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罗洋,邓宾,陈嵩,江林,邓飞涌

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罗洋,邓宾,陈嵩,江林,邓飞涌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隐蔽油气藏,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沈17井

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文献综述

罗洋,邓宾,陈嵩,江林,邓飞涌[1](2018)在《川南嘉陵江组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勘探开发实践中隐蔽油气藏的表征和本质,启发类似油气藏的勘探,以四川盆地南部沈17井嘉二~1亚段隐蔽油气藏为例,从构造-沉积格架、储层盖层组合特征着手,结合钻探历程、测井、试油、生产等现场资料,采用"表象—本质—表象"的思路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该油气藏具有特征性隐蔽和技术性隐蔽双重隐蔽性的表征,储层隐蔽性强是根源。研究表明,由于双重隐蔽性,嘉陵江组油气探明率相对较低,下步勘探潜力较大。受此启发,针对该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出建议:一是随着地质理论、物探技术和勘探实践的发展,早期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块或层系,仍值得深化研究和勘探;二是持续提升钻井储层保护技术,是保障勘探发现的重要途径;叁是整装油气藏势必会伴生具较大储量的、分散的隐蔽油气藏,开展老井复试,利用"过路井"对隐蔽性强的层系作兼探,兼顾此类"小气田、高产井"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对增储上产、提高采收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8年06期)

罗洋,江林,陈嵩,邓飞涌,李军[2](2017)在《嘉陵江组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启示——以沈17井油气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蜀南地区沈17井嘉二~1亚段隐蔽性油气藏为落脚点,结合泸州古隆起宏观油气地质特征,分析了嘉陵江组的储盖组合和储层特征等。认为该油气藏属于"特征性隐蔽油气藏"及"技术性隐蔽油气藏",具有构造幅度低、圈闭面积小,以及钻井、录井和测井响应不明确的特征,隐蔽性强,极易被遗漏。受此启发,本文建议持续提升钻井储层保护技术,并更多兼顾此类"小场面、大气井"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对增储稳产、提高采收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0-19)

李泽奇,孙玮,王博,姜泽伟,成功[3](2017)在《高精度叁维开发地震在滨南油田B3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明胜利油田滨南B3区隐蔽油气藏,完成高精度叁维开发地震试验研究,利用了多次不同条件下的放炮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表层结构调查确定最佳激发岩性层系为粉质粘土岩层系,厚度为1m~2m;最佳激发井深为13m~16m左右;在野外施工区最佳激发药量为3kg~6kg,药柱长度为80cm~90cm,在城镇等人口密集施工区最佳激发药量为1kg,药柱长度为30cm;接收装置采用"王"型组合更为合适。该试验结果在为开发地震提供了有效的参数。新叁维显着的改善了B3区地震资料品质,对未来胜利油田新开发叁维提供了经验,为进一步研究布置新叁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周心怀,王德英,张新涛[4](2016)在《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两个亿吨级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发现了两个亿吨级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证实:地质新认识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部署。石臼坨凸起低幅构造背景下"脊—圈—砂"叁元耦合控藏机理,指导了凸起区新近系极浅水叁角洲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重大发现;陡坡带盆缘断裂转换带隐蔽油气藏差异成藏模式,指导发现了渤海油田首个古近系中深层地层—岩性亿吨级油气藏。这些地质新认识进一步推动了技术攻关与创新,形成了浅层低幅构造背景下变速成图技术、"富砂型"极浅水叁角洲岩性圈闭描述技术、断—砂耦合半定量分析技术、中深层构造—沉积模拟下精细古地貌恢复技术、中深层地层—岩性复合圈闭识别技术和中深层复杂岩性测试技术6项关键技术,为渤海海域规模型隐蔽油气藏的发现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6年04期)

