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弗洛姆论文-陈思宇

埃里希弗洛姆论文-陈思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埃里希弗洛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逃避自由,极权主义,平庸之恶,恐惧

埃里希弗洛姆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宇[1](2016)在《极权主义的产生——对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梳理及补充》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分析学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的全部学说都关于人的生物性,而不注重人的社会性。对此一些精神分析学家们不断批判地发展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的埃里希·弗洛姆将精神分析应用到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上,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分析人本思想。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它探讨了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纳粹主义心理学的分析。(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26期)

王林[2](2014)在《德国电影《死亡实验》的角色分析——以埃里希·弗洛姆的“逃避机制”为理论依托》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电影《死亡实验》通过对剧中角色的戏剧化分配和精准捕捉,生动展现了纳粹人格在特殊情境中的形成和发展。以弗洛姆的"逃避机制"为理论依托,从该理论的"权威主义人格"和"机械趋同"两个方面,可以为《死亡实验》中的不同角色找到精神分析学范畴的阐释。弗洛姆的精神分析成果直指纳粹主义心理与现代民主,而这一点正是《死亡实验》的深层创作意图,即在假定的现代语境下进行历史反思。(本文来源于《菏泽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张月[3](2013)在《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埃里希·弗洛姆在充分吸收和借鉴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来开创了自己的异化理论,用来解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的各种境遇。埃里希·弗洛姆通过对资本主义现象的深刻剖析和激烈的批判,犀利的指出资本主义繁华和虚荣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精神贫瘠和心内的孤独,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人们出现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所以弗洛姆倡导建立健全的社会,只有健全的社会才会有健全的人格,才是符合人性追求自由和发展的本性。他的观点开拓了异化的研究范畴,丰富了马克思和卢卡奇所提出的异化思想。本篇文章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弗洛姆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入手,分析提出异化理论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根据。弗洛姆将异化的内容扩大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指出资本主义心理、社会性格、消费等方面是典型的异化现象,从主客体两方面来分析这种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且给出了克服异化的方法,通过“爱的艺术”、发挥主观能动性、轻占有重生存的主体改变,再加上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双管齐下,来消除所存在的异化给人们带来的扭曲和不利。尽管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是给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与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期刊2013-10-01)

张岩阳[4](2012)在《试论政治心理学的理论路径——以埃里希·弗洛姆的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理论整合合理性的论证,弗洛姆对两种学说进行了系统性整合。这种整合兼顾了历史、经济、社会、政治与心理等多个维度,而且融合了微观与宏观理论视野。弗洛姆不仅以此提出了社会人格理论,更开创了一支颇为独特的政治心理学研究路径。(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唐祺[5](2012)在《埃里希·弗洛姆》一文中研究指出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是20世纪西方着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哲学家,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的精神处境。埃里希·弗洛姆被尊为(本文来源于《大众心理学》期刊2012年05期)

刘丽萍[6](2012)在《埃里希·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的主要代表人物,开业长达四十余年的心理咨询师。弗洛姆毕生致力于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对造成人的异化的现代工业社会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有力地批判,并积极探索实现健全人格和健全社会的途径。消费异化思想就是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姆对消费异化的集中论述出现在《健全的社会》(1955)以及《占有还是生存》(1976)二书中。他在《健全的社会》中首先亮明一个观点:生活于现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精神是不健康的。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健康从根本上讲不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取决于他所在的社会结构。弗洛姆认为“精神健康”不能被定义为人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来无条件地适应他所在的社会,相反,社会应该为人的精神健康负责,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且,社会经济结构与人的性格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塑造了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因此,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性格的非生产性(即放弃自身拥有的力量和创造性潜能,以异化的方式与外界发生关联),就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健全。而“异化”正是弗洛姆用来分析这些非生产性社会性格的最核心概念;“消费异化”对应的正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接受取向和市场取向两种社会性格。在后期着作《占有还是生存》中,弗洛姆从国家、政府、消费者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消除消费异化的具体措施。因此,根据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提出和发展演进的过程,本文的行文脉络是:首先,梳理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的理论根源,归纳概括出消费异化的涵义并交待该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从社会性格的功能入手分析消费异化的成因,这也是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的特色所在,同时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然后,分析弗洛姆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危害和消除消费异化的途径;最后,对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进行客观评价,彰显其消费异化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2-05-01)

