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ASF公司扩大异戊二烯生产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吴元庆[1](2020)在《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文中认为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用于水产业、畜牧业、医药保健业等。化学合成产品安全性不符合人体要求,直接从生物体提取产率低、成本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构建高产微生物细胞工厂受到重视,多种微生物已能异源合成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其中大肠杆菌应用最多。本研究即是遗传改造工程大肠杆菌,使其高产这两种类胡萝卜素。首先,筛选不同来源的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 Z)基因和β-胡萝卜素酮化酶(Crt W)基因,优化设计了九个虾青素人工操纵子,转化入高产β-胡萝卜素的大肠杆菌ZF237T,获得九株重组ZF237T菌株,虾青素的产量从0.49 mg/L到8.07 mg/L。随后,基于产虾青素的操纵子,设计构建了Crt Z和Crt W的融合蛋白质,结果表明Crt Z在融合蛋白质的N-端时更有利于虾青素的生产,将不同的肽linker引入融合蛋白质,这一现象更明显,虾青素的产量也被提高,其中最优菌株ZF237T/Crt ZAs-(GS)1-WBs虾青素产量与菌株ZF237T/Crt ZAs-WBs和ZF237T/crt ZBsWPs相比分别提高了127.6%和40.2%,碳源优化后,该菌株虾青素产量达到26.16 mg/L。其次,在菌株ZF43Δgdh A中敲除zwf,所得菌株ECW1的生物量降低26.2%,β-胡萝卜素产量和胞内含量分别提高5.1%和32.5%。在菌株ECW1中敲除基因簇pts HIcrr,所得菌株ECW2的β-胡萝卜素产量提高61.8%,为197.44 mg/L,但β-胡萝卜素胞内含量降低。胞内辅因子含量测定表明,菌株ECW2胞内NADPH限制了其β-胡萝卜素胞内含量,随即,围绕NADPH的供给,多种组合被实施以提高菌株的β-胡萝卜素胞内含量,获得最优菌株ECW4/p5C-nad K,高细胞密度发酵,β-胡萝卜素最高产量2,579.1 mg/L。对菌株ECW1和ECW2进行了比较转录组学分析。zwf的敲除下调了菌株ECW1的嘌呤从头合成和核糖体大亚基合成途径,上调了菌株的TCA循环和回补途径而下调了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大部分基因的表达,这些因素造成菌株ECW1生物量的下降;另一方面,zwf的敲除上调了ppc、pck、NADPH和异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这对提高菌株胞内β-胡萝卜素含量有利。zwf和pts HIcrr的双敲除下调了菌株ECW2中心碳代谢、能量代谢、辅因子代谢,使菌株的代谢网络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协调了菌株碳流,有利于菌株的生物量和β-胡萝卜素的生产,而NADPH、MEP途径及异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被显着下调是菌株ECW2的β-胡萝卜素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最后,验证zwf的敲除提高了菌株ECW1的葡萄糖运输蛋白质基因pts G和gal P的相对转录水平后,通过启动子替换在菌株ECW1中过表达这两个基因,调整发酵方式,均提高了β-胡萝卜素产量和胞内含量。随后,将过表达引入菌株ZF43Δgdh A中,过表达pts G时,菌株β-胡萝卜素产量和胞内含量均提高。最后,利用过表达pts G和gal P的菌株生产芳樟醇,过表达pts G时菌株产量最高。证明大肠杆菌中过表达pts G有助于提高萜类化合物的生产。本文采用代谢工程策略,显着提高了工程大肠杆菌类胡萝卜素的产量,探寻了一般规律及菌株对改造的遗传响应,发现了新的可提高大肠杆菌萜类化合物产量的遗传改造位点。研究结果对其他天然产物的异源合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得高产菌株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
裴张留[2](2020)在《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多地大型炼化一体项目逐渐投产,给下游产业链提供了大量原料,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石化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将石油裂解碳五馏分用于合成碳五石油树脂,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合成高端碳五石油树脂,要先对碳五馏分分离处理。碳五馏分成份复杂,各组分沸点非常接近,用常规精馏方法很难分离,本文先用加热二聚方法,使碳五馏分中环戊二烯生成高沸点的双环戊二烯,再精馏分离出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然后用二甲基甲酰胺改变异戊二烯与其它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用萃取精馏方法,抽提出异戊二烯。从抽余液中分离提纯异戊烯难度更大,先用醚化方法,使异戊烯与甲醇反应生成甲基叔戊基醚,然后精馏提纯,再高温催化醚解,水洗除去甲醇,最后在异构化催化剂作用下,使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得到较高纯度的异戊烯。在合成研究中,采用催化合成、热聚合成、加氢改性等多种方法,分别探索影响碳五石油树脂质量的因素。在催化合成配方中,双烯烃有利于提高树脂软化点,但颜色加深,其中异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会使树脂颜色和熔融粘度快速恶化,要尽量少用,单烯烃可以改善树脂颜色,但会使软化点降低,要平衡双烯烃和单烯烃的用量;另外,在合成配方中添加苯乙烯改性研究,进一步改善碳五石油树脂的颜色、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在热聚合成中,增加双环戊二烯用量、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都会使树脂分子量增大,软化点上升,而增加间戊二烯或溶剂用量,则使树脂分子量减小,软化点下降,但分子量分布改善。