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学教学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小议中学教学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靳竹英(山西省泽州县成庄矿中学山西泽州048012)

摘要:面对生活中潜在的危险,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中学教学的必要内容。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同时树立法治观念,能够运用法律更好地保护自己。

关键词:中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重要作用;师生平等;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02-01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1.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基础是全民守法,即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决定未来社会的法治水平。

2.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青少年法治意识淡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仍时有发生。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发生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14岁至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2016年4月,《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将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宪法意识、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是促进成长的重要素质工程。

3.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可概括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加强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法治素养,使之从内心尊崇、敬畏、信仰法律,让法治内化为普遍接受并自觉`行的文化,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

二、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材的改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的趋势。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在思想层次方面更加分散,学生们在听课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教师的授课模式与学生之间产生不了共鸣,会阻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是产生共鸣的基本条件,教师应该注重师生之间融洽关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应该设法促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如,业余时间一起打篮球、看电影、吃饭、逛街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和学生之间一旦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就会使得学生敢于对教师吐纳心声、畅所欲言。特别是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能够使教师及时的进行针对性教育,确保学生的困惑得到解答,从而达到共鸣。而且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心情轻松愉快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现代教育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育这种思想开放性的学科中,教师应该将融洽的师生关系看作一种教育模式,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平等,加强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很多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做出评价,却往往忽视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评价,有的教师甚至因为学生的评价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教师的不稳定情绪必定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难以达到师生之间的真正平等。因此,教师应当有稳定平和的心态,学会调整把控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教学反馈,与学生平等互动,在实现师生相互评价,平等对话的同时,一起进步。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与“学”大多数都是为了应试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以教师的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充当听众,理解记忆即可。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道德与法治学科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当今社会,素质教育成为时代主流,素质教育主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才能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者。

四、教学的生活化,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在将生活化导入到新课的过程中,要融入一些生活的气息,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一定的激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教育的时候,结合现实生活,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课堂中来进行教学。

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唐山大地震”的讲解的时候,学生们怀着严肃的心情进行听讲,教室里非常的安静,快到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发地震时人们为了求生不放弃一丝希望的影片视频,每一个孩子或者成年人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学生们的耳边进行回荡,就在这时,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把学生们引入到新课中:"看完这个小视频,我们都具有很大的感想,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重蹈覆辙,减少伤害,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导入,复述视频中的解释话语,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庄重和严肃,这种方法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使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无形中教育学生在发生地震时采取的措施,同时告诉学生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总的来说,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心理教育素材,对于学生心理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积极地运用以上方式,整合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深入地进行心理教育,掌握高效的教学策略,把握住科学的学习技巧,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使学生学科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最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和成效。

参考文献

[1]费勤芳.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生活化教育[J].科普童话,2018,(07):31.

[2]莫素斌.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4):134-135.

标签:;  ;  ;  

小议中学教学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