的发生与子宫内膜局部雌激素的刺激作用有关。PR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增殖保守治疗中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未显示芳香化酶P45O、ER及PR在子宫内膜增殖组织中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刘光虹[2]2005年在《芳香化酶、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子宫颈癌,卵巢癌并称为女性生殖道叁大恶性肿瘤。近20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我国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多见于50岁以上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严重威胁老年妇女的健康。迄今病因不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试验研究证实:时间、剂量依赖的内、外源性雌激素(Estrogen)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为主要危险因素。 子宫内膜癌作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合成的限速酶-芳香化酶(P450arom)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已有报道,在子宫内膜癌中P450arom高表达,导致肿瘤局部雌激素的浓度增加,并以自分泌方式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参与细胞癌变过程。但是对于肿瘤内部P450arom的生物学意义,如在子宫内膜癌中P450arom表达于哪种细胞中,或者是说哪种细胞产生;P450arom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如何;以及P450arom与肿瘤内部受雌激素影响的其它因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国内尚未见报道。 子宫内膜癌又是一种基因病,涉及多种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最终导致组织细胞无限增殖、侵袭、转移。环氧化酶—2(COX-2)是迅速、短暂、早期反应基因,它可被细胞内外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上调。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多种上皮性肿瘤中COX-2表达显着增加。可能的机制是其上调bcl-2、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及E-钙黏附素表达,使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增强,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因此,有必要研究CO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它需要通过新生血管获取组织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最强因子,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过程。
王婉[3]2008年在《芳香化酶在乳腺癌及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探讨芳香化酶、雌激素受体(ER)及c-erb-B2等在乳腺癌及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研究芳香化酶在乳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组织中芳香化酶、ER和c-erb-B2的表达,以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分析芳香化酶与ER、c-erb-B2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通过对乳腺癌组织的c-erb-B2、ER和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癌旁组织的特异性变化,分析其与乳腺癌的增殖和侵袭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P45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不典型增生病变中异常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5.0%),并且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存在癌变时,其阳性表达率增高,而在乳腺癌组织中显着增高(阳性表达率为56.67%:)。芳香化酶与ER和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在乳腺癌组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月经状态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在对癌旁组织的研究中发现,在邻近或远离恶性病变组织的非癌变区域中,形态上正常及增生的乳腺上皮细胞可以表现为一系列的与恶性病变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局部肌上皮细胞层的破坏与ER表达的缺失;c-erb-B2等恶性组织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芳香化酶P450在乳腺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乳腺癌的早期形成及进展,对其表达及调控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乳腺癌的防治及监测。2.芳香化酶、ER、PR及c-erb-B2的联台检测,有望成为乳腺癌诊断、指导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应用和判断预后的指标。3.ER阳性表达的导管内癌及癌旁形态正常和增生的导管上皮组织中,肌上皮细胞层破坏区域的ER阴性导管上皮细胞可能具有增殖能力和侵袭性,在乳腺肿瘤的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因而,乳腺病变组织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染色,对乳腺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症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郭雪桃. 山西医科大学. 2004
[2]. 芳香化酶、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刘光虹. 郑州大学. 2005
[3]. 芳香化酶在乳腺癌及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王婉. 吉林大学. 2008
标签:妇产科学论文; 肿瘤学论文; 乳腺癌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细胞的癌变论文; 乳腺癌免疫组化论文; 雌激素论文; 癌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