热聚合成的碳五石油树脂颜色较深,因此对其催化加氢改性研究。经过催化加氢,树脂软化点升高,熔融粘度增大,增加镍催化剂用量或增大氢压都有利于提高加氢深度,树脂颜色逐渐趋于水白,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加快,但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树脂黄色指数先降低,然后回升。本文开发两款碳五石油树脂产品,质量对应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浅色碳五石油树脂E-2203LC和水白碳五石油树脂E-5300。成功开发出与国际知名企业产品对抗的牌号,既是研究成果,又是对实验结论的进一步检验,对开发其它种类的石油树脂产品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姚震[3](2020)在《通过综合调控构建高产异戊二烯酿酒酵母》文中研究表明异戊二烯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单体,同时也是医药、香料和农药等领域的重要原料。虽然异戊二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但是由于收集困难,目前工业应用的异戊二烯主要来自石油化工副产物,价格受石油工业波动影响,因此,开发绿色可持续的异戊二烯合成方法势在必行。生物法合成大宗化学品具有环境友好、条件温和、原料可再生等优势。由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遗传背景清楚,分子操作系统成熟,已经作为细胞工厂广泛用于多种萜烯类产物的合成,本研究以酿酒酵母为底盘,结合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手段,探讨异戊二烯异源生物合成的综合调控策略,以提高酿酒酵母合成异戊二烯的能力,为异戊二烯的发酵法生产奠定基础。代谢流的强化和平衡是目标产物高效合成的重要前提。在酿酒酵母的异戊二烯合成途径中,异戊二烯合酶(ISPS)是一个关键的限速酶。虽然在前期工作中已经通过定向进化的方法初步改善了异戊二烯合酶的催化性能,但是仍然不足以快速转化积累的前体物。为了促进异戊二烯的合成,需要进一步提高ISPS的催化效率。因此,对定向进化筛选获得的两个突变热点(340位和570位)进行了饱和突变和组合突变,筛选出最优突变体ISPSLN,其催化效率比野生型提高了近3倍。增强下游途径后,IPP(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 l pyrophosphate)和DMAPP(二甲基丙烯基焦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的充足供应成为限制异戊二烯合成的关键节点。因此,分别通过在线粒体中构建异戊二烯合成途径以及细胞质推-拉-阻调控来增强异戊二烯合成前体的供应,并利用焦磷酸物质过度积累造成细胞毒性的特性,在细胞质改造菌株和线粒体改造菌株中基于生物量和副产物积累情况的变化来调控关键节点基因MVD1(二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diphosphomevalonate decarboxylase)和IDI1(异戊二烯基二磷酸 δ-异构酶,isopentenyl-diphosphate delta-isomerase)的表达量,从而重建异戊二烯合成途径上下游之间的代谢平衡。最终通过单倍体杂交构建线粒体-细胞质双重调控菌株,在补料发酵中,异戊二烯的产量达到11.9g/L。为了方便后续实验操作,构建了以tRNA加工为切割原理的CRISPR/Cas9质粒工具,在酿酒酵母基因组位点GPD1、GPD2和MPC3上进行单位点、双位点以及多位点操作验证,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可以高效地对单个或者多个靶点进行切割,并且可以100%地进行同源重组,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利用这套基因编辑系统,对线粒体-细胞质双调控菌株进行了进一步的代谢改造。线粒体和细胞质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共同前体物质为细胞质中的丙酮酸,因此丙酮酸向线粒体的转运情况影响着这两个细胞区室中异戊二烯合成途径的碳源分配。过表达丙酮酸转运蛋白后异戊二烯产量下降,而下调丙酮酸转运则将异戊二烯产量提高了 20%,说明与细胞质途径相比,线粒体的合成途径相对较弱。但是在细胞质改造的双倍体对照菌株中,下调和敲除丙酮酸转运蛋白基因MPC3后,异戊二烯的产量仍然低于线粒体-细胞质双调控菌株。这可能是因为酿酒酵母中存在两种丙酮酸转运体系MPC1/MPC2和MPC1/MPC3,即使敲除MPC3也无法将丙酮酸全部截留在细胞质中用于异戊二烯合成,所以在碳源利用率方面线粒体-细胞质双调控菌株更有优势。最终,完全敲除丙酮酸线粒体转运蛋白MPC3的线粒体-细胞质双调控菌株YXMH32-KOM-ISPSLN在补料发酵中异戊二烯产量可达14.3 g/L,这是目前报道的真核生物中最高的产量。考虑到乙醇是酿酒酵母工程菌株中主要的代谢副产物,如能合理控制其合成将有利于目标产物碳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尝试在酿酒酵母中构建乙醇响应系统。首先对构巢曲霉(Aspergilus nidulans)来源的乙醇响应蛋白AlcR及其控制的启动子PALCA在酿酒酵母中进行了异源表达,但是发现PALCA在酿酒酵母中没有乙醇响应性,而为组成型表达。因此,通过不同长度的两端截短和定向进化的方式对该启动子进行了改造,以期实现严格的乙醇调控。但是,没有获得具有乙醇诱导响应的突变体。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是本部分工作证明了调控蛋白AlcR在酿酒酵母中对启动子PALCA具有增强作用,为后续在酿酒酵母中构建控制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的乙醇响应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提高了酿酒酵母合成异戊二烯的能力,探讨了代谢综合调控策略,为生物法合成异戊二烯的工业化提供了基础并为其他萜烯类产物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参考。
