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共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摄动,尺度,哈密,流管,悬臂梁,折迭,方法。
内共振论文文献综述
郑果文[1](2019)在《面向质量检测的耦合悬臂梁内共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悬臂梁通过自身静力学或动力学特性的变化反映待测量。作为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微悬臂梁具有体积小、易于集成、容易批量制造等特点。本文面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微小分子、颗粒的高灵敏度检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耦合悬臂梁传感器,利用非线性内共振,实现质量检测灵敏度的放大。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提出了磁力作用下的耦合悬臂梁传感器结构,建立了振动系统的弹簧-质量-阻尼模型。利用磁偶极子法计算了悬臂梁所受的磁力,研究了磁铁初始间距对幅频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耦合悬臂梁的1:3内共振特性,计算了响应中各次谐波的幅值,阐述了悬臂梁尺寸参数对模态频率以及内共振响应的影响。优化了磁铁初始间距,以使模态频率比接近于整数比,进而实现叁次谐波幅值的最大化,提高信号的抗噪声能力。研究了耦合悬臂梁结构的质量传感机理,提出了基于一次、叁次谐波频率偏移量的传感准则。发现利用叁次谐波的信息,能实现检测灵敏度的放大,其灵敏度是无内共振时单根梁灵敏度的3倍。同时,分析了耦合悬臂梁结构在质量检测时的局限性,讨论了质量检测上限。仿真分析了耦合悬臂梁结构的振动特性,详细的研究了尺寸参数对模态频率及频率比的影响,确定了满足整数频率比的结构尺寸。通过改变夹紧位置实现对频率比的调节,仿真表明剩余夹紧长度越小,二阶、一阶模态频率比越大。利用COMSOL探究了两个小磁铁间的磁力,验证了理论计算。研究了磁铁的位置误差对耦合悬臂梁振动的影响,发现两磁铁沿悬臂梁振动方向的间隙越小,响应中叁次谐波的幅值越大。制作了耦合悬臂梁谐振器,并搭建了振动特性测试平台。对谐振器进行了开环测试,分析了不同磁铁初始间距下的幅频特性。确定了合适的间距,使模态间的能量转移最强,叁次谐波的幅值最大。在悬臂梁1的末端施加毫克级的质量块,实验结果表明叁次谐波的频率偏移量是一次谐波频率偏移量的3倍,因而通过内共振下的高频响应,提高了质量检测灵敏度。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了磁力作用下的耦合悬臂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及质量传感性能,实现了微小质量的高灵敏度检测,拓展了内共振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齐玉明,吴勇军[2](2019)在《一类内共振非线性随机振动系统的可靠性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随机激励的多自由度非线性内共振拟可积哈密顿系统的首次穿越可靠性的最优控制问题。基于随机平均法与动态规划原理,得到了最优控制系统的It?随机微分方程,建立了最优控制系统条件可靠性函数满足的后向Kolmogorov方程及平均首次穿越时间满足的Pontryagin方程。通过具体的算例,结合Monte Carlo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3期)
李文强,胡宇达[3](2018)在《磁场中旋转运动圆板磁气弹性主-内共振及Hopf分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空气-磁场中旋转运动导电圆板,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与哈密顿原理建立了圆板的磁气弹性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根据电磁场基本原理得到旋转运动圆板所受电磁力表达式,同时采用一种简易气动模型描述作用于板上的气动载荷。选用整数阶的第一类贝塞尔函数与第一类虚宗量贝塞尔函数的线性组合形式作为振型函数,采用多尺度法和伽辽金法并结合极坐标变换,导出了旋转圆板的磁气弹性主共振作用下系统多模态内共振的非线性调制微分方程组,进一步利用线性化后Jacobian矩阵的本征值的特性判定系统稳态运动的稳定性。通过数值算例,得到了周边夹之约束圆板主-内联合共振下振幅随激励频率、磁感应强度、转速和激励力幅值的变化曲线图,阐述了不同参数对系统共振幅值的影响规律,并对相应参数下系统解的稳定性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系统可出现单模态响应或叁模态响应,且多模态间内共振只发生在特定参数区域;随着特定参数的变化,系统在叁模态内共振情况下因出现Hopf分岔而导致系统失稳,并通过一系列的倍周期分岔最终导致系统出现混沌运动。(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姜盼,郭翔鹰,张伟[4](2018)在《含有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板在1:1内共振情况下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在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上下表面添加多层片状的石墨烯组成多组分混合材料板,主要研究其在1:1内共振下的稳定性。通过多尺度方法对结构进行摄动,得到稳态时的频响函数。分析石墨烯体积分数和初相位(β)对一、二阶模态的影响。结果发现:结构的一、二阶模态在1:1内共振下均具有硬弹簧特性,且随着石墨烯体积分数增加,硬弹簧特性越来越明显。