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云杉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云杉,群落,林区,因子,材积表,立木,小沟。
人工云杉林论文文献综述
赵栋,付作霖,徐德才,李丹春,齐瑞[1](2017)在《沙滩林场人工粗枝云杉林群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采伐后进行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的典型模式——人工粗枝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取样法,对研究区域内分布于低、中和高海拔的粗枝云杉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沙滩林场人工粗枝云杉林成分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灌木层、草本层的结构参数均与乔木层的结构参数呈负相关关系;(2)区域内粗枝云杉林个体植株集中分布于低高度级与小径级范围内,多属幼龄林。且受立地条件的影响,低、中、高海拔粗枝云杉林树高、胸径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中海拔的粗枝云杉林长势优于低海拔和高海拔的云杉林;(3)人工粗枝云杉林初植密度偏大,且大多为纯林,森林结构不稳定,这制约了区域林分的结构优化,为沙滩林场生态公益林的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许秀兰[2](2016)在《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落针病害及其病原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杉属(Picea)植物是寒温带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森林建群种树种,全世界自然种约42种14变种。我国目前有16种9变种,是亚高山林区的主要组成树种。四川地区云杉植物丰富,有11种2变种。四川西部亚高山针叶林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上世纪60年代,云杉作为主要造林更新树种在四川西部形成了大量人工纯林。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四川西部的26.67万hm2人工云杉幼林中,有近3.33万hm2发病,并呈逐年蔓延的趋势。近年来,在四川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区,云杉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落针病发生较为严重,落针病发生面积达3.94万hm2。查阅文献发现在现有报道中,造成云杉落针主要有云杉落针病、云杉叶疫病和云杉叶锈病3种病害。目前,国内针对云杉落针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的防治技术方面,关于落针病害病原菌的系统研究仍缺乏详实资料。本文对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的重要分布区域进行设点调查与系统研究,样地囊括了甘孜州泸定县二郎山林区与马厂梁林区、绵阳市平武县洋洞河林区、雅安市宝兴县神木垒林区与天全县白沙河林区以及阿坝州松潘县小姓林场与九寨沟县风景区林区等13个人工云杉林分布区,对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中的3种落针病害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传统真菌分离法,对云杉针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界定,同时分析人工云杉林病原菌或潜在病原菌的种类和生态地位;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病原菌各形态特征加以描述,并辅以多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进行综合分析。本文获得的重要成果如下:1.云杉落针病(Lophodermium piceae)、云杉叶疫病(Rhizosphaera kalkhoffii)和云杉叶锈病(Chrysomyxa spp.)在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均有发生。通过分离鉴定,从云杉针叶上分离得到内生真菌共计37属61种。其中,平武县洋洞河林区分离得到16属20种,优势菌株(分离频率>50%)为Aspergillus fumigates、Rhizosphaera kalkhoffii和 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马厂梁林区分离得到 9 属 12 种,Thielavia microspora、Phoma sp.、R.kalkhoffii和 C.cladosporioides 是针叶上的优势种;二郎山林区5属5种,R.kalkhoffii为优势种;天全白沙河林区14属21种,优势菌为Schizophyllum commune、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 Aspergillus fumigates 3 种;松潘小姓林场的健康云杉上,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种类多,数量大,占有明显的组成优势。