刘庆利,苏家凯,韩振江,朱长生[4](2016)在《异戊二烯的生产方法及用途》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不断发展,对C5馏分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要。异戊二烯是C5馏分中用途最大,含量最高的组分之一,在碳五馏分中含量占15%25%,在合成橡胶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异戊二烯的生产方法以及用途,对我国异戊二烯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建议
凌霞[5](2015)在《利用裂解C5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文中指出近年来,乙烯行业突飞猛进,各大装置纷纷扩建、新建,乙烯装置副产物裂解C5综合利用和发展,成为降低乙烯生产成本、提高乙烯装置综合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向。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裂解C5资源的综合利用,裂解C5资源由最初的混合利用转向单组份的利用;单组份利用向精细化工附加值高的领域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裂解C5资源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以及双环戊二烯树脂的生产状况与产品前景;介绍了国外裂解C5的分离方法,概述国内裂解C5分离技术并分析了裂解C5资源利用的发展趋势。针对大庆石化裂解C5分离装置的特点和此装置分离的裂解C5馏分的特点,以其中的双环戊二烯(DCPD)为原料,研究了用热聚合方法合成一种双环戊二烯树脂技术。重点考察了原料配比、溶剂性质、反应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在原料双环戊二烯含量40%50%,以140℃切割的裂解C9馏分作溶剂,在235-240℃,聚合时间7-8小时,合成出了色相小于7#,软化点120℃以上的双环戊二烯树脂,树脂收率超过51%。此树脂色度较浅,软化点较高,性能优良。进行了工业化生产,产品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行业要求。以DCPD、裂解C5馏分及裂解C9馏分为原料,采用热聚合技术制备出一种DCPD/C5/C9共聚树脂;研究了原料配比、聚合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共聚树脂的性能影响,确定出适宜的工艺技术条件为:DCPD/C5/C9原料配比4:5:2;反应温度为232℃;动态搅拌下反应4小时后再静态恒温39.5小时。此DCPD/C5/C9共聚树脂的色相在8#-11#之间、软化点大约111℃、收率超过64%。此工艺具有产品收率高、树脂的溶解性良好,软化点易于控制的特点。共聚树脂聚合工艺合理,聚合路线简单易行,适合规模化生产。
李玉芳,伍小明[6](2015)在《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分析了国内外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今后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的发展建议。
李玉芳,伍小明[7](2014)在《聚异戊二烯橡胶市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国内外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我国今后的发展建议。
崔小明[8](2013)在《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供需分析及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聚异戊二烯橡胶(IR)又称合成天然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天然橡胶或其他合成橡胶并用,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目前,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生产主要采用溶液聚合工艺,工业上采用的催化体系有齐格勒-钠塔(铝钛)催化剂、有机锂催化剂和稀土催化体系三种。除Shell公司生产锂系聚异戊二烯橡胶外,世界上大多
于建荣,毛开云,陈大明[9](2012)在《全球生物基化学品商业化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基化学品是指以农业废弃物、植物基淀粉和木质纤维素材料为原料,采用生物炼制的方法生产的化学品。与利用化石能源生产的化学品相比,生物基化学品具有原料可持续获取、环境友好等特点,因而在化石燃料资源的不断耗竭、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多年的不断研发之后,
于飞燕[10](2012)在《异戊二烯水合制甲基异丙基(甲)酮工艺的水比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基异丙基(甲)酮(简称MIPK)是高级溶剂和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农业、医药、香料、染料、金属加工及食品等领域,是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精细化工品种之一。MIPK的合成方法可分为醛异构化、羧酸缩合、醇氧化及异戊二烯水合异构法等。从原料来源、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来看,异戊二烯水合工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水比是异戊二烯水合异构制MIPK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决定了 MIPK的质量和成本。首先,在前期对于反应热力学,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对异戊二烯水合异构反应过程进行了热效应分析。