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史论文-郑世繁,温婧,郭颖晖

黄金史论文-郑世繁,温婧,郭颖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金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桑干,猴子,侯印,陶艺,玉文,于家沟,窑神庙,制坯,装窑,七十

黄金史论文文献综述

郑世繁,温婧,郭颖晖[1](2019)在《桑干河畔最后的“泥猴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人共一心,泥巴变成金,可如今,这叁个人快凑不齐了!”涿鹿县武家沟镇东窑沟村侯氏手陶的第八代传人侯玉文,指着装饰在村民院落墙体的手工大缸,对道出了心中的惋惜。陶器是石器时代向农耕时代的过渡产物,在桑干河流域有着远古的历史,泥河湾于家沟地层出(本文来源于《河北经济日报》期刊2019-09-23)

杭爱[2](2019)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蒙古文散叶与罗桑丹津《黄金史》字数统计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蒙古文散叶,内容与《秘史》、《黄金史》相似。经与《黄金史》进行字数统计比较研究,对现有散叶之前的部分,即缺失的纸张44页文本内容做出推测,认为,较之《黄金史》更接近《秘史》汉译时所利用的畏吾体蒙古文文本脱卜赤颜之内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晓峥[3](2019)在《佚名《黄金史纲》史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金史纲》(《阿勒坦·脱卜赤》)全称为《诸汗源流黄金史纲》,作者佚名,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十七世纪初,且不早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但具体时间尚无定论。它是继《蒙古秘史》(《纽察·脱卜察安》)问世以来,在蒙古民族中产生的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蒙古编年史。《黄金史纲》作为一部将古代与其后的蒙古族史学传统连接起来的史学着作,与《蒙古秘史》、《蒙古源流》(《额尔德尼·脱卜赤》)一起,被称作蒙古文叁大历史文献。本文通过对《黄金史纲》产生的17世纪初期的蒙古社会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系统探讨《黄金史纲》的史学思想内容,特别是植根于作者史学思想下所记载的基本内容,以及这些内容背后的蒙古民族诉求。可以看到受蒙古部落长达两个世纪无休止的内讧割据的历史背景和在蒙古地区居于统治地位的黄教思想的影响,《黄金史纲》蕴含着丰富的史学思想,无论是对“印—藏—蒙同源说”的引入,还是对“黄金家族”正统合法性论证的继承和对历史真实与历史虚构传说的记载等,都是其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可以说佚名《黄金史纲》是研究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政治史、思想史不可绕过的一部重要史籍。并且,其史学价值和史料价值都在蒙古史学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5)

通拉嘎[4](2018)在《罗藏丹津《黄金史》箴言内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蒙古历史文献之一罗藏丹津《黄金史》(以下简称为《黄金史》箴言)箴言内容为研究对象,从体现的主题思想、语法特点与编写特点等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黄金史》箴言部分。全文由绪论、第一章《黄金史》箴言内容的基本特征、第二章《黄金史》箴言内容语法特征、第叁章《黄金史》箴言内容修辞学特征、结论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蓝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概况。第一章,从箴言的主题思想与方文学性体现方面探讨了《黄金史》箴言内容的基本特征,其内容以浓厚的艺术描写手段蕴含了深刻的含义形成了当时蒙古社会的指导思想。第二章,论述了《黄金史》箴言内容的语法、语言特点,得知其内容在语言方面还保留着中时期蒙古语的特点。第叁章,从修辞手段、韵律及语言特色等方面探讨了《黄金史》箴言内容,其内容运用了丰富的诗歌写作方法。结论部分,通过比较分析中世纪蒙古语和现代蒙古语,总结部分,概述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01)

根兄[5](2017)在《《诸汗源流黄金史纲》的格范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诸汗源流黄金史纲》是17世纪蒙古文文献。本论文中主要运用比较法,描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诸汗源流黄金史纲》的叁个抄本《喀尔喀本》、《北京本》、《喀喇沁本》中出现的名词格范畴使用情况,表达意义及其书写特点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该论文由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结论等五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前人对《诸汗源流黄金史纲》的研究概况并说明了该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意义等。第一章中对《诸汗源流黄金史纲》的叁个抄本中出现的名词各格的使用规则及其变体形式,各格的交换使用,各格的重迭使用,简略使用或省略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第二章中分析了《诸汗源流黄金史纲》的喀尔喀本中出现的名词各格所表达的意义和用处。第叁章中描写了《诸汗源流黄金史纲》的叁个抄本中出现的名词各格的书写特征,即:加点写法,分写或连写,圆唇元音带长牙书写等等。并把它们与14世纪回鹘式蒙古文文献和18世纪文献《格斯尔》中出现的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内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5-01)