云杉叶疫病菌R.kalkhofffii作为优势菌株在多个林区均有发生。另外,从内生真菌中发现5种潜在病原菌,Sydowia polyspora、Phoma sp.、Phomopsis sp.、Mycosphaerella sp.、Schizophyllum commune。2.云杉叶疫病菌R.kalkhoffii在四川洋洞河林区、二郎山林区和马厂梁林区均存在。首先,R.kalkhoffii在春季易以内生真菌形式被分离得到,在2年生针叶上的分离频率可达58.82%,在1年生针叶上的分离频率可达85.52%。其次,在洋洞河和二郎山林区的落地针叶子囊果分离过程中也意外地被分离得到。由此可见,R.kalkhoffii在云杉植物活体针叶和凋落针叶有分布。通过室内培养观察,该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5.3~10 μm×3.3~5.8 μm,大分生孢子11.2~19.0μm×5.0~8.5μm,有1-3个隔,萌发管从大孢子两端伸出,也可从分隔处伸出萌发。据文献报道,该菌在枯死针叶上产生子实体越冬后侵染新生针叶,目前在川西地区云杉针叶上并未发现子实体的生成,病原菌主要以菌丝的形式在针叶中存活并进行传播。3.云杉散斑壳L.pice e的形态和ITS-rDNA具有多变性。与欧洲云杉上L.piceae以及云杉上L.nanakii描述一致的是子囊果中度隆起,均无唇细胞,但比较发现,川西地区测得的L.picea 子囊果、子囊及子囊孢子测量值均比L.nanaki 和挪威云杉上的L.piceae更大。此外,四川各地云杉散斑壳的子囊果、子囊、子囊孢子大小之间有差异或者显着差异。通过ITS-rDNA序列在NCBI中比对,结果显示川西地区云杉散斑壳与基因库中来自欧洲云杉上的L.piceae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同时,从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相同地理来源的L.picea 的ITS-rDNA具有多变性,它们之间遗传差异与地理位置没有关系。另外,Barklund认为欧洲云杉上L.piceae和L.nanaki 是同种,但NCBI中因没有收录L.nanaki 的基因序列,无法进行序列分析。4.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落针病害增添一新病原为小沟盘菌属一新种(Lirula sp.nov.),该菌寄生于川西云杉Picea batforiana针叶上,可致使云杉2年生死亡,由此引发的叶枯病新病害亦为首次报道。小沟盘菌属(Lirula)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目前该属包括11种1变种,其中3种发生在云杉属植物(Picea)上。该新种主要发生在2年生云杉针叶上,4月底子囊果和分生孢子器开始成熟释放孢子,此时当年生针叶未萌发,子囊孢子主要侵染1年生针叶,受侵染后的针叶逐渐枯死,极少脱落,待翌年初春在针叶上生成新的子囊果。通过子囊果切片观察,显示该新种在形态特征上与云杉上的同属真菌L.brevispora、L.macrospora和L.fliiformis均有较大的差异;ITS rDNA序列比对结果与L.macrospora的相似度达96%,但与该菌的亲缘关系较远。此外,该新种在云杉上有较强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应加强监测与防控。5.川西地区云杉叶锈病病原菌包括5种金锈菌属(Chrysomyxa)真菌。通过显微制片观察,发现在4个林区共有5种金锈菌,其中包括一种短世型金锈菌寄生在云杉2年生针叶上。根据锈孢子表面物将疣分3种类型:刺型、钉头型、疣突型。二郎山丽江云杉P.likiangensis和马厂梁林芝云杉P.likiangensis var.linzhensis的金锈菌锈孢子表面形态一致,其疣均为刺型且锈孢子大小接近,ITS序列blastn比对结果显示一致性达100%,为同种金锈菌。其他林区的3种叶锈病菌锈孢子的疣有疣突型或钉头型,基部由纤丝组成底座,但疣的形状和长度,以及孢子的大小等形态特征之间有明显差异,从形态特征上显示为不同的3种金锈菌。与国外报道的形态特征相比,川西地区病原菌锈孢子表面均无凹槽或者纵向的“帽”结构。金锈菌(Chrysomyxa)多为转主寄生型,是云杉叶锈病、芽锈病和球果锈病的病原菌。该属菌可转主寄生在杜鹃亚科(Rhododendroideae)、岩高兰科(Empetraceae)、鹿蹄草亚科(Pyroloideae)和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调查发现林下杜鹃叶背面冬孢子堆有垫状和头状突起两种类型,其中头状突起冬孢子堆为亚洲特有类型。采用ITS和28SrDNA序列分析显示,二郎山林区、马厂梁林区、神木垒林区的云杉叶锈病和林下杜鹃锈病的亲缘关系近,说明转主寄主的可能性极高;此外,在马厂梁林区、神木垒林区以及洋洞河林区,杜鹃头状冬孢子堆基因序列分别聚类在不同的分类单元,亲缘关系远,进一步说明了 3个林区是不同的金锈菌。当前,将冬孢子和锈孢子的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特征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将有助于完善金锈菌的生活史。6.金锈菌多基因扩增并测序显示核糖体基因ITS、LSU和SSU比线粒体基因(CO1、C03、NAD6、ATP6)有更稳定的扩增结果。本文主要采用28S rDNA序列构建云杉和杜鹃植物上金锈菌的系统发育树,可以很好的将金锈菌与其他锈菌区分开来。将杜鹃上冬孢子堆和云杉针叶上的锈孢子基因序列进行blastn比对,发现ITS rDNA序列间的差异性大于28S rDNA序列,这可能与核糖体大亚基具有更高的保守性有关;系统发育分析时发现,当扩大数据,采用IT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金锈菌属容易与其他属锈菌聚类在一起,如 Cronatium sp.、Coleosporium sp.、Melampsoridium sp.。由于SSU序列较保守,测序结果显示金锈菌与多属锈菌的相似度极高,均可达99%~100%,故不能将不同属锈菌进行系统发育聚类。(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12-01)