讨论了绝热反应条件下,不同水烯比对绝热温升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绝热条件下,进料水烯比至少为6时,经过四段绝热反应,可将反应平衡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且最高温度不超过573K。在此温度范围内,热力学计算显示反应不可逆。并在某厂建立中试绝热反应装置,用实验结果对异戊二烯水合反应绝热反应器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实验值与模型模拟值的平均偏差为6.2%。其次,建立了异戊二烯水合换热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就不同异戊二烯进料量、不同水比、不同反应器管径对异戊二烯转化率和床层轴向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列管式固定床管式反应器,可以将水比降至5,而最高温度不超过热力学限制温度。第三,通过对产物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的测定,得出异戊二烯-甲基异丙基酮-水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关系。在应用范围内,建立起MIPK在水油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模型为:(?)第四,正丁醇是反应中容易产生的微量杂质,与MIPK沸点接近,难以通过精馏分离。本文实验测定了异戊二烯-甲基异丙基酮-水-正丁醇四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证实在水相中正丁醇相对于MIPK相对分配系数达到5.3。适当增大水比有利于去产品中的正丁醇,提高产品质量。本文所得研究结果,为异戊二烯水合异构制甲基异丙基(甲)酮的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
二、BASF公司扩大异戊二烯生产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ASF公司扩大异戊二烯生产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萜类化合物的天然生物合成途径 |
1.2.1 异戊二烯单元的生物合成途径 |
1.2.2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下游途径 |
1.3 萜类化合物合成的生物技术 |
1.3.1 天然宿主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3.2 异源微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 |
1.3.3 萜类化合物的无细胞体系合成 |
1.4 类胡萝卜素 |
1.4.1 类胡萝卜素的概述 |
1.4.2 β-胡萝卜素 |
1.4.3 虾青素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大肠杆菌中组合生物合成调控虾青素生产 |
1.5.2 大肠杆菌碳代谢扰动提高β-胡萝卜素的生产 |
第2章 虾青素操作子的构建和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质粒和引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培养基 |
2.1.5 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肠杆菌的CaCl_2转化法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2.2.2 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和电转化 |
2.2.3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
2.2.4 DNA片段的PCR扩增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6 DNA片段的纯化和回收 |
2.2.7 DNA片段的切胶回收 |
2.2.8 DNA片段的酶切反应和连接反应 |
2.2.9 菌液PCR |
2.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11 菌株的培养及摇瓶发酵 |
2.2.12 AX的定量检测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大肠杆菌生产AX初探 |
2.3.2 AX操纵子的优化再设计与构建 |
2.3.3 优化的AX操纵子发酵表征 |
2.3.4 优化的AX操纵子表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β-胡萝卜素羟化酶与β-胡萝卜素酮化酶的融合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种、质粒和引物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培养基 |
3.1.5 溶液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重叠延伸PCR |
3.2.2 同源建模 |
3.2.3 菌株的碳源优化发酵 |
3.2.4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融合蛋白质的设计与构建 |
3.3.2 融合蛋白质中添加肽linker对AX生产的影响 |
3.3.3 菌株ZF237T/Crt Z_(As)-(GS)_1-W_(Bs)发酵碳源的优化 |
3.3.4 融合蛋白的同源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心碳代谢扰动与NADPH供应提高β-胡萝卜素生产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种、质粒和引物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培养基 |
4.1.5 溶液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大肠杆菌中I-Sce I介导的λ-red重组系统无痕敲除基因 |
4.2.2 大肠杆菌中的MAGE技术 |
4.2.3 大肠杆菌生理参数的测定 |
4.2.4 辅酶Ⅰ和II胞内含量检测 |
4.2.5 菌株ECW4/ p5C-nad K的高细胞密度发酵 |
4.2.6 定量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中心碳代谢途径的阻断对β-胡萝卜素生产的影响 |
