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枯萎病论文_莫维弟,卯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辣椒枯萎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湿性,辣椒,粉剂,镰刀,生物防治,芽孢,乳油。

辣椒枯萎病论文文献综述

莫维弟,卯婷婷[1](2019)在《辣椒枯萎病土壤拮抗真菌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辣椒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提供有效的菌株资源,以不同生境的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抑菌圈法筛选辣椒枯萎病的高效拮抗菌,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土样中分离获得真菌菌株61株,其中11个菌株对辣椒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菌株LB010402对尖孢镰刀菌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为60.47%,其处理第5天时抑菌圈直径为31.5mm;其对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辣椒根腐病、猕猴桃软腐病及茶叶轮斑病等5种病害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0.17%、51.42%、50.38%、61.66%和59.85%;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菌株LB010402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卯婷婷,莫维弟[2](2019)在《辣椒枯萎病的防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上危害较为严重的常见土传病害之一,随着辣椒连作及品种复种指数高等现象的出现,土壤中病原菌经年累积,导致土壤微生态失衡,致使辣椒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大。基于辣椒枯萎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特征及发生规律,从抗病品种选育、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技术方法等方面就国内外对该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有效防控该病害发生,提高辣椒的品质与产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3](2018)在《辣椒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上常见的系统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国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及复种指数不断提高,辣椒枯萎病毒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因此掌握辣椒枯萎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对提高辣椒的品质与质量有重要意义。1发病症状发病症状:辣椒枯萎病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其中成株期受害最为严重。(1)苗期发病:生产中地膜覆盖、温室大棚和深植等情况均有利于苗期发病。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中午萎蔫似缺水状,叶色暗(本文来源于《吉林蔬菜》期刊2018年07期)

巩文峰,邢瑜琪,张荣,旺姆,岳海梅[4](2017)在《一株辣椒枯萎病生防细菌L-1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从西藏林芝市朗县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辣椒枯萎病菌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抑菌圈法筛选对辣椒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4株,复筛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L-1。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形态特征观察及16 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种属鉴定,鉴定结果菌株L-1属于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L-1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为以后在西藏高原的进一步利用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高原农业》期刊2017年01期)

林新明,程玉蕾[5](2017)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辣椒枯萎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枯萎病是大棚辣椒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发病时辣椒植株下部叶片萎蔫变黄,凋落,病情逐渐向上蔓延,会导致植株全株枯萎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及收入。该病影响范围广,严重时可全园患病,死株率很高。对于该病的防治,除了选用抗病品质,种子处理等方法,还要采用药剂防治。为有效防治辣椒枯萎病,栖霞市农业局农技人员以华椒17为试验材料,研究10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辣椒苗期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7年17期)

王迪轩,夏妹,王佐林[6](2016)在《辣椒枯萎病的显微镜检识别与综合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枯萎病又称萎蔫病(图1),是一种维管束病害,一般从花果期表现症状至枯死历时15~30天。今年5~6月笔者对赫山区团洲蔬菜基地、八字哨镇风顺蔬菜合作社、泉交河镇叁益有机蔬菜合作社等地,从辣椒苗期至开花坐果期进行连续跟踪调查,发现该病发生严重,个别毁种,症状表现多样,先后通过保湿培养和病原镜检,确诊为枯萎病。现将该病的田间表现及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发病症状(本文来源于《科学种养》期刊2016年10期)

王迪轩,夏妹,王佐林[7](2016)在《辣椒枯萎病的显微镜检识别与综合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一般从花果期表现症状至枯死历时15~30天。5~6月笔者对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团洲蔬菜基地、八字哨镇风顺蔬菜合作社、泉交河镇叁益有机蔬菜合作社等地,从苗期至开花坐果期进行连续跟踪调查,发现该病发生严重,个别毁种,病症表现多样,先后通过保湿培养和病原镜检,确诊为枯萎病。现将其田间表现和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如下。(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6年24期)