冯宜明,赵阳,陈学龙,齐瑞,秦燕燕[3](2015)在《甘肃亚高山人工云杉林抚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组成的人工云杉林抚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权重和抚育效果显着指数的计算,达到评价的量化,实现对人工云杉林抚育效果的评价.研究表明准则层中,林分结构在效果评价中的权重最大(0.3408),其次为林分小气候(0.3009);方案层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排序依次为结构的稳定性(乔灌草结合度)、光照强度、气温、树种组成及结构,权重值分别为0.163 7、0.152 7、0.095 7、0.093 2.(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王会儒,张涛,霍怀成,连娥[4](2014)在《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近自然经营技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云杉林作为白龙江林区主要用材树种在林木资源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生产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通过分析白龙江人工云杉林经营中存在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利用森林近自然经营理论与技术措施,提出适合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近自然改造的有效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4年07期)
段雅楠,王辉[5](2014)在《华家岭人工云杉林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丘陵区华家岭杨树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的典型模式———人工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取样法,对研究区域内分布于西段、中东段和南段的云杉林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华家岭人工云杉林成分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灌木层、草本层的结构参数均与乔木层的结构参数呈负相关关系;②区域内云杉林个体植株集中分布于低高度级与小径级范围内,多属幼龄林。且受立地条件的影响,西段、中东段、南段云杉林树高、胸径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中东段的云杉林长势优于西段和南段的云杉林;③人工云杉林初植密度偏大,且大多为纯林。这制约了区域林分的结构优化,可能对黄土丘陵区生态公益林的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马文明,陈智华,丁克毅,喇明清,吴鹏飞[6](2013)在《米亚罗林区人工云杉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土壤动物区系组成及时空变化特征,于2007-2008年,采用手捡环刀法和漏斗法(TullgrenBaermann)对0~5、5~10和10~15 cm人工云杉林大、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此次研究共获大型土壤动物473个,隶属3门5纲15目,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成虫(20.29%)、半翅目(17.55%)、鞘翅目幼虫(17.55%)和大蚓类(10.57%);中小型土壤动物4859个,隶属4门7纲16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类(71.48%)和节腹亚目(12.90%)。土壤动物在土壤剖面上呈明显的表聚性分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1ou均匀性指数(E)、Simpson优势度指数(C)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析表明,群落结构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为横断山人工林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米亚罗林区人工云杉林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都存在季节性差异,且多样性较低,受季节变化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李兴民,曹秀文,郭星,冯宜民[7](2013)在《甘肃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舟曲、迭部林业局人工云杉林中测定270株云杉样木,应用7个二元材积方程,拟合人工云杉林的材积,筛选出其最优的二元材积方程为山本式,即:v=0.000 056 748 94d1.939h0.92(1相关系数R2=0.991);通过在白龙江林区收集的112株解析木的实际材积与山本式求得的理论材积进行精度分析,其平均误差、标准差、均方差都不超过±10%,精度符合要求;利用拟合出的二元材积方程编制二元立木材积表,适用性分析得出F=2.79<F0.05=3.11,因此按照筛选的最优方程编制的二元立木材积表能满足日后科研和生产上的基本要求。