4.3.2 PTS系统失活对β-胡萝卜素生产的影响 |
4.3.3 中心碳代谢扰动菌株的生理参数测定 |
4.3.4 菌株ECW1和ECW2 的还原力分析 |
4.3.5 增加NADPH的供应对β-胡萝卜素生产的影响 |
4.3.6 菌株ECW4/p5C-nad K的高细胞密度发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菌株ECW1和ECW2 的转录组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种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试剂 |
5.1.4 培养基 |
5.1.5 溶液 |
5.2 实验方法 |
5.2.1 菌株培养 |
5.2.2 转录组学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
5.3.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3.3 菌株ECW1与ZF43ΔgdhA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
5.3.4 菌株ECW2转录组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过表达葡萄糖运输蛋白对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1.1 菌种、质粒和引物 |
6.1.2 实验仪器 |
6.1.3 实验试剂 |
6.1.4 培养基 |
6.1.5 溶液 |
6.2 实验方法 |
6.2.1 大肠杆菌基因组上过表达基因 |
6.2.2 β-胡萝卜素的生成 |
6.2.3 芳樟醇的生成 |
6.2.4 β-胡萝卜素和芳樟醇的测定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zwf的敲除对基因ptsG和 galP转录的影响 |
6.3.2 菌株ECW1中过表达ptsG、galP对 β-胡萝卜素生产的影响 |
6.3.3 在菌株ZF43ΔgdhA中过表达ptsG和 galP |
6.3.4 葡萄糖运输蛋白基因的过表达对芳樟醇合成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五原料分离技术 |
1.2.1 碳五馏分组成及综合利用介绍 |
1.2.2 碳五馏分分离技术 |
1.3 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 |
1.3.1 碳五石油树脂介绍 |
1.3.1.1 混合C5石油树脂 |
1.3.1.2 脱环C5石油树脂 |
1.3.1.3 间戊二烯石油树脂 |
1.3.1.4 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 |
1.3.1.5 共聚石油树脂 |
1.3.1.6 加氢碳五石油树脂 |
1.3.2 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 |
1.3.2.1 质子酸催化聚合 |
1.3.2.2 Lewis酸催化聚合 |
1.3.2.3 自由基引发聚合 |
1.3.2.4 有机金属催化聚合 |
1.3.2.5 热聚法合成 |
1.4 碳五石油树脂应用 |
1.4.1 用于胶粘剂 |
1.4.1.1 热熔压敏胶粘接性能 |
1.4.1.2 热熔压敏胶对碳五石油树脂质量要求 |
1.4.2 用于油墨 |
1.4.3 用于橡胶加工 |
1.4.4 用于涂料 |
1.4.5 用于造纸 |
1.5 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
1.5.1 配方和反应条件 |
1.5.1.1 催化剂选择 |
1.5.1.2 配方优化 |
1.5.1.3 反应条件 |
1.5.2 共聚改性 |
1.5.2.1 C5/C9共聚改性 |
1.5.2.2 苯乙烯改性 |
1.5.2.3 萜烯改性 |
1.5.2.4 极性基团改性 |
1.5.3 催化加氢改性 |
1.5.3.1 加氢工艺 |
1.5.3.2 加氢催化剂 |
1.5.3.3 加氢溶剂 |
1.6 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6.1 国外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 |
1.6.2 国内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 |
1.6.3 存在问题 |
1.7 研究目的、意义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7.1 研究目的意义 |
1.7.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7.2.1 研究内容 |
1.7.2.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7.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7.3.1 研究方案 |
1.7.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碳五原料分离研究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检测方法 |
2.4 碳五原料分离方法 |
2.5 碳五分离条件优化 |
2.5.1 环戊二烯二聚反应 |
2.5.1.1 二聚反应温度 |
2.5.1.2 二聚反应时间 |
2.5.2 异戊二烯萃取精馏 |
2.5.2.1 萃取剂DMF用量 |
2.5.2.2 萃取精馏温度 |
2.6 异戊烯分离方法 |
2.7 异戊烯分离条件优化 |
2.7.1 加氢反应 |
2.7.1.1 氢气用量优化 |
2.7.1.2 加氢反应温度 |
2.7.2 醚化反应 |
2.7.2.1 甲醇用量 |
2.7.2.2 醚化反应温度 |
2.7.3 醚解反应 |
2.7.3.1 醚解反应温度 |
2.7.3.2 醚解反应压力 |
2.7.4 异构化反应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Lewis酸催化法合成碳五石油树脂研究 |
3.1 催化合成原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检测方法 |
3.4 催化合成方法 |
3.5 配方和反应条件对树脂影响研究 |
3.5.1 配方优化实验 |
3.5.1.1 间戊二烯用量 |
