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灵强(惠济区古荥镇卫生院河南郑州450043)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394-02
【摘要】医学检验的分析的质量保证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控制过程,对于分析中和分析后已经设立室内的质控来检测整个过程,使其结果分析更加的准确,已被广大的检验工作人员所重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其自身的不可控性,对于检测的影响很大,对于整个检验过程十分的重要。本文主要对于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于医务工作者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
1前言
医学检验的分析前阶段被称为检验的前过程。此阶段主要从临床医生的检验开始,它包含了对于患者的要求、生理因素影响、样本的采集、在实验室内部传递、到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的结束。在医学实验误差当中,医学检验分析的误差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一定要充分的保证质量,避免对实验造成误差,充分提高它的检验质量。
2对分析前的项目选择阶段
检验项目是否合理,对于检验是否有用产生着非常的作用。随着当今科技的进步,根据不同的疾病,所采取的检测方法也有所不同,临床医生对于各类检验项目及其方法的熟悉与掌握在医学检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患者的不同诊断情况,来选择不一样的检验项目,对于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的检验项目要保证安全性、时效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了更好的达到实验目的,不但要求临床人员对检验科的新项目能够做到细致的了解,还应该要求检验人员与医生经常性的进行沟通,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检验项目和检验信息。
3生理学因素的诸多影响
年龄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器官功能也会不一样,因此影响血液中的一些试验参考值也会有所不同。身体健康的儿童由于骨质的发育,从而导致了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提高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比成年人的要高几倍。
一些因素对于实验的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性别、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对于其结果都会造成显著影响。其差别主要表现在一些生化指标上,如男性因为有着强壮的肌肉,因此体内的肌酸酶在血清中的活性要比女性的要高。有些检验指标也会在一天之内有很大的变化,最典型的是生长激素,它在人清醒的时候水平比较低,在人入睡的时候比较高;在深夜的时候,血液促甲状腺素会达到峰值,在下午的阶段为最低。此外,季节对于实验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冬季血清的胆固醇浓度要比夏季要稍高。
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使检验结果产生差别。例如持续的饮酒,可以使血清肝酶的活性增加。吸烟也可以对血清造成影响,主要是降低了血清的水平,吸烟的数量和次数不同,其检验结果也不一样。
4患者的准备工作
在人们的活动中,人们经常会拿着检验申请来医院抽血,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检验结果的错误,使医生做出了一些错误的诊断。因此,需要我们工作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质量控制思想,从而充分的分析好检验质量与疗效观察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固定因素对于检测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如年龄、民族、性别、地域等。可变因素。运动可以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所以一定要叮嘱好患者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标本采集。药物能够对于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药物直接参与了检测反应,例如维生素能够对于氧化还原实验的结果产生变化,降低了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为了能够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要先停服药物,医生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到药物对其的影响。
5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采集应该注意如下几点:在采集的过程中,务必要避免干扰因素,注重采样的时间,以质量为前提和基础。对于血培养的标本采集过程中,应该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和分析。
6标本的正确输送
很多项目的检测对于标本的采集存在着特殊的要求,例如温度、时间、光照等。在标本采集后,一定要有专人进行传输,保证能够及时的传送到站,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实验室。要务必保证标本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受到震荡和污染,防止标本的混淆和丢失,防止标本对于环境的影响等,特别对于有危险性的标本一定要按照相关条例进行输送,防止对他人产生污染。
7小结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既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同时也是管理上的问题。对于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因为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质量缺陷、因素复杂、责任难确定等,所以使得很多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很难进行工作。怎样都解决该类问题,主要可以提高认识,检验人员要把分析前阶段的工作作为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并听取临床科室的意见,定期的举办讲座,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使其工作更加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陈敏,胡建达,林孟戈,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67-87.
[2]冯文莉,涂植光,尹一兵,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46.
[3]张小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932.
[4]吕珏.浅谈医学检验前质量保证[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6):428.
[5]权志博,周雪宁,王丽.临床微生物检验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实用医技杂志,20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