(本文来源于《甘肃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1期)
万川,胡蓉,陈劲松,徐振锋,林波[8](2011)在《人工云杉林试验林窗环境特征及对幼苗存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在四川省理县米亚罗人工云杉林中制造实验林窗,对林窗和林下的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相比于林下,实验林窗内土壤和空气温度分别增加0.46℃和0.35℃,实验林窗内的光照强度增加了69.7%。实验林窗内空气相对湿度比林下的略高,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在实验林窗和林下没有显着变化,但存在一定季节动态。对两种生境下云杉更新幼苗存活调查结果显示,林下生境中更新幼苗全部死亡,而实验林窗中幼苗存活率高达23.75%。总之,云杉人工林制造实验林窗尽管对诸多环境因子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光照强度的增加显着提高了更新幼苗的存活率。(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胡蓉,林波,刘庆[9](2011)在《林窗与凋落物对人工云杉林早期更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林窗和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的作用,在川西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制造林窗(40m2)。通过对林窗环境因子进行动态监测,并跟踪调查天然下种、人工播种和去凋落物播种3种方式的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情况,以及进行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影响的室内观察,对林窗与凋落物对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窗环境具有异质性;林窗位置以及播种方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有影响,天然下种(2.75株·m-2)和去凋落物播种(21.25株·m-2)均在林窗中心幼苗萌发数量最多,人工播种(10.75株·m-2)在林窗边缘种子萌发数量多;靠近林窗中心位置幼苗死亡率略低;3种播种方式以天然下种种子萌发数量最少,去凋落物播种最多。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对根和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68.62%和66.39%。初步认为,林窗有利于森林更新;可采取人工播种措施促进更新;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1年06期)
袁喆[10](2011)在《不同间伐强度下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有机质组分响应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陆地生物圈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平衡是全球碳循环中极为重要的组分,在缓冲大气CO2浓度升高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土壤是这种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目前在总体上表现为大气的碳汇,并且仍具有较大的碳存贮潜力。随着天然林保护及其它森林生态工程的实施和随之而来的人工幼林面积的迅速扩大,由于落后的营林、管理措施导致人工纯林出现物种多样性低下、土壤退化等生态遗留问题,因此本文以川西亚高山米亚罗林区人工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间伐强度10%(F1)、20%(F2)、30%(F3)、50%(F4)带状抚育间伐和对照林(CK)进行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含量和动态变化研究,为合理的间伐抚育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通过对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可溶性有机碳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易氧化有机碳、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氮等含量的测定及其季节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间伐强度人工云杉林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10-20cm土层((P<0.05),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以F3林地最高,变化趋势为F3>CK>F4>F1>F2;土壤表层20cm内全氮含量变化为F3>F4>F2>F1>CK;对照林土壤C/N显着高于其他各间伐强度林地,变化趋势为CK>F3>F1>F2>F4。