3.5.1.2 异戊二烯用量 |
3.5.1.3 双环戊二烯用量 |
3.5.1.4 异戊烯用量 |
3.5.1.5 苯乙烯用量 |
3.5.1.6 循环溶剂用量 |
3.5.2 反应条件优化 |
3.5.2.1 催化剂用量 |
3.5.2.2 反应温度 |
3.5.2.3 反应时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
4.1 目标产品选择 |
4.2 配方设计 |
4.2.1 苯乙烯用量 |
4.2.2 间戊二烯用量 |
4.2.3 异戊二烯用量 |
4.2.4 双环戊二烯用量 |
4.2.5 异戊烯用量 |
4.2.6 循环溶剂用量 |
4.3 反应条件设计 |
4.3.1 催化剂用量 |
4.3.2 反应温度 |
4.3.3 反应时间 |
4.4 合成结果 |
4.5 结构表征分析 |
4.6 应用性能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聚法合成碳五石油树脂研究 |
5.1 热聚实验原料 |
5.2 热聚实验仪器 |
5.3 热聚实验检测方法 |
5.4 热聚合成方法 |
5.5 配方和反应条件对树脂质量影响研究 |
5.5.1 热聚配方优化实验 |
5.5.1.1 双环戊二烯用量 |
5.5.1.2 间戊二烯用量 |
5.5.1.3 溶剂用量 |
5.5.2 热聚反应条件优化实验 |
5.5.2.1 热聚反应温度 |
5.5.2.2 热聚反应时间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碳五石油树脂加氢改性研究 |
6.1 加氢实验原料 |
6.2 加氢实验仪器 |
6.3 加氢实验检测方法 |
6.4 石油树脂催化加氢方法 |
6.5 反应条件对加氢石油树脂质量影响研究 |
6.5.1 加氢催化剂用量 |
6.5.2 加氢反应温度 |
6.5.3 加氢反应压力 |
6.5.4 加氢反应时间 |
6.5.5 基础树脂溶液浓度 |
6.6 加氢实验小结 |
第7章 加氢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
7.1 加氢石油树脂目标产品选择 |
7.2 热聚基础树脂选择 |
7.3 加氢反应条件设计 |
7.3.1 催化剂用量 |
7.3.2 加氢反应温度 |
7.3.3 加氢反应压力 |
7.3.4 加氢反应时间 |
7.3.5 基础树脂溶液浓度 |
7.4 合成结果 |
7.5 加氢石油树脂应用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通过综合调控构建高产异戊二烯酿酒酵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筒表 |
1. 绪论 |
1.1 异戊二烯简介 |
1.2 异戊二烯橡胶的市场情况 |
1.3 异戊二烯的合成 |
1.3.1 化学合成 |
1.3.2 生物合成 |
1.4 酿酒酵母合成类异戊二烯的代谢改造 |
1.4.1 酿酒酵母简介 |
1.4.2 异戊二烯合酶的改造 |
1.4.3 MVA途径的改造 |
1.4.4 MVA途径前体供应的改造 |
1.5 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系统 |
1.5.1 CRISPR/Cas9系统简介 |
1.5.2 CRISPR/Cas9系统在酿酒酵母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异戊二烯合酶定点饱和突变提高异戊二烯产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2.1 仪器设备 |
2.2.2 试剂和引物 |
2.2.3 菌株和质粒 |
2.2.4 溶液和培养基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质粒抽提、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操作 |
2.3.2 产异戊二烯酿酒酵母在微需氧条件下的培养 |
2.3.3 异戊二烯的气相检测方法 |
2.3.4 ISPS分子建模与对接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F340位点的饱和突变 |
2.4.2 A570位点的饱和突变 |
2.4.3 F340与A570位点组合突变 |
2.4.4 ISPS及其突变体ISPSM4、ISPSLN与DMAPP的对接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通过重建代谢平衡提高异戊二烯产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3.2.1 仪器设备 |
3.2.2 试剂与引物 |
3.2.3 菌株与质粒 |
3.2.4 溶液和培养基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产异戊二烯酿酒酵母在微需氧条件下的培养 |
3.3.2 双倍体杂交实验 |
3.3.3 双倍体菌株在5L发酵罐中的分批发酵 |
3.3.4 双倍体菌株在5L发酵罐中的补料发酵 |
3.3.5 检测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ISPS突变体与野生型在单倍体菌株中的比较 |
3.4.2 通过调控MVD1和IDI1的表达平衡上下游途径模块 |
3.4.3 双倍体菌株的发酵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tRNA加工的CRISPR/Cas9载体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4.2.1 仪器设备 |
4.2.2 试剂与引物 |
4.2.3 菌株与质粒 |
4.2.4 溶液与培养基配置 |
4.3 实验方法 |
4.3.1 CRISPR/Cas9系统基础质粒的构建 |
4.3.2 CRISPR/Cas9单位点编辑质粒的构建 |
4.3.3 CRISPR/Cas9多位点编辑质粒的构建 |
4.3.4 CRISPR/Cas9系统的敲除操作 |
4.3.5 酿酒酵母菌落PCR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单位点编辑质粒的构建及单个基因敲除 |
4.4.2 多位点编辑质粒的构建及多基因敲除 |
4.5 本章小结 |
5. 通过MVA途径前体供应的改造和调控促进异戊二烯合成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5.2.1 仪器设备 |
5.2.2 试剂与引物 |
5.2.3 菌株与质粒 |
5.2.4 溶液与培养基配置 |
5.3 实验方法 |
