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人口发展论文_杜晓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人口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口,少数民族,民族,受教育,文盲率,人口普查,民族自治。

民族人口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杜晓鹏[1](2019)在《兵团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相关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兵团的壮大离不开人口的发展,兵团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与兵团事业息息相关。本文基于《兵团统计年鉴》数据及实地调研,概述了兵团少数民族人口基本情况、分布特点、发展趋势及少数民族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袁晨[2](2016)在《贵州民族教育与民族人口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民族居住在贵州省,这里共有56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羌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回族、水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但是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文章从教育和人口发展角度,研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和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少数民族教育的关系,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和教育发展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6年03期)

叶岗,陈民镇[3](2015)在《越文化中心地的民族变迁与人口发展(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石器时代,越地的人群经历了多次的整合与嬗替。于越民族至迟在马桥文化时期在越地形成,他们是越国文化的创造者。秦始皇用兵东南之后,迁徙越文化中心地的人群,此事当有一定事实根据。而说越文化中心地的于越民族自此绝迹,却与事实不符,越人的特征性遗传因素在今天的江浙一带仍有不小的比重,只不过已经完全融入汉族。越地的人口发展,总体来说是逐步上升的,其波动的趋势又与越文化的发展趋势大致同步。越地历史上各时期的人口发展并不平衡,初唐至天宝年间等阶段的人口增长引人注目,在清朝更臻于大盛。秦并会稽、西汉末年动乱、"永嘉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所引发的历次移民潮,深刻影响了越文化发展的进程以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调整,是越文化"点状突进"发展模式的重要外部机遇。(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姜晶晶[4](2015)在《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社区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少数民族健康稳定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民族社区的和谐发展为少数民族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民族社区建设管理对国家稳定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口是社区发展的第一要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混居的民族社区增多。由于社区人员的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多民族社区间矛盾和摩擦时有发生,给社区人口管理和建设带来一定困扰,民族社区建设管理方式亟待创新和改善。本文将人口与社区建设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人口与社区建设相互关系、发展现状和态势。通过选择昆明市顺城、复兴、塘子叁个回族社区,深入实地调研,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资料,主要了解社区人口规模变化、人口民族构成、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人口质量、家庭结构、人口经济状况等社区人口发展现状,宗教对民族社区人口的影响,社区居民对和社区服务的评价,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等民族社区建设管理方面的资料。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的研究的结论,从多个方面对昆明市辖区的顺城、复兴、塘子民族社区的社区人口发展现状及社区建设模式进行分析。从回族社区的社区建设看,和普通社区一样,政府在回族社区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回族社区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社区人口中宗教教职人员这一特殊人群在社区人口中的影响力协助政府管理社区。在回族社区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上,分析社区在建设中出现的人口管理问题,在分别对城市和农村民族社区的人口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04-01)

叶岗,陈民镇[5](2015)在《越文化中心地的民族变迁与人口发展(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石器时代,越地的人群经历了多次的整合与嬗替。于越民族至迟在马桥文化时期在越地形成,他们是越国文化的创造者。秦始皇用兵东南之后迁徙越文化中心地的人群,此事当有一定事实根据。而说越文化中心地的于越民族自此绝迹,却与事实不符,越人的特征性遗传因素在今天的江浙一带仍有不小的比重,只不过已经完全融入汉族。越地的人口发展,总体来说是逐步上升的,其波动的趋势又与越文化的发展趋势大致同步。越地历史上各时期的人口发展并不平衡,初唐至天宝年间等阶段的人口增长引人注目,在清朝更臻于盛。(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郭未[6](2014)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2000~2010》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数据,借鉴经济学科中的区位商方法,从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就业分布叁个方面分析中国主要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人口的差异及其在十年间的变动。同时,采用每万人大学生数、新生儿存活状况、第叁产业就业分布叁个指标构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指数。分析发现,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指数在十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蒙古族、藏族和壮族人口的素质发展指数略有提高,而回族和维吾尔族则有所下降。研究认为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高等教育水平为突破口,可以逐步改善少数民族人口就业的职业阶层分布,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健康状况,最终促进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共同繁荣。(本文来源于《人口学刊》期刊2014年06期)

杨源[7](2014)在《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区,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转型,与此相应的是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少数民族人口结构也随之变化。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内蒙古包含了我国56个民族中除珞巴族以外的55个民族的常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是推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一、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特点(一)少数民族人口低速增长2010年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为505.56万人,占总人口的20.46%,比(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统计》期刊2014年05期)

[8](2013)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量化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成果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亚洲人口的33%.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合计面积达646.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4.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达1.1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民族人口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稳定与(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廖霞[9](2013)在《青海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人口发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少数民族人口稳定增长,提高各民族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青海人口的民族结构随之发生了显着变化。一、青海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变化状况(一)人口总量及分布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为562.67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共增加了44.52万人,年均增长0.83%。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为264.32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46.98%,比2000年"五普"时(本文来源于《青海统计》期刊2013年08期)

张莉[10](2013)在《黑河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黑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对我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状况、受教育年限、文盲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下降速度较快、少数民族性别比不均衡、少数民族人口产业发展不同步等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少数民数人口、文化发展提出了叁点建议:1、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加快人口总量持续增长。2、实施更积极的少数民族人口产业政策。3、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咨询》期刊2013年03期)

民族人口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民族居住在贵州省,这里共有56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羌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回族、水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但是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文章从教育和人口发展角度,研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和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少数民族教育的关系,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和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人口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杜晓鹏.兵团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2].袁晨.贵州民族教育与民族人口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

[3].叶岗,陈民镇.越文化中心地的民族变迁与人口发展(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

[4].姜晶晶.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社区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5

[5].叶岗,陈民镇.越文化中心地的民族变迁与人口发展(上)[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

[6].郭未.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2000~2010[J].人口学刊.2014

[7].杨源.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J].内蒙古统计.2014

[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量化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成果介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9].廖霞.青海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J].青海统计.2013

[10].张莉.黑河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3

论文知识图

一、综述和专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一、综述和专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一、综述和专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片介绍贵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1)一、综述和专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一、综述和专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

标签:;  ;  ;  ;  ;  ;  ;  

民族人口发展论文_杜晓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