各林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全氮含量季节变化均以秋季最高。(2)不同间伐强度下各林地间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差异显着(P<0.05),其中F1、F2、F3、F4林地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是CK的0.98、0.93、1.08、0.89倍,以F3林地最高,10-20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在16.39~21.04mg/kg之间,各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占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在0.69%-0.81%之间;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其含量变化分别在4.81~5.49mg/kg和4.39~5.03mg/kg之间,各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占土壤全氮的分配比例为1.55%~2.01%,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分配比例增大。(3)0-20cm土层内各间伐强度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大小顺序为:CK>F4>F1>F3>F2,不同季节各间伐强度林地均以秋季含量最高,其他季节变化模式有所不同;20cm土层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变化范围在0.91%~1.16%之间。间伐后各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周转时间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CK、F1、F2、F3、F4间伐强度林地的周转率分别为0.45和0.53a-1、0.81和1.00a-1、0.79和0.81a-1、0.56和0.73a-1、0.31和0.42a-1,周转时间分别为2.21和1.88a、1.24和1.00a、1.27和1.23a、1.79和1.38a、3.27和2.37a。(4)土壤活性有机碳,稳定性有机碳的含量、碳库管理指数等因间伐强度的不同有显着差异,在0-20 cm土层中,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在不同间伐强度林地间变化基本一致为:F3>CK>F4>F1>F2,且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结果一致。(5)不同间伐强度林地在0-10cm土层,土壤颗粒碳组分比例、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含量、颗粒有机氮比例均以F3林地最高;颗粒有机碳比例、土壤颗粒组分碳在土壤20cm土层内以F4林地最高,F3林地次之;土壤颗粒有机碳季节变化模式与颗粒组分含量碳变化趋势一致,对CK土壤表层20cm内颗粒有机碳平均含量季节变化为POC秋>POC冬>POC春>POC夏,F1、F2、F3和F4林地颗粒有机碳平均含量季节变化模式均为POC冬>POC秋>POC春>POC夏。(6)结果表明SOC与MBC极显着相关(P<0.01,r=0.841),与ROC相关不显着(P>0.05,r=0.575);而ROC与MBC显着相关(P<0.05,r=0.798)。ROC与TN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824。Kos与ROC和C/N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和0.777(P<0.05);与TN相关系数为-0.964;与稳态碳极显着相关(P<0.01,r=0.853);土壤温度与DOC、DON极显着相关(P<0.01,r=0.752),与SOC极显着相关,与MBC、POC、ROC显着负相关(P<0.01,r=-0.503、-0.405、-0.501)。(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人工云杉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云杉属(Picea)植物是寒温带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森林建群种树种,全世界自然种约42种14变种。我国目前有16种9变种,是亚高山林区的主要组成树种。四川地区云杉植物丰富,有11种2变种。四川西部亚高山针叶林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上世纪60年代,云杉作为主要造林更新树种在四川西部形成了大量人工纯林。