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面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面,南海,北大西洋,温度,区域,中国,海温。
海面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潘卫华,林毅[1](2019)在《近10年台湾海峡海面风场的时空特征变化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台湾海峡ASCAT海面风场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通过EOF和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台湾海峡海面风场2007—2017年10年的时空模态变化特征,使用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10年间海面风速进行突变检验,对台湾海峡海面风场季节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1)"狭管效应"在台湾海峡海面风场上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海面风场季节性特征显着,夏季表现不明显。受台湾岛地形和季风环流影响,台湾岛南北两端海面易出现风速增强的角流区,岛中央山脉背风区易出现低风速尾流区。(2) 10年间台湾海峡海面月平均风场EOF空间模态受台湾岛地形影响显着,台湾海峡海域为异常值偏差中心,易发生风速突然增幅和风向改变。时间模态大体表现为季节性振荡型变化,振幅在10年中表现为不活跃,呈逐年递减趋势。(3) 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风速并未发生显着性突变,10年间台湾海峡海面风速特征表现为从正相位向负相位的改变,且随着趋势持续加大,将可能发生风速突变。(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周倩,凌铁军,李响,张蕴斐[2](2019)在《中国周边海域海面温度日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分别以逐时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数据及逐日SST数据作为模式的海表温度进行强迫,开展了1991~2010年共计20年的数值模拟,探讨SST日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两组试验均能合理地再现中国区域气候的主要气候态特征。同时发现,两组试验模拟的气候特征在我国沿海区域以及近海洋面上存在明显差异:考虑SST日变化之后,2 m气温和感热通量差异呈现夏季(冬季)升高(降低)为主的趋势;潜热通量则与之相反;低层风场差异在夏季以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风为主,冬季则以陆面吹向海洋的西北风差异为主;另外,水汽输送差异呈气旋式(反气旋式)时,降水出现正差异(负差异)。SST日变化对上述气候因子的影响在夏季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梦然[3](2018)在《全球变暖将让强厄尔尼诺事件增多》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气候科学论文称,全球变暖将让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更剧烈。这或将导致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上影响力最大的气候变化。太平洋(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12-25)
邹玮,徐峰,涂石飞,张馨文,季倩倩[4](2018)在《南海近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79—2017年共39 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海表面10 m风场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EOF)、小波时频特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海近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其对ENSO的响应。结果表明:南海近海面风场第一模态海表面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呈现年代际变化,且与ENSO相关,但相关性在1990年后趋于减小;第二模态中南海北部和南部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中部增大;第叁模态中南海中部海表面平均风速趋于减小,北部和南部增大,第二和第叁模态均表现为年际变化,且均与ENSO显着相关,近年来ENSO与第叁模态的相关性逐渐增强。春季南海表面平均风速从南到北逐渐增加;夏季在越南沿岸部分海域仍有一个风速极大值中心,从该海域向四周逐渐减小,整片海域风向均是西南风;秋季由南向北依次增加;冬季南海整片海域风速都较大,越南沿岸和我国东沙群岛海域存在两个极大值中心。(本文来源于《海洋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吴国伟,白杨,武贺,张松[5](2018)在《基于CORA数据的南海海面温度场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CORA(China Ocean Re-Analysis)的逐日平均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采用信息熵理论对我国南海SST场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南海SST场等温线不平行纬线,呈NE-SW向分布,北部分布密集南部分布稀疏,尤其在台湾海峡及广东沿海等温线特别密集,同纬度东部高于西部;(2)夏季由于受到上升流的影响,在12°N处的越南东南沿岸存在明显的冷水舌,并持续到9月份;(3)海洋表层水温熵能够很好地反映气候态的震荡变化,可以有效分析南海表层水温季节性异常变化。了解海洋表层水温及其熵的宏观分布情况,有利于对造成水温变化的原因进行特征分析。