不同的β对频响曲线影响较大,随着β的增加,共振区域增大,且结构出现了跳跃现象。(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李晖,梁晓龙,常永乐,闻邦椿[5](2018)在《纤维增强复合薄板非线性内共振表征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整数倍协调法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非线性内共振的表征测试方法。首先,为使复合薄板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呈现1∶2、1∶3等整数倍关系,基于该方法推导出复合薄板内共振固有频率的显示表达式,预先确定符合内共振形成条件的尺寸参数。然后,阐述了纤维增强复合薄板非线性内共振的表征测试原理,并总结概括出一套合理、规范的测试流程。最后,以TC300碳纤维/树脂基复合薄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1∶2内共振现象进行了表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以第二阶固有频率进行激励时,可发现该类型复合薄板1∶2内共振的非线性振动能量传递行为。但随着激励幅度的增加,其低阶固有频率处的共振幅值相对于高阶固有频率处的共振幅值在逐渐减小,即内共振现象在逐渐减弱,其振动形态逐渐变为单倍周期运动。(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8年11期)
张凯凯,谭霞,丁虎,陈立群[6](2018)在《超临界输流管道3:1内共振下参激振动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3:1内共振下输流管道在超临界领域的参激稳态响应.基于输流管道的非平凡静平衡位形,通过坐标代换得到超临界输流管道非线性振动的偏微分-积分控制方程.运用直接多尺度法,分析得到3:1内共振下输流管道参激振动响应的近似解析解,并用Galerkin截断法数值验证近似解析结果的可靠性.数值算例表明,内共振条件下输流管道系统不同模态间存在能量转移.通过近似解析结果预测了参激幅值对内共振条件下幅频响应曲线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8年11期)
孙敏,张伟,姚明辉,陈建恩[7](2018)在《1:2内共振条件下蜂窝夹芯板的两倍周期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利用推广的四维次谐Melnikov方法研究一类面内载荷与横向载荷联合作用下四边简支矩形蜂窝夹芯板的周期运动.首先,通过引入周期变换和相应的Poincaré映射,获得一个四维次谐Melnikov向量函数,通过对该向量函数简单零点的研究,得到一类四维非线性非自治系统周期运动的存在性判定定理.然后,利用推广的四维次谐Melnikov方法研究了1∶2内共振情况下蜂窝夹芯板的周期运动,获得了系统存在两倍周期运动的参数域.最后,对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佳慧,张伟,袭安[8](2018)在《压电复合材料悬臂板1:3内共振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飞行器机翼为工程背景,将机翼简化为悬臂板模型,在应用经典板理论和Hamilton原理建立横向和面内激励共同作用下压电复合材料悬臂板的无量纲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利用Galerkin方法将系统离散为两自由度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然后考虑主参数共振-1∶3内共振,运用多尺度法将两自由度的系统控制方程进行摄动分析,推导出四维平均方程.基于四阶Runge-Kutta法,使用MATLAB软件研究了横向外激励幅值和压电参数项对压电复合材料悬臂板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存在周期和混沌运动,所得结论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段梦烨,郭翔鹰[9](2018)在《1:1内共振情况下的Z型折迭机翼在90度时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变体飞行器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Z型折迭翼作为一种变体结构的机翼,不同的折迭角度对机翼的稳定性影响不同,因此研究不同角度时参数对结构的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Z型折迭机翼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折迭角度为90度时结构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如图1所示,本文将Z型折迭机翼简化为叁块铰接的板结构,Ω1为内板,Ω2为中间板,Ω3为外板。首先完成了动力学方程的建立。采用Reddy经典板理论、考虑Von Karman几何大变形,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Z型可折迭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由于Z型板结构术语多体结构,其模态需要通过计算得到,所以根据Z型板结构的内部连接和整体的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模拟,得到了折迭角度为90度时的前五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同时,在已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分析折迭角度为90度时的振动模态。