王柏文,李兆友[7](2011)在《埃里希·弗洛姆的“新人”思想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弗洛姆认为,"新人"(新型社会生存者,下同)是新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新人是指冲出占有指向,发展生存指向的新生存者。他的新生存者或"新人"说虽然存在着抽象性和感官性的不足,但其中包藏的价值成分是我们这个社会进步所需的宝贵财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为进一步研究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带来裨益。(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1年13期)

盛国荣[8](2009)在《技术人性化:埃里希·弗洛姆的技术社会理想——兼评弗洛姆的技术人性化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埃里希.弗洛姆的技术人性化思想成了技术哲学界探讨的一个问题,人们期望通过技术的人性化来化解当前人类面临的由技术应用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弗洛姆的技术人性化思想是其人性化思想的一部分,并且是作为实现其所设想的人性化社会的手段而出现的。弗洛姆运用其人性化思想来审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种种不人性的现象并将之归因于技术的不人性,从而设想了一种技术人性化的社会。然而,将社会的不人性完全归之于技术以及所谓的技术的不人性等思想却是有失偏颇的。(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09年09期)

王柏文,李兆友[9](2009)在《埃里希·弗洛姆的社会主义观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弗洛姆的“社会主义”观1.弗洛姆“社会主义”观的思想来源弗洛姆的社会主义观是承继前人理论孕育而生的。在弗洛姆的有关着作中,围绕社会主义的问题,他重点涉及了巴贝夫、查尔斯.傅立叶、罗伯特.欧文、蒲鲁东、彼得.克鲁泡特金、古斯塔夫.兰道尔和马克思等人的社(本文来源于《国外理论动态》期刊2009年09期)

丁守年,程国蓉[10](2006)在《自由在西方社会的沦丧——兼评埃里希·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评析美国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的西方自由史,从而探索如何实现现代人的真正自由,理解西方社会自由沦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埃里希弗洛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德国电影《死亡实验》通过对剧中角色的戏剧化分配和精准捕捉,生动展现了纳粹人格在特殊情境中的形成和发展。以弗洛姆的"逃避机制"为理论依托,从该理论的"权威主义人格"和"机械趋同"两个方面,可以为《死亡实验》中的不同角色找到精神分析学范畴的阐释。弗洛姆的精神分析成果直指纳粹主义心理与现代民主,而这一点正是《死亡实验》的深层创作意图,即在假定的现代语境下进行历史反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埃里希弗洛姆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思宇.极权主义的产生——对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梳理及补充[J].长江丛刊.2016

[2].王林.德国电影《死亡实验》的角色分析——以埃里希·弗洛姆的“逃避机制”为理论依托[J].菏泽学院学报.2014

[3].张月.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价值观[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3

[4].张岩阳.试论政治心理学的理论路径——以埃里希·弗洛姆的研究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唐祺.埃里希·弗洛姆[J].大众心理学.2012

[6].刘丽萍.埃里希·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2

[7].王柏文,李兆友.埃里希·弗洛姆的“新人”思想探微[J].前沿.2011

[8].盛国荣.技术人性化:埃里希·弗洛姆的技术社会理想——兼评弗洛姆的技术人性化思想[J].兰州学刊.2009

[9].王柏文,李兆友.埃里希·弗洛姆的社会主义观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9

[10].丁守年,程国蓉.自由在西方社会的沦丧——兼评埃里希·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标签:;  ;  ;  ;  

埃里希弗洛姆论文-陈思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