李莎莎[6](2016)在《《黄金史纲》“译者序”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金史纲》是继《蒙古秘史》出现后又一部集中反映蒙古史的重要着作,它与《蒙古秘史》、《蒙古源流》是研究明代蒙古政治、历史、文化的叁大主要文献资料。这部关于明代蒙古的纪事史料真实,年代较准确,可其中对于历史传说和真正史实的记载却没有明确区分。其形成涉及了大量与之关系密切的文本并且存有多个译本,本文的这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了查尔斯·鲍登于1955年出版的英译蒙古学着作《黄金史纲》中“译者序”的部分进行翻译。“译者序”是作者对于在将蒙文《黄金史纲》译成英文期间所做研究的综述,有大量的相关信息可供其他对此感兴趣且想进一步探索的读者参考,并且表达了自己的翻译观点及研究结论。“译者序”作为副文本的一类对于丰富正文文本的意义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正文或做出进一步的研究,甚至可以揭示出正文文本不能说明的问题。由此可见副文本的内容是沟通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桥梁,因此,在翻译及研究过程中译者要多加重视。本文以美国学者阿皮亚提出的深度翻译研究方法为指导理论,即通过注释和评注的策略将副文本置于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翻译以厚化其内涵。加注方法主要以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两种方式为指导进一步运用添加脚注、文内注释、文外注释的具体手段以传达仅靠译文难以传达的原文文化内涵及背景信息,以此使译文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原语文化及原作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6-06)

乌日汗[7](2016)在《蒙古族历史文化术语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典籍翻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间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将满载中华民族文化的典籍翻译成英语,无疑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宣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典籍之中往往富含多样的历史文化术语,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当涉及两种语言的历史文化术语进行转换时,源语文化特色很难被完整地传达出来。因为这类词汇往往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在翻译实践中,历史文化术语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黄金史纲》是我国蒙古族编年史中最杰出的一部文献之一,在蒙古史学史和历史编纂学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为十七世纪蒙古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然而长久以来,《黄金史纲》的翻译研究价值在国内外学术界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英译本研究更是从未有人问津。《黄金史纲》是一本文化标示性很强的蒙古族典籍,它蕴含着蒙古民族独有的,有别于其它文化的历史文化术语,反映了当时蒙古社会的文化风貌。本文参考了尤金·奈达与曹道巴特尔对文化的分类,以查尔斯·鲍登英译《黄金史纲》为案例,对其中的历史文化术语进行了分类研究。在艾克西拉关于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分析了鲍登译本中历史文化术语的处理,总结了鲍登在翻译历史文化术语时采取的八种翻译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鲍登翻译策略选择的相关因素。通过数据分析,作者得出结论,为了使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差别降至最低,鲍登主要采用了保守的翻译方法。通过以上研究,作者希望本论文可以为今后蒙古族典籍中的历史文化术语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6-01)

乌日乐[8](2016)在《关于梅日更葛根《黄金史》的历史叙事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梅日更葛根罗布森丹毕坚赞于1765年撰写的《黄金史》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历史和历史文学的重要文献,是传统史学观和佛教史学观融合的经典作品。本论文以1942年张家口版梅日更葛根《黄金史》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历史叙事内容和叙述特点。论文由前言,正文两章,总结,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对梅日更葛根《黄金史》的历史叙事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梅日更葛根《黄金史》的黄金家族的叙事特征和宗教叙事特征。并总结出了其历史叙事的主要思想。第二章,对梅日更葛根《黄金史》的编篡形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梅日更葛根《黄金史》在蒙古族传统历史编篡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叙事的风格特点。最后总结了论文的内容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6-05-30)

宋艳[9](2015)在《蒙古族历史着作《黄金史纲》的英译研究——以鲍登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金史纲》是一部简明的明代蒙古史的缩影,这部书是集中反映蒙古历史文化的重要着作。史料具体真实,年代较准确,是研究明代蒙古的主要史料之一。作为一部蒙古民族古代的巨着,由于中英文化,思维,历史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进行英译时,无疑给译者造成巨大的困难,下面以鲍登英译本为例,就几方面加以分析。(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5年15期)

乌日汗[10](2015)在《从文化翻译论看《黄金史纲》中婚姻类词汇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从文化翻译理论看历史文化术语的翻译民族典籍翻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间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将满载中华民族文化的典籍翻译成英语,无疑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宣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典籍之中往往富含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术语,它们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在涉及两种语言的历史文化术语进行转换时,很难完整的传递源语文化特色。因(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5年07期)

黄金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蒙古文散叶,内容与《秘史》、《黄金史》相似。经与《黄金史》进行字数统计比较研究,对现有散叶之前的部分,即缺失的纸张44页文本内容做出推测,认为,较之《黄金史》更接近《秘史》汉译时所利用的畏吾体蒙古文文本脱卜赤颜之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金史论文参考文献

[1].郑世繁,温婧,郭颖晖.桑干河畔最后的“泥猴子”[N].河北经济日报.2019

[2].杭爱.西藏阿里地区发现蒙古文散叶与罗桑丹津《黄金史》字数统计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王晓峥.佚名《黄金史纲》史学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4].通拉嘎.罗藏丹津《黄金史》箴言内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5].根兄.《诸汗源流黄金史纲》的格范畴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6].李莎莎.《黄金史纲》“译者序”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6

[7].乌日汗.蒙古族历史文化术语英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8].乌日乐.关于梅日更葛根《黄金史》的历史叙事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9].宋艳.蒙古族历史着作《黄金史纲》的英译研究——以鲍登译本为例[J].语文学刊.2015

[10].乌日汗.从文化翻译论看《黄金史纲》中婚姻类词汇的翻译[J].艺术品鉴.2015

标签:;  ;  ;  ;  ;  ;  ;  ;  ;  ;  

黄金史论文-郑世繁,温婧,郭颖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