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育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斑鱼,新品种,“十五”期间,人工繁育技术
分子育种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霞[1](2019)在《石斑鱼杂交牵手分子育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以种为先。在石斑鱼产业发展中,种业的作用显而易见。从斜带石斑鱼人工繁殖与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的突破开始,石斑鱼种业创新研究方面每前进一小步,石斑鱼的产量就迈一大步。2017年,由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以下简称"试验中心")、中山大学、海南大学、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海公司")共同研发的"虎龙杂交斑"被全国水产原(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渔业》期刊2019年12期)
[2](2019)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团队》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团队始终坚持"叁个面向",围绕山东省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花生等作物生长发育、抗病、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解析,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大规模突变体创建、野生近缘种杂交等方法,拓宽栽培花生遗传基础,创新花生优质、抗病种质;开发与重要农艺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建立花生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特色花生新品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前期研究专项、国际合作重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徐承旭[3](2019)在《黄姑鱼分子育种技术获得重要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分子设计的海水鱼类育种技术引进、体系创新与应用"成果产业化取得积极进展。该项目由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联合东京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国内外研究单位共同实施。通过3年的联合科技攻关,在黄姑鱼雌核发育、伪雄鱼诱导、分子育种以及全雌鱼培育等方面建立了成(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其新[4](2019)在《中原肉羊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生物育种工作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中原肉羊分子育种技术研究21世纪是分子育种的时代。FAO曾预测,21世纪80%的生物育种将依赖分子育种。1.1肉羊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大趋势下,大家都应该了解分子育种的重要性。据资料统计,种养贡献率约为40%,种养的育种技术是养羊业的核心技术,相当于养羊业的芯片和发动机,希望大家重视育种技术。传统育种技术是通过表现型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存在许多缺陷。分子育种是(本文来源于《饲料与畜牧》期刊2019年08期)
丁丽艳,韩永胜,李同豹,丁得利,李平[5](2018)在《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繁育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子遗传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数量遗传学也得到了相应发展,这为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与保障。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比,动物分子育种是直接在分子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进行选择,因此,选种和育种的准确性都非常高。本文综述了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繁育中应用进展,为肉牛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8年12期)
刘浩,张国良,许仁良,朱明超,齐波[6](2018)在《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先后叁代基因编辑技术,即锌指核酸酶系统、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系统、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系统;综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基于CRISPR最新开发的CRISPR/Cpf1、单碱基编辑技术和无外源DNA污染的基因编辑技术;最后,对基因编辑技术将来的发展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淮阴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蔡宇鹏,陈莉,刘修杰,郭晨,孙石[7](2018)在《基于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大豆分子育种材料创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光周期反应特性是影响大豆品种区域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在植物复杂的光周期反应调控网络中,FT基因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信号整合因子。大豆中至少存在10个FT同源基因,前期研究显示:大豆FT同源基因不但在影响开花的遗传效应和调控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存在正反两种效应。针对大豆FT同源基因进行表达调控和重组,可以实现正反两种效应FT同源基因的合理组配,有望实现对大豆开花期的分子设计和精确控制。CRISPR/Cas9介导的大豆基因组编辑技术为创制这类材料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可能;【材料与方法】以大豆品种Jack为受体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将经过优化的CRISPR/Cas9载体转入大豆,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的分子鉴定和分析,筛选基因组定点编辑材料,并进一步通过自交重组,筛选"无外源基因(transgeneclean)"、可稳定遗传的大豆突变体材料;【结果与分析】已获得大豆GmFT2a基因定点敲除纯合突变体,该类突变体在北京夏季自然条件和长日照(16hlight/8 hdark)、短日照(12 hlight/12hdark)条件下均表现出明显的晚花表型。研究发现CRISPR/Cas9在GmFT2a的叁个靶点处均可进行基因组编辑,移码突变产生了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提前终止密码子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decay,NMD)机制使GmFT2a的转录水平大幅降低,并终止了相关蛋白的翻译。研究中筛选获得了"无外源基因(transgene-clean)"的GmFT2a定点敲除晚花突变体,这类突变体不含有转基因元件、遗传稳定、表型显着。通过双sgRNA设计,进一步实现了大豆GmFT2a和GmFT5a基因的大片段删除,获得的纯合突变体同样具有明显的花期改变表型,并可稳定遗传。同时,针对其他大豆FT同源基因的基因组编辑定点敲除的研究工作也在进行之中;【结论】该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实现了大豆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为进一步阐明大豆光周期开花途径的分子机制和大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育种应用提供了分子育种材料。(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4)
丁丽艳,殷元虎,韩永胜,宋斌,丁得利[8](2018)在《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子遗传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数量遗传学也得到了相应发展,这为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与保障。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比,动物分子育种是直接在分子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进行选择,因此选种和育种的准确性都非常更高。现综述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育种中应用进展,为肉牛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段莉莉,朱拼玉,李季,陈劲枫[9](2018)在《基因工程技术在甜瓜属作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和甜瓜均属于葫芦科甜瓜属作物,作为重要的园艺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我国黄瓜和甜瓜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不断培育优质高抗的新品种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常规育种存在转育效率低、育种周期长等问题。多年来瓜类育种家们一直致力于甜瓜属作物基因工程育种方法的探索和研究,随着黄瓜和甜瓜在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大量重要功能基因的发掘与克隆为基因工程育种带来了机遇,也促使甜瓜属作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就基因工程技术在甜瓜属作物分子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8年08期)
丁丽艳,韩永胜,何宝国,宋斌,丁得利[10](2018)在《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育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子遗传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数量遗传学也得到了相应发展,为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与保障。与传统的育种方法比较,动物分子育种是直接在分子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进行选择,因此选种和育种的准确性更高。文章综述了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为肉牛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4期)
分子育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团队始终坚持"叁个面向",围绕山东省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花生等作物生长发育、抗病、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解析,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大规模突变体创建、野生近缘种杂交等方法,拓宽栽培花生遗传基础,创新花生优质、抗病种质;开发与重要农艺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建立花生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特色花生新品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前期研究专项、国际合作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育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高晓霞.石斑鱼杂交牵手分子育种技术[J].海洋与渔业.2019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团队[J].山东农业科学.2019
[3].徐承旭.黄姑鱼分子育种技术获得重要突破[J].水产科技情报.2019
[4].陈其新.中原肉羊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生物育种工作进展[J].饲料与畜牧.2019
[5].丁丽艳,韩永胜,李同豹,丁得利,李平.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繁育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畜禽种业.2018
[6].刘浩,张国良,许仁良,朱明超,齐波.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上的应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
[7].蔡宇鹏,陈莉,刘修杰,郭晨,孙石.基于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大豆分子育种材料创制[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丁丽艳,殷元虎,韩永胜,宋斌,丁得利.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科技.2018
[9].段莉莉,朱拼玉,李季,陈劲枫.基因工程技术在甜瓜属作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瓜菜.2018
[10].丁丽艳,韩永胜,何宝国,宋斌,丁得利.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育种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