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书面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书面语,情态,英语,汉语,口语,语料库,语体。
书面语论文文献综述
杨彦宝,牛慧芳[1](2019)在《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叙事语篇的人物指称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指称是指语篇中指代人或物的语言形式。叙事语篇中,人物指称不但有指称人物的作用,还具有建构语篇、连贯语义的作用,是语篇衔接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同主题的汉语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叙事语料的获取,描写了人物指称在两种语体中的表现形式,对比了两种语体人物指称的语篇功能,并引入"语步"的概念,分析人物指称的语步差异。研究发现: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引入人物指称形式都主要采用"数词+量词+名词/名词短语"形式。人物回指形式方面,口语的代词回指使用频率最高,零形回指次之,名词回指最少;书面语的零形回指最多,其次是名词回指,代词回指最少。此外,人物角色、故事情节等对人物指称形式有直接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宋向云[2](2019)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学习初中英语时,同学们需要掌握最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的方法,这是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那么要如何训练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呢?现结合笔者的学习经验,说明一套训练书面语言表达的步骤。(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9年30期)
高昉[3](2019)在《网络环境对语文书面语教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文化的盛行,改变了当代学生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冲击和影响。针对高中教学中的语文学习,网络文化究竟带来了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教学者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观念?这是广大高中语文老师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刘畅,赵杰,张建民[4](2019)在《书面语与口语中人物指称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微电影《梨子的故事》为例,通过对同主题的72篇书面语与口语语料的归纳统计和比对分析,研究人物指称的表现类型及其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不同类型的语言指称在语篇中具有不同作用,人物指称与故事情节间存在必然联系。(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9年05期)
曾雅雯[5](2019)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书面语中的情态序列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基于ETS(ETS Corpus of Non-Native Written English)及LOCNESS(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语料库,比较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情态动词、情态序列及情态意义的使用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形式较为简单的情态动词can、will、may,而本族语者则更好地掌握了could、would用法;有灵主语的序列A、C在中国英语学习作文中频率较高,而以无灵的词作为主语的序列B、D则本族语者作文中频繁出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多使用以人称代词为主语的义务情态序列,静态动词使用单一且形式简单,而认识情态意义在本族语者作文中频率较高,静态动词种类使用丰富,完成时及被动语态出现的频率远高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本文来源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崔山佳[6](2019)在《《香港汉语书面语的语法特点》商榷四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人认为,不少香港人对英语的熟悉程度超过了标准汉语,自然会把英语的用法移到汉语中来,使香港书面语的关联词语常缺省后一个;其实,汉语既有前用"只要",后接"就便"的句子,也有只用"只要",不用"就便"的句子。有人认为,标准汉语表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只要",后常用"就"与之相呼应,香港书面语常用语义上有一定对应关系的文言词语"便",有时也用"都"或"也";其实,汉语"只要"搭配的可以是"就",也可以是"便",且"便"比"就"出现得早。有人认为,"不论"的作用是排除一切可能,在列举"不论"所引出的各个条件时,标准汉语的习惯是用"还是"来连接,而香港书面汉语相应的连词可以是"或是、或、与"等;其实,汉语也有"无论不论"后接"或者、或""和、与"等的句子。有人认为,标准汉语的"该"和"这"除文体色彩上有差别外,使用范围也有区别,"该"后一般只能出现单数名词,且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香港书面语的"该"可不受限制,用法和标准汉语的"这"基本相同;其实,标准汉语"该"也无限制,且在明清已有,一些方言也无限制。(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魏祥[7](2019)在《英语书面语在二语认知框架下更正性反馈及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知心理学和二语书面语领域,英语书面语更正性反馈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有关英语书面语更正性反馈有效性的研究内容较多,在一些问题上也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本文在二语认知框架下,从相关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证研究两方面对英语书面语更正性反馈及其有效性问题展开了研究,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17期)
王娇艳[8](2019)在《英语书面语动词-论元构式使用分析——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和英语母语者语料库,以"V about N"动词论元构式为例,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在英语书面语动词-论元构式的使用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论元构式使用中存在一定共性,两个语料库在talk、know、care的使用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是,他们的动词使用存在差异。首先,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母语者在表达"V about N"论元构式时,使用的动词词汇更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其次,两个语料库涉及"V about N"论元构式时,在worry、be、bring、think等动词的使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本研究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荆楚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银[9](2019)在《商务英语书面语与口语中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以increase,improve和raise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义韵是当代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近义词的辨析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基于商务英语语料库(BEC),通过对商务英语主题词increase及其近义词improve和raise在商务英语书面语和口语中的搭配分析,揭示其语义韵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近义词的语义趋向是不同的,它们在商务英语书面语和口语中具有相同或相异的语义韵特征,这些特征还可以帮助理解隐含的商务信息。(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羽,徐素萍[10](2019)在《论程度副词在书面语和口语内部的层级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使用主体的实际调查数据出发,对于程度副词内部的级别作出分析论证,并详细比较了典型书面语中程度副词的层级差异性,同时也分析了典型口语内部程度副词的层级差异性。文章根据典型语体的相关语料,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汇总并分析了典型语体中程度副词内部层级差异性的具体数据,以及产生差异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书面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学习初中英语时,同学们需要掌握最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的方法,这是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那么要如何训练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呢?现结合笔者的学习经验,说明一套训练书面语言表达的步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书面语论文参考文献
[1].杨彦宝,牛慧芳.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叙事语篇的人物指称对比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
[2].宋向云.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J].情感读本.2019
[3].高昉.网络环境对语文书面语教学的影响[J].试题与研究.2019
[4].刘畅,赵杰,张建民.书面语与口语中人物指称的差异[J].汉语学习.2019
[5].曾雅雯.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书面语中的情态序列对比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6].崔山佳.《香港汉语书面语的语法特点》商榷四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7].魏祥.英语书面语在二语认知框架下更正性反馈及有效性[J].东西南北.2019
[8].王娇艳.英语书面语动词-论元构式使用分析——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的对比[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9
[9].杨银.商务英语书面语与口语中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以increase,improve和raise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10].陈羽,徐素萍.论程度副词在书面语和口语内部的层级差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