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四川西部的26.67万hm2人工云杉幼林中,有近3.33万hm2发病,并呈逐年蔓延的趋势。近年来,在四川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区,云杉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落针病发生较为严重,落针病发生面积达3.94万hm2。查阅文献发现在现有报道中,造成云杉落针主要有云杉落针病、云杉叶疫病和云杉叶锈病3种病害。目前,国内针对云杉落针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的防治技术方面,关于落针病害病原菌的系统研究仍缺乏详实资料。本文对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的重要分布区域进行设点调查与系统研究,样地囊括了甘孜州泸定县二郎山林区与马厂梁林区、绵阳市平武县洋洞河林区、雅安市宝兴县神木垒林区与天全县白沙河林区以及阿坝州松潘县小姓林场与九寨沟县风景区林区等13个人工云杉林分布区,对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中的3种落针病害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传统真菌分离法,对云杉针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界定,同时分析人工云杉林病原菌或潜在病原菌的种类和生态地位;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病原菌各形态特征加以描述,并辅以多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进行综合分析。本文获得的重要成果如下:1.云杉落针病(Lophodermium piceae)、云杉叶疫病(Rhizosphaera kalkhoffii)和云杉叶锈病(Chrysomyxa spp.)在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均有发生。通过分离鉴定,从云杉针叶上分离得到内生真菌共计37属61种。其中,平武县洋洞河林区分离得到16属20种,优势菌株(分离频率>50%)为Aspergillus fumigates、Rhizosphaera kalkhoffii和 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马厂梁林区分离得到 9 属 12 种,Thielavia microspora、Phoma sp.、R.kalkhoffii和 C.cladosporioides 是针叶上的优势种;二郎山林区5属5种,R.kalkhoffii为优势种;天全白沙河林区14属21种,优势菌为Schizophyllum commune、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 Aspergillus fumigates 3 种;松潘小姓林场的健康云杉上,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种类多,数量大,占有明显的组成优势。云杉叶疫病菌R.kalkhofffii作为优势菌株在多个林区均有发生。另外,从内生真菌中发现5种潜在病原菌,Sydowia polyspora、Phoma sp.、Phomopsis sp.、Mycosphaerella sp.、Schizophyllum commune。2.云杉叶疫病菌R.kalkhoffii在四川洋洞河林区、二郎山林区和马厂梁林区均存在。首先,R.kalkhoffii在春季易以内生真菌形式被分离得到,在2年生针叶上的分离频率可达58.82%,在1年生针叶上的分离频率可达85.52%。其次,在洋洞河和二郎山林区的落地针叶子囊果分离过程中也意外地被分离得到。由此可见,R.kalkhoffii在云杉植物活体针叶和凋落针叶有分布。通过室内培养观察,该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5.3~10 μm×3.3~5.8 μm,大分生孢子11.2~19.0μm×5.0~8.5μm,有1-3个隔,萌发管从大孢子两端伸出,也可从分隔处伸出萌发。据文献报道,该菌在枯死针叶上产生子实体越冬后侵染新生针叶,目前在川西地区云杉针叶上并未发现子实体的生成,病原菌主要以菌丝的形式在针叶中存活并进行传播。3.云杉散斑壳L.pice e的形态和ITS-rDNA具有多变性。与欧洲云杉上L.piceae以及云杉上L.nanakii描述一致的是子囊果中度隆起,均无唇细胞,但比较发现,川西地区测得的L.picea 子囊果、子囊及子囊孢子测量值均比L.nanaki 和挪威云杉上的L.piceae更大。此外,四川各地云杉散斑壳的子囊果、子囊、子囊孢子大小之间有差异或者显着差异。通过ITS-rDNA序列在NCBI中比对,结果显示川西地区云杉散斑壳与基因库中来自欧洲云杉上的L.piceae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同时,从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相同地理来源的L.picea 的ITS-rDNA具有多变性,它们之间遗传差异与地理位置没有关系。另外,Barklund认为欧洲云杉上L.piceae和L.nanaki 是同种,但NCBI中因没有收录L.nanaki 的基因序列,无法进行序列分析。4.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落针病害增添一新病原为小沟盘菌属一新种(Lirula sp.nov.),该菌寄生于川西云杉Picea batforiana针叶上,可致使云杉2年生死亡,由此引发的叶枯病新病害亦为首次报道。