吴月,李海群,乔雪,姜治民,孙军德[8](2015)在《辣椒枯萎病拮抗细菌Ljb002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辣椒根际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促生能力但拮抗能力一般的细菌菌株Ljb002,为提高抑制辣椒枯萎病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能力,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对8种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评价。结果表明,初始p H、蛋白胨和Mg SO_4加入量对菌株Ljb002发酵液抑制孢子萌发的能力有显着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这3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最佳条件组成为初始pH 7.72、蛋白胨12.93 g/L、硫酸镁1.98g/L、葡萄糖20 g/L、接种量3%、种龄10 h、100 m L叁角瓶装液量为14 m L、培养温度28℃,此时相对孢子萌发抑制率最大为96.73%。在验证试验中相对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了95.18%,与优化前相对孢子萌发抑制率64.37%相比提高了32.37%。(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龚朝辉,龚航莲,章富忠,房杏发[9](2015)在《新型药剂32%铁菌特对辣椒枯萎病的田间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了新型药剂32%铁菌特对田间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对辣椒移栽后5天灌蔸施用32%铁菌特每公顷22.5千克病株防效达95.21%,病指防效92.15%,显着高于每公顷3.75kg处理,极显着高于50%多菌灵防效。由此得出,刚移栽5天后辣椒灌蔸,可有效地预防辣椒枯萎病的发生与为害。(本文来源于《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09)

唐加雨[10](2014)在《辣椒枯萎病发生规律及其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凋病、萎蔫病等,是毁灭性土传真菌病害,我国各地辣椒种植区均有发生,一般病株率10%~20%,重者达80%~90%,重茬地甚至绝产。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辣椒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在辣椒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同种农药,辣椒枯萎病对一些农药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不如以前明显,再加上倒茬难,辣椒枯萎病的问题日益严重。为掌握辣椒枯萎病在当地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我们于2012~2013年在淮安区顺河镇辣椒生产基地开展相关调查和田间药剂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总结(本文来源于《上海蔬菜》期刊2014年03期)

辣椒枯萎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上危害较为严重的常见土传病害之一,随着辣椒连作及品种复种指数高等现象的出现,土壤中病原菌经年累积,导致土壤微生态失衡,致使辣椒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大。基于辣椒枯萎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特征及发生规律,从抗病品种选育、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技术方法等方面就国内外对该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有效防控该病害发生,提高辣椒的品质与产量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辣椒枯萎病论文参考文献

[1].莫维弟,卯婷婷.辣椒枯萎病土壤拮抗真菌的筛选与鉴定[J].贵州农业科学.2019

[2].卯婷婷,莫维弟.辣椒枯萎病的防控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9

[3]..辣椒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18

[4].巩文峰,邢瑜琪,张荣,旺姆,岳海梅.一株辣椒枯萎病生防细菌L-1的分离与鉴定[J].高原农业.2017

[5].林新明,程玉蕾.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辣椒枯萎病[J].农业知识.2017

[6].王迪轩,夏妹,王佐林.辣椒枯萎病的显微镜检识别与综合防治[J].科学种养.2016

[7].王迪轩,夏妹,王佐林.辣椒枯萎病的显微镜检识别与综合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6

[8].吴月,李海群,乔雪,姜治民,孙军德.辣椒枯萎病拮抗细菌Ljb002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J].微生物学杂志.2015

[9].龚朝辉,龚航莲,章富忠,房杏发.新型药剂32%铁菌特对辣椒枯萎病的田间防效[C].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10].唐加雨.辣椒枯萎病发生规律及其药效试验[J].上海蔬菜.2014

论文知识图

辣椒枯萎病—病根出现腐烂辣椒枯萎病—病根出现腐烂辣椒枯萎病—植株枯死辣椒枯萎病枝、叶发病症状辣椒枯萎病田间发病症状辣椒枯萎病病株

标签:;  ;  ;  ;  ;  ;  ;  

辣椒枯萎病论文_莫维弟,卯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