(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萍,赵进平[6](2017)在《北极海面风场对海冰区域性和整体性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极海冰的快速减退是近年来全球变化最重要的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显着影响。海表面风场是影响海冰变化的核心因素,但风场对各个海域海冰变化的贡献有很大差异,需要深入了解海表面风场对各个边缘海的贡献才能理解北极海冰变化的原因。本文采用SVD方法,分析海冰面积显着变化时的矢量风场与海冰密集度变化的关系,探讨风场对各个海域海冰的总体影响及对整个北极海冰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各海区海冰密集度的变化都与海面风场有联系,但相关程度有明显差异,表明在有些海域风场起支配性作用,而在另一些海域其他因素的作用也很显着。对海冰产生影响的风场类型主要有叁类:纬向风、经向风和气旋式风场。在波弗特海-拉普捷夫海这4个海域中,仅有1种类型的风场(纬向风或经向风)对海冰产生显着影响,同一海域海冰密集度呈现位相一致的变化。而在其他海域,有2种类型的风场(纬向风与气旋式风场,经向风与气旋式风场)影响海冰变化,同一海域的海冰密集度会呈现位相相反的变化。北极海冰的变化是一个整体,各个边缘海的海冰既有各自的变化特点,又有很好的整体协同变化特点。而2004年以来,加拿大海盆反气旋式风场与欧亚海盆弱的气旋式风场的整体结构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有利于北极海冰的进一步减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8期)
吴琼,王晓春,胡雅君,刘屹岷[7](2017)在《热带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与华南3—4月降水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进步,新的海洋数据在大气海洋研究中得到应用。卫星海面高度观测反映了海洋的热力及动力状况,是海洋状况的重要指标。利用多颗卫星观测融合的海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资料分析了海面高度异常与华南前汛期3—4月降水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气候状况而言,华南前汛期3—4月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其外围的西南气流为华南提供充足的水汽输送;年际尺度,华南前汛期3—4月降水指数与850 hPa等压面上100~140°E范围内的副高脊线的南北位置为显着负相关关系,与青藏高原东南侧(105~115°E,20~25°N)的西南风为显着正相关关系。利用大气向外长波辐射(OLR)及再分析资料的分析表明,西南太平洋(150°E~170°W,10~5°S)的海面高度异常将引起菲律宾以东广大洋面上OLR异常及相应的潜热释放异常,当这一海域的海面高度偏高时,西太副高位置较常年偏北,青藏高原东南侧西南风将偏弱,不利于向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及辐合,华南降水偏少。(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王佳莹,方国洪,王永刚[8](2017)在《南海海面风场、高度场和温度场近十年的变化趋势及年际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2—2011年南海海面风场、高度场和温度场的月平均资料分析了这些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年际变化特征。计算得到区域平均海面风东分量的线性趋势为(-0.012±0.014)(m·s~(-1))·a~(-1),北分量的线性趋势为(-0.014±0.019)(m·s~(-1))·a~(-1),其年际变化与NINO3指数相关系数可达0.63,滞后1个月;区域平均海面风应力旋度的线性趋势为(0.099±0.330)×10~(-9)(N·m~(-3))·a~(-1),其年际变化与中太平洋厄尔尼诺(EMI)指数呈高度相关,达到-0.85,滞后3个月;区域平均海面高度的线性趋势为(0.665±0.200)cm·a~(-1),其年际变化与EMI指数相关系数可达-0.80,滞后2个月;区域平均海表温度的线性趋势为(-0.016±0.017)℃·a~(-1),其年际变化与NINO3指数相关系数可达0.68,滞后4个月。其中海表温度的负趋势与近期全球变暖的停滞相一致。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分析了各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海面风场的第一模态呈现海盆尺度的反气旋格局,其对应的时间序列与NINO3.4指数相关系数最大可达0.68,滞后5个月。海面高度场的第一模态沿南海东边界和越南东部出现较高值,其对应的时间序列的变化滞后于EMI指数3个月,呈负相关,但系数最大为-0.32。海面温度场的第一模态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状态,其对应的时间序列与NINO3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可达0.62,滞后4个月。(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2期)
焦腾腾[9](2017)在《全新世北大西洋海面温度变化趋势:重建-模拟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四纪中最近的一次气候转暖、冰川消融期-全新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掀开了地质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全新世作为和现在环境变化相类似的“历史相似型”,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全新世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北大西洋海域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对全新世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关键区域。