小沟盘菌属(Lirula)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目前该属包括11种1变种,其中3种发生在云杉属植物(Picea)上。该新种主要发生在2年生云杉针叶上,4月底子囊果和分生孢子器开始成熟释放孢子,此时当年生针叶未萌发,子囊孢子主要侵染1年生针叶,受侵染后的针叶逐渐枯死,极少脱落,待翌年初春在针叶上生成新的子囊果。通过子囊果切片观察,显示该新种在形态特征上与云杉上的同属真菌L.brevispora、L.macrospora和L.fliiformis均有较大的差异;ITS rDNA序列比对结果与L.macrospora的相似度达96%,但与该菌的亲缘关系较远。此外,该新种在云杉上有较强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应加强监测与防控。5.川西地区云杉叶锈病病原菌包括5种金锈菌属(Chrysomyxa)真菌。通过显微制片观察,发现在4个林区共有5种金锈菌,其中包括一种短世型金锈菌寄生在云杉2年生针叶上。根据锈孢子表面物将疣分3种类型:刺型、钉头型、疣突型。二郎山丽江云杉P.likiangensis和马厂梁林芝云杉P.likiangensis var.linzhensis的金锈菌锈孢子表面形态一致,其疣均为刺型且锈孢子大小接近,ITS序列blastn比对结果显示一致性达100%,为同种金锈菌。其他林区的3种叶锈病菌锈孢子的疣有疣突型或钉头型,基部由纤丝组成底座,但疣的形状和长度,以及孢子的大小等形态特征之间有明显差异,从形态特征上显示为不同的3种金锈菌。与国外报道的形态特征相比,川西地区病原菌锈孢子表面均无凹槽或者纵向的“帽”结构。金锈菌(Chrysomyxa)多为转主寄生型,是云杉叶锈病、芽锈病和球果锈病的病原菌。该属菌可转主寄生在杜鹃亚科(Rhododendroideae)、岩高兰科(Empetraceae)、鹿蹄草亚科(Pyroloideae)和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调查发现林下杜鹃叶背面冬孢子堆有垫状和头状突起两种类型,其中头状突起冬孢子堆为亚洲特有类型。采用ITS和28SrDNA序列分析显示,二郎山林区、马厂梁林区、神木垒林区的云杉叶锈病和林下杜鹃锈病的亲缘关系近,说明转主寄主的可能性极高;此外,在马厂梁林区、神木垒林区以及洋洞河林区,杜鹃头状冬孢子堆基因序列分别聚类在不同的分类单元,亲缘关系远,进一步说明了 3个林区是不同的金锈菌。当前,将冬孢子和锈孢子的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特征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将有助于完善金锈菌的生活史。6.金锈菌多基因扩增并测序显示核糖体基因ITS、LSU和SSU比线粒体基因(CO1、C03、NAD6、ATP6)有更稳定的扩增结果。本文主要采用28S rDNA序列构建云杉和杜鹃植物上金锈菌的系统发育树,可以很好的将金锈菌与其他锈菌区分开来。将杜鹃上冬孢子堆和云杉针叶上的锈孢子基因序列进行blastn比对,发现ITS rDNA序列间的差异性大于28S rDNA序列,这可能与核糖体大亚基具有更高的保守性有关;系统发育分析时发现,当扩大数据,采用IT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金锈菌属容易与其他属锈菌聚类在一起,如 Cronatium sp.、Coleosporium sp.、Melampsoridium sp.。由于SSU序列较保守,测序结果显示金锈菌与多属锈菌的相似度极高,均可达99%~100%,故不能将不同属锈菌进行系统发育聚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云杉林论文参考文献
[1].赵栋,付作霖,徐德才,李丹春,齐瑞.沙滩林场人工粗枝云杉林群落结构[J].水土保持研究.2017
[2].许秀兰.川西地区人工云杉林落针病害及其病原系统发育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6
[3].冯宜明,赵阳,陈学龙,齐瑞,秦燕燕.甘肃亚高山人工云杉林抚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王会儒,张涛,霍怀成,连娥.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近自然经营技术初探[J].甘肃科技.2014
[5].段雅楠,王辉.华家岭人工云杉林群落结构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4
[6].马文明,陈智华,丁克毅,喇明清,吴鹏飞.米亚罗林区人工云杉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
[7].李兴民,曹秀文,郭星,冯宜民.甘肃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J].甘肃林业科技.2013
[8].万川,胡蓉,陈劲松,徐振锋,林波.人工云杉林试验林窗环境特征及对幼苗存活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11
[9].胡蓉,林波,刘庆.林窗与凋落物对人工云杉林早期更新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1
[10].袁喆.不同间伐强度下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有机质组分响应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