5.3.1 敲除甘油合成途径 |
5.3.2 下调乙醇合成途径 |
5.3.3 调节丙酮酸转运强度 |
5.3.4 MPC3转录水平的测定 |
5.3.5 双倍体菌株的分批发酵实验 |
5.3.6 双倍体菌株的短期补料发酵实验 |
5.3.7 双倍体菌株的长期补料发酵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敲除甘油合成基因对异戊二烯合成的影响 |
5.4.2 下调乙醇合成途径对异戊二烯产量的影响 |
5.4.3 丙酮酸线粒体转运调控对异戊二烯合成的影响 |
5.4.4 MPC3的转录水平分析 |
5.4.5 细胞质合成菌株的短期补料实验 |
5.4.6 菌株YXMH32-KOM-ISPSLN的长期补料发酵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酿酒酵母中乙醇响应系统的探索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6.2.1 仪器设备 |
6.2.2 试剂与引物 |
6.2.3 菌株与质粒 |
6.2.4 溶液与培养基配置 |
6.3 实验方法 |
6.3.1 构建AlcR表达质粒 |
6.3.2 测试AlcR系统对乙醇的响应能力 |
6.3.3 截短的启动子P_(ALCA)对乙醇的响应能力 |
6.3.4 通过定向进化筛选合适的启动子P_(ALCA)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ALCR系统对乙醇的响应 |
6.4.2 AlcR在不产乙醇的酿酒酵母中的响应 |
6.4.3 截短启动子P_(ALCA) |
6.4.4 通过定向进化改造启动子P_(ALCA)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异戊二烯的生产方法及用途(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异戊二烯的性质 |
3异戊二烯的生产方法 |
3.1 合成法 |
3.2 脱氢法 |
3.3 抽提法 |
3.4 其他制备方法 |
4 异戊二烯的用途 |
4.1 生产异戊橡胶 |
4.2 生产丁基橡胶 |
4.3 合成SIS |
4.4 制备甲基庚烯酮及其衍生物 |
4.5 制备拟除虫菊酯中间体二氯菊酸乙酯 |
4.6 制备二氯苯醚菊酯 |
5 结论 |
(5)利用裂解C5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裂解C_5资源及其利用 |
1.1.1 裂解C_5馏分及其性质 |
1.1.2 裂解C_5馏分的利用方式[6] |
1.1.3 裂解C_5馏分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裂解C_5分离技术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裂解C_5的分离技术 |
1.2.2 国内裂解C_5分离技术 |
1.2.3 裂解C_5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双环戊二烯树脂 |
1.3.1 双环戊二烯树脂的生产与应用 |
1.3.2 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大庆石化裂解C_5分离技术 |
2.1 工艺原理及流程 |
2.2 装置特点 |
2.3 原料规格 |
2.4 产品规格 |
2.5 公用工程规格 |
2.6 裂解C_5装置馏分组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环戊二烯树脂合成技术 |
3.1 合成反应原理 |
3.2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合成工艺 |
3.2.4 产品收率的测定 |
3.2.5 树脂性能检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温度对石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2 聚合时间对石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3 溶剂种类对石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4 双环戊二烯原料对石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
3.4 双环戊二烯树脂合成技术的工业化放大试验 |
3.4.1 生产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
3.4.2 工艺流程 |
3.4.3 工艺流程说明 |
3.4.4 主要工艺参数 |
3.4.5 树脂产品的性能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CPD/C_5/C_9共聚树脂合成技术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原料配比对共聚石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
4.3.2 温度对共聚石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
4.3.3 DCPD/C_5/C_9共聚石油树脂溶解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6)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 世界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市场分析 |
2.1 生产现状 |
2.2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
3 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市场分析 |
3.1 生产现状 |
3.2 装置新建或扩建状况 |
3.3 进出口情况 |
3.4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
4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建议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未来发展建议 |
(7)聚异戊二烯橡胶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市场分析 |