众所周知,大洋环流系统及冰川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北大西洋及其邻近区域产生剧烈的影响,同时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这些气候变化因子。因此把北大西洋地区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源头之一。然而对北大西洋海面温度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是了解过去全球环境变化的关键所在。所以,研究全新世北大西洋的海温变化对理解全新世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利用Kiel Climate Model(KCM模式)对全新世气候的模拟结果及其与北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重建记录的对比,探讨了全新世北大西洋SST的变化趋势。浮游植物的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显示低纬北大西洋SST在全新世期间有升高趋势,而在中纬和高纬地区表现为显着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在中纬北大西洋西部,最大降温幅度达到7.9°C/9.5ka。浮游有孔虫壳体的镁钙比值显示中纬北大西洋东部及高纬北大西洋有增温趋势,而在中纬北大西洋西部及低纬北大西洋则有降温趋势,但变化幅度均比较小,绝大部分在2°C/9.5ka以下。气候模拟结果显示全新世北大西洋SST变化呈现明显的“叁核型”经向模态,在冬春季以增温为主,降温限于拉布拉多海东南部的北大西洋海域;在夏秋季以降温为主,增温限于低纬和高纬北大西洋海域。模拟结果与重建资料的对比显示,中纬和低纬北大西洋的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指标以及低纬西部的镁钙比指标可能反映夏秋季海温,中纬北大西洋东部的镁钙比指标可能反映冬春季海温,而中纬西部和高纬的镁钙比指标可能对4个季节的SST都有所反映。(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周成虎[10](2017)在《《海面-地面系统变化:重建·监测·预估》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系统研究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也是未来地球研究计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中,海面和地面系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相关。海面变化是地球的温度计和脉搏计,海面变化研究是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命题,不仅涉及地球科学诸多的基础理论问题,还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谢志仁、袁林旺、闾国年等学者所着的《海面-地面系统变化:重建·监测·预估》由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全书由4(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海面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分别以逐时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数据及逐日SST数据作为模式的海表温度进行强迫,开展了1991~2010年共计20年的数值模拟,探讨SST日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两组试验均能合理地再现中国区域气候的主要气候态特征。同时发现,两组试验模拟的气候特征在我国沿海区域以及近海洋面上存在明显差异:考虑SST日变化之后,2 m气温和感热通量差异呈现夏季(冬季)升高(降低)为主的趋势;潜热通量则与之相反;低层风场差异在夏季以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风为主,冬季则以陆面吹向海洋的西北风差异为主;另外,水汽输送差异呈气旋式(反气旋式)时,降水出现正差异(负差异)。SST日变化对上述气候因子的影响在夏季更为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面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潘卫华,林毅.近10年台湾海峡海面风场的时空特征变化动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9
[2].周倩,凌铁军,李响,张蕴斐.中国周边海域海面温度日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3].张梦然.全球变暖将让强厄尔尼诺事件增多[N].科技日报.2018
[4].邹玮,徐峰,涂石飞,张馨文,季倩倩.南海近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相关性研究[J].海洋气象学报.2018
[5].吴国伟,白杨,武贺,张松.基于CORA数据的南海海面温度场变化特征分析[J].海洋技术学报.2018
[6].陈萍,赵进平.北极海面风场对海冰区域性和整体性变化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吴琼,王晓春,胡雅君,刘屹岷.热带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与华南3—4月降水异常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17
[8].王佳莹,方国洪,王永刚.南海海面风场、高度场和温度场近十年的变化趋势及年际变化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17
[9].焦腾腾.全新世北大西洋海面温度变化趋势:重建-模拟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7
[10].周成虎.《海面-地面系统变化:重建·监测·预估》评介[J].地理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