刘淑文[5](2015)在《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坡折带发育特征及隐蔽油气藏勘探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Fula凹陷位于苏丹Muglad盆地东北部,盆地为受中非走滑-拉张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大型中新生代陆内裂谷,共经历3期断坳旋回。第一期断坳活动形成了Fula凹陷的烃源岩Abu Gabra组和区域性分布的储集层Bentiu组。第二期断坳活动形成该凹陷的区域性盖层Darfur群的Aradeiba组和Zarqa、Ghazal组。第叁期断坳活动在Fula地区较弱,主要对早期形成的构造进行了改造。(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王庆辉[6](2015)在《风险区连续捕获富油块》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19日,江苏油田重点探井黄X164井试油成功,日产油23立方米。这是继黄X159、黄X161、黄X162等井之后,该油田再次在黄珏东部进行的隐蔽油气藏勘探。连续4口井获得成功,意味着该油田再次在不断拓展新勘探层系的同时,盘活了整个黄珏东部600万吨规(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5-06-15)

王元君,滕玉波,石文龙,郭涛,王军[7](2015)在《层序地层学在秦南凹陷东南斜坡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隐蔽油气藏在层序格架内的展布规律及预测方法。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渤海秦南凹陷东南斜坡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把东营组划分为3个Ⅲ级层序:东叁、东二和东一层序,并建立东叁层序的沉积模型,总结了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东叁层序晚期水体下降,物源供给充足,储层十分发育并且分布范围广,与东二层序稳定分布的泥岩相配合可形成大规模的地层油气藏;早期水体逐渐上升,可形成超覆尖灭岩性油气藏。东二层序厚层泥岩之下,受湖平面变化控制的砂体展布特征和油气输导条件是隐蔽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秦南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曹永春,陈龙,康效武,高占胜[8](2014)在《坡折带理论与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多种参考文献提供的大量研究资料,总结分析了坡折带对层序和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作用。并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为例,综述了陆相断陷盆地中的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与隐蔽油气藏分布的关系,对储层预测和隐蔽圈闭识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煤炭》期刊2014年06期)

潘月斌[9](2013)在《苏北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日渐成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位于高邮凹陷邵伯次凹的黄X159井,射开戴一段油层抽汲求产,获日产13.9立方米的工业油流。这是江苏油田成功运用“叁模一测”勘探技术,在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藏勘探中取得成功的又一井例。 作为苏北盆地最富含油气的凹陷——高邮凹陷,历经多年勘(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3-06-24)

仇永峰[10](2013)在《高邮凹陷隐蔽油气藏 新增探明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江苏油田在高邮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领域,按照“滚动西部、发展中部、开拓东部,不断探索新类型”的勘探思路,利用沉积建模、砂体建模、油藏建模和精细储层预测的“叁模一测”技术获得突破,新增探明储量456万吨、控制储量83万吨。 地质技术人员发现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3-03-04)

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蜀南地区沈17井嘉二~1亚段隐蔽性油气藏为落脚点,结合泸州古隆起宏观油气地质特征,分析了嘉陵江组的储盖组合和储层特征等。认为该油气藏属于"特征性隐蔽油气藏"及"技术性隐蔽油气藏",具有构造幅度低、圈闭面积小,以及钻井、录井和测井响应不明确的特征,隐蔽性强,极易被遗漏。受此启发,本文建议持续提升钻井储层保护技术,并更多兼顾此类"小场面、大气井"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对增储稳产、提高采收率具有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参考文献

[1].罗洋,邓宾,陈嵩,江林,邓飞涌.川南嘉陵江组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启示[J].特种油气藏.2018

[2].罗洋,江林,陈嵩,邓飞涌,李军.嘉陵江组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启示——以沈17井油气藏为例[C].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3].李泽奇,孙玮,王博,姜泽伟,成功.高精度叁维开发地震在滨南油田B3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

[4].周心怀,王德英,张新涛.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两个亿吨级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与启示[J].中国石油勘探.2016

[5].刘淑文.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坡折带发育特征及隐蔽油气藏勘探方向[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6].王庆辉.风险区连续捕获富油块[N].中国石化报.2015

[7].王元君,滕玉波,石文龙,郭涛,王军.层序地层学在秦南凹陷东南斜坡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曹永春,陈龙,康效武,高占胜.坡折带理论与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概况[J].陕西煤炭.2014

[9].潘月斌.苏北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日渐成熟[N].中国石化报.2013

[10].仇永峰.高邮凹陷隐蔽油气藏新增探明储量[N].中国石化报.2013

标签:;  ;  ;  ;  

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罗洋,邓宾,陈嵩,江林,邓飞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