1.1 生产 |
1.2 消费 |
2 国内市场分析 |
2.1 生产现状 |
2.2 装置新建或扩建状况 |
2.3 进出口状况 |
2.4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
2.5 市场价格 |
3 建议 |
(8)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供需分析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产现状 |
二、装置新建、扩建情况 |
三、进出口情况 |
四、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
五、影响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
1. 有利因素 |
2. 不利因素 |
六、发展建议 |
(10)异戊二烯水合制甲基异丙基(甲)酮工艺的水比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甲基异丙基酮简介 |
1.2 甲基异丙基酮生产技术现状 |
1.2.1 酸-酸法 |
1.2.2 酸-醛法 |
1.2.3 1,3-酮醇催化加氢法 |
1.2.4 混合C5的水合反应 |
1.2.5 由二乙基酮合成 |
1.2.6 丙烯水合反应 |
1.3 异戊二烯水合制取甲基异丙基(甲)酮 |
1.3.1 反应机理 |
1.3.2 异戊二烯水合制取甲基异丙基酮的动力学研究 |
1.3.2.1 反应活化能Ea的求取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绝热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1 计算理论 |
2.1.1 各物质的热力学数据 |
2.1.2 反应平衡常数计算 |
2.1.3 绝热温升的计算 |
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2.2.1 温度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
2.2.2 压力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
2.2.3 水烯比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
2.3 反应过程热效应的确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绝热反应器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实验验证 |
3.1 绝热反应器模型研究状况 |
3.2 绝热反应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绝热反应器数学模拟 |
3.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2.4 绝热反应器数学模型化简 |
3.2.5 模型计算 |
3.3 绝热反应器模型的实验验证 |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换热反应器的模型化设计 |
4.1 换热反应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换热反应器数学模拟 |
4.1.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1.3 模型化简 |
4.1.4 模型计算 |
4.2 操作参数对反应的影响 |
4.2.1 异戊二烯进料量对反应的影响 |
4.2.2 水烯比进料状况下对反应的影响 |
4.2.3 反应器管径对反应热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产物液液相平衡研究 |
5.1 液液相平衡理论 |
5.1.1 液液相平衡数据理论 |
5.1.2 液液相平衡的研究方法 |
5.2 异戊二烯-水-甲基异丙基酮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测定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分析方法 |
5.2.5 液液相平衡测定结果 |
5.2.6 甲基异丙基酮在水、油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
5.3 杂质正丁醇在水、油两相中平衡的测定 |
5.3.1 实验方法 |
5.3.2 Eissen-Joffe方程关联 |
5.3.3 正丁醇在两相中配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分析方法 |
附录2 色谱分析图 |
附录3 运算程序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四、BASF公司扩大异戊二烯生产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D]. 吴元庆. 天津大学, 2020(01)
- [2]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D]. 裴张留. 浙江大学, 2020(03)
- [3]通过综合调控构建高产异戊二烯酿酒酵母[D]. 姚震. 浙江大学, 2020(03)
- [4]异戊二烯的生产方法及用途[J]. 刘庆利,苏家凯,韩振江,朱长生. 塑料制造, 2016(03)
- [5]利用裂解C5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D]. 凌霞.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6]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J]. 李玉芳,伍小明. 上海化工, 2015(01)
- [7]聚异戊二烯橡胶市场分析[J]. 李玉芳,伍小明. 化学工业, 2014(12)
- [8]我国聚异戊二烯橡胶供需分析及发展建议[J]. 崔小明. 中国橡胶, 2013(17)
- [9]全球生物基化学品商业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 于建荣,毛开云,陈大明. 生物产业技术, 2012(03)
- [10]异戊二烯水合制甲基异丙基(甲)酮工艺的水比优化[D]. 于飞燕.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