将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Z型板结构的模态函数,然后分析了折迭角度为90度时1:1内共振的情况下的动态特性。通过摄动分析,得到结构极坐标形式下的平均方程,并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非线性振动响应,分析不同阻尼系数和外激励幅值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绘出了结构的幅频响应曲线,分叉图、相图及波形图等。结果表明,折迭角度为90度时,系统的振动情况最为稳定,结构在两个模态上均出现多倍周期运动,振幅达到最小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8-11)
Wei,Li,Yougang,Tang,Bin,Wang,Yan,Li[10](2018)在《波激和涡激Spar平台在垂荡主共振时垂荡、横摇和纵摇内共振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nonlinear coupling internal resonance of the heave, roll, and pitch response performance of a spar platform when their frequencies are in the ratio of 2:1:1 under wave and vortex exciting loads.The three degree-of-freedom(DOF) nonlinear coupled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a time-varying wet surface with a first-order wave force in heave and pitch and a vortex-induced force in roll. The first-order steady-state response is solved using the multi-scale method in heave main resonance. The multiple solutions of the motion equations are discussed using the analytic method an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the damping and internal detuning parameter. The regions of multiple solutions are found, and the jump phenomenon exists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wave excitation. The regions of multiple solutions depend on the values of damping and detuning parameter.(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期刊2018年02期)
内共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一类随机激励的多自由度非线性内共振拟可积哈密顿系统的首次穿越可靠性的最优控制问题。基于随机平均法与动态规划原理,得到了最优控制系统的It?随机微分方程,建立了最优控制系统条件可靠性函数满足的后向Kolmogorov方程及平均首次穿越时间满足的Pontryagin方程。通过具体的算例,结合Monte Carlo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共振论文参考文献
[1].郑果文.面向质量检测的耦合悬臂梁内共振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齐玉明,吴勇军.一类内共振非线性随机振动系统的可靠性控制[J].振动与冲击.2019
[3].李文强,胡宇达.磁场中旋转运动圆板磁气弹性主-内共振及Hopf分岔[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4].姜盼,郭翔鹰,张伟.含有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板在1:1内共振情况下的稳定性分析[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5].李晖,梁晓龙,常永乐,闻邦椿.纤维增强复合薄板非线性内共振表征测试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8
[6].张凯凯,谭霞,丁虎,陈立群.超临界输流管道3:1内共振下参激振动响应[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8
[7].孙敏,张伟,姚明辉,陈建恩.1:2内共振条件下蜂窝夹芯板的两倍周期运动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8
[8].杨佳慧,张伟,袭安.压电复合材料悬臂板1:3内共振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8
[9].段梦烨,郭翔鹰.1:1内共振情况下的Z型折迭机翼在90度时的稳定性分析[C].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10].Wei,Li,Yougang,Tang,Bin,Wang,Yan,Li.波激和涡激Spar平台在垂荡主共振时垂荡、横摇和纵摇内共振响应(英文)[J].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